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网络医生问诊,我拿什么去相信你?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疯狂普及,越来越多的事情已经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如今,很多人甚至连看病都不愿出家门,而是选择网上求医。他们对此戏称:“在线求医问药,省下排队挂号。”
然而,记者从卫生部门了解到,像这样医患无法见面的诊疗方式其实存在很多弊端,有时候单凭患者输入的几个症状就给出处方,这要冒很大的风险。更何况,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尽相同的,同样的治疗方案对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单凭网络上的咨询情况就让医生简单地下结论,发生误诊的可能性很高,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来说更是冒险。
患者:网上诊疗方便、靠谱,还能避免尴尬
33岁的张女士算得上是一位热衷网上求医的白领阶层,平时只要觉得有个头疼脑热,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从上网找大夫问问。
“在网上看病还能保护隐私,有些妇科方面的问题我更愿意到网上咨询,在医院求诊,要是看见熟人该有多尴尬啊。”张女士说。
现状:网上问诊泛滥不堪
提供网上诊疗有哪些?张女士说:“其实我每次登陆的网站都不一样,上网一搜能搜出一片来。”
随后,记者用百度检索“网上问诊”这个关键词,发现多达1740000查询结果。记者随便点击点击了几个自称“最%好的网上医生”的网站,发现这些网站无一例外的都设有“求医问药”“家庭医生”“医生诊室”等栏目,有些网站更是细分了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等各个疾病学科。但是记者也发现,这些网站的在线“医生”有的只是标明了名字和单位,有的甚至只用昵称,具体身份信息更是无从得知。
记者在某网站看到,一位家长询问儿科“医生”:“我女儿10岁,感冒时不断发烧,用药后烧退了,第二天小腿疼,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可是这位“医生”在没有任何询问的情况下便直接回答:“正常吧,继续观察!”
事实:网上诊疗早已被叫停
记者联系到了卫生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他介绍,其实卫生部早在2001年就叫停了网上诊疗。
在记者的要求下该工作人员查询了《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只能提供医疗卫生信息咨询服务,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医疗会诊服务,属于医疗行为,必须遵守卫生部《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只能在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记者在《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看到了以上描述。
在此,我们提醒那些比较依赖网上“医生”的患者朋友,完整的问诊操作流程应包括诊断、治疗和预后三部分。医生在诊断患者的病症,尤其是一些相对比较严重的疾病时,可能还要借助心电、B超等辅助手段,这种情况下患者如果过度以来“网医”,一旦诊断有误,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潍坊复能肾病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经济开发区卧龙西街8029号(潍城区行政审批中心西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