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医生开多了药,可以拒绝吗?

你好,我是一个宝妈,儿子今年4岁了。

大概一周前吧,孩子突然发热咳嗽流鼻涕。因为是特殊时期,家里人很重视,立马就带他去了家附近的三甲医院看急诊。

医生让做了一个血常规,查出来是上呼吸道感染。接着就开了一堆药,有奥司他韦、匹多莫德、强的松,益生菌、小儿清咽颗粒、止咳糖浆,还挂了两瓶盐水,光药费花了500多。当时也不好多说,乖乖就去拿药了。

过了两三天,病就好了。但我越想越不对劲,听身边的宝妈说,他们家的娃去看个感冒也就百来块钱,而且那个什么强的松,是激素,按理说不能给小孩用的。

我本人对医学一窍不通,家里也没学医的亲戚,所以想请教下健哥,这算是过度医疗吗?下次再碰到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办?

手足无措的阿娇

阿娇:

你好,感谢信任。

你的疑问健哥也碰到过。那是2017年,家里90岁的奶奶摔倒骨折,附近三甲医院的医生开了1000多块的中药注射液。当天一位骨科医生朋友看了我们拿到的一大包药,说:“完全可以不用”,于是这包药在我家留到了现在。

有一个美国笑话这么讲:

老汤姆医生开了一家私人诊所,他的儿子小汤姆是医学院大四的学生,准备将来子承父业。有一次老汤姆外出休假,等他回来时,在诊所照看病人的小汤姆兴冲冲来报功:“那个在诊所看病十多年的富孀约翰太太,被我彻底治好了,她再也不用来看病了。”老汤姆一听勃然大怒:“靠着约翰太太的诊费,我供你读完小学、中学,又供你上大学,本打算等你读完研究生再给她治好病的。”

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主题。

一、药用得有点多了,真正管用的就一两百块钱

根据你的描述,医院的诊断结果,以及医生开出的药,基本可以确定是病毒性感冒合并了细菌感染,这也是“上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的病症。

基于这样的判断,健哥让两位儿科医生朋友对你孩子的处方做了次评估,我们一个个说。

奥司他韦,抗病毒药物,可以开。

匹多莫德,主要功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理论上可以开。但一般情况下,对付感冒是不需要用的,除非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很弱。

强的松,糖皮质激素,作用是消炎,药效强,副作用大,一般在病情较重的时候用。

益生菌,主要是缓解腹泻,平衡肠道菌群,多用于抵消抗生素的副作用,也被用来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治疗感冒基本无效。

小儿清咽颗粒、止咳糖浆,都属于中成药,药性温和,药效虽有争议,但认同的医生多少会带一些。

输液。如果同时开了益生菌,那生理盐水里应该加了头孢一类的抗生素。很多家长对抗生素比较抵触,但如果出现了细菌感染,它确实是效果最好的药。

这么看下来以后,这两位儿科医生的结论比较一致,总共两句话:一句话是虽然每种药都对症,但用得有些多了。就好比游戏里打个小怪,用上了所有的技能包,把它当成大BOSS来打了。

医生在应对感冒病人时,往往只干两件事:一是判断感冒是由什么引起的,如果是病毒性感冒,就开抗病毒药物;如果存在细菌性感染,就开抗生素。二是缓解身体不适,让病人能够在更舒服的情况下度过病情。

正常情况下,医生给感冒病人开出的药不超过4种,其中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才是真正有效的,所以一位医生说,你家宝宝这个处方里,管用的药在100-200块之间。

另外,处方上有七种药,而卫生部门曾经印发过《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如果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就是不规范处方。

第二句话是,不能简单下“过度医疗”的判断,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处方上有两个疑点

回到处方,除了种类多以外,主要是有两个疑点。一是消炎药的用量,既挂了盐水,为什么还要用药效更强的强的松。

二是辅助用药里的免疫调节剂和益生菌,虽然在药理上能说得通,但在已经开出中成药的情况下,还有没有必要加。

从你的描述看,这两个疑点都得不到合理解释。但要下明确判断,还需要更多的信息,比如孩子就诊时的情况如何,有没有既往病史等等。

举个例子,如果有明显的喘息症状,那强的松就开得没有问题。因为喘息意味着咽喉发炎比较严重,需要防止喉头水肿引起窒息。其次,强的松虽然副作用大,但见效也快,只需要短期服用,副作用不会太大。

还有,如果你家宝宝经常感冒,就需要考虑本身免疫力低下的可能,那么虽然匹多莫德和益生菌在这次治疗中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可以让孩子以后少感冒。

另外,医生开药也会根据病人或者家属的诉求来调整。比如说在问诊过程中,你表现得特别紧张,反复要求一定要把孩子看好,那医生就会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下手偏重。相反,如果你表达了感冒是个小病,那医生大概率就会按照常规路子来开药。

总之,是不是过度医疗,光靠诊断结果和处方单,旁人很难下定论。

这件事影响很大,2018年3月,中国食药监总局要求生产企业对说明书进行修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3岁以下儿童禁用,另外,还把原来的“可作为急性感染期的辅助用药”,改为“用于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的辅助治疗”。

按道理,现在这款药的使用量应该是减少很多了。你家宝宝4岁,不在禁用范围,但能不能用,就看是不是“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了,所以,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怀疑药开多了怎么办?

前些年,北京一位蒋先生遇到了和你一样的情况。

蒋先生6岁女儿发烧,到一家三甲医院挂了特需号。等了约3个小时后,医生看了下孩子的扁桃体,“扁桃体发炎了,先查个血”,说话间查血的化验单已开好,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化验结果回来,医生说,“白细胞偏低,需要增强一下免疫力。”说完就直接开药,预约14天后复查。

蒋先生拿着处方去划价拿药,857.34元,17盒共五种药:15天剂量的匹多莫德口服液,7天剂量的乙酰吉他霉素颗粒、呱西替柳干混悬剂、清热散瘟口服液和金贝止咳去痰口服液。

他很意外:“怎么开这么多药?孩子怎么吃得了?”于是发了一个微博,很快被上千人转发,大多数都认为药开多了,还有人讲了自己的经历:儿童医院看了个发烧感冒,打点滴+药,一共1600。当天下午,医院联系蒋先生约面谈。

院方逐一解释了每一个药的合理性,争议最大的就是匹多莫德。

院方称,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低,匹多莫德是合理的,其它四种药不是清热,就是缓解流涕、咳嗽,多少与感冒有点关系。

最后院方表示,匹多莫德可以不吃,可以退药,但是两周后,要是白细胞还不上升,家长是要承担风险的。

讲一遍蒋先生的故事,是想说说碰到了怀疑过度开药的情况怎么办。

事后去对质,最好的结果大概率就是像蒋先生这样,可以退药,但要求自己承担责任,医生和医院也会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解释。

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在医生开药方之时,当场交流。

四、和医生交流的几个原则

交流中有几个原则是不能错的。

首先,不要质疑。不能上来就说“医生,这个药是不是可以不开啊”,或者“我在网上查过了,这个药没什么用”,这是对医生最大的冒犯。

你可以以一种请教的姿态,问问医生,这些药分别是起什么作用的,尤其是一些以中成药为代表的辅助用药。

其次,只问用途,不问原理。门诊医生3~5分钟就要看完一个病人,问多了会引起反感。再说了,你本身就是门外汉,要讲清楚原理是一件很费劲的事。

最后,边开边问。现在很多大医院的医生,开药过程中会主动和病人讲解药效,征求用量。如果医生没有说话,只是埋头开处方,你可以主动问,从第一个药问起,开一个问一个,点到即止,掌握分寸。

这样的交流过程,一方面是让医生帮你梳理处方,更有针对性地用药。更重要的是,它会让医生觉得你是一个有健康知识储备,且对医疗花费比较在意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的手就会相对紧一些。

如果当场没有交流明白,依然疑心医生药开多了,可以不去取药。换个医院,再找别的医生看看,做一个交叉验证。

如果另一个医生也开了类似的药方,那么原则上还是遵从医嘱用药。

这儿有一个小提醒,千万不要拿着A医生的处方去找B医生对质。健哥有个朋友是肿瘤内科的医生,他曾经碰到过一个患者,拿着另一个医生的说法来他这儿要求退药。

他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只能按照病人的要求把药都退了,手续繁琐不说。那些已经开封的药,还得自掏腰包来补偿。

他和健哥说,这样的病人,整个医生圈子里都避之不及,别看他现在达成了目的,以后吃的亏会更大。

五、过度开药的根源

说完了切身的小问题,我们再来聊聊大环境。

你在信中提到了“过度医疗”,这的确存在,不过现在应该少了。

过度用药的根源,是过去“以药养医”的体制。简单来说,政府对医院看病的价格实行严格管制,这样公立医院没法提高收费来赚钱,有时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另外,也有部分医生收回扣的原因。健哥看过很多判决书,有一位医生在法庭上说:“医生拿了医药代表的回扣,会有意无意在处方中多开该医药代表销售的药品,对病人是不公平的”。

这又和医生的薪酬体系有关系。

健哥有个朋友,2008年考进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毕业进了北京一个三甲,今年32岁,刚升主治医生,有了独立出门诊的资格。他的阳光收入是多少呢?不到20万。非一线城市收入应该更低。

如果他努努力,再过5年,37岁可以评上副主任医师,那时候的年薪有多少?30万左右。大多数医生只能到这儿了,评上主任医师的凤毛麟角。

不知道你怎么看,我认为,不管是对比国外同行,还是国内同等素质人才,这个收入是低了。而台面下的回扣,恰恰是填补了医生群体的收入落差。这当然不是收回扣的理由,我想说的是,他们也不容易。

为了控制过度用药,这些年政府推行了“控制药占比”、“药品零差价”、“限制辅助用药”、“医疗反腐”等举措。

不过,因为近年来大多数地方的医生薪酬体系变化不大,开药少了以后,医院又开始搞起了过度检查。

其实,过度开药、过度检查都是医疗服务价格被管制的结果。所以,解决的方法就是:放开医疗服务定价。如果医生有了足额补偿,就没有必要通过过度医疗来谋利了。

目前来看,这一步虽然还没有完全实现,但这些年的药品集中采购、医疗服务打包收费等举措,这些我们不一定能看懂的名词,在一点点带来变化,过度用药的情况应该是减少很多了。

2011年,北京朝阳医院做过一个统计,当年医院门诊处方的不合理率为7.82%,超常处方是不合理的大头。

有意思的是,2018年,朝阳医院又做了一次统计,这一次,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率降到了不足0.01%,也就是一万个病人里,都找不出一个过度医疗的例子。

数字是不是真的这么低可以再讨论,但趋势是明显的。

阿娇你看,大环境在变化,我们可以不关心变革本身,但应该关心变革对我们的影响。医疗行业在一步步走向规范,我们也应该跳出原来的观念,多给医生一些信任。

THE END
1.“线上问药”小程序问&答因此,在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建议的剂量进行。要注意在服用甲钴胺和维生素补充剂期间,应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另外,神经性耳鸣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休息、避免噪音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等。https://fjwsb.fjdaily.com/pc/con/202412/12/content_417313.html
2.掌握淘宝药品购买记录查看技巧,轻松获取处方单信息!处方单上传要求:部分药品购买可能会要求上传医生开的处方单,并且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因此,消费者在上传处方单时,务必确保其内容真实有效。 有效期问题:处方单通常有一定的有效期,过期的处方单可能会影响后续的药品购买,因此需要注意处方单的有效期。 隐私保护:在查看处方单时,应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淘宝会对用户http://m.hajmzs.com/jmzx/162618203.html
3.调研必看历年各省市药品销售额销售量的数据查询网站在我国,由于药品市场的复杂性和分散性,药品销售数据可以归纳为3大终端6大市场渠道,三大终端(医院终端、药店终端及基层医疗机构终端);六大渠道(城市医院、县域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零售药店、网上药店),所以我们在调研某一个药品的销售数据时,一定要全面考虑这些终端渠道。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0015769
4.降周刊海南推进降教育电子处方应用全覆盖——“一病两方“这个健康教育处方不错,跟病历放在一起,吃药时也会看一下,方便规范管理自身疾病。”海口市民曾女士(化名)表示,以往看病时也会问医生要注意些什么,有哪些不好的习惯要改,但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小小处方,健康教育有方。与曾女士一样,在海口生活的李女士对健康教育处方的效果深有感触。李女士的母亲,健康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574324970671972&wfr=spider&for=pc
5.网上买药怎么弄处方单?真实医生回答网上买药怎么弄处方单?(女,51岁) 张晶医生 如果您要开处方药,建议去医院开医生的处方 张晶医生 据我了解,一般网上卖药都是买基本的非处方药。 患者 之前在中医院看的病给拿的药吃完了,后来再看没给拿着中药,但当时吃着效果不错,想再买点 患者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qa/wBSLjI6tx8lrJ9vIY4mfag/
6.足不出户看医生!深圳市康宁医院互联网医院就诊指南请收好因为,深圳市康宁医院互联网医院可实现线上问诊,足不出户就能看医生开药。 ▲医生通过互联网医院开展线上诊疗 但大家可能还不太了解,对互联网医院有些许疑问,比如…… 1.互联网医院可以干什么? 目前通过互联网医院,可以实现线上复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开具处方等。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3/21/c6324348.html
7.用京东网上医院的医生开的处方,在京东上买药会买到假药吗?这个你要看是京东自营还是第三方店铺,一般的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处方才可以在医院买到,京东自营的药店比较有保障些,毕竟经过认证,价格方面也比第三方要贵一点。如果你怕买到假的就去正规医院买,不方便在医院买的就去京东自营吧,第三方店铺很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很难判断有没有假的,也是有可能买到假的。 00https://wenda.so.com/q/1638306907214209
8.怎么查医院开过的药医院开药刷的医保能看到药单详情。个人登录随申办APP也可以查询。打开浏览器然后搜索本人所在城市办理的医保卡官网网站;找到以后直接进入,然后找到【信息查询】模块点击进入;接着点击【个人医保查询】进入开始查询;然后在查询入口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者医保卡卡号和密码进行查询即可。 https://m-mip.39.net/care/mip_12542574.html
9.美国怎么买处方药?药房省钱攻略,这些处方药没保险也有免费或白菜价!在美国看医生贵,买药也不便宜,有时候即使有保险,但如果保险的deductible、co-pay比较高,特别需要长期用药的话,这都会是一笔不少的支出。 如果小伙伴们好奇在美国如何购买处方药,又或者想知道怎样才可以省钱的话,就请收下某Rain以下这篇功课笔记啦! 美国怎么买药? https://cn.dealmoon.com/guide/893274
10.医院手写验光单(配镜处方)怎么看?最详尽解读帮你一分钟搞定!这个处方的左侧贴了个电脑验光单,只是作为医生出具配镜处方的参考,除了记一下瞳距值 PD:62.5 其他的大家可以完全忽略。右侧从上到下有前后3次的验光数据,很明显是复检时医生对右眼的初检配镜参数做了2次微调,第一次球镜度数从-10.00调整为-9.00,第二次把柱镜(散光)度数从-2.00调整为-1.75。 https://www.eachsee.com/mobile/index.php?a=info&aid=6829&c=article&m=default
11.网购处方药挺便民,但开方可别“太随意”在京东大药房进行网上购药时,记者注意到,购买人无法提供纸质处方的情况下,购药页面最上方会显示出一行提示语“国家购药新规:购处方药须经医生问诊开方后方可购买,您可选择以下您需要购买的药品,我们将会为您匹配对应的问诊服务”。点选“线下已确诊疾病”的选项后,网上购药平台自动跳转至咨询医生开药页面。一位“已http://www.bj315.org/xxyw/xfxw/202209/t20220915_35132.shtml
12.但这个处方必须是首诊医生开的。也就是说复诊可1、首诊不能在网上开处方。尤其涉及儿童。这个早就有明确规定的。2、复诊可以,但这个处方必须是首诊医生开的。也就是说复诊可以选择互联网医院,但是首诊必须线下,复诊的处方也必须由首诊医生开出来才可以。3、光这一条已经足够限制所谓的院内制剂全国销售了。因为每个医https://xueqiu.com/3616204477/223801325
13.深圳诞生首个“网上医院”医生可以开电子处方了只咨询不开处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上医院”的发展。 近日,深圳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下称“卫计委”)就往前跨出了一小步,允许“就医160-云杉医疗网上医院”的云杉名医诊疗中心的医生在网上拥有一定的处方权,具体哪些处方可以在网上开出,由医生自己判断。 https://www.yicai.com/news/5264816.html
14.济医附院互联网医院线上门诊开诊啦!9.如果医生开具处方,可在“个人中心”-“快速缴费”中选择就诊人后,进行交费。 注:您可凭借电子处方选择就近药店购买所需药品,也可选择在线支付费用从我院采购药品。如您选择从我院购买药品,可在线支付后凭借支付记录和电子处方来我院门诊药房7号发药窗口领取您的药品。如您不方便来院自取,我院也提供药品配送服务https://www.jyfy.com.cn/info/1253/13619.htm
15.网上能开处方药单吗有问必答您好,根据您的阐述。目前这种网上处方是不允许的,必须要医院处方的。指导意见:您好,建议您去医院开好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66549558.htm
16.好大夫在线好大夫在线收录全国1万多家医院,93万医生,医生出停诊信息随时在线查询。28万公立医院医生注册、认证,开通自已的“网上门诊”、医生本人在线接诊,患者在家也能看专家,线上处方,线上药房,药品配送到家。家庭医生长期照护,体检报告专家解读,给你专业的分析和建议。大http://liujunent.haodf.com/
17.美国的医生处方是怎么开的?美国的医生处方是怎么开的? 获取验证码 开始计算 美国就医 什么是处方,在美国谁拥有处方权? 处方(符号 “ ? ” )是由医生或其它有处方权的医务人员以治疗具体患者和疾病为目的而开列的一种或几种药物的剂量和用法,是药剂师配制和向患者发放药物所必需的授权凭据。https://m.jjl.cn/case/81844.html
18.网上炸开了!儿科医生证实网红药水[面包超人]竟含有禁用成分?!网上炸开了!儿科医生证实网红药水[面包超人]竟含有禁用成分?!点击: 46910 回复: 7 母婴乐园1楼 本帖纯属胡诌 17-01-16 10:00 前两天,上海瑞金医院儿内科医生周莹《海淘“儿童特效药”可能含有禁用成分?!来看医生详解热门“海淘药”成分》,引起了热议。 粑粑麻麻们都去家庭小药箱去检查了! “面包超人”的https://m.my0511.com/thread.php?tid=62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