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针不吃药,如何攻克疱疹性咽颊炎
三、坚定信心,调理成功徐捷老师告诉我,不管是什么咽炎,其实就是粘膜破了,要想办法修复粘膜,所以要吃富含胶原蛋白的肉皮汤,再加上果蔬汁排掉体内毒素。我想这和医生用藿香正气液排毒不是一样吗?而且医生根本没想到修复粘膜。所以我不再犹豫,当天就打了300毫升果蔬汁给她喝,吃了如沛,当时没有来得及做肉皮汤,其实,家里就有蛋白质粉,可我当时只想着肉皮汤居然把它给忘了。
第二天早晨起床后让她喝了蛋白粉,吃了如沛,下午去接她时发现已经没有那么肿了。第三天徐捷老师让我把果蔬汁加大到500毫升,早晚还是喝蛋白粉吃如沛,这样坚持了两天,女儿也很配合。
今天再去检查时,疱疹已经消失了,只是咽喉处还有点红,口腔内糜烂面已大为减少,当医生得知我并未给孩子吃药时,眼里充满了惊奇,也有一点点失落,但这样更坚定了我的信心。原来,生病还可以这样治。
当我们知道了花溪给女儿治病的经历后,您是不是觉得很好奇?没错,实话告诉您,在给花溪下达指示之前,我脑子里根本没听说过什么疱疹性咽颊炎这个词。既然没听说过,为何敢如此坚定地给花溪指示呢?请听我慢慢说来。在这之前,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疱疹性咽颊炎。
概述: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
特点:这种病多集中在夏季。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该病有流行趋势,人群普遍易感,但常见于7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临床表现:孩子往往因为咽痛而流涎、拒食、哭闹。婴幼儿因为不能诉说咽痛,常把手指伸入口腔,也是本病的体征。该病常伴发热。由于该病的病因是肠道病毒,故可以合并胃肠道的症状(呕吐和腹泻)。除了咽部有疱疹外,有时在手心、脚心、肛周也会出现皮疹,但不会溃破,即使溃破也不会留有疤痕。
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病毒感染性疾病为自限性疾病,大多可以自愈,并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诊断:可根据症状和特征性口腔损害作出诊断,最好通过从损害处分离到病毒或通过特征性抗体滴度升高加以证实,但这些检查并不推荐常规采用。鉴别诊断包括疱疹性口腔炎(特点为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夏季更多发,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复发性口疮和Bednar口疮(很少发生于咽部,一般无全身症状).柯萨奇A组10型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病变(淋巴结性咽炎),但口咽部损害突出,呈现白色到黄色小结。
治疗:之所以不少孩子患上疱疹性咽峡炎,一方面是因为天气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呼吸道引起;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经常使用空调,并且将空调的温度调得过低,儿童无法承受,进而造成热伤风,导致病毒感染。
因此,孩子一旦出现高烧,家长可先在家中给孩子立即进行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后再上医院就诊。可给孩子吃些退烧药,还可吃些抗病毒药或双黄连口服液。同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比如给孩子用冷水敷头,喝些凉开水。
既然花溪女儿得了疱疹性咽颊炎,她受本站自然疗法的影响,又不想采取任何药物,难道就没有其他的治疗手段吗?当然有,请往下看。
从花溪的来信中,我们了解到以下事实,而这些刚好形成了孩子发病的诱因。
②饮食。既然是热上加热,按中医理论,就是热者寒之。由于花溪考试,自然是内心烦热,情绪上或多或少带给孩子。而孩子的父亲又不太懂得如何照顾孩子,吃了大量的冷饮,不仅破坏了孩子的脾胃功能,而且还把孩子体内的毒火逼的无处可去。
因为中焦有热,按常理,应该将这股内热化解掉,顺着大、小便排出体外才是最正常的途径。但是,大量的冷饮使得中焦遇冷,使得燥热不化,更是将上、下焦的沟通渠道打乱,心火只好往上顶,而孩子由于年龄小,口腔粘膜发育不完全,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毒火最容易的发泄点。
我们知道,病毒感染,没什么好办法,只能靠身体的抵抗力。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虽然我从来没有处理过这种疾病,但是发病的道理我是明白的,现在治病的指导思想是有两个,一是清体毒,二是修粘膜。
面对这种在大夏天的病毒感染,我们应该如何处置呢?
第四,如沛。如沛胶囊是美国如新公司的多种营养补充品,类似于安利公司的倍力健。由于粘膜的修复主要靠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有维生素C等参与,因此,蛋白粉和如沛加在一起,有助于修复破损的粘膜。
总结:其实本案当中,最自然最省钱的疗法就是果蔬汁+肉皮汤;最方便的疗法是:果蔬菜汁+蛋白粉+如沛,或者结合在一起。总之,目的只有两个,一是排毒泄火,二是修复粘膜。医生给的药方,只解决了泄火的问题,没有解决修复粘膜的问题,所以当医生看到孩子很快康复时,会感到不可理解。
虽然我没有治过此病,但中医有异病同治之法。只要你知道发病的机理,啥毛病实际上都是可治的。病既然能得,就能治,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中医治病,就是一个经络,一个阴阳,你只要明白了这些道理,几乎无往而不胜。而在本案当中,我加上了一些营养学的理论,道理就变得如此简单和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