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安徽开展儿科分级诊疗模式安徽省儿童医院

“目前,我国有2.26亿儿童,每千名儿童仅有0.53名儿科医师,而我省这一比例更低,每千名儿童只有0.35名儿科医生。因此,我省开创了儿科常见病分级诊疗模式。”6月30日,安徽省儿科分级诊疗推进大会暨《安徽省儿科常见病分级诊疗指南》解读培训班在合肥举办,培训班由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办;安徽省儿科专业质控中心、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安徽省儿童医院承办。

安徽省儿童医疗资源“三少”

当前,安徽省儿童医疗资源“三少”,即床位少、医生少、专科医院少。儿科医护人员普遍年轻化,经验不足,高精尖技术人才缺乏,科研实力弱。市县级医院儿科救治能力较弱,基层儿科救治水平不高,对危重患儿急诊急救经验不足。儿童急救转运体系亟待加强,基层儿童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尚未完善。

儿科常见病分级诊疗模式

针对安徽省儿童医疗资源现状,安徽省开全国先河,开创了儿科常见病分级诊疗模式。

为了保证分级诊疗工作的顺利推进,根据《安徽省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等文件,安徽省儿童医院还牵头实施了六大创新工程,即“牵头成立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率先加入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首创开通安徽省儿童‘120’”、“建立远程会诊体系”、“以民办公助形式扶持社会资本办儿童专科医院”、“牵头成立安徽省儿科专业质控中心”,为儿科分级诊疗工作在全省推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确双向转诊条件

结合安徽省儿科医疗资源现状及各地医疗水平差异,《指南》从疾病定义、疾病轻重程度、手术分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撰写。对22大类疾病近百个病种,根据各种病症、病情轻重程度,作了分级指导。

此外,《指南》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危重疑难疾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明确规定一、二、三级医院收治范围及双向转诊条件,还就儿科疾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给予警示。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在开幕式上指出,分级诊疗是当前医改的重要内容,扎实有序推进我省儿科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利于转变我省儿科医疗服务发展模式,优化安徽省儿科医疗资源配置,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分级诊疗也是儿科医疗服务精细化的必由之路。有效地贯彻《指南》,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并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对于“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的落实,保障儿科医疗安全,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链接——

《安徽省儿科常见病分级诊疗指南》解读

《安徽省儿科常见病分级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包括儿内科及儿外科疾病分级诊疗两大部分及附件。儿内科疾病分级诊疗指南中列出了新生儿疾病11个、消化系统疾病9个、呼吸系统疾病9个、心血管系统疾病7个、泌尿系统疾病3个、血液系统疾病3个、神经系统疾病11个、感染性疾病10个、风湿性疾病3个、内分泌疾病4个、儿童和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2个、营养性疾病1个,共73种疾病;儿外科疾病分级诊疗指南包括普外科及新生儿外科疾病、骨科疾病、心脏外科疾病、胸外科疾病、泌尿外科疾病、神经外科疾病、口腔科疾病、耳鼻咽喉科疾病、皮肤科疾病共十个系统疾病。

分级诊疗:近百种儿科常见病明确指导

《指南》对小儿内科的新生儿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以及外科的骨科、眼科等22大类疾病近百个病种,根据各种病症、病情轻重程度,作了分级指导。儿科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患儿,或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情况,具有明显临床症状但不能明确诊断的患儿,应对患儿进行初步处理后及时转诊至具备条件的上级医院。患儿明确诊断、经治疗病情好转后,可转回下级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创新服务:《指南》分级诊疗开全国先河

2016年5月18日,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六部委出台《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受省卫计委主任于德志委托,省儿科专业质控中心、省儿童医疗协会、省儿童医院牵头,组织制定了《儿科疾病分级诊疗指南》、《儿科医疗质量控制考核评价标准》、《儿科专业管理及技术准入标准》。

为了保证分级诊疗工作的顺利推进,根据《安徽省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15〕16号)等文件,省儿童医院牵头实施了六大创新工程,即“牵头成立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率先加入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首创开通安徽省儿童‘120’”、“建立远程会诊体系”、“以民办公助形式扶持社会资本办儿童专科医院”、“牵头成立安徽省儿科专业质控中心”,为儿科分级诊疗工作在全省推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实意义:分级诊疗推动儿科医疗服务精细化

分级诊疗是当前医改的重要内容,扎实有序推进我省儿科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利于转变我省儿科医疗服务发展模式,优化我省儿科医疗资源配置,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分级诊疗也是儿科医疗服务精细化的必由之路。

《安徽省儿科疾病分级诊疗指南》的出台并实施,对于合理配置我省儿科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效地贯彻《指南》,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并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对于“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的落实,保障儿科医疗安全,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王筠陈思)

THE END
1.儿童青少年近视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儿童青少年近视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诊断、分类、预防和控制等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眼科、视光、中医科、治未病科、儿科等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临床及科研实践中参考使用,亦适用于已患近视、假性近视、近视临床前期或健康人群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zE1NjM3Nw==&mid=2651351870&idx=1&sn=9b9ef50f6e3b58192edd10c4a215d918&chksm=8de217b45b861bb3f74cf157b9904fc6fc2de797f88bca16c7cf745cdbb147722379bdf78c81&scene=27
2.小金药师说药事关注中西药物的科学合理用药https://www.163.com/dy/media/T1455783087939.html
3.《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最新《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2810973.html
4.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豆瓣)《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包括小儿感冒、乳蛾、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喘嗽、小儿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鹅口疮、小儿口疮、小儿胃炎、小儿泄泻、厌食、积滞、疳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发性抽动症、惊风、癫痫、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遗尿症、性早熟、脑性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1500019/
5.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暂缺《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作者简介图书目录 前言 引言 ZYYXH/T247—2012小儿感冒 ZYYXH/T248—2012小儿乳蛾 ZYYXH/T249—2012小儿支气管炎 ZYYXH/T250一2012肺炎喘嗽 ZYYXH/T251—2012小儿哮喘 ZYYXH/T252—2012反复呼吸道感染 ZYYXH/T253—2012鹅口疮 ZYYXH/T254—2012小儿口疮 ZYYXH/T255—2012小儿胃炎 ZYhttps://www.dushu.com/book/12434692/
6.《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docx该【《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医https://www.taodocs.com/p-992936368.html
7.《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的文献研究期刊1.南京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收藏 分享 打印 摘要:结合《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研制过程,分析文献研究的目的、方法及意义,揭示了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献研究可以构筑循证型指南——《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学术基础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njzyydxxb201206026
8.《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版)及《中医儿科学》(第九版《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版)及《中医儿科学》(第九版)小儿感冒部分为参考标准。感冒主证为恶风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感冒之兼证,可见咳嗽声重,伴喉间痰鸣;或见腹胀、纳差、吞酸嗳腐、大便不调;或见惊惕抽风、烦躁不宁等表现。 https://www.jianshu.com/p/76406c46cdd5
9.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儿童多动症(2017修订)秘书:王雷。《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2012 年版起草人:王素梅、吴力群、汪受传。《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儿童多动症(修订)》起草人:韩新民、马融、雷爽。《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儿童多动症(修订)》— 1 —第 13 卷第 5 期2017 年 9 月中 医儿科杂志J. PEDIATRICS OF TCMVol.13 Nohttps://www.doc88.com/p-9843547292151.html
10.儿童哮喘中医诊疗指南(修订)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children asthma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andards 1 说明 2012 年发布的《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小 儿哮喘》 有效规范了儿童哮喘的中医临床诊疗流 程,为儿科中医师,中西医临床医师提供了哮喘标准 化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近年来,哮喘理论极大 丰富,中医治疗方法,https://xb.njucm.edu.cn/article/exportPdf?id=1e8eb065-ff34-40fa-a16c-f599459bd275
11.229项中医常见病诊疗标准发布[导读]7月14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北京召开中医常见病诊疗指南系列标准发布会。中医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肛肠科、骨伤科共8个临床专科229项标准正式发布,《中医古籍整理规范》10项标准同时发布。卫计委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 https://www.iiyi.com/d-16-33498.html
12.创新研究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项目申报研究内容: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完成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并形成研究报告。本专题分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其中青年项目支持40周岁以下(1983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青年医师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研究。药物、医疗器械的注册临床试验不在本指南资助范围之内。 https://stcsm.sh.gov.cn/zwgk/kyjhxm/xmsb/20230815/3abc87a4f8194174b211e89d2a749274.html
13.儿童注意缺陷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1]《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2]《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2008)[3]《ICH药品注册国际技术要求》[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5]《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6]《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7]《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https://www.tiprpress.com/ywpjyj/html/2015/5/20150502.htm
14.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疗指南研究专家论证:邀请国内著名中医及中西医儿科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疗指南”专家会议讨论稿进行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审定“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疗指南”。 结果:通过文献研究、专家问卷调查及专家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制订出较为科学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疗指南”,作为行业标准已由中华中医药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1221469.html
15.产科儿科常见病种入出院参考标准和转诊指导原则(试行)妇科产科儿科常见病入出院参考标准转诊 本文中入院标准主要适用于有能力收治该病种患者的三级医院;转诊原则主要用于指导三级医院将经过治疗、病情稳定且未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转入下一级医疗机构继续住院治疗;经医疗机构治疗后,病情稳定且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医疗机构根据出院标准安排患者出院。 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show_article.asp?id=d43491c001a8206e
16.新大纲2024军队文职中医学专业考试内容汇总!主要测查考生对妇科疾病辨治原则,常见病证、多发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与辨证要点、治则与方药、临证要点与预防调护及其相关的西医学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考生在中医妇科临床诊疗、中药配伍组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中医药临床应用思维实践能力。 第六篇 中医儿科学 https://www.zjjks.com/bmzd/81612.html
17.儿科常见病症中医治疗指南行业资讯博恩医疗儿科常见病症中医治疗指南 行业资讯2018-10-16 06:39:06 伤食泻 大便稀溏,完谷不化,有酸臭味,或口气酸臭,腹痛泻后痛减,恶心或呕吐,睡不安,手脚温,乳食者,大便黄白,有奶瓣或呈蛋花样。 大山楂丸、(加味)保和丸 山楂,胡萝卜粥 寒泻 大便清稀,或如水状,或夹泡沫,不臭,腹痛肠鸣,手脚凉,或有腹部发凉https://www.boenyl.cn/news/hyzx/163.html
18.儿科临床诊疗指南(1)度不等的阻塞性肺气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分册 肿,约半数有支气管周围炎影像或肺纹理增厚,可出现小点片阴影。10%的病 例出现肺不张。RS V 感染后多可检测到肺功能异常。10%~50%RSV 下呼吸道 感染患儿可发生复发性喘息。在 RSV 支气管肺炎分泌物中检测到较高 https://www.360doc.cn/article/9051057_112709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