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

概述:蛤蟆先生:陷入抑郁状态,感觉周围的人和事物都对自己没有好感,而且感觉每一个人都在针对自己,对生活没有任何希望,生活陷入恐惧,无聊,惧怕,易怒易燥。不愿意接触任何人和事物,总想一个人待着,而且对周围的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于是在好朋友的建议下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只有来访者自发自愿为自己负责任,主动参与,而非坐等受教。所以,为咨询负责的是来访者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双方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一起努力,遇见积极的结果的过程。

心理医生的主要职则:心理咨询师首先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建议者和评价者,是通过对客观的聆听,发现问题,并且引导来访者自问自答来解决问题,并且走出阴霾的见证者。咨询的主要目标是让一直鼓励来访者并且让来访者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心理咨询是一个漫长的,艰辛,努力,刻意思考的过程,需要来访者的主动参与,并且在每一次交谈中去挖掘事情的本质,然而这个过程却是艰辛的,因为我们需要去克服以往的错误认知和决策,并且解开自己的心理面纱,当人心理的面纱真正的被揭穿和赤裸裸显露出来的时候,人的内心就会首先出现反抗,并且恼羞成怒最后又释然的过程。而人的成长就在于直视自己的内心然后战胜自己的弱点。

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的第一次见面:希望心理咨询师告诉自己如何做才能远离现在的糟糕心情,希望可以一包药治疗百病,并且将咨询的事情推卸到自己的好朋友身上,而不是自己想要过来。

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的第二次见面:希望了解抑郁的原因,并且蛤蟆先生开始对周围好朋友的各种抱怨以及他认为朋友们曾经做过的对他非常不友好和生气的事情,并且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朋友身上,心理咨询师通过聆听来让蛤蟆先生有一个梳理和发泄的过程,并且提出“儿童自我状态概念”

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第三次见面:解释什么是“儿童自我状态”以及“适应型儿童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我们最初的基本情感(快乐,深情,愤怒,悲伤,恐惧)逐渐发展演变成为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而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我们从经验中学习,并且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周围的人和事,从而使自己适应自己缩在的环境(比如:示弱,刻意讨好,迎合,逃避。。。)

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第四次见面:回忆自己的童年,去挖掘造就变成现在的自己的真正原因。蛤蟆先生的父亲和祖父身份尊贵,事业有成,并且对子女要求严格,喜欢苛责训斥并且少尊重,因此,蛤蟆先生感觉不到自己的成就,被上辈的光环照耀而感觉更加自卑,脆落与敏感。喜欢顺从,取悦,依赖于自己的父母,并且喜欢隐藏自己的愤怒,因为他总觉得如果别人知道他生气了,他就会受到惩罚,结果就是他吞下了怒火,却化成了内疚和抱歉

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第五次见面:追溯蛤蟆先生为什么没有表现过愤怒的原因——学会了不带攻击性地,用缓和的方式来释放愤怒。(撒泼耍性子,无理取闹,怄气,沉默,叛逆,拖延,厌烦,任性,郁闷,退缩)

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第六次见面:通过獾想取代蛤蟆当校董事的事件引入“父母自我状态”概念以及“挑剔型父母状态”。“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挑剔型父母状态“的表现:严厉,愤怒,爱批评。而蛤蟆的”父母自我状态“是自己审判自己,自己给自己定罪。然后谴责自己。折磨自己,甚至给自己定罪为无期徒刑。比如自虐者。最好的方案就是停止自我批判,学会爱自己。

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第七次见面:解释”成人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是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我们所有的直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我们能思考当下的情况,给予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儿童状态在体验童年的感受,父母状态是在批判和教育别人,两者都是在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并且会固执己见,学不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唯有在成人状态下才能了解自己,

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第八次见面:讲述人生过往种种以及自己当初的选择,学会反思自己的人生并争取获得”自由“,

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的第九次见面:学会与自己的过去和解,人生的十字坐标:1/我好,你不好:属于挑剔型父母型的人,会指责和批评别人,甚者出现谋杀。游戏: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

2/我好,你也好,欣欣向荣,

3/我不好,你好:弱者心态,感觉一切都对自己不公平,抑郁,自杀,,游戏:我真不幸,可怜弱小的我

4/我不好,你也不好:反人类性格。

反问自己: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看看自己处于哪个人生坐标。

一旦我们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来看人生坐标,那么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第九次见面:解释人生坐标的含义,并且探索自己属于哪一类?

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第十次见面:回顾所学知识以及对未来的决定,

经典句子:

1.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且理解这些情绪,学会接纳自己的缺陷和不完美,而非忽视,无视,压抑。

2.真正让人惊讶的是我们成年后有多少行为是从童年学来的,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的感受。

3,成长的本质就是减少并最终打破依赖关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4,当成年人怄气,撒泼,郁闷或是厌烦的时候,我们会想他们究竟是行为不当,还是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造成的结果就是被人嘲笑或者告诉别人自己是个失败者。

5,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是我们喜欢的样子,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6.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7.没有一种批评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8.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别人或许会影响或说服你,可最后,是你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

9.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知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10,无论你对生活形成了怎样的态度,从此你的行为和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往后余生都会如此。

11,有些人生活一团糟,或者有意无意惹上麻烦,就是想看看别人能宽容他们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就会排斥他们,接着他们就会说“我早说过你会这样对我,证明我是真的很差劲很愚蠢。

12,当你有恐惧感时,焦虑的念头就会跑到你的意识层面,让你没有办法放松。

13.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体现成熟和自我接纳,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

THE END
1.好书共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好书共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朋友们眼中热情活泼的蛤蟆先生突然变得萎靡不振,在獾的劝说下,蛤蟆先生走进了心理医生苍鹭的咨询室。在十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先生被引导着探寻自我,逐渐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走出阴霾……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作为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借用经典童话《柳林风声》里的动物角色,讲述了一位https://pecc.hzau.edu.cn/info/1005/1855.htm
2.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英)罗伯特·戴博德著,陈赢译)免费在线阅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作者:(英)罗伯特·戴博德著,陈赢译状态:完本加入书架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最新章节:第十六章 道别与新生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http://www.mzhu8.com/book/2452/index.html
3.开启一场心灵疗愈之旅《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书中人物的设定来自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经典童话著作《柳林风声》,主人公是身穿人类服装并且能说会道的蛤蟆、鼹鼠、河鼠和獾,没有看过《柳林风声》,也不会影响你对这本书的阅读。这是一本辅助疗愈的心理咨询入门书,没有晦涩难懂的https://www.csbcmgb.com.cn/culture02-c-13207.html
4.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全文在线阅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 社会心理 完本 8 万字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这并不是一https://www.yodu.org/book/18852/
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心理学,心理咨询类入门图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图书简介: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 前情与导读 第一章 整个人都不太好 第二章 挚友前来相助 第三章 初见咨询师 第四章 抑郁的原因 第五章 成长的寓言 第六章 探索童年https://wenxue88.com/hamaxianshengqukanxinliyisheng/index.html
6.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线收听mp3全集介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心得 ,也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专辑详情: 简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心得 ,也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查看全部 https://www.qtfm.cn/channels/393330/
7.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声小说溪溪老师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001前情与导读_缩混 23411:53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003-初见咨询师班1_缩混 13113:53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004 蛤蟆和咨询师合作_缩混 8711:4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005 抑郁的原因_缩混 7911:27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006 抑郁的原因2_缩混 https://m.kugou.com/ts/album/17sxqh3e/
8.我们的读书会第一期:《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心理服务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策划组织的“我们的读书会”(第一期)于2022年4月14日顺利结束。历经一个月,心理协会的同学们在心理中心陈老师的带领下,共读了本学期的第一本心理自助书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正值“疫情防控,在线学习”的特殊时期,“我们的读书会”依托“微信读书”APP平台,采取读书小组相互https://xs.sxtdzy.cn/2022_04/21_12/content-18513.shtml
9.《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苦过,痛过,一笑而过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蛤蟆,一向爱说爱闹,忽然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失眠、酗酒、不出门,变得邋里邋遢,仿佛坠入了无底深渊。幸运的是,在心理咨询师苍鹭的指导下,蛤蟆经历一番内心挣扎和探索,终于走出情绪困境,重获新生。这个童话故事,也映射出当代你我都可能面临的心灵困境:抑郁、焦虑,自我怀疑和否定https://m.chunyuyisheng.com/m/topic/2664558/
10.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线收听mp3全集欢迎收听蜻蜓FM娱乐频道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主播:夏季的慢板。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包含第六章 探索童年1 一股愤怒正在积累,第五章 成长的寓言5(本章完),第五章 成长的寓言4等全集有声娱乐大全。您可以下载蜻蜓FM,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mp3免费下载和收藏,随时随https://m-pre.qingting.fm/vchannels/464278/
11.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英国经典心理咨询入门书,1997年长销至今 ◆如果你不知道该不该去看心理医生,请先看看这本书 ◆将心理知识巧妙融入故事情节,解析20多个心理学专业名词、展现一个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 ◆媲美《自卑与超越》,比《自卑与超越》更好读 ◆2小时轻松读完,零基础、无压力的心理入门书 ◆演绎10次心理咨询全过程,https://shop2517475.m.youzan.com/wscgoods/detail/1y2shxxrsy1es
12.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三种状态苍鹭在蛤蟆先生咨询的过程中,将我们的人生分为:儿童、成人、父母三个状态。 1、儿童自我状态。当一个人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他会下意识用童年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感受和行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会本能地顺从和依赖他人,再现过去的情形,体验过去压抑的痛苦情绪,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https://www.jianshu.com/p/cbf6403fc018
1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声小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线收听,播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小说作者《未知》,由《秋秋亦夏》播讲的其他有声小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线收听,麒麟听书网是最专业的有声小说在线收听。https://www.70ts.com/tingshu/13727/
14.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精选20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1 读书的过https://www.ruiwen.com/duhougan/4831928.html
1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趟奇妙的旅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一趟奇妙的旅程 最近,看了一本小书,主角们顶着童话故事的角色出场,演绎了一场完整而经典的心理咨询。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这本书也被称作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其实,何止入门!)。 蛤蟆先生和苍鹭咨询师之间,有许多场让人印象深的互动,截取几个片段,和大家https://www.hbjhart.cn/jhxljkjyzx/info/1052/4913.htm
16.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豆瓣)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创作者· ··· 罗伯特·戴博德作者 陈赢译者 陈赢译者 作者简介· ··· 罗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毕业于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曾任教于英国亨利商学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他的两本专业著作《咨询技巧》和《组织的心理分析》都是英国畅销的心理学类教科书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143790/
17.《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精选25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3 这本书讲了蛤蟆先生与心理医生的十次面谈,在读的过程中,让我想到我的咨询师,也会把自己带入到蛤蟆的角色里,但我走得要比他慢,和现在的咨询师已经进行了28次咨询,还在探索中。 刚开始的时候,也会像蛤蟆一样期待咨询师告诉我该做什么以及该怎么做,但咨询师没有给我答案,而https://www.cnfla.com/duhougan/3215849.html
18.《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精选18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英国最有名的心理咨询入门书之一,讲述了抑郁症患者https://www.unjs.com/dhg/8220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