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安徽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医疗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2019年12月,安徽省首批互联网医院挂牌成立,开启了我省互联网诊疗的新纪元。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互联网医院已经成为我省患者就医的新途径,“隔空问诊、送药到家”已成为现实。记者从安徽省卫健委了解到,截至2022年7月,我省已审批通过的互联网医院共计48家,已实现全省16个市全覆盖,这是我省持续深化医改,改善医疗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重要成果。未来,我省将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医院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互联网诊疗监管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有温度的卫生健康服务。
线上问诊让患者少跑路
“一些严重的肠胃病患者需要定期住院治疗,现在在互联网医院就可以开住院单,简化了就诊流程,特别是对于外地的患者来说非常方便。”中国科大附一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松表示,他几乎每天都会在互联网医院接诊,并在线给需要定期住院的患者开具住院单。
线上与线下形成优势互补
作为全省首批互联网医院,经过两年多的运行,中国科大附一院互联网医院的功能日渐完善,入驻的医务人员已经超过了800名。“我们互联网医院坐诊的基本都是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中国科大附一院门诊部副主任盛敏玲表示,医务人员上线需提前申请并先进行内部审核,审核通过后再上传至省监管平台审批,批准上线后还需进行上线培训,以尽快掌握互联网诊疗服务特点和业务流程,发挥互联网医疗特长,用行动践行“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服务理念。
在丰富线上功能的同时,医院也为患者来医院诊疗提供了便捷服务。记者在中国科大附一院门诊大厅看到,医院设立了互联网门诊线下服务专区以及业务专窗,并有专人接待线上问诊患者,指导、指引患者线下就医。
“互联网医院集患者端、医生端、药师端为一体,为广大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患者提供全流程诊疗服务。”盛敏玲表示,医院创新服务模式,将线上与线下进行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延伸医疗服务半径,进一步减轻线下门诊流量压力,释放线下医疗资源。同时,还将与医联体进行信息化系统对接,实现联盟医疗资源共享,以服务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互联网医院打破时空界限
如今,盛宇俊在互联网医院的门诊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线下,平均每天的问诊患者都超过三十人次,月门诊量已超过千人次。让盛宇俊感受最深的是,互联网医院确实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患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会有一些远在新疆、西藏的患者在线问诊。“皮肤科常见的疾病有荨麻疹、湿疹、白癜风等,如果需要到医院就诊我们也会立刻对患者进行提醒。”盛俊宇告诉记者,他曾在线上接诊过一个20多岁的急性荨麻疹患者,当时患者描述已经多次晕倒,有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的表现。由于患者身处外地,家中无人,盛宇俊“要求”她立刻拨打当地120就医,到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荨麻疹会导致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的反应,患者一个人在家是非常危险的。”盛宇俊说,这名患者听从了他的建议,及时在当地就诊后转危为安,在线上留言对他表示感谢。
据统计,安医大一附院互联网医院75%的线上门诊来自于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复诊患者,总体满意度达96.3%。
全省互联网医院已有48家
疫情改变了传统的就医模式,也为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记者从安徽省卫健委了解到,截至2022年7月,我省已审批通过的互联网医院共计48家,全省16个市均已覆盖(公立医院37家、民营医院11家)。
安徽省互联网诊疗质控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全省互联网医院共开展线上问诊约31万人次,开具总处方量约2万张,图文咨询量约27.4万人次,视频咨询量1.5万人次。问诊量前五位的医院分别为安徽省立医院,亳州市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阜阳市妇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