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时千万别做这几件事会让医生讨厌你

原标题:看病时千万别做这几件事,会让医生讨厌你!

前不久,有一个医生朋友告诉我,他的一个下级医生坚决拒绝了给一个病人手术,建议病人去其他医院。原因是术前谈话时患者的女儿进行偷偷录音,无意中被那个医生发现了,先是百般抵赖,后是理直气壮说说“录音是我的权利”。

下级医生态度温和地表示:术前谈话是当着这么多家属说的话,被录音没任何的问题,如果事先你们提出来要录音我也会答应的,但你这样偷偷录音,我无法接受。医患之间已经处于相互不信任状态,所以这个手术无法进行。

最终,这件事情发展的最后结果是,这位上级医师默许了下级医师的决定,患者家属找人求情劝和未果,最终还是出院了。

其实这件事无论从哪方面讲,受损最大的都是患者。且不说被医生建议转院后的重复就医问题,就算当事医生硬着头皮、忍着屈辱、把自己的心包裹起来去做手术,在这样的状态下能放手一搏、最大限度地保障手术效果吗?这就是患者女儿为自己愚蠢行为所付出的代价。

医生和患者本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共赢。医学是爱的产物,没有患者的一念之善,就没有医者的奋不顾身。没有医者的一念之善,也就没有患者的劫后余生。

千万别在看病时做这几件事!

1。千万别拿“看病当算命”

有些病人在看病时,进来坐下一句话也不说,医生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你不是医生吗?我哪里不舒服你还看不出来吗?”更有甚者,有些病人想多跟医生说说自己的病情时,却被家属打断:“你别说话,这么大的专家一看片子就什么都知道了,还用你说?”

中医看病讲究个“望闻问切”,西医诊断病情更需要各种仪器和数据的支持,不是随便看一眼病人,或看个CT片子就能准确判断的。

现实生活中,很多病人在第一次看病时有所保留,是因为他们对医生不信任,想要考考医生能不能看出自己得什么病。其实这毫无必要,想要让医生准确的诊断出病情,并给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一定是越全面了解病情越好。

所以,要想尽快治好病,一定记住你是来看病的,不是让医生“算命”的,多向医生介绍自己的病情。更重要的是,如果病人的这种不信任被医生感受到了,对后续的诊断治疗说实话也没有一点好处。

2。千万别医生说啥您录音

医生在出门诊时,经常会碰到一些老学究,思路清晰、沟通顺畅、和蔼礼貌,但唯一的问题是,有时他们会把医生说的话录音。或许他的目的不是抓住医生的错误,只是想回去多听几遍作为参考。

但在医生看来,面对这样的病人就必须出言谨慎,没有100%把握的话一概不说。所以,想让医生跟你说点掏心窝子的话,您最好别录音,以免医生产生反感。

3。千万别拿“百度”考医生

有些患者对医生专业能力稍微有点不信任,比如现实中常有患者问医生:“我妈妈这个病术后5年生存率是多少?”医生说:“30%左右吧。”他马上反驳:“你说的不对,我百度上查的是27%。”还有人问:“大夫,我看百度上说,我这个病需要这样治疗,需要那样用药。”

没错,搜索工具是个好东西,但不是用来考验医生专业性的试金石。看病前,你可以多上网了解一下这个病,更好的和医生交流,而不是用来考倒医生。这样做唯一的结果,就是让医生讨厌你。

4。千万别“假装”认识院长

很多医生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病人张口就说:“我和认识谁谁谁,是你们院长”、“我认识你们主任”。。。碰到这类病人,医生们心里大多都会冷笑一声,心生厌恶。

没错,在中国人情社会的氛围下,很多病人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介绍来的。从上级领导、院领导,到医生之间,都会介绍一些社会关系来看病。不过,这种介绍都会提前跟门诊医生打招呼,或者直接把病人带来,不会让病人自己挂号自报家门。所以,如果您去看病,最好不要刻意的和医生强调认识某某某,这只会招致医生的反感。

5。千万别怕和医生说话

6。千万别哭,别给医生下跪

不少医生都遇到过,在门诊中跟医生哭诉和给医生下跪的病人和家属。首先,哭诉这种情绪化的表达对看病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其次,下跪这样的行为并不会让医生怜悯你,反而让医生警惕和反感你。

之前认识一位医术高超的大夫,很多被别的医生拒绝的重症病人,他都会接下来。但他却经常说,“下跪的病人”不能随便接!

因为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下跪是有失尊严的事情,病人一跪常常就把自己跪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医生必须救,还必须救活。而往往这样的病人,本身就是疑难杂症,其他医生不接,说明手术风险也比较高。手术一旦有什么问题,患者家属就会来找麻烦。经常有医生救了患者,家属把医生告上法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最后,医生之所以敢冒风险,既缘于对生命的敬畏,更缘于对人性善良的笃信。在医生捧出一颗热心时,请您不要冷眼相对,请报以温暖和珍惜。

THE END
1.医联集团新闻中心事实上,医联对平台上积聚的医生资源延展医疗服务早就有迹可循。在2016年,医联曾短暂地转型外科手术飞刀,并在同年10月将医生社交平台正式升级为医生服务平台。而在行业探索互联网医院的同时,医联也随之建立起了互联网医院的雏形。 2017年3月,随着银川互联网医院牌照发放,医联的互联网医院开放平台正式上线,提供在线问诊https://www.doctorwork.com/index/xinwenzhongxin/86.html
2.降之路通过上市聆讯:半年营收6.1亿运营利润降88%,百度是股东企业解决方案分为两大类别,一方面为相关企业提供定制内容,以满足其健康科普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收集和分析临床数据支持药企的药品研发。 招股书显示,健康之路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4.3亿元、5.69亿元、12.44亿元;毛利分别为1.73亿元、2.46亿元、4亿元。 http://finance.sina.com.cn/tech/csj/2024-12-12/doc-inczezhn9679356.shtml
3.你会找AI医生看病吗?降在这家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团队打造的AI医院里,首批42个AI医生正在进行内测。这些AI医生看病到底靠不靠谱?AI能否代替医生接诊开方?对此,记者进行了探访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如采集表情等进行诊断和治疗时,数据的处理、传输和保管的安全性非常重要,要加强隐私保护措施,确保数据严格保密,这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17/8416454.shtml
4.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工智能医疗智慧医疗提高算法可信度的方法百度医疗大脑的对标产品是Google和IBM的同类产品,他们通过海量医疗数据、专业文献的采集与分析进行人工智能化的产品设计,模拟医生问诊流程,与用户多轮交流,依据用户的症状,提出可能出现问题,反复验证,给出最终建议。在过程中可以收集、汇总、分类、整理病人的症状描述,提醒医生更多可能性,辅助基层医生完成问诊。他们的优势https://blog.csdn.net/wangzi11322/article/details/107844192
5.百度版AI医生叫板ChatGPT:会看CT片子,也会分诊管理再比如,北大口腔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曹战强提到,大模型除了在疾病诊断上展现出更强的能力,同时还能处理多维度、复杂的医院管理数据,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比如一个病区有50个病人,包括不同阶段的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大模型就能根据病人数量、疾病严重程度等灵活安排医生提前介入和手术的时间。 https://36kr.com/p/2441904132905090
6.国际国内公共卫生情报信息2023年第14期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义诊台前,来自院内多个相关科室的医生正在为家属、患者答疑解惑。借助大屏幕,医护人员为大家讲解了帕金森的症状表现、识别方法、治疗原则、护理知识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套帕金森症状体验装置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试穿。这套工具主要穿戴在四肢上,可“沉浸式”感受帕金森病人四肢https://www.pzhcdc.com/Article/View?id=7199
7.百度的放量,待核实啊!从百度降的医生数据看,问诊量有限。其实医生是认可的,没毛病。百度的放量,待核实啊!从百度健康的医生数据看,问诊量有限。其实阿里和京东的医生资源和用户流量更适合公司深度合作 下午也看到A系列最新的批号 A20240410 已经昨天到达用户手里了,那么倒推离开工厂应该最早是 9月1号了,按照现在官方小程序被分流的越来越厉害,估摸A系列 5月的产品可能要到 9https://xueqiu.com/1223556173/303596961
8.百度降让10多万医生实时在线解答网友,单个医生单日最多回答300据悉,这幅画出自一名抗疫护士之手,她通过画笔让其余医生和病人得以“云赏花”,将美感和希望传递给周边的人。疫情下,除了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一群“云医师”奋战在抗疫的“第二战场”。百度健康近日发布的《百度健康在线医疗大数据报告》,向我们揭示了这群战斗在屏幕前的医生工作状态。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085986.html
9.“百度医生”宣布关停下线:4月起清空数据,将聚焦AI医疗10%公司百度很快将关闭旗下医疗产品“百度医生”。 3月3日,百度医生官网发布《百度医生关停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现由于公司业务调整,百度医生将关停服务并下线。《公告》还表示,一直以来,百度医生秉承“为百姓健康谋福祉”的宗旨,致力于让用户便捷地获取优质医疗健康服务。为此,百度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31365
10.百度医生宣布正式关停:4月1日清空数据在整体裁撤了医疗事业部之后,今日百度官方宣布,百度医生将正式关停,4月1日清空数据。 百度表示,百度医生致力于让用户便捷获取优质医疗健康服务,为此,百度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现在,百度公司业务调整,百度医生将关闭服务并下线。 根据官方公告,从今年3月10日开始,百度医生将停止提供预约挂号、快速咨询、专家https://news.mydrivers.com/1/521/521872.htm
11.“百度医生”宣布关停下线:4月起清空数据3月3日消息 百度医生官方微信发出公告,宣布百度医生将于4月1日正式关停并清空数据,用户务必在3月31日之前自行留存重要数据,以免损失。https://news.mbalib.com/story/236511
12.百度发布“灵医大模型”,向降产业开放测试此外,灵医大模型支持多篇中英文文献同时解析,基于文献解析内容实现智能问答。在辅助诊疗方面,灵医大模型可实现通过多轮对话了解病人病情,实时辅助医生确诊疾病,推荐治疗方案,并提供智能客服服务,成为患者的24小时“健康管家”。 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大健康事业群总裁何明科表示,灵医大模型目前已经和很多客户达成合作,并https://news.cnstock.com/news,zxk-202309-5125496.htm
13.百度发布国内首个“产业级”医疗大模型灵医大模型在辅助诊疗方面,灵医大模型可实现通过多轮对话了解病人病情,实时辅助医生确诊疾病,推荐治疗方案,提升就诊全流程的效率和体验,并成为患者的24小时“健康管家”,提供智能客服服务。此外,灵医大模型还能为药企提供多项赋能,包括专业培训、医药信息支持等。 活动现场,中医医疗服务龙头企业固生堂分享了与灵医大模型的合作情况https://wap.eastmoney.com/a/202309192851968885.html
14.有了医疗APP,为什么黄牛们还能生存?他们是如何拿到稀缺号的?现有的互联网医疗挂号服务已经比较发达,全国性的以挂号网、华南地区的以就医160为代表的APP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他们通过为病人提供医疗信息查询、挂号,在线问诊等服务,连接病人、医院和医生。此外,一些医院自己开展类似的在线服务,比如深圳市二医院就开通了微信挂号、微信支付、结果查询等服务。其他的银行、运营商、体检机构https://www.tmtpost.com/1441187.html
15.AppStore上的“百度降医生版”百度健康医生版是百度旗下专为医生提供服务的在线工作平台,依托于百度集团流量、技术、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医生个人品牌影响力,开启线上执业新方式,为更多患者提供专业服务。 「专属权益」 百度健康亿级流量扶持,百家号、百度百科、直播等百度平台支撑,多种医生专属权益,全面助力医生打造个人品牌 「问诊、处方」 接诊、咨https://apps.apple.com/cn/app/id1437234400
16.《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观察》128期据悉,2022年9月,腾讯已经获得首批广州、深圳试点城市高精度地图许可。截至目前,腾讯已经覆盖全国38万公里高速及城市快速路高精度地图数据,未来,腾讯还将持续深入在重点城市开展高精度地图研发应用等工作,加速覆盖全国上百个城市普通道路,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及智慧交通等业务布局。https://aiig.tsinghua.edu.cn/info/1442/1816.htm
17.养老动态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民政部发布2021年3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提供住宿的民政机构有42001个,其中包括养老机构39292个;提供住宿的民政机构床位总数526.5万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有499.7万张。(民政部) 福利保障 海南|印发《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http://www.bnu1.org/show_2433.html
18.陈冯富珍的手环和李彦宏的百度医生李彦宏用百度看病吗? 搜索百度看病,这一话题长期以来备受争议,作为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用“百度看医生”吗?面对主持人的犀利问题,他答道,“轻微的症状确实会通过网络搜索来解决,但遇到严重问题会找医生。”网民调查显示,49%有时会利用互联网解决健康问题,22%经常利用互联网解决问题。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37145
19.百度医生会不会通过病人微信支付盗取个人信息来骗钱?通过病人微信支付盗取个人信息来骗钱这个应该是不会的,不过要是有所怀疑可以不使用。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53199892755427228.html
20.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临床医学研究所,是卫生部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之一。医院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医、教、研、管全面发展,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享誉海内外。https://www.pumc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