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医学综合类期刊简介

CurrentMedicalScience(originalname:Journalof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edicalSciences)ispublishedbimonthlyby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inpartnershipwithSpringerPublishingCompany.Itprovidesaforumbypublishingpeer-reviewedpapers,topromoteacademicexchangebetweentheChineseresearchersanddoctorsandtheirforeigncounterparts.Thejournalcoversthesubjectsofbiomedicinesuchasphysiology,biochemistry,molecularbiology,pharmacology,immunology,pathologyandpathophysiologyetc.,andsubjectsofclinicalmedicinessuchassurgery,internalmedicine,obstetricsandgynecology,pediatricsandotorhinolaryngologyetc.Highpriorityisgiventostudiesonthemechanismunderlyinghumandiseasesandclinicaltrials.InChina,itisoneofthefiveperiodicalsthatarefirstlyincludedinIndexMedicus(IM)andisnowunderthecoverageofthe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

《当代医学科学》是中国为数极少的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收录的医学院校学报,是湖北省5本被SCI-E收录期刊之一。本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环境医学、法医学、药学等方面的论文。读者对象为国内外高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

2008以来本刊报道的科研成果使得数十位专家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2012年,教育部科技司公布了首批高校科技期刊精品工程入选名单(教技司[2012]343号),《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名列其中。入选首批精品工程的高校科技期刊共14种,全是被SCI-E收录的期刊,其中13种英文版,1种中文版。

本刊是中国最早(1986年)进入美国医学文摘(IM)检索系统的刊物之一,1986年进入全球最大的医学生物数据库PubMed,2005年被世界著名出版公司Springer公司“中国在线图书馆”全文收录,自2007年起又被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中的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同时,本刊还被以下权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荷兰医学文摘(EM)》、万方数据期刊网、清华期刊光盘版、维普资讯网的《中文科技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医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报刊索引(科技版)》等。

通讯地址:武汉市汉口航空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邮编:430030

传真:+862783692927

E-mail:tjxb@mails.tjmu.edu.cn

20、《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创刊于1957年,原刊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是我国高等医药院校创办最早的中文版学报之一。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英国《全球健康》、《哥白尼索引》、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信息系统》、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日本科学技术振兴集团(中国)数据库等国外检索机构和数据库收录;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双核心期刊,同时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

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法医学、中医中药学等方面的科研论文。采取了交叉审稿、双盲法审稿,坚持“三审一定”的审稿制度,坚持以质量高低决定稿件的取舍,面向全国接收投稿,对所有稿件一视同仁。对审查合格的稿件,始终坚持优质优先。注重反映学科发展动态,准确把握选题,特别重视报道学科前沿性成果,起到科研活动的导向作用。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内

传真:(027)83692927

E-mail:tjxb@hust.edu.cn

21、《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学术类期刊。主要报道医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及研究方向,并适时兼顾国际间医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其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小专论(minireview)等。是一本适合于广大从事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务人员、生物工程、生物化学、分子药学、分子毒理、分子病理、免疫学、遗传学、检验、卫生防疫人员及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的专业杂志。

通讯地址:武汉市航空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传真:(027)83692927

E-mail:fzsw@mails.tjmu.edu.cn

22、《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刊源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学期刊文献库(CMCC)》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社会医学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430030

23、《医学与社会》

《医学与社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8年,为月刊,全国公开发行。《医学与社会》致力于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研究和宣传,主要刊发医学社会学、公共卫生管理、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教育、医学信息管理等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近年来期刊质量大幅提高,在公共卫生及卫生事业管理领域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医学与社会》在中国知网公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2版)中,三大影响因子均名列同类期刊前三:复合影响因子(1.339)位列第三;综合影响因子(1.063)位列第二;技术研究影响因子(0.973)位列第二。

《医学与社会》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重庆维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e)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4、《临床急诊杂志》

《临床急诊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关急诊医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CN42-1607/R,ISSN1009-5918)。本刊创刊于2000年,2000-2012年为双月刊,2013年改为月刊。自创刊以来,本刊一直致力于提高急诊科学技术水平,促进急诊医学发展,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连续入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前摘要及全文已被CJF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等收录;荣获第八、九、十届“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在全国急诊期刊领域享有盛名。

本刊始终贯彻“为社会主义医学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办刊方针和“立足临床、面向临床、服务临床”的办刊宗旨,以广大急诊医学领域的医师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服务对象。本刊在内容上注重指导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特别突出“临床”特色,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辟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院前急救、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多个栏目,充分反映国内外急诊学术领域的新进展和医学新动态,交流各分支学科间的工作经验,深受广大医师及科研工作者的欢迎,成为同专业发行量最大的刊物之一,是业内公认的急诊医学领域重要的核心期刊。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读者踊跃投稿、订阅!

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月刊,全年12期,每月10日出版。邮发代号:38-353,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已开通网上投稿、审稿系统,欢迎广大作者访问武汉协和医院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点击我刊链接投稿、查询。

网站:www.whuhzzs.com

E-mail:lcjzzz@whuh.com

25、《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泌尿及生殖系肿瘤学术性刊物,于2009年创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及生殖系肿瘤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肿瘤性疾病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将国内外先进的肿瘤治疗及手术方法、操作器械等新动态介绍给国内同行,为国内外泌尿及生殖肿瘤学术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主要栏目包括: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

本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全文收录。

地址:武汉市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图书馆

传真:027-83692502

E-mail:curo@vip.163.com或curo@mails.tjmu.edu.cn

26、《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关心血管疾病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创刊于1985年,1985~1992年为季刊,1993~1998年为双月刊,1999年改为月刊,2000年改为大开本。自创刊之日起,本刊一直致力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促进医学发展,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于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2020年连续9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为核心刊物,1999年起被列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998年被列为“湖北省五十佳期刊”。1999年、2001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5、2017年连续8届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奖”,2020年被评为“湖北十大名刊”。2001年入选“湖北省期刊方阵”。201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本刊始终贯彻“为社会主义医学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办刊方针和“立足临床、面向临床、服务临床”的办刊宗旨,以广大的心血管病医师为主要服务对象。本刊在内容上注重指导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特别突出“临床”特色,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辟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流行病学与人群防治、影像学、技术与方法、研究报告、心电图分析、病例报告、综述等多个栏目,充分反映国内外心血管疾病领域的新进展和新动态,成为同专业期刊发行量最大的刊物之一,也是业内公认的心血管领域重要的核心期刊之一。

本刊现为月刊,全年12期,每月13日出版。邮发代号:38-123,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网址:www.whuhzzs.com

E-mail:lcxxgbzz@whuh.com

27、《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86年创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关泌尿外科学的综合性学术类期刊。

本刊现为月刊,全年12期,每月6日出版。邮发代号:38-12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Email:lcmnwkzz@whuh.com

28、《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原名《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7年。自创刊之日起,本刊一直致力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促进医学发展,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连续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期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湖北十大有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入选期刊。被美国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本刊以临床为主,兼顾基础研究;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述评、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域外临床快报、研究报告、临床诊疗进展圆桌论坛、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技术与方法、经验与教训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重点报道国内外有关诊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研究成果、临床经验及与临床紧密结合且具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研究成果,充分反映国内外学术领域的新进展和医学新动态。本刊坚持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第一线医生服务,深受广大临床医生的欢迎,成为广大临床医生的良师益友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原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评价本刊为“前沿信息的平台,学术发展的尖兵,医务人员的伴侣”。

本刊现为月刊,全年12期,每月3日出版。邮发代号:38-146,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E-mail:lcebyhtjwkzz@whuh.com

29、《临床血液学杂志》

《临床血液学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关血液病学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8年。自创刊之日起,本刊致力于提高医学科学水平,促进医学技术发展。现为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2020年,本刊凭借明确的办刊宗旨、严谨的学术内容和优秀的编辑质量,被评为“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是唯一获此荣誉的医学期刊。

本刊以临床为主,兼顾基础研究;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本刊坚持为血液科临床一线医生服务,突出“临床”特色,精心策划专题,邀请血液学领域的知名教授解读国内外研究热点和新动向,力争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学术成果及前沿动态,深受广大临床医生的好评,成为广大临床医生的良师益友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38-169(单月“血液学”方向),38-171(双月“输血与检验”方向),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E-mail:lcxyxzz@whuh.com

30、《肿瘤学与转化医学(英文)》

OncologyandTranslationalMedicine

《OncologyandTranslationalMedicine》(《肿瘤学与转化医学(英文)》)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承办的医学肿瘤学学术期刊,为全英文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旨在反映国内外肿瘤及转化医学领域的科研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为提升肿瘤学与转化医学科学研究及临床实践水平服务。

《OncologyandTranslationalMedicine》杂志已被DOAJ,GoogleScholar,美国《化学文摘》(CA),Ovid,AI2,BritishLibrary,CCC_DocDel,CLOCKSS,CNPIEC,DeepDyve,EBSCODiscovery,FiZ,GALE(Cengage),GNM,Ingenta,Meta(Sciencescape),OCLC,Portico,ProQuestSummons,Readcube,SemperTool,TDNet,Ex-Libris,Scite,Sharedbox,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超星系统,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报告等收录

地址:430030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

31、《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曾用名《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创刊于1993年,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关中西医结合诊疗消化病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荣获第十、十一届湖北省优秀期刊。

本刊以“中西医结合诊疗消化系统疾病”为特色,吸引了众多作者踊跃投稿。

本刊现为月刊,大16开本,定价23元/册,全年276元,每月15日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42-1612/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038X。邮发代号:38-212(国内),NTE1065(国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32、《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6年,国际标准开本,半月刊,上半月版为综合版,下半月版为外科版。本刊特点:根据护理学科的特点突出护理学科的学术性、实用性、科学性、理论性及艺术性。立足临床,面向临床、教学与科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读者对象为全国各省、市、地、县、区医院各级护理人员及护理专业院校师生。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获第三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传真:(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33、《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本刊2006年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7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起与国际知名杂志《Glia》(IF:5.0)合作,开辟“Glia优秀研究论文”专栏。本刊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台湾华艺等数据库收录。

传真:027-69378394

E-mail:sjsscj@tjh.tjmu.edu.cn.

34、《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本刊1992年该刊被评为口腔科学类核心期刊,2000年被确定为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属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35、《骨科》

本刊现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刊,并被《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E-mail:orthopaedics2009@163.com

36、《放射学实践》

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传真:027-69378385

E-mail:xwang@tjh.tjmu.edu.cn

37、《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是以广大的临床内科、传染科、神经科各级医师,医学院校师生和有关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其宗旨和任务是刊载内科范围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实验与基础理论研究,国内外重症监护新成就和新技术等。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为提高临床医师诊治水平,促进我国医学事业发展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年青医生的继续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园地。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述评、论著(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短篇论著、重大科研结果、综述、学术交流、病例讨论、讲座、诊疗经验、个案等。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7年加入清华大学光盘版检索,1999年加入万方数据库。2002年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历年公布的被引用总次数及影响因子呈逐年上升势态。1999年和2011年被湖北省科学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先进集体。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中西医结合研究》

《中西医结合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中西医结合类学术期刊,重点报道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和方法。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病例报告、医学传薪、专家论坛、经验交流、教学园地、学术探讨、文献综述等栏目。

通讯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中西医结合研究》编辑部

39、《中国康复》

中国康复杂志被美国SERLINE网络,被《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及《中文CBLAR/CQ-ROM光盘数据库》固定收录,被《残疾与康复文献检索数据CJKF》定为核心期刊。

E-mail:kfk@tjh.tjmu.edu.cn

40、《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解剖学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共同主办,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编辑委会编辑出版的中国解剖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办于1991年,双月刊。

本刊全文被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理工A辑。为《中国期刊网》、《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通讯地址:武汉市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E-mail:cgzzhx@mails.tjmu.edu.cn

41、《医药导报》

《医药导报》杂志是由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理学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办,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专业期刊,每月1日出版。

《医药导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源系统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超星域出版等中文数据库收录。是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化学文摘》(CA)、《国际药学文摘》(IPA)、《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收录期刊,入选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科技版)》。

《医药导报》主要刊登与药物有关的医药科技论文(中药材载培、中药鉴定、化学药物结构式鉴定和药物合成、药学教育等除外)。内容包括药学前沿、热点和焦点、基础研究、制剂工艺、质量控制、药物临床疗效观察、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药事管理、世界最新药物研究信息等。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中法新城同济医院专家社区C栋平层《医药导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430199

E-mail:yydbzz@163.com

42、《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I);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开发研制的综合性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文CBLAR/CQ-ROM光盘数据库;残疾与康复文献检索数据CJKF;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MEDLARS)数据库中最大的数据库MEDLINE的赠送光盘Serline长期收录。本刊获2006年、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期刊工程建设C类资助。从2002年承办至今,本刊连年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先进集体”称号,2005-2007年连续获得“湖北省优秀医学期刊奖”。

传真:027-69378391

E-mail:cjpmr@tjh.tjmu.edu.cn或pmr@tjh.tjmu.edu.cn

网址:www.cjpmr.cn

43、《临床消化病杂志》

《临床消化病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全国性期刊。本刊于1989年创刊,现为双月刊,本刊坚持“以临床为主,兼顾普及与提高”的办刊宗旨,面向全国内外科消化病工作者、医学生,密切结合临床,重点刊载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报道国内外临床及基础研究的最新动向。主要栏目包括:科研论著、临床研究、内镜、综述、进展、病例报告、讲座、讯息等。

本刊是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THE END
1.新书抢“鲜”看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四):各科著作(6)耳鼻喉科上卷简述咽喉各症病因不外乎风、积、痰、虚,看喉色论死生,随证立神、圣、功、巧四大法。下卷阐述了22种喉风的证治方药,并附针灸穴图,注明针法及功效。并载方剂44首。本书虽内容简短,但具有较为重要的实用价值,是中医喉科临床医生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Y4NTAxMg==&mid=2654624449&idx=2&sn=aea2601a50e53393a39fc77b54664e30&chksm=85452664907590b05986c4dc45fe0e9894151fc8ea5445418c456e9a526f878e7bac771a8deb&scene=27
2.《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小本书为全国中医院校中医、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生临床专业课程《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使用的“十四五”规划教材。内容包含总论与各论两个部分:总论为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绪论、耳鼻咽喉的结构与功能、耳鼻咽喉科常用检查法、耳鼻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耳鼻咽喉疾病的病因病机、耳鼻咽喉疾病的治疗概要等;各论https://www.qidian.com/book/1037166736/
3.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耳鼻咽喉诊疗中心学科特色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耳鼻咽喉诊疗中心,是一个集鼻-鼻窦等鼻病、耳聋耳鸣眩晕等耳病,嗓音疾病和头颈外科等多个诊疗特色专科的综合诊疗中心,中心历来秉承“发挥中医特色,中西医并重全面发展”的理念。在现代医学的保障下,传承中医悠久历史,弘扬中医文化,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既有中医诊疗特色,又能充分运用现代医疗新技术开展特色https://m.haodf.com/lj/tuwen_8222130376_DE4rmejmyupYiEkdSMfojBJ2s6i3PGEaq2B-fa2Sobu5TeYa70M3vt.htm
4.关于印发中医医院眼科等10个科室环境形象建设范例的通知早在夏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不少关于耳鼻咽喉疾病的记载。如疾耳(耳病)、疾自(鼻病)、疾口(口病)、疾言(言语音声疾病)、疾齿(牙齿疾病)、疾舌(舌病),贞旨自病(贞,意为占卜;旨,指意义、用意、含义;自,指鼻。贞旨自病的含义是,占卜的意义为患有鼻病)、贞病耳、贞疾口等有关耳鼻咽喉口齿疾病的记载http://www.ahthzyy.cn/content/detail/55028e9af09a7a4415000e67.html
5.耳鼻咽喉疾病范文8篇(全文)学科最新进展也体现在老年耳鼻咽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鉴于此, 时隔六年本刊再次组织一期专题论坛, 邀请多名专家学者撰稿, 就老年性聋的诊治进展[8]、老年耳鸣的诊治策略[9]、老年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和治疗[10]、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病理生理学及临床特征[11]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重点介绍临床诊疗新思维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8awybj1.html
6.科室概况是《现代手术并发症学》耳鼻咽喉科主编之一。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听力与言语疾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华耳科杂志》、《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分册》《山东大学耳鼻咽喉眼学报》等本学科主要杂志编委。https://www.jxndefy.cn/gzb/lck/wk/ebyhtjwk/ksgk.htm
7.2024年耳鼻咽喉科分会学术年会暨耳鼻喉科疾病中医药治疗的理论与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主办,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承办的“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24年耳鼻咽喉科分会学术年会暨耳鼻喉科疾病中医药治疗的理论与临床新进展学习班”将于10月18日-20日在宁波奉化市举办。届时将邀请省内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并进行优秀学术论文交流。参会代表可被授予省级中医继续教育I类学分5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27692
8.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6.2?我国GERD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开展不均衡、不充分。[专家意见:A+(91.7%),A(5.6%),A-(2.7%)] 在我国,消化科专科是GERD流行病学研究的主力,多数研究采用中文版GERD问卷和反流性疾病问卷作为调查工具,调查多数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耳鼻喉专科对LPRD患病率的调查多采用RSI和RSF量表,LPRD患病率可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400622/
9.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引进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高志强团队。目前为河南省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务委员单位、河南省睡眠研究会常务委员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眩晕学会常务委员单位、河南省重大疾病之人工耳蜗植入中心、郑州市睡眠呼吸障碍诊治中心。 超声影像学 郑州市重点培育学科。郑州市医师协会超声影像专业主委单位,获得河南https://www.zzssy.com/detail/2021052009455701763039462
10.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点研究平台山东省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1年4月29日被认定为山东省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分中心依托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建设。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现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不仅承担了多家医学院校本科生教学,而且承担https://www.jnrmyy.com/xinxi/gongkai/2023/0706/8943.html
11.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人民医院导师简介新闻中心(六)耳鼻咽喉学 彭军,女, 1968年11月出生,唐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从事耳鼻喉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8年,擅长耳鼻咽喉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鼻内窥镜及喉显微手术。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并参加省级、市(厅)级科研项目5项,获省科技成果4项,获河北医https://flzx.tsrmyy.cn/Html/News/Articles/4317.html
1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室拥有高清鼻内窥镜成像系统、史赛克鼻用手术动力系统、ATMOS鼻阻力仪等先进设备,开展鼻腔鼻窦疾病的的精准诊治。 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规范、合理、科学的综合治疗方案,解决耳鼻咽喉疾病困扰。 诊疗范围: 耳科:耳聋、耳鸣、眩晕、面瘫、各种中外耳炎症和肿瘤的诊治。系列微创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http://www.nykq.com/linchuangkeshi/184.html
13.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耳鼻喉科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疗和科研中心之一,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硕士博士授予点,连续多年在全国耳鼻咽喉科专科排名(复旦版)中和国家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排名中位列第一。学科团队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https://www.cnkang.com/yyk/hospdept/91/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