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产业趋势:健康险必须具备医疗服务属性

近日,方正证券发布了一份《商业险打通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闭环》的行业报告,该报告从医改和医疗大数据的角度,对打破目前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困局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动脉网(公众号:vcbeat)将核心观点分为四大章节,这是最后一篇。

■健康险成熟所带来的商业闭环

通过上文可以看到,管理式医疗保险的突破点依赖于医改政策推进下医疗供给侧改革以及医疗大数据互通互联,一旦这两大突破点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越,健康险产业将会迎来巨大变革。

健康险的盈利主要取决于病差和费差,从而形成健康险盈利模型的收入端、成本端的拆分,寻找打造健康险商业闭环的关键核心要素。

决定收入端关键要素:

决定成本端关键要素:立体控费体系

-健康管理是商业保险控费的核心,但形成健康管理服务闭环需要依靠分级诊疗下的家庭医生和垂直类健康管理服务企业来执行。

-通过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或互联网医院医生)进行导诊,改变患者医疗信息获取方式,同时降低误诊率。

-理赔信息化主要提升理赔效率,加快周转率。

-药品和耗材管理,主要取决于药品耗材的集中采购、配送和供应链管理。

图表93:健康险成熟所带来的商业闭环

我们把互联网医疗分为连接信息和连接数据两个阶段,而2016年政府推动的以切断以药养医为核心的医改政策,是显著的产业分界点。只有以药养医作为行业的固有利益链被打破,医疗行业的资源才能更加有效配置,从而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图表94:2017年-2018年重点看11个细分市场

■医疗大数据:区域平台互通互联

从区域来分,我们认为地市级的医疗大数据互通互联更容易、也更早实现。从国家推进医改试点也是从地市级城市开始可以看到,原因有三点:

图表95:医疗大数据区域平台互通互联

满足政府、医院、医保三方诉求,才能真正实现医疗大数据的商业化运营。

■医患信息连接:互联网导诊模式

互联网导诊模式是当前的过度阶段,主要通过移动挂号和互联网医院构成,也是当前互联网医疗公司主要投入的方向,但我们认为由于医院号源相对封闭以及互联网医院的局限性,并不是最终的商业形态。

最终的互联网导诊模式是在分级诊疗下形成的,包括家庭医生首诊并转诊、互联网医院、移动挂号这三种形态,从而形成有效补充。

图表96:从传统导诊模式到分级诊疗下的互联网导诊模式

图表97:导诊类互联网医疗企业模式对比

■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

上文总结了医疗服务众多的供给形式,除此之外,医疗专业科室划分复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眼科、康复、齿科、妇产科、体检、医学影像等,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的高弹性细分领域必定复合下列判别标准:

图表98: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

如下图所示,对于众多细分领域,我们从政策、行业空间、产业链结构等方面挑选三个最具代表性的给予推荐:医学影像、血透及体检行业。

图表99:医学影像、血透、体检行业

■医生集团:医生资源的新型组织形态

目前医生集团主要有医生主导、体制内分级诊疗、平台化及管理服务组织四种模式,每种模式内都可以分为专科及综合方向,本质来说都是医院提供配套与自身运营方式的不同:

图表100:医生集团产业要素

■家庭医生: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核心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和就医模式,是新一轮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其中,基层服务能力能否跟得上,发挥分流作用是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基础,其突破口是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推进家庭医生有两方面主要原因:(1)伴随医学模式转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慢性病逐渐呈现“井喷”趋势。从分级的迫切性来看,慢性病已构成我国70%以上疾病负担,也是“公立医院人满为患”“看病贵、看病难”的客观原因之一。从慢性病患者的需求角度来看,长期带病生存的慢性病患者需要连续性、综合性和个性化的社区干预服务,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血压/血糖持续监测、行为生活方式改变等。(2)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区域专业化、精细化,“高健康需求”与“高服务技术“之间错配已成常态,患者很难准确找到契合的医疗服务技术,出现诸多病急乱投医、小病大看、盲目就诊等问题。

图表101:家庭医生(全科医生)VS专科医生

■远程医疗:医患间服务流的互联网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政策推动,远程医疗的发展历程会经过4个时代:1.0远程会诊,2.0在线问诊,3.0远程诊断,4.0在线诊所。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远程医疗经历了从远程会诊到近几年大量出现的在线问诊。目前正处于从在线问诊阶段到以网络医院、互联网医院为形态的远程诊断的升级过程。

图表104:“互联网+”时代下新型医疗模式:远程医疗

■健康管理平台:硬件+软件打造重度垂直

在《互联网医疗系列深度报告之二》,我们已充分论证针对细分病种方向构建的重度垂直模式是互联网医疗的必然趋势。

重度垂直是指企业通过自建,或整合某个细分疾病领域的一系列完整的医疗服务链条,从而达到消费者可以在一个企业的平台上获取一站式完整闭环医疗服务的商业模式。

没有重度垂直的情况下,患者面对的医疗服务资源是碎片化的,各个环节是割裂状态的,需要患者根据有限认识去分别“采购”所需服务。而重度垂直是以患者为中心,整合某细分方向的资源,打造完备的服务闭环。

图表106:重度垂直模式下互联网医疗情境下,用户接受

适合重度垂直模式的细分病种,应具备7个要素:

图表107:重度垂直的7个要素

健康管理的核心是数据,硬件、软件、数据构成了互联网+健康管理的信息闭环。硬件和软件均是入口产品,其中硬件入口相对软件入口壁垒更高,变现模式更清晰,更具竞争优势;软件入口相对硬件入口,进入壁垒低,用户黏性高。

硬件方案,健康管理用户消费习惯并未形成,慢性病管理入市壁垒较高。目前市场上硬件能够监测的数据包括运动、姿态、血压、血糖、血氧、心率、心电、体温、体重等,主要提供个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两类服务。

图表108:硬件方案的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软件方案,信息系统市场成熟,平台类公司发展空间大。目前市场上软件产品主要是信息化系统和个人用户平台。其中个人用户平台分为自用型和连接型。自用型不需要医患多方之间构成连接,未来趋势将是在于构建社群商业,挖掘更多的市场空间。

■医疗费用付费方式改革

2011年以前,我国一直主要使用后付制的按服务项目支付的方式,其结果是诱发过度医疗、开大处方等问题,致使医疗资源浪费。2011年人社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的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鼓励医保部门对基金收支预算实行总额控制,探索总额预付支付方式,正式开启了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大幕。2012年国务院发布《“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全国范围内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新型付费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医疗付费方式改革的方向。

我们认为,推行多种医疗支付方式的改革方向是最终趋势。不同的医疗付费方式对医疗服务供方具有不同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应对不同医疗服务场景适宜使用不同付费方式。

图表109:多种支付方式将应用在不同医疗服务场景

■CN-DRGs:手术住院付费方式的高级形态

DRGs(按病种付费)以出院病历为依据,综合考虑了患者的主要诊断和主要治疗方式,结合个体特征如年龄、并发症和伴随病,根据疾病的复杂程度和费用将相似的病例分到同一个组中。基于这样的分组,卫生管理部门就可以在DRGs系统的帮助下对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较为客观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价,而医疗保险部门也可以根据此分组进行医保付费的管理。目前DRGs在美澳德法等世界上很多国家均广泛应用。

美国是全球最早引入DRGs的国家,通过实施DRGs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1983年以前,美国一直实施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1983年,Medicare制度在急性住院服务中首先引入DRGs预付费方式,并取得良好的控费效果。1980-1983年期间,Medicare的人均支出平均年增速从15.5%下降到6.6%,平均住院天数从1983年的10.2天缩短为1987年的8.9天。

图表110:美国实施DRGs后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增速明显下降

图表111:美国实施DRGs后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下降

CN-DRGs的建立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标准化处理、形成数据库、按照模型实施分组以及运用分组按病种付费5个步骤:

图表112:CN-DRGs的建立流程以及应用

图表113:CN-DRGs:中国DRGs标准体系

■PBM:协调医疗生态各方的控费体系

图表114:PBM协调各个市场参与者

我国PBM发展受到医院、保险、政府三方限制,发展较为缓慢。尤其处方不公开是最关键的限制。现在的PBM还是主要集中在药品采购和处方审核,对于修改处方降低药品费用还很难展开。

图表115:中国PBM受三方限制,发展缓慢

■医药电商O2O:加入基层医疗服务的医药电商

从医药电商的产业链来看,O2O处于上游资源提供方和下游医药B2C渠道提供商的中间,其功能和价值在于连接上游资源和下游渠道。上游资源包括医疗资源、零售药店,下游渠道资源主要是具有流量优势的医药电商平台。

从纵向—医药电商的发展轨迹来看,随着服务的重要性在提升,医药电商将逐步介入服务。医药电商的发展从B2C时代进化到O2O时代。

■医药电商B2B:高效的药品流通和供应模式

医药B2B是指存在于企业或机构之间的药品及原材料的流通。根据药品“原材料采购-药品生产-药品分销-药品零售”的产业链格局,这些企业和机构包括原材料供应企业、医药工业企业、医药批发企业、医药零售企业以及医疗机构,从而形成6种B2B交易场景,即:(1)原材料供应企业与医药工业企业之间;(2)医药工业企业与医药批发企业之间;(3)医药工业企业与医药零售企业之间;(4)医药工业企业与医疗机构之间;(5)医药批发企业与医药零售企业之间;(6)医药批发企业与医疗机构之间。

医药B2B电商化后,服务与这6种交易场景,形成4种类型的医药电商B2B模式,即(1)政府主导的B2B平;(2)上游B2B-原材料供应企业与工业、生产企业之间;(3)中游B2B-工业企业与批发、零售企业之间;(4)下游B2B-零售企业与工业、批发企业之间。其中

上游B2B的代表企业或模式有仁和药业“和力物联网”、康美药业“康美E药谷”、神农谷药品信息网等;中游B2B的代表企业或模式有九州通、珍诚医药在线、海虹医药电商、普天器械交易网;下游B2C的代表企业有医统天下、天下药仓、壹药网的方块1等。

布局医药电商B2B市场竞争者主要有传统医药批发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随着互联网的大众化,医药电商平台逐渐变成流通企业的标配,医药流通产业链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业态和新的行业格局将会重塑。

THE END
1.互联网医疗行业现状及演进趋势深度分析报告精读一二线城市的互联网医疗用户占比高,分别为17.4%、24.6%,而低线城市优质资源相对匮乏,用户通过互联网寻医问药的动力也较充足。从男女用户各占约一半的比例来看,二者对互联网医疗的需求相当。中老年用户(41岁及以上)的占比逐年提升,已从2021年的22.77%增长至2023年的28.95%,为互联网医疗带来了更大的潜在用户规模。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1230a79ac6d8588f1d24f70640.html
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升级互联网医院?服务全生命周期改善医疗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是医疗机构应该精心打造的“金招牌”。我们挖掘北京在改善医疗服务方面的宝贵经验,展示医院实践,为各地提供有益的参考。 自2018年在医院APP上线图文咨询功能以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gxODAzOA==&mid=2650639275&idx=1&sn=69ab9f30d584eed59d12b1e70c9227c4&chksm=8970ecd771b6f51394db1aab36f0cb01f96e4bb504ed797ace5b5fc37bd48b2a96697990ed59&scene=27
3.“互联网+医疗”有望改变中国就医现状“互联网+”的创新概念已经推行实施了相当一段时间,“看病似打仗,挂号如春运”的现象逐步得到改善。日前,《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互联网+医疗”有望改变中国就医现状。 https://www.chinanews.com.cn/m/jk/2018/05-01/8503707.shtml
4.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通用6篇)在技术及社会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互联网医疗应需而生了。互联网渗透就医各环节,并且商业模式百花齐放。互联网医疗将通过改变健康管理方式、重构就医方式、改善就医体验、重构购药方式、重 构医患生态,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费用,使患者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真正做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rskm5.html
5.评测:2020互联网医疗产品:阿里降VS平安好医生探究全球疫情和整体大健康趋势下互联网医疗产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究互联网移动在线医疗产品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2. 行业背景 2.1 社会 2.1.1 疫情对互联网医疗的促进和改变 2020一开年就颇为轰轰烈烈,突发的黑天鹅事件——全球疫情的爆发,打乱了各个行业的计划。受到疫情影响,用户在线上线下的行为已被重塑,在应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76188178&efid=RFN3_vixk5BPR5K63OlJ1w
6.互联网医疗让医生月收入近百万本文讲的是互联网医疗让医生月收入近百万,大数据背景下以及智能硬件的辅助,把看病变得不再那么难,带来如此改变的,医生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不管以前这种形式被叫作什么,但是现在趋势下带来的却是我们更方便的就医以及生活,同时带来的收益可见一斑,医生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306593/article/details/90351353
7.“医疗+互联网”的探索与思考其他医管攻略当下,互联网已经像水、电、气一样,进入医疗行业,医疗的传统景象正在发生着巨变,技术对整个产业的影响,不仅包括移动通信、虚拟化、云端化等技术的叠加、融合和创新过程中对医疗服务模式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和改变,也成为重塑一个更强大、更深入整合且更具可及性的医疗服务体系必须要考虑的要素。 http://zl.hxyjw.com/arc_14056
8.西安决策参考5、“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宁夏示范 四、城市文化 1、特色小镇留住文化的“魂” 2、留住城市的神韵(文明之声) 3、成都改变了文创的速度和发展的密集度 4、心向“诗和远方”海南不断加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5、北京:特色阅读空间遍地开花 五、城市管理 http://www.xalib.org.cn/info/72409.jspx
9.“互联网+医疗”能玩出什么?新华降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就医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接入应瞄准医疗体系的“痛点”,用信息化的手段管理好医院物流、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质量和缓解医疗资源的不平衡,更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点击详细] 互联网医疗需突破“周边服务” 互联网+医疗在互联网公司巨头和传统医药企业“触网”的带动下成为资本和社会的焦点,互联网医疗优化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zt/special/hlwyl.htm
10.京颐医疗云产品总监柏鹏:云转型布局未来,我们是如何应对医疗云的首先,云计算推动了医疗行业商业模式的改变。以前大部分患者都是需要到医院里就医,当互联网引入到医疗行业后,使得患者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不再受地域的限制。这就意味着企业要高速、低成本地提高自身的灵活性以适应新变化。云计算将带来巨大机遇,帮助医疗保健相关企业改变其商业模式,在产业价值链中更灵活地与其他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205765
11.上海降物联网“医院+互联网”行动战略研讨会成功召开互联网医疗的核心价值: 1、改变了距离,打破了医院围墙 2、改变了时间,碎片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3、在一定程度打破医生专业的垄断性。解放了生产力,会影响关系,会带来生产组织的变革,对组织体系会有影响,会涉及到医疗服务的提供体系,保险体系等生态系统。 未来的很多变革:组织体系:患者及其家属、医疗服务体系;患者就医模https://www.ylyxw.com/1511.html
12.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http://www.kiaic.com/article/detail/1220.html
13.公立互联网医院加快入局,线上医疗呈现三大变化和三大趋势对顶级医院来说,互联网医院不仅能为患者带来更便捷的服务,也能对患者进行分诊、分流,便于高效配置医疗资源,将自身的优势资源充分释放。 基层医疗机构紧跟步伐 疫情期间,杭州、温州等地的基层医疗机构开通互联网诊疗,签约患者在线复诊还可医保报销。 2020年4月,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上海首家社区互联https://36kr.com/p/1049564191243521.html
14.刘学:互联网10年内无法改变医疗产业游戏规则刘学:互联网10年内无法改变医疗产业游戏规则 互联网为传统医疗行业带来无穷想象,众多创业者正在这个领域日夜探索。这次席卷全球的疫情,更激发了空前的互联网医疗创业热情。 就在此时,说不定某个咖啡间里正坐着一群眼里有光的青年医疗创业者们,他们手握上百页的创业计划书,向投资人慷慨激昂地介绍着一个极具创意的https://www.gsm.pku.edu.cn/info/1318/23572.htm
15.互联网+在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医药+互联网+医疗(上)此外,由于药品及医疗费用最大的支付方来源于医保,而医保现阶段无法在网外实现在线支付也阻碍了患者的支付。因而,基本要素不能流动,以及医保支付问题,阻碍了医药/医疗的互联网进程。 但情况并非一成不变,政策+市场+技术三股合力正悄然改变行业生态。 医药行业的基本要素不能自由流动,根本原因在于医疗体制决定了公立医院https://www.tmtpost.com/1420644.html
16.互联网医院是医疗变革,医患关系或将被改变互联网医院是一场正在发生的医疗改革,医患之间的关系,将被改变。 2020年6月22日,Analysys易观在北京发布《中国互联网医疗年度分析2020报告》。报告称,2020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市场增长达46.7%。 同一天,6月22日16时许,距离北京1382里之外的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名医生被砍伤,其中,孟庆军医生https://www.jd.com/pccontent/205882
17.“互联网+医疗”的价值是什么?医信通互联网已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购物到社交,再到娱乐,无处不在。然而,其中一个领域,它的影响将更加深远和持久,那就是互联网医疗,正是“互联网+医疗”所引领的变革,在过去的几年里,互联网与医疗保健领域的融合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体验,还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http://www.fbpaas.com/h-nd-153.html
18.互联网+医疗我院服务新举措微信公众号开通“微信读体检报告”功能“互联网+医疗”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多次往返于医院“看病”的传统生活方式。通过网络人们能够随时听取医生的建议,或是获得各种与健康相关的资讯。 顺应新形势的发展,自2017年开始,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推出医疗服务新举措——开通“微信公众号读体检报告”功能。所有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待体检报告生成后,可通过微信及https://www.tj-fch.com/system/2018/06/13/014312650.shtml
19.互联网医疗的机遇与风险在哪里?看看意见领袖们怎么说但互联网是一个宏观思维,医疗是一个微观思维。我们也在一路地摸索当中,现在想把我们摸索的成果和各位分享一下。我们会有很深的感触,中国医疗的核心结症就是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当然因为医疗是高度管控一个行业,庆幸的是政府确确实实在改变,我们能够看到一些曙光。 https://www.51cto.com/article/496077.html
20.55位CEO自述:这场疫情教给我的31. 匿名君+互联网医疗 第一,这次疫情可能改变了人们对生活和对未来的看法,我觉得这次把社会“封闭”起来,“强迫”了大家接受互联网或者是用新的模式来重新构建整个生活,以前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都会变成是必须的,比如线上买菜、线上医疗,会变成常态。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6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