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1:4-1:6,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多见。多起病缓慢。在表现典型时,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和眼征三方面的表现均较为明显,但如果病情较轻可能与神经症相混淆。有的患者可以某种特殊症状(比如突眼、恶病质、肌病等)为主要表现,老年和儿童的表现常不典型。
单纯性突眼包括下述表现:①轻度突眼:突眼度19~20mm;②Stellwag征:瞬目减少,炯炯发亮;③上睑挛缩,睑裂增宽;④vonGraefe征:双眼向下看时,由于上眼睑不能随眼球下落,显现白色巩膜;⑤Joffroy征:眼球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匿)Mobius征:双眼看近物时,眼球辐辏不良。
2.血总T3正常值100~150mg/dl,本病时增高,幅度常大于总T4。
3.反T3(rT3)的测定,血rT3正常均值为50ng.dl,甲亢时明显增高。
4.游离T4(FT4)和游离T3(FT3)FT4和FT3的测定结果不受前述TBG的影响,能较总T4和T3总的结果更正确地反映T4功能状态。正常值:FT4为10.3~25.7pmol/L,FT3为2.2~6.8pmol/L。甲亢患者结果明显高于正常高限。
本病病因不明,故尚无病因治疗目前主要控制高代谢症群,促进免疫监护的正常化。
2.剂量及疗程本病的疗程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近年来有人报道采用单剂短程治疗(平均仅3~5个月)而取得和长程治疗相似的效果。但长程疗法(2年或以上)的效果优于短程。长程疗法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可恢复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减少TSAb产生,而短程疗法复发率较高。用药期间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⑶维持阶段:每日用量为5~10mg,在停药前可再减至2.5~5.0mg,为期约1~1.5年,在不稳定而不愿采用其他方案者,维持阶段可延至2~3年或更长。
在整个疗程中,务求避免间断服药。在任何阶段中,如有感染或精神因素等应激,宜随时酌增药量,待稳定后再进行递减。经过上述治疗,本病患者约有50%可获痊愈。
远期并发症有:
⑶遗传效应:甲亢病人经131碘治疗后其生育力不受影响,生育的后代先天性畸形、死胎及早产儿的发生率未见增加,不育症的发生率与正常居民无显著差别。国内外的资料表明,许多131碘治疗过的病人均生育了健康的子女,甚至有些女性患者原来因甲亢存在在内分泌失调而不育者经治疗后反而生育了子女。当然也有人观察到131碘治疗后染色体有变异,但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因而131碘治疗后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及临床意义仍有待深入探讨。尽管目前认为从遗传学的观点来看,131碘治疗增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危险性是很小的,但考虑到电离辐射的远期效应,遗传效应也需要长期随访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为了保障下一代及隔代子女的健康,将妊娠期列为131碘治疗的禁忌证是合理的。
⑷突眼症加重:仅见于小部分病人。大多数患者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好转。
甲状腺次全切除能使90%以上的患者得到痊愈,且术后TRAbs均可下降,机理不明。由于目前药物能够较好地治疗甲亢,所以一般情况首选药物治疗。除非有手术适应症。
1.术前准备一般先以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病毒,心率恢复至80~90次/分以下,T3,T4血浓度降至正常,然后再加服复方碘溶液,以免引起病情复发。开始时每日3次,每次~5滴,以后于数日内增加至每次滴,维持2周后,再行手术。此地甲状腺充血水肿明显减轻,质地也变韧,既方便手术,且减少出血。近年来使用普萘洛尔或普萘洛尔联合碘化物作术前准备,效果迅速,2~3天后心率即明显下降,一般于术前用一周,每次mg,每6~8小时一次,术后尚需巩固一周。
手术禁忌证有:①第二次甲状腺手术,粘连较多;②高度突眼症,术后有加重的可能;③患者有其他重病或不适宜于手术的情况,如老弱中患者,活动性心、肝、肾病及妊娠等。
甲亢吃什么对身体好
1、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肉类和豆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