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为玉溪产业发展“把脉问诊”“贡献良方”

11月5日下午,参加“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专家咨询服务活动云南行”的部分院士专家到我市,围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医药大健康”等内容开展咨询服务,为玉溪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把脉开方,助力玉溪创新发展。

市委书记罗应光会见了院士专家一行,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玉溪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玉溪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文、美在创新,当前玉溪正处于发展关键期、转型攻坚期、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黄金期,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玉溪提出的“六个走在全省前列”和推进“两型三化”、打造“三张牌”的指示要求,迫切需要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的引领,迫切需要一流人才和高端智力资源的强大支撑。此次赴玉开展咨询服务的5位院士专家,是农业、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国之栋梁、学界泰斗,是玉溪创新发展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和产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智力宝库,大家的到来必将极大地鼓舞奋进中的玉溪人民,极大地助力发展中的玉溪。

罗应光表示,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多提指导性、前瞻性的宝贵意见,帮助玉溪破解发展难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发挥人脉优势和“牵线搭桥”作用,积极推荐优强企业到玉溪投资兴业,推荐组织各类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到玉溪创新创业,帮助玉溪提高创新发展水平;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常来玉溪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我市转化运用,帮助玉溪提升发展竞争力。玉溪将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充分汲取各位院士专家的思想智慧和真知灼见,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推动基础研究强起来、企业创新动起来、转化渠道通起来、政府之手活起来,进一步激活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强化创新保障,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变道超车的新路子。

保明顺、景绚、王志新、贺彬、曾敏参加会见。

玉溪日报记者李冉摄

据了解,此次到我市开展咨询服务活动的5名院士专家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朱蓓薇、万建民、赵春江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文富强,咨询服务内容涵盖水稻育种、农业信息化与机械工程、农产品深加工、生物材料学和呼吸科诊疗等领域,院士专家们将分别到红塔区、峨山、通海、元江、华宁、澄江等县区,以现场咨询、实地调研和举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咨询服务。

院士专家简介

张兴栋,男,汉族,1938年4月生,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家。196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固体物理专业。曾任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首任主任、所长、理事长,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研究顾问等。现任四川大学教授,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执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蓓薇,女,1957年3月生,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2年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2004年获日本冈山大学博士学位。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第六届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万建民,男,汉族,1960年6月生,九三学社,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毕业于京都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文富强,男,汉族,1961年9月生,呼吸病专家。毕业于日本福冈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教授。我国首位呼吸病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长期从事呼吸疾病诊治研究,擅长慢阻肺、哮喘,肺纤维化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牵头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十余项。在Lancet等著名国际学术杂志发表SCI论著170余篇,被包括NEJM、Nature多种国际杂志引用三千余次,研究成果被全球慢阻肺诊治指南、美国胸科学会慢阻肺指南、欧洲心脏学会肺动脉高压指南采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两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五项,牵头制定中国呼吸疾病诊治指南两部,主编出版专著四部,2015年获“中国优秀呼吸医师奖”。

赵春江,男,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农业信息工程技术专家。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农业智能系统与精准农业技术研究,牵头实施了我国863计划农业专家系统、数字农业、精准农业等专项研究,取得了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大田精准农业技术装备、温室测控物联网、农业大数据云服务平台等成果,在全国20多个省市得到广泛应用。牵头开展了国家农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创建了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专家,为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以及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奖、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世界信息峰会大奖、美国农学会农业科学奖等荣誉称号。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THE END
1.一张图,开启水稻育种日常一张图,开启水稻育种日常 相信大家都已经吃上了今年的新大米 当年袁隆平院士用一粒米改变了世界 让国人吃上丰盛的中国粮 现在不断有新的大米品种 出现在市民餐桌 这背后 是无数的水稻育种专家在反复研究 那育种专家平时都在做些什么? 一张长图告诉大家http://www.nkb.com.cn/2024/1218/492914.html
2.近10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中国是水稻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年均稻谷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近3成,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常年种植面积为3,000万hm2左右,约占到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以上,水稻生产事关国家口粮安全、百姓福祉和社会稳定。2013年以来,受到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MyMDA3NA==&mid=2247525245&idx=2&sn=82367526958a06a3da8629e2b0dd3a1b&chksm=e812dc3ed4bab8a12cb86bf07ccb220a0544d03498bc299bccc43cd565c4ae1d38787f989314&scene=27
3.科技助力,造就生态岛好味“稻”眼下,稻谷收割已基本结束,今年水稻生产期内,梅雨、高温、台风接踵而来,生态岛27万亩稻田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其中,“各司其职”的常规稻、杂交稻、优质稻功不可没。 “常规稻主栽品种‘南粳46’以其稳定的综合性能,牢牢占据崇明稻田的半壁江山,而杂交稻‘申优28’‘花优14’等品种的栽种则有助于大面积单产的提https://shcm.gov.cn/bmpd/019006/019006003/20241217/3d3694e0-9e57-4e43-99c5-48d69a9713cd.html
4.持续推进水稻成果创新,沪优质稻米品种良种覆盖率90%以上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新‘稻’路”为主题的上海农业科技成果路演——水稻成果专场活动12月18日在上海成功举办。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秩通出席活动并致辞。 本次活动现场发布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应用”“健康营养,从‘优糖’开始—优糖米菌菇代餐粉”“水稻品种基因型评估体系”等10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61718
5.渌口三农农技专家“把脉问诊”深入田间指导水稻病虫害防治“农业专家针对稻瘟病给我们提了很多实用的意见,比如什么时间段打药,怎么打药,抽穗时期和散籽时期该怎么施药等等。”杉桥村村民谢迪清表示,有了专家实地“把脉问诊”,心里终于踏实了,不再担心稻株生病影响水稻生长了。 今年以来,渌口区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人员分成多个农业技术服务“巡诊队”深入田间地头,准确掌握水稻病https://moment.rednet.cn/content/646840/65/14020798.html
6.罗山县农科所:专家进田间“把脉问诊”为水稻丰收“保驾护航今年,“基地种植以兆优5431、泰两优香五等优质水稻品种为主,通过专家们的指导,特别是县农科所专技人员的全程陪护,实现科学精细化管理,从目前的长势来看表现都很好,增产增收在望。”基地负责人梁先生高兴地说。 再有1个月左右,水稻将迎来收获期。为守护好群众的“米袋子”,县农科所将组织专技人员,对全县水稻重点监https://www.hntv.tv/ystt/article/1/1697097264887427074
7.农业专家深入田间“把脉问诊”扎实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核心提示:近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指导种植户科学实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力促水稻丰产丰收。 眼下,正是水稻生长和管护的关键时期。近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指导种植户科学实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力促水稻丰产丰收。 http://www.yjnet.cn/system/2023/07/03/014797214.shtml
8.三亚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把脉问诊”指导水稻病虫害防治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9月4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眼下,正是三亚晚稻生长和管护关键时期。日前,三亚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等部门农技专家深入吉阳区、育才生态区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指导种植户科学实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力促水稻丰产丰收。 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9/04/032742001.shtml
9.“雨水”时节把脉问诊农业专家指导春耕——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雨水”时节把脉问诊 农业专家指导春耕——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专家组到翠屏区指导http://www.ybxww.com/news/html/202402/477046.shtml
10.黑龙江:农技专家为保秋粮“把脉问诊”——中国青年网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专家陈亿兵正在察看玉米病虫害情况。新华社记者孙晓宇 摄 “今年前期气温较低,7月降雨较多,特别是受到洪涝灾害影响,作物发生病害的几率增高。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一处稻田,水稻长势良好。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hotnews_41880/202309/t20230902_14760317.htm
11.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把脉问诊” 眼下正值水稻破口期,也是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关键期。近日,射洪市农业农村局和复兴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农技专家来到三江村的田间地头,为种植户传授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察看水稻长势。 (全媒体记者 吴奉家)http://xmapp.snxw.com/wap/article/index/775315
12.灾后作物病害多,阳江农业专家下田“问诊把脉”澎湃号·媒体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下到田间 为受浸农田“把脉问诊” 提前做好汛期后 农业生产恢复的准备工作 12日上午 农业专家们来到 阳西程村镇的丰盛种植示范基地 仔细查看水稻、红薯、百香果等 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并针对现状给农户相应的指导意见 农户 钟建钧: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609946
13.省农科院专家车间田头把脉问诊助力博罗农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动科、水稻、植保专家团队到博罗县开展农业产业科技调研,积极推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与博罗县人民政府2023年签订的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科技支撑框架协议内容,助力博罗农业高质量发展。 调研座谈会上,博罗县有关负责人对省农科院科技支撑博罗县农业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http://hz.wenming.cn/xqtj/bl/202410/t20241024_8701800.htm
14.水稻专家田间“把脉”水稻专家田间“把脉” 7月21日,安徽农业大学水稻专家吴文革(右二)来到合肥市肥东县石塘镇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在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水稻产量形成关键期的田管,指导种粮大户防范涝旱急转,科学应对高温天气;精准施用穗肥和做好穗期病虫害预防,助力水稻增产丰收。http://www.wehefei.com/mobile/article.html?path=/news/2024/07/23/c_606178.htm
15.水稻问诊水稻常见病虫害问诊水稻问答大丰收作物问诊水稻用双草醚过量,禾心都干了,这水稻还有用吗,有救治的方法吗 http://wechat.dfs168.com/question/topic-101.html
16.每日热点1010《办法》提出,建立需要开展专家复核的科技活动清单制度,对可能产生较大伦理风险挑战的新兴科技活动实施清单管理。目前需要开展伦理审查复核的科技活动清单包括:对人类生命健康、价值理念、生态环境等具有重大影响的新物种合成研究;将人干细胞导入动物胚胎或胎儿并进一步在动物子宫中孕育成个体的相关研究;改变人类生殖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2203
17.轻骑兵问诊⑩机收倒伏水稻注意沿相反方向南方plus收割倒伏水稻时必须使用低速档。根据水稻倒伏情况选择收割机和收割作业方式,倒伏严重的选择全喂入收割机;倒伏角度超过45度采取逆割方式,即收割机前进方向与水稻倒伏方向相反。要注意作业前调整拔禾轮与割刀相对位置,并将割台降至适宜高度。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问诊热线17665085522):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7/05/c6654283.html
18.四川三农新闻网通过智能化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模式,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变传统农业模式,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和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5-31 通江银耳新菌株通过省级田间技术鉴定 近日,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专家组一行对通江县新菌株银耳“22-01”“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page=547
19.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专业特长擅长领域: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与水稻分子育种。主要从事水稻分子设计育种,重要功能基因的鉴定、定位和克隆等方面的研究。从事水稻育种工作20余 姓名: 谢先芝 职称: 研究员 办公电话: 0531-66658272 手机号码: 15820097851 专业特长擅长领域:水稻农艺性状形成和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以及光信号在其中的作用;以分子标记辅http://www.saas.ac.cn/col/col188653/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