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儿科就诊看病难有什么措施?专家开出“好处方”急诊儿童医院儿科医生

5月31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促进儿童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有关状况。”其中提到,全国儿科医师数量已经增加到了20.58万人。和2015年相比,增长了74.4%。而就在差不多十年前的时候,全国的儿科医生数量就呈现出需求缺口。《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显示,当时,中国平均每2300多名儿童才有1位儿科医生。而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的统计,当时全国儿科医生只有11万多人,缺口达到20万左右。这两组数字共同体现的就是一件事儿,当时的儿科闹起了“医生荒”。当时到底什么样?一起通过当年的新闻报道,去看看全国各地的医院儿科看一看?

2016年1月新闻报道: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就诊大厅异常拥挤。在人口大省河南,儿童约有2500万人,而注册的儿科医生只有5100人左右,也就是说,将近5000名儿童中才有1名儿科医生,比起全国的平均数量还少一半。在广州一家医院儿科急诊,长期以来,只有五名医生轮流上班,五名医生中有一人辞职,使得日常值班都无法进行下去,医院只得作出限制急诊儿科接诊范围的决定。在南京,一家三级医院的儿科医生只有一名,且还是退休返聘的,医生病了儿科只能停诊。

全国儿科医生数量为何能短期内实现增长?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十八大以来,加大了对儿科的整体建设的各项政策支持。第一点,我们恢复了医学院校的儿科招生。比如说在2018年,42所高校设置了儿科学专业,还有9所高校设置了儿科的中医学专业。另外,对于儿科医生毕业以后的培训,我们统计有40所高校设置了“5+3”儿科的一体化培训。这是在大学当中恢复了我们的儿科的招生。

第二点,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我们也开始了转岗医生培训。也就是说在儿科高峰期,每年冬天比如说流感都是儿科的高峰期,我们通过对于内科医生的转岗培训以后,在高峰期能够过来和儿科医生一起,来看孩子的普通病、常见病。

第三点,在儿科的硬件建设方面,也明确给予了政策支持。一个城市,当人口大概是在300万的时候,就要有一所独立的儿童医院。从目前来看,我们开设儿科综合的医院,到现在增加了两万余家。同时从国家级的财政也给了儿科建设的一个定点支持。我们在2017年设定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一个由上海、北京组成和6家国家儿童医疗区域医疗中心。

第四点,在儿科医生的待遇保障、薪酬保障方面也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在要求当中,明确提出儿科医生薪酬不能低于同级的医务人员。

第五点,也明确提出要给予儿科医师职称晋升的政策倾斜。

通过这些政策的制定,基本上我们国家中西部儿科医生短缺这种状况,得到了明显缓解。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2016年分别发布了21号文件和31号文件。这两个文件也明确都提出了,要设定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富有效率的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在政策文件的支撑下,在以上五个方面的总体协调下,十年来儿科医生得到了大力增长。

优化服务举措科技为患儿提供更优质服务

儿科医师数量大幅增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儿科就医难的问题,但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完全解决广大儿童群体的就医看病需求,家长们仍然会为了能给孩子挂上号、看上病而烦恼。这个时候,数字技术、移动支付等新兴的科技手段也开始帮家长为孩子就医提供方便。北京儿童医院就推出了多个优化服务举措,着力打造覆盖就医全流程的智慧医疗服务标杆医院。

北京儿童医院结合儿童就诊季节性特点及儿科专业特点,医院优化再造门诊流程。

环节上做“减法”,取消门诊患儿到院后的取号环节,预约病人可直接凭线上二维码自助报到后就诊,减少院内奔波。

服务上做“加法”,为患儿提供覆盖就诊全流程的智慧导诊服务,基于诊疗流程,通过相应节点的信息推送,告知患儿及家属下一个诊疗环节的地点、注意事项等。

与成人相比,因儿童难以本人操作、身份信息匹配难度大等,儿童医保移动支付面临更多难题,在充分考虑儿童就医特点后,北京儿童医院优化医保移动支付“亲情绑定”线上流程,支持多位家庭成员陪伴孩子就医支付,进一步提升了医保患儿支付效率。同时,积极推进患儿线上自助办理入院,实现自费和医保患儿住院全流程线上登记缴费等手续,减少住院患儿窗口排队。

化解儿科就诊看病难还有什么措施?

有了儿科医师的数量增长、也看到了科技力量的高效助力。化解儿科就诊看病难还有什么措施?继续来听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的解读。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以北京儿童医院为例,我们主要做了三大方面的努力。

第一个方面,在2013年我们就推动了“全国儿科是一家”这样一个概念。把全国各地从事儿科的人员和北京儿童医院联动起来,我们叫做六个共享,专家共享、保健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人才共享、管理共享。实现一个目标叫“医生移动病人不动”。通过这样一个体系,尽量让不同地区的孩子就医的时候,普通病、常见病在当地就能解决。只有疑难重症,才需要到北上广的大医院来。通过我们的专家下沉、管理下沉、品牌下沉,让每一个地区的孩子都能够在当地看病,这是国家从2020年继续去推动的。

第二个方面,我们开辟了全国和北京市的互联网的诊疗。尤其是在去年呼吸道高峰的时候,医生通过互联网就可以给孩子看病。同时通过电子药房,能够把儿童医院在互联网看病以后开的处方药,或者从医院拿,或者从指定的药店拿。

THE END
1.诊所如何实现运营效率3倍飙升?除了医生技术,更应关注这一岗位!“一家诊所经营得好不好,不仅是看医生技术,更重要的是看看医生助手能力如何,一批训练有素的医生助手可以让接诊效量和客户留存率提高三倍以上!” 然而,国内诊所往往忽视这一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加坡诊所。新加坡是如何充分利用诊所助手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NjQ2MjYxNQ==&mid=2247581074&idx=5&sn=4aa94d068f1332177b8c18fd13bbfd7c&chksm=fa1b5231ba7706a9f5018a41b692bc39ae85314ecaa110d8261c546564d92ef0e337cecfce40&scene=27
2.医院如何提高门诊量的建议与意见合集【关键词】基层医院;门诊;工作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就医单位的环境、设备及工作人员的综合 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层医院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卫生 事业的自身规律。在市场经济中, 医院面临自负盈亏,为了增加收入,医院就得 提高门诊量,医院门诊的就诊量往往与医院 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https://wenku.baidu.com/aggs/edea9b8002d276a200292edf.html
3.卫计委今晚上电视问政市民问题多为看病贵看病难看病过度医疗市级医院平均年门诊量增加近20% 无论是“候诊时间长”还是“挂号难”,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原因——患者数量太多,而这样的问题,又往往集中在综合三甲医院。 对此,西安某医院负责人就坦言,大医院候诊时间长等问题,实际上是因为供需矛盾引起,首先是患者对大医院的就诊需求量大。 https://news.hsw.cn/system/2016/1208/571017.shtml
4.活动策划方案(优)1、继续提高医院知名度。增加医院在社会上的曝光度。 2、提成医院门诊量。因为季节的原因,门诊量和上几个月比有明显的下降。 3、提高粉丝群。随着营销工作逐渐加大的开展,粉丝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未来是一个粉丝时代,如小米手机的雷军都是粉丝经济。 https://www.unjs.com/huodongfangan/202307/7361178.html
5.过敏性鼻炎高发期,郑州一医院门诊量骤增“立秋以来,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在门诊上急剧增加,每一天门诊量的60%-70%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平时只有10%左右。”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鼻科主任巴云鹏称,她每周都会接诊几十位这样的病人,眼睛被揉的又红又肿,喷嚏声响彻诊室。 过敏性鼻炎还是感冒?二者要分清 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697168162302652417
6.“一次挂号管三天”,您咋看?厦门网眼新闻中心“一次挂号管三天”可以使患者减少重复挂号的支出,但同时,对于门诊量本就较大的医院来说,如果免费续诊人数较多,无疑会增加医生的工作负担,而且是否意味着医生的工作量增加收入反而减少? 已有人建议,应重新调整医务人员的绩效分配模式,制定新的绩效考核标准,确保医师利益不受损。这背后对应的是该项惠民举措的“成本”https://news.xmnn.cn/xmwy/202405/t20240508_141757.html
7.财务工作存在的不足年度总结(精选13篇)20xx年,医院门诊量达到xxxx人次,同比增加xxx人次,增长xx%,同期入院患者xx人次,增加xx%。门诊量大幅增加,使得住院患者量随之增加,医院收入来源得到保障和扩展。实现门诊收入同比增加xx万元,增长xx%,住院收入同比增加xxx万元,增长xx%。其中住院医疗收入增加xx万元,增长xx%,住院药品收入xx万元,增减xx%。药品比例xx%,同比https://www.yjbys.com/gongzuozongjie/niandu/3358025.html
8.医院年终工作汇报(精选10篇)20xx年,医院门诊量达到xxxxxxxx人次,同比增加xxxxxx人次,增长xxxx%,同期入院患者xxxx人次,增加xxxx%。门诊量大幅增加,使得住院患者量随之增加,医院收入来源得到保障和扩展。实现门诊收入同比增加xxxx万元,增长xxxx%,住院收入同比增加xxxxxx万元,增长xxxx%。 其中住院医疗收入增加xxxx万元,增长xxxx%,住院药品收入xxxx万元,增https://www.ruiwen.com/gongwen/gongzuohuibao/85961.html
9.300多万门诊量的医院如何实现“零”排队201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温医一院)考察后说:“业务量如此庞大繁重的一家医院,走廊里没有菜市场似的混乱场面,运作上有条不紊,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这一切都源于医院的流程再造、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模式的完善,300多万的年门诊量,预约能达到70%以上,且一半以上是在院外预约http://www.nhc.gov.cn/yzygj/ylgzdt/201505/312ecd64a2ac40f082ae23ac436e0b54.shtml
10.@泸州市民近期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加医生提醒:身体发出预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药房等待区座无虚席,患者明显增加。 呼吸道疾病患者成倍增长 近段时间以来,泸州大多数医院的呼吸内科需要提前预约挂号,不然很有可能抢不到诊号。“每日的诊号,基本上提前一天就挂满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敖素华介绍,春节以来,科室门诊日接诊量为150至200人次,较平时增长https://mnn.lzep.cn/informationDetail?contentID=826309&model=article
11.手术室专科组长年终总结(精选18篇)医院年门诊量250万人次,收容病人8万多人次,开展各种手术近4万例。同时,医院每年开展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形成了明显的技术特色和优势,使许多疑难病得到有效诊治,许多复杂手术和重大抢救获得成功,一些诊断治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先进术的技术配合 https://www.jy135.com/nianzhongzongjie/1125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