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有一口井,肩井就是这口井的井口,那么井底何在?在脚底,脚底有涌泉穴,那是这口井的泉眼,生命之水正是从此喷涌而出。要使身体从上至下轻松通泰,就必须经常清理这口井。
人有一个本能,就是紧张的时候两肩会绷紧,脖子向前倾。肩部是人体紧张情绪的反应器,人体一紧张,肩部先僵硬。肩部的紧张又带来颈椎的紧张,很多人就在长期不自觉的紧张中得了颈椎病;颈部是人体的十字路口,颈椎的紧张又会导致全身的紧张。所以,当一个人累了,不管是身累还是心累,身体都会出现肌肉紧张,我们首先要给他放松,捏肩就是最好的方法。
为什么捏肩有放松身心的功效呢?这是因为有一个肩井穴在起作用。我们弄清了这个穴的性质,就会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捏肩当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人体的穴位是有呼应的,肩井在肩上,我们摸摸自己的肩井位置,这个穴位底下不是骨头,而是肉。人体有一口井,肩井就是这口井的井口,那么井底何在?在脚底,脚底有涌泉穴,那是这口井的泉眼,生命之水正是从此喷涌而出。要使身体从上至下轻松通泰,就必须经常清理这口井。很多人这个区域按上去会有酸胀甚至疼痛的感觉,这说明,人体已经出现紧张状态,这口井该清理一下了。
学过中医推拿的人给一个人进行推拿的时候,总是先推拿肩井,然后再推拿其他地方,最后以推拿肩井作为结束。当一个浑身紧张、气血不和的人来到医院,医生首先要让他全身松弛下来,松弛下来以后,一切穴位、气血都易于调动,一切手法都便于操作,容易收到应有的效果。推拿到最后,再推拿肩井,是为了把先前充分松开的气血再紧一紧,提起它们的神气。这就好比清理一口井,先要把井盖打开,接着该怎么清理就怎么清理,清理完毕,再把井盖盖上。
这样一来,在我们眼里,肩部就不仅仅是一个按摩的部位了,而是人体生命之井的井口,当我们的手放在自己或另一个人的肩上,准备给自己或别人捏捏肩的时候,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放松全身的气血、肌肉、骨骼,而且还要清理生命的深井。也许有人会说:“我只懂得井口在肩井、井底有涌泉,其余一无所知,怎么清理这口井呢?”其实很简单。这就不是普通的按摩,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揉捏,而是医学和养生意义上的推拿手法了。我在此教大家一手最常用、最好使的按摩手法:推拿肩井。
首先,让受术者站好或者坐好,身体要端正。我们站在他身后,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保持心情愉快,将两手轻轻往对方肩上一搭,然后,把自己的意念放在对方的涌泉(脚心处)上。这样,这口井就在我们意识里面虚拟而成了。
接着,像拿一个东西一样拿住受术者的肩,连皮带肉捏起来,捏上去以后再运用指掌的力量揉一次,然后放下。一共有4个动作,概括起来就是:拿、捏、揉、放。如此反复多次,这就是在对人体进行推拿了,这样的推拿,比普通对肩部的按摩和揉捏更加舒服。
有人问,为什么意识里非得有一口井存在呢?其实,一切推拿中,意念都是很重要的,意念影响手法,影响施术者和受术者之间的磁场。有这个意念跟没这个意念,在手法上虽然只有细微的差异,但正是这种细微的差异决定了效果。
医学上对推拿有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就是“深透”。如何深透呢?不是力气用得越大越能深透,而是用意念才能帮助手上发力深透脏腑。我们在给人推拿肩井的时候,不仅要把意念集中在受术者的涌泉穴上,而且还要保持欢喜愉快的心情,把对方看作自己,把自己的美好祝福掺和在手法中,通过手的力量传达给对方。只有这样,推拿才能做到形意相生,推拿不再是一种劳动,而是一种艺术。推拿的人心情愉快,因为这个过程对他自己也有利,他从中收获了快乐;被推拿的人更要愉悦,因为不仅身体上轻松而舒服,而且感受到了推拿者的美好意念和祝福,快乐的感觉和氛围把两个人融为一体。
十年前有一首老歌唱道:“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常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首歌感动过很多人。可是,我们有几人曾用心地帮爸爸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呢?即使经常这样做,又有几人能运用推拿的手法,把自己的力量、意念和祝福融进父母的生命呢?
学习了这个手法,我们回去可以试试。我们可以对他们说:“人体有一口井,井底在涌泉,井口在肩井,我学来一手推拿的功夫,给您推拿肩井,就是再修葺您的生命之井,能让您井底生命的涌泉喷涌不息,更让您健康长寿!”相信老人不仅会美在身上,而且会甜在心里。
1搓八髎,打开女性气血开关!(图文教学)2气血就是女人的命根子!每天一碗,补气养血,喝出好气色~3多汗补气,无汗养血
一、脏腑病在俞穴的反应:
心脏病的反应点在心俞穴:
肝脏病的反位点在肝俞穴;
胃脏病的反应点胃俞与隔俞穴;
肺脏病的反应点在肺俞穴;
肾脏病的反应在肾俞穴;
糖尿病的反应点在胰俞穴;
癌症的反应点在隔俞穴。
二、必须记住的16个穴位。
一切慢性病一一足三里
伸展一切经脉一一申脉
一切筋病一一承筋
一切骨病一一绝骨
内外伤一一承山
一切疹病一一百虫窝
头痛一一百会
鼻病一一风门
尿多一一小指第一关节上
更年期病一一隐白
咳喘一一定喘
阑尾病一一阑尾穴
主升一切一一百会
主降一切------涌泉
胆襄炎一一胆襄穴
面瘫一一迁正(牵正)
三、古今医家最重视的穴位
四大古穴:足三里、委申、列缺、合谷
四大今穴:三阴交、悬钟、胰俞、隔俞(血压三阴交,悬钟中风抛,胰俞糖尿病,肿瘤隔俞瞧。)
四、万金难买的名医秘验:掌握任何一技一穴皆自成特色。
1、妇科:子宫、卵巢、盆腔等病在环跳穴有反应。男科病亦有反应。
2、妇人久治不愈的颈肩酸痛一般为有妇科病。
3、胸腔有病在膻中穴有反应。
4、上腹器官,特别是胃、十二指肠、胰腺病在中皖穴有反应。在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间反应剧烈。便秘大肠俞附近多有错位。
5、肝胆病在期门有反应、阳陵泉也有反应,环跳穴也有压痛则可确诊:
6、下腹各器官在气海、关元、中极有反应。
7、肠胃病在足三里有反应。
8、印堂穴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9、太阳、头维、凤池三穴配合应用几乎对任何头痛、眩晕有特效,对美尼尔氏病大都一次可以治愈
10、中府穴是肺经脏属病变廿现经络反应的压痛点。
11、坐骨神经痛可在天宗穴找到压痛点。
13、心脏疾病用青灵穴配内关有特效。心绞痛发作,重按极泉、中冲、至阳三穴
12、心脏病突发危急,叫病人仰卧,一手指头掐人中,一手指尖用力揉内关、中郄门穴5-10分钟即可恢复。有急救作用(特效)
14、鼻塞取风池、项强取承浆,头痛取涌泉,膝痛取尺泽,重按肩井对头痛有特效
15、腰痛取腹部对应点,用揉法,揉至热力自腹部深处透到腰部患处,腰痛可缓解,此时再治腰、事半功倍。
16、指压飞扬穴(外踝上7寸后1寸)对感冒头痛发热有特效。
17、特效穴:呃逆压涌泉,发热取大椎,崩漏取隐白,腹个泻便秘取天枢。
18、回阳救醒新穴:足心穴,在脚掌底(脚趾除开)长度足中线和宽度足中线之交*点即是,此穴回阳复苏快过人中,一般一分钟即醒。按摩涌泉各36次手抚膝部36次可治膝部疼痛及臀部疼痛。
19、温灸肝俞、足三里治肝炎有特效(一日一次),针阴上穴(阳陵泉上1.5寸)平补平泻、针尖向上斜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一日一次,留针5分钟后叫病人做前臂外旋并握拳动作,效果良好。
20、女人肩膀酸痛特效穴:附分、膏肓。
21、肩中治疗瘫疾、肌肉痿缩、小儿麻痹疗效好过肩耦。
22、男人肩膀酸痛特效穴:天柱、肩井。
23、足跟痛:取涌泉按30秒左右即可。
24、腰痛重点按压、大肠俞、肾俞,20-30秒,一天3次,几天即可--过量的饮食可引起腰痛!!!
25、阳萎、早泄:取命门、不容、中脘、天枢、关元、进行按压每穴3-5分钟。早泄按压:内关及会阴,每穴10分钟。
26、糖尿病重点取背俞穴及找出硬结推散,背部为脾、胰、肝、肾、三焦俞。
27、三阳络透郡门,能使脑部肌肉和神经瞬间失去知觉,放松肌肉。
28、下关穴牙痛的克星,对上牙痛有特效。
29、内脏病在腰背的反射痛表现:心肺疾患以后背沉重疼痛。肝胆疾病右背侧重度不适,胃病后背疼痛。胰腺(脾)病后背横行疼痛。子宫卵巢病腰髓部沉重酸痛。
30、风湿点:膝关节内侧间隙处(内膝眼内侧旁开2寸,上水区点:骸骨上缘稍外万凹限处,主治风湿。
31、涌泉与完骨可治失眠。
32、龙点(委中下四横指处),主治颈椎病及高血压,早期效果较好!
附人体必要记得二十个穴位
1、腋下
常按揉极泉穴,有效的消除心脏的郁毒素
2、肘窝
出现痰黄气喘、咽喉肿痛、心烦心热、咳嗽咳血、失眠多梦、口腔溃疡等问题,可以拍肘窝58分钟左右
3、膝窝
膝窝部位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做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如果身体出现不通畅,毒气不能及时排除,就可能引发关节炎,平时可以常按摩此位置。
4、阴陵泉
常按阴陵泉,可以起到健脾除湿效果。体内出现脾湿,按揉5分钟,可使脾湿好转。
5、足三里
可以有效的健脾健胃、除湿气。睡觉之前可以选择按摩10分钟左右,复方皮疹、皮炎等疾病。
6、承山穴
承山穴也是除湿气最有效的一个学位。湿热体质者,平时要按揉此穴,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7、丰隆穴
丰隆穴,可以有效的祛湿化痰,长期按揉可起到健脾护胃效果。经常拍一拍,会有效的去除痧斑,对身体减肥也有着很好的效果。
8、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人体的胸中间,刺激膻中穴可以起到调理气血,快速恢复元气等效果,还可以缓解不良情绪。
9、肩中俞
肩中俞,经常出现肩椎病、肩痛等情况的,可以有效地额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气喘、咳嗽、看东西模糊,都快按压这个学位。
10、内关穴
内关穴,对胃疼、晕车有着一定的缓解效果,当出现恶心、呕吐、胃疼就可以选择按压这个内关穴,就会出现不错的效果。
11、肾俞穴
肾俞穴,是补肾抗衰老的好方法。经常按压此穴可以缓解腰疼、对肾虚起到治疗的作用。
12、合谷穴
合谷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穴位,可以有效的止痛的效果,牙痛、头疼、腹疼等都是不错的治疗方法。
13、风市穴:通经络,瘦大腿
风市穴,经常按压,可以舒筋活血,起到减肥的作用,解决脚气、腿脚麻木等疾病。
14、阴陵泉:祛湿,瘦小腿
阴陵泉,可以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肠道消化,祛湿、减肥
15、丰隆穴:祛湿化痰
丰隆穴,可以起到健胃除湿的效果。经常按压,每次3分钟左右,就会有效的帮助身体除湿化痰。
16、照海穴:缓解咽喉干燥
17、内庭穴:祛胃火
内庭穴,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治疗牙痛、口臭、便秘等症状,帮助我们去除胃火。
18、大敦穴:清醒头脑
大敦穴,经常按压可以帮助我们祛肝火,治疗腹泻、腹胀等。
19、厉兑穴:通调肠胃
历兑穴,具有很好的通调肠胃、清热祛湿,经常按压可以促进肠胃畅通,有利于排便。
20、窍阴穴:调理偏头痛、足跟痛
窍阴穴,可以调理偏头痛、下肢麻木、足跟痛等症状。每天坚持按压3分钟,就可以起到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