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粉丝5000万,丁香医生有哪些可复制的爆款内容方法论?青瓜传媒

时不时就有爆款内容火遍全网,那么丁香医生究竟是如何持续产出爆款内容的?

对于打造爆款内容,丁香医生内部有一个内容生产手册,这些都是之前做内容时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内容生产手册包括的内容很多,像如何收集素材,如何起标题,封面图的呈现形式,等等。

这里,我们主要讲做爆款的核心逻辑。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句话,即:不是每个选题都能做成爆款,但要用爆款逻辑做每个选题。

那么,爆款的逻辑有哪些?

第二个关键是用户导向。

在用户导向上,丁香医生坚持两个“不做”:不做讲台式科普和不做教科书式科普。

不做讲台式科普,要求我们从数据出发,去洞察用户需求。

传统媒体有一个很大的劣势是,只能做单方面沟通,例如电视报纸等等,发出去之后,用户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他看不与看,数据很难追踪。

在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之后,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即为用户提供信息增量。

举一个例子,我们常说辟谣,但在现阶段,丁香医生已经较少去做这件事情了,这是因为很多关于健康的谣言,我们在17年前后反复强调之后,已经成为常识,这对读者来说就不是信息增量了。

当你在传播常识的时候,用户就会觉得没有价值,所以我们要不断去寻找新的信息增量,来匹配不同阶段,用户的不同需求。

不做教科书式的科普,简单来说就是“说人话”。

在账号设立的第一天,丁香医生内部就反复在问这样一个问题:你的选题到底有没有“说人话”?我们的目标是把最专业的内容“翻译”成哪怕是初中文化水平,也能够看懂,而且不但要能看懂,还要觉得有意思。

在丁香医生看来,遵循“what-why-how”这样传统结构的科普内容,其实是在偷懒。

因为这样的内容跟教科书别无二致,就是你翻开任何一本书,都会看到类似结构和类似形式的内容,它的价值感会大大降低。

就好像,你在科普低头玩手机的危害时,告诉读者,低头玩手机,增加颈椎压力,伤害颈椎健康,造成脖子疼痛……

当读者看到这样的内容,他唯一可能感知到的一点是,脖子会疼,但脊椎压力、伤害颈椎健康这类的词语,其实都比较抽象,用户很难感知到。

那丁香医生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当时通过一些数据的转化,做了一个关于颈椎压力的测算,最终得出,当我们低头60度,颈椎要承受约27公斤的压力!

为了更直观展示,我们还做成了上图的示意,低头60度,相当于在头上顶了11瓶2L装的可乐。用户看到之后,就非常容易感知到,原来我在玩手机的时候,脖子承受了如此之大的压力。

后来,形象直观的图片,也变成了丁香医生做内容的一个特色,而不是简简单单干巴巴的一句话告诉读者,这样做可能是有害健康的。

在用户导向上,还要重视用户的反馈。

丁香医生遵循的工作方法是PDCA,即Plan、Do、Check、Adjust:设定目标—执行目标—检查数据—调整策略。

因为写内容光靠灵感是不长久的,当灵感消失了,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不断检查、不断调整的过程,去积累下一些系统的方法,去持续的产出优质内容,乃至爆款内容。

虽然这个部分会涉及到丁香医生,但是它整体的方法论,是适合所有媒体的。只是可能需要大家,稍微适配一下自己的账号或运营渠道。

通过学习这两本书之后,我们总结出一个方法论的公式:传播=可信度x价值感。

为什么这里用了一个乘号?因为对于丁香医生所在的领域来讲,可信度和价值感任何一个为0,传播就是0。你不可信,不会有传播,没有价值,用户也不会传播。

所以这一块,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内容为用户提供价值,只有我们的内容有利用价值,才可能影响用户做下一步动作,也就是传播的动作。

而让用户做这个动作的前提,就是信任。

如何提升可信性,获得用户信任?大家可以参考麦肯锡的信任公式,如下图:

简单拆解一下上图中的公式,对于丁香医生来说:

资质是有专家背书;

可靠性是我们自己一直坚持的循证,就是有证据;

亲近度是说人话,像朋友一样,用更亲近更温和的方式讲解知识,而不是高高在上科普知识;

自我定位是用户导向,你要以用户为导向,不能从自我导向出发,自我导向越高,对于用户来讲,他对你的信任度反而越低。

以丁香医生为例,我们是如何获取用户信任的?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关键信息的实际可信。

我们有一个专业证据的金字塔,大家可以看一下:

在专业证据金字塔里,我们对可信度有一个划分。很多关于健康的谣言不可信,是因为它都是理论推导。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会看到,说某种食物当中的某个成分,能够杀死癌细胞,所以由此得出,吃某一种食物就能杀死癌细胞,这种就是简单的理论推导。

因为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研究证据能够证明,食物本身能够杀死癌细胞,甚至治愈癌症。丁香医生不会从理论层面去推导内容,我们会直接忽略。

再高一级,是专家的意见,或者专家的个例。相对来讲,专家本身是权威的,但是专家的意见,往往会带有个人的背景素材,认知局限等等,甚至会有一些偏差,或者说过于前沿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谨慎处理。

更高一级的,是临床实验,要有明确针对这个话题人群的临床实验。但是医学实验,有的实验a做出来是有用,有的实验b做出来是没用,这种也会存在争议。

所以我们在采用的时候,会去取舍它当中的一些可信度。比如实验到底靠不靠谱,发表的期刊是不是优质等。

对于大家来说,就要去看看你们所在专业里面,是不是也有这样准确性的东西?你们在生产内容的时候,内部是否有这样的一个标准?这个就需要你根据自己的专业搭建了。

光搭建专业知识的金字塔还不行,我们还需要考虑证明的形式。

比如英文文献,很多人看过都会觉得云里雾里,抓不到结论,那么我们如何去呈现?

这时的呈现有三个技巧:证言,故事和降低信任门槛。

证言是指官方机构证言、专家证言,或展示数据,主要利用的是普通大众比较相信权威的特点。

故事相当于“用户证言”,降低信任门槛主要是有图有真相,利用的是人们从众和眼见为实的特点。

我们使用过的两种专家露出的形式,一种有明确的真人头像,一种是卡通头像。

大家看到这两种形式,一定会认为有专家真人头像露出的更可靠,因为用户能直观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实打实的专家,卡通头像虽然有说是谁,但是用户会觉得这是个假人,这就叫眼见为实。

还有下图关于红枣、红糖吃了不能补铁的两种解释,哪一个可能对于用户来讲觉得更可靠?

大概率应该是上面的,为什么?因为它给到了具体的真实数据,你不信我没关系,但是客观数据如此,你对比一下数据,就知道哪一个更有用。

而下面的解释,很显然是我跟你讲道理,你不要吃那个,没有用。用户可能就会问为啥?凭什么你说它没用它就没用?

实用价值是指这个信息本身有足够大的增量,我们自己内部把这个信息叫做关键信息。

用户知道这个关键信息,能带来好处,或者用户不知道这个关键信息,会造成损失,这个时候就要去强调实际价值的感知性。

实用性

第一是实用性,能满足需求,痛点越强,价值感就越强。

举个例子,同样都是薯片,宣传的时候,三包薯片分别主打的卖点是便宜、营养、不会长胖,哪一个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首先这会跟人群有关,但是对于普通或者年轻消费者来讲,不会长胖可能是最关键的,营养反而可能是他们最不关心的,我都吃薯片了,还在乎营养吗?

所以一定要找准用户的痛点,满足用户最实际的需求。这个地方我们也总结了一个解决方案,叫做走极端的效果最好。

第一种是越简单,用户越容易得到,实现门槛越低,价值感就越强。

很多谣言以及传播很广的生活小妙招,走的就是易得到、易实现、门槛低的方向。用户只要几毛钱,或者只要做简单的一个动作,就能治病,相对来讲是很实操的。

如果你的东西特别复杂,门槛非常高,对于读者来讲,他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我做不到。你跟他说这么多,他知道你道理是对的,但是对于他来讲,每一个都做不到,其实就是价值感不强。

第二种是用户可以实现,只是稍微有点门槛,执行起来有点困难,那你就可以采用大而全的策略,越全越有用,全到用户当时可能看不完,但是用户就觉得它有用。

因为很多用户是有收藏癖和囤积癖的,比如你给用户10种减肥的运动方法,用户会收藏起来,他会觉得这个东西我现在用不到,但是未来可能用得到。

警惕性

实用价值的第二个点是警惕性,警惕性就是提醒用户有什么危害。在用户可预见的未来里,危害越大,价值感越强。

举个例子,“7亿中国人会患上糖尿病”,这句话很多人是感知不到的。因为中国有14亿人口,用户会觉得自己说不定是另外7亿人,不一定轮得到我。

但是这句话我们换一种表达方式:在中国,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会患上糖尿病。

这样用户的感知会非常明确,两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不是我,就是我身边的人,这就是明确的感知度。

所以虽然表达的意思一样,在解读时,是否和读者有直接的关联性,也非常重要。

因此大家做内容的时候要去思考,你想表达的内容对于用户来讲也许真的很严重,但这个严重性,用户真的能够在当下感知到吗?

如果不能感知到,就需要通过一些话术转换的方式,让用户能够切实地体会到,如果现在不注意,可能明天就要对自己产生危害了。

消遣性

实用价值的消遣性,它更多的是一个谈资,提供的是一个社交机会。

例如像娱乐八卦冷知识,它可能不存在一个明确的、特别实用的、能够解决问题的价值。它的点在于我不找别人聊天,实用价值感就比较弱。

但是弱就没有传播吗?并不是。

各个平台的传播动力不一样,像这种娱乐八卦知识,在微博、豆瓣鹅组这类的特定平台,会有很强的传播动力。

所以还是要看你的内容,你所驻扎的平台到底是什么样的属性,你去从中挑选可能更匹配你的内容的价值感。

说了一串之后,其实用户也会有一个逆反心理:你天天跟我说吃了没用,吃了不行,那我到底该怎么办?

说完了可信性和实用价值,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你的内容同时具备了可信+实用,但是它就能传播吗?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对外展示的形象是正向的。

正向的关键词有哪些?积极、阳光、幽默、爱国、正义、个性等等。

这时,流通价值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而流通价值最关键的,是要体现用户的个人价值及优越感。用户可以通过内容的流通,为自己的形象做背书,获取好处。

表达善意

流通价值常见的一个点是表达善意,即对一些事情或群体表达关爱、同情和感恩。

一些特定节日,丁香医生会对一些弱势群体发声或支援,但是相对来讲,表达善意的传播动机会比较弱。因为这件事情,跟读者的关联性并没有那么强。

这种微妙关系,大家做内容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

取悦他人

流通价值的第二个点是取悦他人。

以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为例,你去豆瓣看影评,就会发现,有的人觉得很搞笑,有的却觉得一般。

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想要同时戳中大家的笑点,真的很难。如果你对幽默没有那么擅长,那么在别人看来,你的内容看起来可能会有点尴尬。

有迫切性

接下来说两个比较强效的点,首先是迫切性。迫切性是什么?就是展示最新的消息,抓势能,追热点,揭秘某个真相等。

要切记,不要用过时的内容或者已经成为经典的内容。就像我前面讲到的,辟谣已经说了100次之后,它就变成了一个常识,没有这样的迫切性了。

丁香医生内部有1个说法,叫做热点跟10个,扑9个很正常,它本身也要看运气和切入点是不是抓住了核心问题。因此扑掉9个很正常,只要爆1个就是划算的。

所以大家不要放过热点这件事情,想办法也要跟,只要是跟你这个领域挂钩的,你就一定要想尽办法找到合适的角度,不要放过。

自我表达

还有就是自我表达。

很多人愿意在朋友圈或者某个社交平台上,宣泄共鸣,表达立场,或者说服别人,这实质是一种自我价值观的表达。

丁香医生以往做过一类内容,一个是《晕车难受怎么办?》,这是解决方案型的;还有一种是趣味性的,就是《当代社交绝症:晕车》,讲的是晕车这件事给人们生活上带来的烦恼。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读者去表达我做错了、我认错,也不要让他去暴露自己的隐私或者短处。

我们自己内部总结了一句话:千错万错,都不是目标用户的错。就像长胖,肯定不是因为用户太懒,而是因为食物太好吃。

你不能让用户去认错,虽然传递的知识是一致的,但是传递时的语气和态度,一定要做调整。

对于读者来说,如果他看完了一个符合上述要求的内容,必定会产生一个东西——情绪。

如果我们从情绪的愉悦程度和唤起水平高低去分,可以分成4个象限。

读者很愿意去表达,愿意去找别人诉说,是高唤醒情绪,它有正向和负向。

例如像我很开心,我知道了一个特别高兴的事,我一定要把它告诉我的亲朋好友。以及,我听到了一个特别坏的消息,特别令人愤怒,我一定要告诉大家,让大家群起而攻之。

这块我要再强调一件事,就是一定要抓核心人群唤醒情绪。因为同样一篇内容,对于不同的读者,他唤醒的情绪可是完全不一的。

一旦你这么操作,考虑的特别全面,反而会把这个情绪复杂化,甚至冲淡掉。所以,核心目标人群的关键转发机制一定要明确万不要把目标分散掉。

THE END
1.英国看病指南如何在英国看医生GP?—RedScarf如果等待预约GP的时间过长,但又过于担心自己的情况,可以拨打NHS的111号码获得医疗咨询,24小时都有人服务。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病症,比如发烧感冒、胃疼、拉肚子,这种情况就需要预约GP看了,甚至英国的医生建议,如果是感冒发烧拉肚子,最好的情况就是在家静养,没有必要去看医生。https://www.honglingjin.co.uk/6467.html
2.网上医疗医药咨询可信吗?正规网站医生意见是可以相信的,比如春雨医生,好大夫网站等等。但是现在一大部分网上医药有关的咨询全部被福建省莆田系骗子所霸占,特别是不去正规医药app直接百度查询的,几乎所有医药广告是骗人的,特别是下面标有广告二字的链接。直接百度查你的疾病诊疗有两种结果,第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360584/
3.网上咨询医生靠谱吗快速问医生网上咨询医生是否靠谱要结合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咨询的专业网站以及正规医院的网上医生,通常是靠谱的。 网上咨询医生较为便利,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专业的建议,所以可能被一些患者选择,但是在咨询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权威的在线医疗平台,并进入专业的医院网站咨询,同时,要了解所咨询医生的相关资质,如执业证书、职称等。咨询https://m.120ask.com/zhishi/art/mip_469365.html
4.京东的医生咨询可信吗京东的医生咨询可信吗查看全部7条评论回答 写回答 QQ362409026 你好,亲亲~不能全信哦[鲜花][鲜花]网上医生就是网络提供各种疾病的描述,医生会给你一些专业的建议,真正合格的医生不会在这类平台上随意处置病人的,有必要的时候,都会让你去医院或社区门诊就诊,弥补这类诊疗平台的不足,避免漏诊误诊。【摘要】网上https://wap.zol.com.cn/ask/details_16184318_1012118_3.html
5.眼科医院网络咨询解答技巧.ppt如何提高 咨询转化率 主要内容: 一、网络咨询的回复流程 二、网络咨询的语言技巧及相关 案例 三、技巧用语示范 四、提高网络病人质量的技巧 五、电话咨询的解答技巧 六、对咨询人员的要求 七、工作难点 一、网络咨询的回复流程 二、网络咨询的语言技巧及相关案例 1、首先自身的定位:咨询医生。而非专家或客服。因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9/0105/6201142200001243.shtm
6.“高敏感人群”心理自助手册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有时尽管努力应对敏感情绪,你还是会感到压力。和专业医生交谈可以让你在安全友好的环境中探索自己的情绪和反应。专业训练过的治疗师或者咨询师能帮你发现有害的思维模式,教你用新方法健康地掌控自己的情绪。 敏感的人可能需要外界帮助来应对负面情绪,处理情绪问题。看心理医生并非是患有心理疾https://xlfd.hsu.edu.cn/69/ff/c33a158207/page.htm
7.怎么判断网上咨询医生是不是他本人呢我在网上咨询了很多医生,都是名头很响亮的专家。今天早上看贴吧,说网络上很多都不是医生本人,说专家们没那么多时间上网,都是聘请医学生进行回复的,有的是只有语音和视频是医生本人接,文字交流都是其他人。那么怎么判断网上咨询医生是不是他本人呢。留言时间:2023-12-19 留言人:一天天 管理员回复: 回复内容: http://for512.com/Item/22268.aspx
8.在线妇科医生免费咨询39问医生在线妇科医生免费咨询服务可以提供便捷的医疗帮助,但需注意隐私保护、虚假信息识别、网络诈骗防范、个人信息安全教育以及正规医疗平台使用引导。1.隐私保护隐私保护涉及对个人敏感信息的保密和安全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滥用。确保不向未经验证的网站或服务提供任何个人健康信息,特别是在进行在线咨询时。2.虚假信息识别https://wapask-mip.39.net/bdsshz/question/42675446.html
9.网络就医需谨慎!你在网上咨询的专家医生可能是移花接木近年来,在互联网上进行线上医疗咨询为很多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就审结了多起医生起诉某健康咨询服务平台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法院认定,某健康咨询服务平台冒用医生名义在线提供健康咨询,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姓名权,判决平台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这是怎么回事呢https://www.jxzfw.gov.cn/2023/0420/2023042048032.html
10.好医生在线网上专家在线咨询好医生在线免费在线健康咨询平台,24小时为你提供全国各公立医院医生好大夫在线免费咨询、挂号服务.好医生在线专注健康服务!http://sh12320.com/
11.网络就医需谨慎!你在网上咨询的专家医生未必是真的丨CCTV13在互联网上进行远程问诊、咨询,已经成为很多患病人士的选择。但在选择问诊平台时,要注意甄别远程问诊平台是否正规可靠。本系列案中,平台提供的所谓健康咨询问答来源不明,也并非平台宣称的知名医生给出,不具备参考价值,涉案平台所提供的所谓线上健康咨询,也已经超出了普通互联网健康咨询的范畴。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791975
12.十大网上医疗咨询平台线上问诊app哪个好医生在线咨询平台→下面,CNPP小编为大家分享十大网上医疗咨询平台,包括好大夫在线、叮当快药、快速问医生、京东健康等线上医生咨询app,都较具代表性。各平台运营情况请以官方实时调整为准。 01 好大夫在线 综合指数:91.8 02 叮当快药 综合指数:90.2 03 快速问医生 综合指数:88.6 04 京东健康 综合指数:87.0 05 39问医生 https://www.maigoo.com/top/424715.html
1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全面上线啦!医院新闻治疗期间,小李还通过互联网医院与医生进行了多次沟通,随时向医生咨询康复期的注意事项。医生给予了他及时的回复和指导,让他感受到了贴心的医疗关怀。 此次就医,小李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带来的便利性。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为患者的就医体验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让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https://www.zdyfy.com/yydt/zhxw/content_29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