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普遍把医疗描述成一个问题重重的行业,医学生怎么看?

作为一名医学生,毕业后误打误撞地进了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一年多后离开了。离职快一年了,不像刚入职时那样整天打了鸡血般大谈“风口”、“猪”、“颠覆医疗”、“改变世界”,也不像离职时那样觉得互联网医疗是个死胡同,能够更冷静地看待这个行业的尝试。

互联网颠覆医疗是扯淡

刚进公司的时候,公司打出建设“医疗界的天猫”的口号。不讨论这个理想的大小,只讨论零售电商的成功道路是否可以在医疗行业复制。温故一下零售电商的一些成功原因:

从卖方看:网店不需要实体门面的租金,开店成本大大降低,一大批原先开不起实体商店的人进入零售行业,供给方大大增加,这是零售电商实现第一桶金的基础。

从买方看:商品里的店租被快递费取代,价格更低;物流+电商使购物得以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购物的物理成本更低;选择的多样性也促进了消费。

从业务的还原度看:线上的文字、图片、聊天软件以及后来的视频基本能满足卖方展示商品、买方了解商品、双方及时沟通的需求,大多数商品的线下交易过程都能够较好地得到线上还原。

从平台方看:零售电商平台初期并没有威胁到实体零售业,因为早期的网店店主们大都是无法支付高额实体店面租金的人,电商平台并没有与传统的线下行业发生冲突,也不需要传统线下行业资源的帮助,可以说是自己发现新大陆,自己做新蛋糕,自己独享成果。

同样的,从这几方面对比一下医疗行业。

从卖方:医生的数量不会因为互联网的介入而增加,这点无需过多解释;同时,医生看病的效率反而有可能因为采取线上的模式而降低,因为当面的问诊的效率还是要远高于视频问诊的效率,原因主要是网速的问题(不要惊讶,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我经历过的项目里,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从买方看:患者需要的是看好病,也就是找到水平更好的医生。假如医生们都在网上有了自己的虚拟诊所,患者们会像线下一样都往知名大医院的虚拟门诊跑,大医院的爆满程度反而比线下更严重;而患者的选择不会更多,反而更少。从支出上考虑,看病成本主要是检查检验和药品费用,不管线上还是线下,这些占绝对大头的费用一样都少不了。

从业务的还原度看:因为医生看病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医生收集患者信息(问诊、体格检查、仪器检查检验)-医生处理信息(分析疾病,思考对策)-医生下达指令(给予患者医嘱)的过程。收集信息的过程里问诊部分可以被视频、音频取代,但体格检查和仪器检查检验是必须要接触患者身体的。即使仪器检查检验里的血液、尿液等从人体获取样本的检验可以通过物流和第三方检验中心解决,但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依然需要患者本人到场,而如果想通过建设第三方影像学中心来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只会适得其反地增加医疗成本。

从平台方看:医疗行业可不像零售业那样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市场,医生做为最重要的资源,一直处于体制内,如何获取医疗资源就是个大难题。有求于人必要给予利益,只是单纯改变了业务模式而没有把蛋糕做大,如何给予医院医生多于原有模式的利益吸引其入伙?而且医院的收入主要来自药品和检查检验,医院怎会愿意这些业务分发给互联网另一端的第三方,并且受制于平台商。

互联网优化医疗过程的几个方向

以我个人的经历说吧。

可以说,整个看病流程已经很好了,比起我在校实习的时候已经进步了很多。本着尽善尽美的态度,还有可以优化的地方是:

还是我的个人经历。

父亲前年得了糖尿病,我扮演了慢病管理者的角色,同时也借机思考了一下慢病管理与互联网的结合可能。

医疗过程比较难的部分是确诊的过程,一旦确诊,如果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实都有标准的治疗指南,医生工作相对简单,慢病更是如此。计算机最擅长的就是做有路可循的、标准化的、重复性的工作。

这里联想到《从零到一》这本书里的一个例子,开发人员希望开发出从海量数据信息中识别恐怖分子的应用系统,但筛选的结果不如人工准确,而人工筛选的效率又太低,于是他采用了系统+人工的方式,由系统进行初筛,缩小范围后进行人工筛查,效果很好。

结合我对父亲进行血糖管理的过程,我想慢病的管理很适合走互联网化这条路。慢病管理中需要了解的医疗信息相对简单,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递完成;系统可以对用户的病情进行监测和初步管理、应对;复杂情况则可以让医疗人员进行处理。这个有点像电商的网购系统,系统自动得完成了商品展示、收款的过程,大部分交易都不需要客服介入。

还有工作经历。

在上一家公司是经历了一些远程会诊的项目,简单地说就是一些医生遇到疑难病例的时候会向上一级医院的医生进行咨询。通过这种方式,下级医生确实能够解决问题;患者免去了异地就医的精力和钱财的消耗,愿意支付费用;而上级医生也能得到收益。

从医学和商业的角度,这都是一种不错的模式。事实上这种模式已经存在多年,不少公司都运营的不错,只不过这始终是一个难以规模化的业务,因为归根到底,它还是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再分配,而优质医疗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医疗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医学的问题

媒体普遍把医疗行业描述成一个问题重重的行业,从百姓的角度叫看病难看病贵,从国家的角度看,是医疗消耗了太多财政。咎其原因,有说医疗资源不足或者是国家医疗制度问题,不过我觉得除了这些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医学发展的水平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是没法避免的。

因为医学水平有限,外科手术和抗生素没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带病生活和长期治疗。上学时,听有一位肝胆外科的医生打趣地说:内科里除了大叶性肺炎,没哪个病是能治愈的。虽说是玩笑话,但也点出了人类现有医学水平的局限。

很多病不能简单、方便、便宜地治愈,所以百姓得一直花钱,国家得一直花钱,所以看病真的贵;因为老百姓总觉得医生能治好绝大多数病,治不好是因为这个医生水平不行,都要去找更好的医生,其实很多时候真的是这个病还没有研究出很好的治疗方法,换哪个医生都一样。

试想一下病原微生物学建立和抗生素发明以前,细菌导致的感染性疾病跟现在的肿瘤一样难治,治起来也很贵;但是有抗生素以后,呼吸道、胃肠道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大都在社区卫生院就能搞定了,这类疾病看起来不难也不贵,因为人类发现了高效的治疗手段。

难的贵的是治疗那些医学还无法治愈的疾病。试想一下,如果未来免疫细胞疗法攻克的肿瘤,杀肿瘤细胞就像现在杀细菌一样高效,大家得了肿瘤也不会往大医院跑了,在社区卫生院输几瓶盐水就好,只不过把盐水里的抗生素换成了免疫细胞就OK了。

但是到了那个时候,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是不是又会出现新的病种,像曾经的感染性疾病,现在的肿瘤一样难治,一样消耗着社会的资源?我悲观的认为是的,所以看病难看病贵应该是会一直伴随着人类的问题——可能在新疗法发明以后,人类寿命延长导致的新病种出现以前的几十年里,人们会觉得看病不难也不贵。

THE END
1.互联网医疗软件开发:构建未来医疗服务的基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医疗服务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互联网医疗软件作为连接医生、患者和医疗资源的桥梁,正逐步改变着传统医疗服务的模式。本文将深入探讨互联网医疗软件的开发流程、关键技术及其在现代医疗服务中的应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行业洞察和实用指南。 https://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352548209889280
2.互联网医疗,火了更要稳(网上中国)邓勇认为,对互联网医疗的监管对策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各级互联网医院和医疗服务的功能定位,形成互联网医疗分级诊疗新格局;二是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互联网医疗信息监管机制,加强对数据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保护;三是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的建设,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构建互联网药品智慧监管机制。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556929.html
3.人工智能驱动个性化医疗:解锁精准降服务新篇章推荐模型属于个性化医疗推荐系统的核心部分。推荐模型即以患者特征作为输入内容,医疗干预措施作为输出内容,其主要是利用诸如决策树、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法等来形成个性化医疗推荐模型,比如根据规则的推荐算法预先设定医学规则,模型会根据输入的患者画像,输出个性化的医疗推荐内容,如药物推荐、治疗方案推荐、康复http://www.ningdurmt.cn/c/MXRXZkhxdXV6d1FabG40a0tPUzU3Zz09.html
4.hiliaowang:互联网医疗平台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最新消息:2023年10月,中国政府发布了《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其中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以增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这一政策将进一步促进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创新和整合,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 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现状 互联网医疗平台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远程医疗http://www.jinxiniu.vip/jinxin/36287.html
5.移动互联时代下的远程医疗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导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远程医疗作为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正逐渐改变着传统医疗行业的格局。WPSAI作为金山办公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AI工作助理,为远程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远程医疗作为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正逐渐改变着传统医疗行业的格局。WPSAI作为金山办公与合作伙伴共同开https://www.1asp.com.cn/html/yidong/2024-12-16/373279.html
6.医学生互联网医疗服务认知与教学需求调研目的:了解医学生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现状,为制定相关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4月,对全国多所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和口腔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进行方便抽样,以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医学生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经历和对相关培训课程的期望与意见,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有效问卷1935份https://www.sinomed.ac.cn/article.do?ui=2023265700
7.互联网+医疗视角下医学生网络就医行为及就医意愿研究目的了解互联网+医疗视角下医学生网络就医行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网络就医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与利用水平提出对策与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医学院校的45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放问卷450份,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34份,有效率96.44%;对于常见疾病,首选网络就医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c32cc84ede43162f884daae.html?q=C/N&uorg=999999
8.对话丁香园创始人: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慢比快更重要本文节选自起点学院最新上架的会员课程,点击链接即可免费观看完整视频内容。丁香园创始人专访:互联网医疗领域的独角兽创业之路 互联网的狂潮席卷了无数行业,重塑了无数领域,这其中,就包括医疗领域。 2000年,爱好互联网的医学硕士生李天天为方便医学生们检索信息,利用业余时间做了个线上检索社区丁香园。两年后,他发现,医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349522537&efid=P08VeAoYLnWLA5JXVU97pA
9.当代医学(精选十篇)(3) 要加强医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教育, 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引导医学生理性地选择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医学生的辨别能力, 使其自觉抵制拜金主义思想[3]。 总之, 对医学生炒股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 一方面不能明令禁止医学生炒股;另一方面也不能放任自流, 必须加以正确引导。炒股固然可以使医学生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z57ff7.html
10.医师节活动方案(精选10篇)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活动的网络直播,让更多人参与到医师节庆祝活动中。 邀请网红医生或博主分享医疗知识、经验,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 7、 感恩晚宴: 举办一场感恩晚宴,由医院领导和患者代表为医务工作者送上感谢和祝福。 共同分享美食,放松心情,增进医患间的沟通与了解。 https://www.unjs.com/huodongfangan/202208/5447898.html
11.医学文献检索名词解释8篇(全文)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的采用, 对促进循证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提高医疗质量将产生重大的影响[3]。 医学文献检索不应仅仅局限于满意广大学生的学习要求, 还应该向临床医生及循证医学工作者开展主动的信息服务, 以满足他们对高质量文献证据的需求。循证医学的开展使得医务工作者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日益增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hjuunav.html
12.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疗开发公司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疗开发公司 关于印发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信息化功能指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预算管理医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有https://www.hxyliao.cn/mobile/hlwyy/453.html
13.聚焦大降行业:解码“互联网+医疗”医信通4. 推动医疗技术创新:互联网+医疗为医疗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诊断系统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医学生进行真实场景的手术模拟训练;远程手术技术可以将专家的手术经验送到偏远地区等。这些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http://www.fbpaas.com/h-nd-161.html
14.智慧医疗,医患互联!学生实践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举办了一场云端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智慧医疗 医患互联”——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互联网医院创新发展主题论坛于线上顺利举行。与以往大型论坛不一样的是,这场论坛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荣昶-博医”卓越医学生培养计划的同学们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的老师们https://j.eastday.com/m/1662713444045351
15.互联网+医疗,打造全方位的全民降信息服务系统互联网+医疗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还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等方式,医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同时,互联网+医疗还能够帮助医生进行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诊疗水平。此外,互联网+医疗还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医学科技的发展。 http://www.zwapi.com/v2/detail.aspx?id=410163
16.被寄予厚望的浙江省“互联网+医疗降”如今呈现哪些亮点?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医直聘(www.yizhipin.com )一个医学生求职招聘的网站。 点击进入医直聘,即可免费查看更多最新医生招聘、护士招聘、最新规培、医院招聘、口腔招聘、医美招聘等相关医疗人才招聘网信息。 浙江,互联网的热土,人工智能的热地,也是“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先锋。 http://www.yizhipin.cn/news/1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