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的生殖系统疾病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复杂的病症,给众多女性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困扰。为了更好地呵护女性健康,让我们深入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包括其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应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由于某些原因,部分内膜细胞“跑”到了其他地方,如卵巢、输卵管、盆腔腹膜等,甚至可能出现在更远的部位,如肺部、肠道等。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在激素的影响下,也会像正常子宫内膜一样周期性地生长、脱落和出血,但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异常,无法像经血一样排出体外,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
1、痛经
这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且通常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逐渐加重。异位的内膜组织在经期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
2、慢性盆腔痛
疼痛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经期,在平时也会感到下腹、腰骶部等部位的疼痛,尤其是在性生活、排便或劳累后加重。
3、月经异常
可能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等。
4、不孕
约3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伴有不孕,这与盆腔微环境的改变、卵巢功能异常、输卵管粘连等因素有关。
5、其他症状
如果异位内膜侵犯到肠道,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肠道症状;侵犯到膀胱,可能会有尿频、尿痛、血尿等泌尿系统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1、病史和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症状特点等,并进行妇科检查,触摸盆腔内是否有触痛结节或包块。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发现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俗称“巧克力囊肿”)、盆腔内的异位病灶等。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3、血液检查
检测血清CA125水平,虽然其特异性不高,但在病情严重或晚期时,数值可能会升高,有助于辅助诊断和评估病情。
4、腹腔镜检查
这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通过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到盆腔内的病变,并进行活检,明确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1、期待治疗
适用于症状轻微、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2、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用于缓解疼痛症状。
性激素类药物
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减少月经血逆流,从而减少异位内膜的种植和生长。
孕激素: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达到治疗目的。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能抑制卵巢功能,造成体内低雌激素状态,使异位内膜萎缩。
3、手术治疗
保守性手术:切除异位病灶,保留子宫和卵巢,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半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保留卵巢,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但希望保留卵巢功能的患者。
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及双侧卵巢,适用于年龄较大、症状严重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4、辅助生殖技术
对于药物或手术治疗后仍不孕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等,帮助实现生育愿望。
治疗后的管理和随访
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是否复发,以及药物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轻压力等,对于预防病情复发和改善生活质量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