长沙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20年,现已发展成为一院三址的集团化格局,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公共卫生救治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29亩,在职职工1818人,设有61个临床医技科室,编制床位1683张。
医院系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卫健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长沙一临床学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医院以搭建临床医疗中心为平台,发挥多学科组合优势,先后成立神经医学中心、呼吸医学中心、急重症医学科和肝病治疗中心,提升了医院整体科研水平和综合临床救治能力,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医院获国家、省市等各级科研课题93项,科技成果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2241篇,其中SCI论文36篇,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2项。
医院重视学科建设。设有61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神经内科、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内科、护理、病毒性肝炎科、艾滋病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临床药学9个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病毒性肝炎科、普外科、妇科、重症医学科和耳鼻咽喉科8个为市级医学重点专科。神经病学科、传染病学科、护理学科3个为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市级医学研究所共6个,其中长沙市神经病学研究所、长沙市微创外科研究所、长沙市艾滋病医学研究所已落户我院;长沙市肝病研究所、长沙市临床合理用药研究所、长沙市呼吸系统慢性病防治研究所3个在建设项目。医院是长沙市医学会普外科、妇产科、儿科、内分泌代谢、神经病学、肝病学、重症医学科、麻醉学、内镜学、医院感染控制与消毒、影像技术专业、全科医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风湿免疫病学、皮肤病学15个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长沙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单位;设有湖南省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和长沙市儿科、妇科、院感、麻醉、放射、超声、血液透析、皮肤性病、病理、神经内科10个市级质量控制中心。
医院长期遵循“以院为公、以德为尊”的院训,努力建设成为一所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的三级甲等现代化医院。
二、学位点及导师介绍:
(一)内科学
1、心血管内科
本学科特色为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诊断及治疗,冠脉介入诊疗技术方面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已成功开展冠脉介入手术数千例,年完成介入性诊治手术600余例,现已常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PTCA、冠脉内支架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等介入技术。建有完善的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和全天候的急症冠脉介入团队,能够最大限度提高诊疗速度,减少诊疗环节,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成功率。
导师介绍:
傅广(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专业学位硕导)
傅广,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担任湖南省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预防医学会心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沙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沙市医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湖南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担任《中南药学》杂志审稿专家及《内科急危重症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特邀委员。从事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主持及参加省、市科研课题6项,获科技成果奖3项,参编专著3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为冠心病介入和高血压病。擅长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方立(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专业学位硕导)
2、呼吸内科
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成立于2001年。2010年为整合医疗资源,医院将呼吸内科和北院结核专科合并成为呼吸医学中心。共设置病床170张,拥有呼吸重症监护室及、支气管镜室、内科胸腔镜室、肺功能室和睡眠呼吸监测室等。现有医务人员104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职称9名,中级职称13名,初级职称55人,博士5人,硕士18人。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集医疗、诊断、急救、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呼吸疾病专科,目前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及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呼吸内科始终专注于呼吸疾病的诊治,坚持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锐意进取,逐步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呼吸病学专业基地。学科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担负着全院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和会诊工作;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和多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南华大学等学校的临床教学基地。研究方向主要为COPD、哮喘和肺癌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承担4项省部级、2项市厅级科研项目。
汤渝玲(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专业学位硕导)
3、消化内科
长沙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拥有一支从事消化道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高素质和稳定的人员队伍,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科室一贯奉行“以人为本、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业务精湛、服务优良,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合力一如既往,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护理服务。消化内科现有1个病区,开放病床60张,科室配备有先进的电子胃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直肠食管测压仪等专科设备。可同时进行胃肠镜、染色内镜、超声内镜等检查与镜下治疗,如胃肠息肉EMR电切术、胃肠息肉ESD术、内镜下良恶性食管狭窄、结肠肿瘤及术后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超声下细针穿刺术等,为更多的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微创治疗提供技术保障。科室还建立了消化道出血及中毒的急诊绿色通道,消化道出血及中毒病人昼夜24小时均可得到及时诊治,使消化道出血病人及中毒病人的死亡率、并发症及诊治费用均大幅降低。消化内科重点研究方向为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机制和早期诊治,良恶性胃肠道及胰腺胆道疾病的内镜介入治疗。近年来承担省市级级科研课题8项。
王伟宁(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专业学位硕导)
王伟宁,男,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胃肠肿瘤,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已毕业2名。主持和参与长沙市科技计划科研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期刊论文3篇,参编专著《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处方手册》。承担南华大学临床本科生《内科学》、研究生《腹痛的临床思维》和全科医师《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等课程教学工作。现任长沙市医学会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亚太肝病协会湖南理事、全国肝胆疾病咨询专家、湖南省内镜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委员、长沙市肝病学会委员、湖南省心身疾病联盟理事、湖南省执业医师考官、湖南省高级职称评委等。研究方向为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近年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消化道早癌的发现与诊治、胃肠功能性疾病。
4、内分泌代谢科
皮银珍(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专业学位硕导)
5、传染科
长沙市第一医院传染科成立于1950年,现由位于南院的原长沙市传染病医院和北院的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组成,是我省规模最大、收治感染性疾病病种最全的感染病专科。目前承担着长沙本地、全省、以及周边省份各类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包括应对“SARS”、“甲流”、“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及临床基地,2013年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也是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湖南省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南省艾滋病防治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为湖南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湖南省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经过近7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在省内甚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亚专科,如艾滋病亚专科、新发突发感染性疾病亚专科、结核病亚专科、病毒性肝炎亚专科及动物咬伤亚专科等。
学科现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治学严谨的医疗队伍,医护总共176人,医生有53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博士1人,在读医学博士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32人,3人任国家级学会委员,7人任省级学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设置有临床分子生物室、精准医学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细菌实验室、病理室等,拥有质谱分析仪、美国BD流式细胞仪、罗氏自动荧光定量PCR仪、美国ABI7300、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骨密度检测仪、纤维支气管镜、彩色B超、CT、MRI、ESCO和Biobase生物安全柜、低温超速离心机、青岛海尔-80℃超低温冰箱等先进的仪器设备,是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有效平台,是检验质量的有力保障,是科研教学的得力助手。
学科多年来参与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还先后与瑞典卡罗琳萨卡大学、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合作开展了一系列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的研究,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对各型肺结核、肺外结核及结核病并发症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对于各种病因所致的肝炎、肝硬化,特别是重型肝炎肝衰竭已形成完整的诊断治疗体系,在目前成熟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和血液持续滤过等血液净化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等新型人工肝技术,提高了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治疗手段及水平。在这次新冠疫情的防治工作中我院作为唯一一家省市两级的定点收治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获2项湖南省科技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专项课题立项,并先后在2月6日和2月13日出台了两版长沙专家共识,得到了省卫健委、国家卫健委的认可并推广。
王敏(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专业学位硕导)
(二)神经病学
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长沙市的神经病学领军学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市级重点学科,同时也是长沙市神经病学研究所的挂靠单位,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中神经重症、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眩晕是我科的领先学科。科室有高级职称12人,博士4人,硕士6人。分为五个亚专业小组:脑血管病组、神经遗传变性疾病组、神经重症组、神经心理和痴呆组、癫痫及睡眠障碍组。神经介入开展了动脉瘤弹簧圈填塞术、颅内支架置术、急性脑梗塞动脉介入溶栓桥接技术等诊疗技术。神经重症监护病房肠内营养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授予“全国肠内营养临床基地”。“记忆障碍门诊”为首批80家全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中心门诊”授牌单位之一。本学科近几年发表SCI论文7篇,获奖及鉴定科研项目5余项,现承担科研项目5项。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已经毕业的研究生有20多位,目前也是各医院的医学骨干。学科研究方向:阿尔茨海默病临床与基础研究;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睡眠与认知关系研究。
谭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专业学位硕导)
谭红,女,医学硕士,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神经医学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么长沙市第一医院首届名医之一。近年来主持和参与湖南省科技厅课题、省卫计委课题和长沙市科技局课题多项,目前主持省自然基金及市科委课题各1项,发表论文20余篇。现任长沙市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长沙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学组成员,中国肠内外营养学会神经重症营养学组委员,卫计委中国脑损伤及脑死亡评估工作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师学会神经重症学组委员,全国脑血管重症学组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学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睡眠障碍组成员,湖南省神经病学专业神经重症学组副组长,湖南省睡眠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经重症、痴呆、睡眠
周颖(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专业学位硕导)
研究方向:痴呆与认知障碍,脑血管病,睡眠障碍。
(三)外科学
1、普通外科
胡立强(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专业学位硕导)
胡立强,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业务副院长,普外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长沙市医学会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沙市微创外科研究所所长;湖南省医院协会医院评价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市州级普通外科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性病艾滋病协会外科学组委员;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肝胆外科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普外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等。主持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7项,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等论文近20篇。已培养7名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普通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胃肠、肝胆、甲状腺疾病),微创外科,医院管理。
徐大勇(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专业学位硕导)
2、神经外科
科室成立于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湖南省最早独立成科的神经外科之一。现属于医院神经医学中心的一部分,为市级医学重点学科,主要以开展治疗各种类型的颅脑损伤及脑出血、颅内肿瘤、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积水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救治。科室拥有属于自己的功能齐全的重症监护病房,有着对急症、危重病人具备24h随时手术、抢救的能力,在对重度颅脑损伤、脑出血等危重病人、外科手术以及术后恢复治疗积累丰富经验,其中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以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等已形成专科特色。科室目前拥有高级职称4人,硕士研究生9人,病房拥有床位60余张,包括重症监护病房9张;拥有先进的神经显微镜、神经内窥镜、立体定位仪等设备,能为病人提供各种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抢救及各种大型手术的全方位服务。主要研究方向为手术治疗各型颅内及椎管内肿瘤,脑血管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杨立坚(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专业学位硕导)
(四)骨科
长沙市第一医院骨科成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我省最早成立骨科专科病室之一,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南华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骨科中心目前有骨科和脊柱两个病区,以专业为依托分成关节,创伤,手足外科,关节镜(运动医学)及脊柱5个亚专业组,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骨科中心医师共20人,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11名,硕士生导师1名,在培研究生2名。骨科始终重视人才梯队建设,重点加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青年医师培养,重视临床科研工作,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和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目前我科已形成微创特色包括: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通道技术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关节镜手术包括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半月板缝合及成形术等;Surper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或椎体成形微创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等。其中Super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在省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省内外专家多次来我院学习,并举办了全国性的培训班一次。
阳春华(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专业学位硕导)
阳春华,骨一科主任,骨科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赴美国凤凰城圣路加医学中心及梅奥诊所做访问学者,在培硕士研究生2名。近年来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SCI论文1篇。承担了南华大学临床本科教学及住院医师的教学任务。现任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长沙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Super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全国讲师。研究方向为关节外科。
(五)妇产科
刘丽文(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专业学位硕导)
(六)耳鼻咽喉科
张俊杰(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专业学位硕导)
张俊杰,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处方手册》和《实用临床神经病学》。承担临床医学本科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教学。现任长沙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湖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沙市中西医结合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长沙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湖南省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过敏性鼻炎、鼻咽癌、分泌性中耳炎等。目前已培养研究生5人,有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在校研究生已经获得南华大学研究生创新课题。历届毕业生均已参加工作。
(七)眼科
眼科有医护人员30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7人,主任医师3人。各类专科检查及治疗设备先进。弱视治疗等。开放床位40张,拥有独立手术间3间,可开展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泪道、眼外伤等手术,视光门诊可开展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的验配,以及斜弱视训练。拥有超声乳化仪三台,玻璃体切割机一台,鼻内窥镜一台,手术显微镜两台等手术设备。以及血流OCT,生物测量仪,综合验光仪,视觉电生理等检查设备。承担省市级课题多项,近年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为青光眼和视网膜病。
方家华(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学术学位硕导)
方家华,男,眼科主任,美国加州大学眼科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会员,湖南省眼科学会会员。2011年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做研究学者,2013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hiley眼科医院做博士后。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科研课题4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一项,发表SCI论文近10篇,中文期刊论文4篇。承担南华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室《眼科学》课程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视网膜发育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