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踏入医学院的那一刻起,就将“仁心仁术、精益求精”的信念铭记于心,并以实际行动诠释其真谛,成为患者信赖的“好医生”。他就是朱键,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金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留日访问学者,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医学近30余年。擅长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的诊断及治疗,对涉及消化系统疑难杂症有独到见解;同时还擅长消化内镜诊疗技术。
朱键,现任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常务委员;贵州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贵阳市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委员;贵州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肠道疾病联盟理事;贵阳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消化内科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曾获贵州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内科翘楚”;贵州省第一届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二等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度科技奖;安顺市第四次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2017年贵州省国防工业系统”创新能手”称号。
理想萌生:心系患者,热爱医学
消化内科工作所具有的挑战性和成长性也表明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工作常常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这需要用一生去学习、去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推动自身成长进步,以便在面临各种复杂情况和危难病例时能够临危不乱、快速抉择、从容面对。而作为一名消化内科医生,他也是这样做的。
逐梦医途:志存进取,医术精进
30余年逐梦医途,他始终努力进取,紧跟医学前沿发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科研项目,主持研究课题3项(省市院级各1项),并发表学术论文18篇。希望通过不断探索研究汲取最新医学知识,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为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患者的健康福祉而不懈努力。
身体力行: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从医生涯中,朱医生始终牢记曾经博士导师的教导:“医者仁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是我们最终的职业追求。”并在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展现了他对患者的无限关爱和对医学事业的不懈追求。在临床工作中,他曾接手一例妇幼保健医院的一名一岁多的患儿,病情危重,大出血。抢救过程中需要进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但在全麻情况下做胃镜检查对一个一岁多孩子来说风险较大,需与家长充分沟通。在得到家属同意后,当即进行了检查,检查后发现是恒径动脉破裂出血,即杜氏病。医疗团队经过紧急会诊和多次讨论,结合当时病况选择了内镜下治疗。但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进行高风险手术,而手术有可能危及小孩生命且对小孩今后生长发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病情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他顶住巨大压力,通力合作,最终在全力救治下,成功止血,避免了手术带来的风险。
不懈余力对患者进行救治、时刻保持冷静心态并学会与多方进行交流沟通是他在这场抢救工作中收获的宝贵经验。作为一名消化内科医生,只有经过成百上千次反复练习和无数次揣摩,才能将内镜工作做到轻、稳、准的操作标准,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他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崇尚精神,他的敬业精神和执着追求也赢得了同事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和尊敬。
从初生之念,踏入医途,逐梦医者使命,历经近三十载医路风雨,收获颇丰。三十载医途承载着他的坚守与奉献,医学于他而言,已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时光荏苒,潮流如涛,但他始终初心如一,精诚立业,仁德立心,不畏浪潮的冲刷,也不僵化于固有的模式,而是勇于探索创新,持续不断地成长进取。他深知,患者的信任是他医学生涯里最珍贵的财富,只有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考力,不懈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最初的医者誓言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