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措恩:各国可就打击网络犯罪达成协议
德国“互联网之父”维纳·措恩认为,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人吃惊,已经不再只是互联网领域的追随者。在他看来,为了保护网络空间安全,各国可以达成一个协议,共同打击网络犯罪。
谢尔科夫:司法信息公开也应保护隐私
俄罗斯联邦最高法院第一副院长谢尔科夫表示,俄罗斯和中国一直在互派法官交流学习彼此的司法经验。他希望各国司法机构能共享经验,共同推动司法公正公开。
华杰鸿:手机软件应用让食品安全监管更便利
欧盟委员会卫生与食品安全总司驻华大使华杰鸿认为,网络极大便利了食品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监管方面的难题。通过手机应用等,可以让食品安全监管更便利。
雪莉·马汀:网络创新不能缺少政府支持
世界经济论坛管理委员会成员雪莉·马汀认为,网络创新很重要,在这个方面不能缺少政府的支持,政府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民众、企业、机构等介入互联网的一个基石。
左晓栋:治理网络安全应更精确精准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指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有两个边界条件:一是只适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场合;二是只针对这些场合使用的重要IT产品和服务。
李晓东:互联网治理要有多方参与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李晓东认为,不管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社团或者个人用户,怎么能让各个群体利益更加均衡,从而推动整个互联网更好发展,这是互联网治理的核心目标。
沃尔夫冈:需要在所有国家加强互联网经济
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前董事沃尔夫冈认为,推动更加公平合理的互联网治理格局,需要在所有国家加强互联网经济,希望国际互联网社会有更多强有力的参与者。
宁家骏:政府应积极打造“网上政务大厅”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认为,推进政务信息化和政务信息共享,不仅可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可在节约政府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方面发挥作用。
云晓春:企业是自己网络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云晓春认为,目前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上虽然存在空白,但相信有一天这样的规则一定会形成。
樊友山:“五个一”理念引领互联网小镇建设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樊友山认为,在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进程中,在总体设计之初就要注重显现特色,不能直接用管理的一体化来替代业态一体化,更要将小镇的居民生活区和特色区适当区隔,避免千篇一律,留住乡愁味道。
刘良“互联网+”医疗需确保资料采集准确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认为,对于一些普通人来说,对远程医疗的信任程度还是不够,接下来怎么把“互联网+”医疗与传统的医疗诊断综合运用好,确保病人资料的采集准确性和完整性是很重要的议题。
蔡进:电商+物流将成国民经济新动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电商+物流的新业态一定会形成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物流的效率和成本仍然有值得提升的空间。
孙凝晖工科对互联网的推动等于“铁杵磨成针”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孙凝晖认为,互联网科技领域的基础理论突破,需要“十年磨一剑”。工科之于互联网,是贡献“铁杵磨成针”的试炼和努力。
杨晓雅:电信标准和创新同等重要
世界电信标准化全会项目处处长杨晓雅认为,技术创新刚开始的时候,应该允许它去尝试各种可能的方案。在ICT领域,更多形成的是事实标准,标准制定与创新是同样的概念。
迈克尔·布兰克车联网安全保障不会“一劳永逸”
美国思科Jasper公司全球车联网总监迈克尔·布兰克认为,未来十年,车联网技术将真正互联网互通。这其中,安全性保障层面必须时刻与时俱进地更新,并做到更好的交互体验。
朗格:创新固然重要也要保护网络安全
印孚瑟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朗格认为,科技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机会和挑战,如果能够及时更新升级、用更好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就能够走在时代前沿。
马格纳斯·艾尔布林:5G将激发网络社会潜能
爱立信亚太区首席技术官马格纳斯·艾尔布林认为,5G将激发网络社会的全部潜能。5G技术的设计需要满足各行各业的转型。
盛勇军:大会落户乌镇赋予特殊地标意义
浙江桐乡市市长盛勇军认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赋予了乌镇特殊的地标意义,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与中华千年文明实现了紧紧拥抱。乌镇创业有朝气。互联网基因的植入改变了乌镇原有的发展模式,互联网所带来的无限未知和可能,汇成了乌镇发展的无限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