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能用降糖药来减肥!”6小时科普联播吸引百万网友围观,专家在线粉碎谣言
专家在直播间与网友交流。
6小时联播吸引百万网友围观
“原来健康人也要预防糖尿病。”“学到了很多健康知识。”“已转发‘相亲相爱家人群’,呼唤家族长辈们都来学习。”……直播间里,网友们踊跃提问,同时也为丰富有趣、权威实用的直播点赞。
据介绍,此次6小时联播在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7度里|长江健康融媒”视频号及抖音号等平台直播,并联合了人民日报“视界”视频客户端、济南日报、新黄河、日照广播电视台、汉台看点、爱奇艺直播、半岛都市报等国内媒体,全网流量超过百万。
积极控制血糖可预防多种并发症
首场直播,武汉市汉口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杨丽介绍,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引发的长期代谢紊乱,会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严重影响健康。
空腹血糖正常≠血糖控制得好
加强血糖控制,可以使得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减少42%,显著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加强血糖监测,可预防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因此,专家们再三提醒,市民一定要控制饮食、保持体重、调整生活方式,积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怎样判断血糖控制效果是否理想?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吴军提醒,不少市民习惯查空腹血糖,以此来判断血糖状况,但实际上,一天之内,人的血糖是在不停波动和变化的,空腹血糖控制得好,并不能说明餐后血糖也控制得好,因此,判断血糖控制状况,应进行全天候的血糖监测,进行综合评估。
控制血糖,这样吃,更科学
直播现场,有网友提出,家里有长辈确诊糖尿病后,平时严格不吃糖,甚至不敢吃主食,“这样能帮助控制糖尿病吗?”
作为产科主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孙国强为大家科普了怀孕、生产这一特殊时期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孕期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导致准妈妈流产、早产,出现胎儿畸形、巨大儿等健康隐患,甚至增加新生儿死亡率。因此,准妈妈也要严格控制体重增加和血糖增加,有糖尿病家族史或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准妈妈,更要多加注意。
但是,也不能因此“忌嘴”,不敢吃喝、严防体重增加,这样反可能出现低血糖,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在怀孕生产的特殊时期,准妈妈仍应摄入足够能量,保证孕期适宜体重的增加,达到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司美”有风险,勿随意用
“认为降糖药‘司美格鲁肽’注射后能帮助瘦身、令人变美,部分网友将它简称为‘司美’,网购回家使用。这种做法有隐患。”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军霞提醒:勿随意将降糖药用于减肥。
张军霞介绍,常有身体健康的市民到医院咨询,是否能开降糖药用来减肥。从过去的“传统”降糖药二甲双胍,到目前新兴的注射药剂司美格鲁肽,都是大家咨询的焦点。其实,药物都有自己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不少降糖药也会带来腹胀、腹痛、精神不振等副反应,司美格鲁肽还对用药者的甲状腺、胰腺健康状况有要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此,请勿随意网购降糖药,当作减肥药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