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是否存在家暴、谁在出轨、谁有精神病的描述,屈艳和丈夫渊强持不同说法,唯有在被精神病院强制收治和求助无援上,夫妻二人均感受到了相同的无助与愤怒。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聂阳欣发自西安
实习记者杨宇熙吴培培
插画/卢俊杰
渊强隐约察觉出存在于精神疾病诊断和收治当中的漏洞,他将利用漏洞的人,也推入了漏洞之中。2023年2月5日,渊强将妻子屈艳送入了另一家精神病院,西安市脑康心理康复医院(以下简称“脑康医院”),屈艳在脑康医院待了3天后被亲友接出。2023年7月,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采访时,对于是否存在家暴、谁在出轨、谁有精神病的描述,屈艳和渊强持不同说法,唯有在被精神病院强制收治和求助无援上,夫妻二人均感受到了相同的无助与愤怒。《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已正式实施10年,为精神障碍者享有和行使决策自主权开拓了很多空间,然而,在法律条文和实际应用之间还有悬而未决的距离。
▲2021年10月,渊强的堂哥陪同他到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医生将他的“焦虑抑郁状态”解释为亚健康状态图/受访者提供
2021年8月13日19:46录像
录像内容:车辆停在一处断头路,寇某某从车内驾驶位下车,屈艳从副驾驶位下车,两人走至车的右前方并肩而行,边走边回头观察了几次。
2021年8月16日16:39录像
背景:下午2时30分,公司附近,屈艳和渊强坐在车内,停车争论。屈艳希望渊强不要对她疑神疑鬼,正在这时,渊强看见寇某某和他的车在不远处。渊强用手机录下了当时车内的谈话。渊强问,那个车你认识吗?屈艳答,我不认识。渊强下车观察,再返回车内,情绪有些激动。屈艳说,这个人跟这个车号我真不知道,看着像寇哥,他在这里执勤(注:公司位于曲江新区,寇某某原为曲江新区一派出所所长,此时已调任另一派出所所长),我经常看见。下午4时22分,屈艳开车送渊强回家,又再次出门。
录像内容:屈艳与寇某某先后开车停在路边,下车走至绿化带处交谈。
屈艳:他举报谁呢?他现在在精神病院住院呢。他声音哑的,让我给你说。
纪检监察组:他确定精神上有点问题?那行,我现在可以直接挑明说了,举报的是寇某某的事,违背公序良俗、拉拉扯扯、搂搂抱抱的事。
屈艳:我找人办过事,但怎么跟他解释都不行,他有心理疾病,我给你提供诊断证明。
▲2022年9月25日,屈艳拨打120及110,试图将渊强送医,急救医生作出了“未见伤亡人员,患者本人可沟通,未见明显外伤,未见精神行为异常”的结论图/受访者提供
▲2022年12月,渊强还在精卫中心住院时,屈艳向雁塔区人民法院提交了鉴定申请书,请法院鉴定渊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图/受访者提供
缺位的病人经历过被收治和送人就医之后,渊强还是无法理解精神科的诊断方式。在医生、家属和病患中,病患的话语权似乎是最小的。“你去看病,家属陪着,家属说你是啥,你就是啥。同一个科室,2021年和2022年都给我诊断焦虑抑郁状态和偏执状态,(住院期间)我问科室主任,既然还是这个状态,为什么要被关在这,他就说一句话:你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
他对于自己被强制收治始终有两个疑惑。第一,屈艳提供了他在西京医院心身科的门诊记录和住院证,在他本人没到场的情况下,西京医院为什么能做出诊断并建议住院治疗?第二,在专家会诊后,精卫中心已经得出他只需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什么一定得屈艳签字他才可以出院?他表示不接受卫健委做出的“合规”调查结论。
▲2022年10月27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在专家会诊后开出的诊断证明,给渊强的建议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图/受访者提供
“焦虑抑郁状态和偏执状态算不算疾病?为什么是‘状态’而不是‘症’。”
“没到那个程度。”
“他这个程度要强制住院吗?”
“这是根据他当时入院时的风险评估的,他妻子提供了一些伤人风险的……”
“视频,我知道,当时你叫我过来,我不是给你提供了?那是剪辑过的视频。”
“那是事后,不是入院当天。”
“诊断出偏执状态后,通知我接人出院,为什么说要我妈签字才能接出院?”
“这是根据出院流程走的,你母亲送来的,你母亲是他的监护人。”
“丧失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才有监护人。”
“好多法律问题我答不上,我只能告诉你,根据我们医院流程,需要监护人签字才能出院。”
在向医院追究责任一事上,渊强再一次困在医院的流程之中。
对于渊强的收治是否合理,精卫中心的医务科医生没有明确回应,她告诉《南方人物周刊》记者,“现在患者也有权利意识,很清楚怎么维权,比如打12345,说被送进来了,让他出去。我们也很被动,有的医院说私下协商作无效投诉了。真的有纠纷,可以走司法鉴定。”精卫中心宣传科的回应是“我们不需要跟任何人交代我们是没问题的”,记者问,“这样的态度是不是有点傲慢?”对方不同意,“不是傲慢,每个机构、每个人都有办事的流程和办事的方法。”脑康医院拒绝了采访,在记者向该院医生询问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时,院党支部书记推门而进,“你这样我要报警了,你这是诱导我们的医生。”(为保护受访对象隐私,渊强、屈艳、蔡蔡为化名。感谢苗巧颖、陈博对本文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