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医疗: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健康体检、医美、口腔检查、基因检测等标准化服务套餐,并为用户提供体检报告解读、线下复查等增值服务,帮助用户根据检查结果来改善健康状况。
健康商城:健康商城通过自营和三方商城业务,提供中西药(OTC药)、营养保健品、医疗器械、母婴产品、运动健身产品等多种医疗产品的销售服务
商城业务的毛利极低,只有5%左右,占据了一半的营收,就是一个卖货贡献收入但是产生不了利润的鸡肋业务。21年收入73亿,其中商城业务的收入是36亿占49%。这36亿中还有17亿大概占47%是企业采购的,个人消费者的收入只有19亿。
从2021年开始,公司有意地将资源向利润率更好的医疗保健业务分配。低毛利的商城实物收入减少,公司毛利从21年的23.3%提升到22年的27.3%,提高了4个百分点;销售方面停止了C端的高成本拉新,销售费用从21年的17.6亿减少到22年的11亿,节约了6.6亿。
所以22年的收入虽然同比减少了16%,但是净亏损,从15亿减亏到6亿。
健康管理与互动,1.3亿的收入,占比不到2%,体量太小。
公司的中期目标也是提高医疗服务的收入占比,扩大付费用户数(22年底已经4300万)。
(2)资产
资产171亿,但是手上的现金(45.16亿)+金融投资(50.9亿)+定期存款(22.8亿)合计就有119亿,接近70%;
负债36.6亿,但是没有有息负债,都是经营性的负债;应付(6.76亿)+合同负债(10.6亿)+预收款(16.7亿)合计34.1亿,占93%;
公司目前的市值是217亿人民币,我个人是觉得有些低估,但是关于在线问诊,家庭医生的模式不是太确定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所以有配置,但是不多。
(3)担扰
1、在线问诊的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心里没底
像一些小病,比如发烧头疼感冒等,一般在类似丁香医生这样的医学网站,都能找到解释及具体用药,单独再花几十块钱咨询医生好像没必要。
大病急诊,直接就去医院做检查了,在线问诊替代不了线下的抽血化验等,也替代不了急诊需求。
我自己能想到的应用场景就是,一些需要长期服药的慢病,经常去医院不是太方便,也没必要。花钱买一个会员服务,有专门的医生给你解答一些问题,还是不错的,对接的有很多三甲的医生;
另外在一些医疗资源不发达的小地方,担心医生诊断失误,不像大城市的医生,看过很多病例。然后花钱找一些三甲医院的专家帮忙看看病例和片子,确认下。
所以对于在线医疗服务这块的市场,究竟能发展到多大的规模,心里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