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1、浅谈记者如何寻找新闻线索论文摘要:新闻线索是指示新闻事实发生的讯息或信号,是新闻记者发掘题材的一种凭据,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这种线索往往比较简略,甚至一鳞半爪,要素不全,零零散散。记者的采访活动往往是从寻找新闻线索开始的,之后依据线索提示,找到采访对象进行采访,采访过程中了解全部事实,最后写成新闻报道。可以说,寻找新闻线索,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第一步。新闻线索,需要记者自己去发现,去寻找,生活中的任何一小点,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线索,可以说新闻线索无处不在,等着有心人去发现去挖掘。报道和采写独家新闻,是任何新闻记者所梦寐以求的事情。独家新闻从何而来?从新闻线索当中来。如此看来,新闻
2、记者该如何寻找新闻线索的确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关键词:信号出发点无处不在独家新闻一、新闻线索及其特点新闻线索是指示新闻事实发生的讯息或信号,是新闻记者发掘题材的一种凭据,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这种线索往往比较简略,甚至一鳞半爪,要素不全,零零散散。新闻线索首先告诉记者哪里有新闻,新闻或者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其次线索是一个简单而又不完整的信号,需要记者去发现去挖掘。第三,发现新闻线索要求记者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与新闻价值观念。第四,挖掘新闻线索要求记者紧追不放,连续作战寻根溯源。二、新闻线索对于记者采访的作用记者的采访活动往往是从寻找新闻线索开始的,然后依据线索的
3、提示,找到知情人进行采访,从采访中获取事实的全部新闻事实。从采访的整个过程来看,记者寻找新闻线索是采访的第一步。新闻线索需要记者自己去寻找。假如记者不会寻找新闻线索,别人报什么,他也报什么,毫无优势可言,如果别人没有发现的新闻,你发现了并且报道出来,那就是独家新闻。独家新闻是只有一家新闻机构单独报道的新闻,具有特殊的新闻价值和权威性,媒体间的竞争力也在于此,鉴于独家新闻的巨大推动力,任何新闻媒体都会要求记者寻找独家新闻进行报道。一旦记者找到了新闻线索,就可以理清采访思路,拟订采访提纲,然后按照采访计划进行新闻采访,由此看来,新闻线索对于记者采访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到底记者在寻找新闻线索时,要注
5、际上这就是在预测新闻的发生,也是在寻找新闻线索。记者去商店购物时发现有大量商品在打折出售,这时候他能想到的是什么?商品为什么要打折,是不是由于商品过剩,这会打破市场格局,可以想到:去采访商家去采访消费者,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作出预测性的新闻报道。寻找第一与预测新闻不完全相同,不仅需要记者自己寻找,自己发现,还需要记者有前瞻性思维的思考和判断,确定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重要依据之一。将以前报道过的新闻与最近报道过的同类新闻做对比,是寻找新闻线索的一种途径。如中央电视台近期播出的重访大别山,15年前记者们采访了那里的孩子,如今15年过去了,那里发生了什么变化,那里的孩子怎
9、体本来就是作为消息传播渠道,经常浏览网络寻找线索,应当是当代记者的重要选择。第二种是经常读报、听广播。也许有人要问了,从报纸广播中寻找线索,不是等于在吃别人的剩饭吗,这怎么能是寻找新闻线索的一种渠道呢?已经刊登出来的新闻里难道还有重大线索吗?有!一些记者就是从刊登出的一些小消息中找到了新闻线索,发觉出新闻价值,采写出了成功的新闻报道。有些电视媒体从报纸上看到一条报道,之后作为新闻线索去采访,去报道,发现新的人物,事物,视点,这些在同行中寻找新闻线索的方法用的很普遍。浙江电台城市之声的张台长一直提倡“新闻要放大做”笔者于2004年12月-9月在浙江电台城市之声实习,是啊新闻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小,
14、以让自己有一个基本明确的采访方向,进而寻找新闻线索,采写专题报道。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线索无处不在,记者只要心细,对身边的人和事时刻留意,对听到看到的信息敏感,寻找新闻线索也就不难了。戚鸣实用新闻采访,新华出版社,2004年5月,第71页四、记者的发现力以及培养途径记者应该如何寻找新闻线索,跟记者的发现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具备较强发现力的记者,就算是报纸中的一条小消息中,都能找出新闻线索,进而制定采访计划,而有些发现力较弱的记者,就算新闻摆在眼前,也可能会视而不见。如此看来,发现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南继中,在他所写的记者的发现力一书中曾作了分析,新闻媒体经常
16、,还要用脑袋进行分析。发现力是一个连续持久的过程,应该贯穿采访开始至结束,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前去采访后,除了必须了解原有事实外,还应该不断对新事实进行搜索和追踪,做到能够进行有规律的发现和探索,预测新闻的发生。这种发现力是在采访过程中进行的。所以,发现力是记者采访贯穿始终的能力。记者的发现力还包括所见与众不同,所看到的其他人看不到,这是对记者发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具慧眼的观察,突出思维的思考。培养发现力,记者还应该注意抓“社会热点”,抓棘手的“老大难”,抓群众中有疑点的问题,抓事物发展中的新变化,抓时效性强的问题等等。对于一些地方记者或者驻站记者来说,抓“小中见大”的问题更加是优势。从这些方
17、面去思考,培养记者的发现力,一些地方记者和驻站记者经常抱怨的地方小,无新闻可写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反过来会发现其实仔细观察,是可以写出有分量,有新闻价值的报道来的。经济时报在2000年的时候,做过一次统计该报发在一版头条位置上的报道,统计结果表明:报道中的一半是驻站记者写的,而且该报的许多获中国新闻奖的报道也是驻站记者写的,如青藏铁路三人行、黄河断流万里探源等。这些报道为什么能获奖,这跟记者立足基层,放眼全局地进行报道,是分不开的。2002年8月7号的武汉晚报上报道的一篇新闻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获得了中国第13届新闻奖的一等奖。这篇看似普通题目的报道,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是因为这篇报道反映
20、柳成荫”的情况,在新闻采访中,同样也有类似的情况。2001年1月,湖北宜昌日报一位记者,听说湖北某集团的董事长张某上任一年,通过改革使企业减亏不少,就赶去采访。结果那位董事长正在开会,于是就去厂门口转转,看见有好多人都在围着宣传栏看什么。出于好奇心,凑了进去,听到一老工人在感叹“败家子啊败家子,这样浪费厂子怎能不垮”这是一个“反浪费”的宣传栏,但记者却从栏中发现了一个个尚可使用而被废弃的螺丝,电线,这些图片看起来令人触目惊心。记者迅速到车间、仓库等地,找到工人进行采访,获得第一手材料,写出了通讯18万元物资掉进黑洞宜棉集团职工的反思,产生了良好反响。一切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闻,都要抓住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