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公示
第八届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已结束。根据苏中奖办通知要求,结合《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及《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各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针灸学会、省直卫生中医单位、高等医药院校、理事会团体会员单位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家部委在江苏设立的医疗单位进行限额申报,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奖励办公室对申报项目材料进行形式审核,现将列入参评的项目予以公示。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的项目如有异议,请在公布之日后15日内(2016年11月1日~15日)采用书面意见形式提出:
2.单位提出异议:须法定代表人在书面材料上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否则视为无效,不予受理;
3.涉及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名次排列等非实质性问题的争议,由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专家负责协调,提出书面处理意见报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奖励办公室审核;
4.涉及项目技术等实质问题的争议,由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奖励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调查后进行裁决;
5.凡在评审前争议未能妥善解决的项目,不再列入本届评审。
通讯地址:南京市汉中路282号;邮政编码:210029;联系人:陈宁、商璐。
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奖励办公室
2016年11月1日
附:
第八届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公示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01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研制与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
徐桂华、柏亚妹、王秋琴、严姝霞、陈华、孙志岭、姜荣荣、叶然、黄芳
02麦贞花颗粒的临床及应用基础
严冬、钱育良、严正仲、刘志辉、章永红、许立、严士海
03二至丸保肝活性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
张丽、姚卫峰、丁安伟、李璘、宋珅、何睦
04消化道恶性肿瘤辨治传承与体系创新
赵智强、周仲瑛、金路、赵延华、吴勉华、朱垚、李沐涵
05当归养血活血系列药对功效物质与配伍效应研究及其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仁寿药业有限公司
唐于平、段金廒、孙大正、钱大玮、尚尔鑫、李念光、李伟霞、史旭芹、黄胜良
06芯-壳型分子印记材料设计合成及其对中药药效物质快速富集与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
都述虎、陈立娜、洪俊丽、张丽颖
江苏省中医院
陈晓虎、陈建东、范群丽、俞鹏、王时光、程嵩奕、韩捷
08肛肠疾病外用制剂痔漏熏洗剂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江苏省中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
朱秉宜、陈玉根、达庆国、朱萱萱、周青、钱芳、吴本升、王艳花、侯孝涛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刘红权、王玉、张勇、李静波、章细霞
10钩藤散对老年痴呆模型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机理研究
黄厚才、曹鹏、钟荣玲、夏智、宋捷、封亮、彭蕴茹、贾晓斌、沈明勤
11基于斑马鱼模型的抗骨质疏松中药在体高效评价新技术的创建与应用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药科大学
韦英杰、李萍、贾晓斌、孙娥、谢林、封亮、宁青、舒娈、王长梅
12雷公藤红素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机制研究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谈文峰、张前德、张缪佳、甘可、冯小可、王芳、钱晨、彭柳莹、时彦标
13通泰合剂干预大肠癌转移的临床和分子机制研究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许尤琪、沈明勤、王霞、钱娟、李京
14养精胶囊改善男性性功能和生精功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金保方、孙大林、张新东、崔毓桂、黄宇烽、李俊松、蔡滨、刘建国、赵红乐
15中医肛肠疾病数据挖掘的方法学应用研究
南京市中医院
丁义江、丁曙晴、金洵、周惠芬、郭荣、皇甫少华、杨勇
16桑蒺合剂干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夹痰证)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作用
顾宁、左可可、袁昌文、陈红锦、何小丽
17益气固脱颗粒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脾肾两虚型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观察
于红娟、陈霞、谈瑄忠、张晓甦、柏敏
18疏肝降逆法治疗返流性疾病的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刘万里、颜延凤、杨璐、金小晶、郑艳辉
19银僵合剂治疗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黄子慧、钮晓红、傅良杰、靳汝辉、洪练青
20镇痛抗炎新组方香卿止痛喷雾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国药科大学
王曙东、傅继华、刘文雅、王争、苏华、龚光明、李克
南京市第二医院
谭善忠、肖倩、曹慧、汪增秀、孙薇薇
无锡市中医医院
尤建良、周留勇、张敏娟、龚时夏、单珍珠
23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分型论治对关节MRI表现及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陶娟、徐雯、吴斌龙、周腊梅、程立
24连豆清脉方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
朱红俊、陆曙、苏伟、龚少愚、魏慧渊
25中药益母草物质基础调节雌激素水平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霞、袁凤来、赵懿清、高秋芳、贺春晖
26加味四物颗粒对高血压病脂代谢紊乱的干预研究
江阴市中医院
顾国龙、龚伟、张梓岗、袁超、冯凯
27基于RT-PCR技术的舒乐洗剂治疗VVC作用机制研究
徐州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慧、陆兔林、左文、李江、杨海燕
28五参二连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市中医院
张培影、李先池、曹永、刘光旺、刘敏、杜安业、李志刚、卢磊、韩雅丽
29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丹参酚酸A干预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李东野、徐通达、朱红、夏勇、潘德锋、杨煜、马延峰
30程氏针刺“通脱法”的临床运用
常州市中医医院
陈章妹、夏俊、邓江山、张建明
31解痉散瘀法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蒋醒竹、李临刚、吴猛、陈清龙、陈阳
32危险化学品事故致伤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救治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岳茂兴、周培根、刘宁、李瑛、王大明、尹进南、黄琴梅、郑峰、冯斌
33顺气通脉胶囊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溧阳市中医医院
郑永宏、谢建农、张伟、陈志刚、周剑如
34吴门医派调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系列研究
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大学
赵笑东、陈竞纬、张国兴、戴悦晴、范晶晶
353-脱氧葡萄糖醛酮致肝细胞胰岛素抵抗及芹菜素干预作用研究
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院
江国荣、张露蓉、梁国强、王斐、许恒
36可调式脊柱外固定器对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高度和椎管内占位骨块的影响
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中医药研究所
孟祥奇、马奇翰、姜宏、韩松、陈金飞、徐华明
37吴门医派古方今用——白芥子涂法冬病夏治喘咳病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金庆江、黄玉芳、刘天明、柏亮珍、于栋伟
38利用传统中药单体减轻和修复皮肤光损伤的应用基础研究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闵玮、钱齐宏、冯雪梅、杨子良、刘铭、余秀琴、杜纳
39“郑氏妇科”流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昆山市中医医院
王学东、马一平、任宏丽、陈翊、陆爱芳
40狼毒洗方治疗多发性疣的临床研究
太仓市中医医院
冯健清、张立坤、陆燕洪、庄丽华
41中药敷脐干预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等症状的临床研究
常熟市中医院
翁立平、季利江、钱桂英、陶鏐、卫军
42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3期的临床研究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强胜、杜珍芳、黄敏
43江苏省南通市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研究
南通市中医院
龚旭初、杨万富、陈旭、张允申、吴金娜
44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郭爱松、李爱红、朱振杰、胡玉明、郭蔚
45艾灸治疗老年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市中医院
任秀梅、张楠、邢金云、夏铭徽、赵薇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邵建国、达坤林、李民、陈琳、卞兆连
47健肝散对拉米夫定诱发乙肝病毒YMDD变异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
海安县中医院
季瑜、代海峰、朱时林、田祖成、梅莉
48益气养血方对肾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
连云港市中医院
陈波、赵化南、李洪琴、霍长亮、许运堂
陈隐漪、马先军、王惠、肖辉、杜青
50益神启窍方对实验昏迷大鼠脑保护的实验研究
连云港市中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苏省中医院
丰广魁、程全、奚肇庆、吴春梅、高慧
51益气除疲合剂对肿瘤患者化疗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淮安市中医院
张雨、虞秀武、刘昕、陈璟、陈爱飞
52失笑散合消糜汤加味治疗络脉瘀阻型乳糜尿
殷学超、于一江、洪兵、王素芹、陈璟
53南蛇藤提取物抗胃癌的作用研究
扬州大学
刘延庆、钱亚云、戴小军、杨林、陶立德、朱耀东、陈珏、王萱怡、金凤、王海波
54通心痹合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扬州市中医院
王道成、蒋红心、胡刚、李七一、朱萱萱
镇江市中医院
史亚祥、陈璇、席彪、秦玉成、吴德峰
56滋补肝肾通络解毒法对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增效减毒作用
泰州市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陈顺中、袁灿兴、常华军、谢桂香、全亚萍、吴年宝、王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