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运动“正式升级,我国运动人群数量急剧增加,但不科学的锻炼、运动训练或遭受运动损伤后未得到正确的康复指导,使我国运动人群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同时,受运动损伤困扰的人群也逐年增加。
大学生作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团队“Dr·Athletics”负责人赵敬予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基于项目,就目前国内缺乏的体育、医疗相结合的服务体系而制定了一套主要用于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提高运动表现的集预防、训练、治疗为一体的服务框架——“PSTR体医结合理论框架(Prevention-ScientifictrainingandRehabilitationservicesystem)”。
该服务框架的制定是基于已有研究、服务需要、体育教练、医生、康复治疗师经验等制定。致力于在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同时,为顾客提供专业运动训练指导,循序渐进,因人制宜,以专业科学的运动训练指导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即使不幸发生运动损伤,有强大专业的康复治疗团队提供康复治疗保障,使其能尽早回归训练/锻炼。其内容包含三大板块:
预防(Prevention):基于“PSTR体医结合理论框架”下的“预防”框架下设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指运动损伤并未发生,但某些致伤因素已经存在,以各种方式降低至伤因素的发生率,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二级预防指运动损伤已经发生,需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评定、早康复、早回归,确保得到系统临床治疗、康复,避免伤病恶化导致残疾,减少并发症。三级预防的核心是康复治疗,基于康复评定,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功能,使其尽量达到伤前所具备的运动能力,并且尽可能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
专业科学的运动训练(Scientifictraining):基于“PSTR体医结合理论框架”下的“专业科学的运动训练”指基于伤病预防及不同项群运动员所需技术特点,从训练目标、训练负荷、训练内容及训练组织四大方面以运动损伤发生率最低化、激发运动员潜力率最大化,提高运动表现为目标,开展因人制宜的运动训练指导。
伤后科学康复治疗(Rehabilitation):基于“PSTR体医结合理论框架”下的伤后科学康复治疗多指运动损伤的物理治疗及重返赛场的指标。运动员在积极预防及科学运动训练指导后仍无法避免遭受运动损伤困扰,通过临床治疗后,经过康复治疗师评定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计划,改善其运动功能障碍,提高运动表现,使他们在躯体上、心理上、运动表现上和竞技能力上能尽可能达到损伤前水平。随着科学康复治疗的持续进展,功能障碍程度逐渐降低,运动能力逐渐接近伤前水平,康复治疗末期应在尽量消除功能障碍的同时,将重心开始转移到为运动员重返赛场的准备上。运动员的重返赛场应由运动员、教练员、医疗团队(医生、康复治疗师)共同决策。
运动员的重返赛场(ReturnToPlay)运动员尽量具备伤前所具备的运动能力,并且尽可能恢复至伤前的运动水平。基于“PSTR体医结合理论框架”下的重返赛场的指标不是独立性的判断,而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应该与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同时进行,通过临床评估、运动功能评估、心理评估、社会环境评估四方面相结合的策略作为重返赛场的标准,且在整个重返赛场的决策过程中,运动员、教练员、医疗团队(医生、康复治疗师)均参与决策其是否能回归训练、比赛。每个决策单元均拥有一票否决权。最后使他们重新走向训练,重新走向赛场。
近三年Dr·Athletics团队基于“PSTR体医结合理论框架”运用“体医结合+o2o”的商业模式,以“体育生”群体进行试点,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服务,已初见成效。
四川省康复治疗师协会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沙鑫副教授指出“PSTR体医结合理论框架把预防、运动训练、康复重返融为一体,形成新的服务体系;把体育教练、医生和康复治疗师集结起来,形成新的服务团队。不仅仅是整体的服务,更是多学科、多团队的融合及合作,这有利于帮助专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值得研究和推广。”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系物理治疗本科课程负责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骨骼肌肉物理治疗技术总监、副治疗师长杨霖教授指出“该项目从实际出发,接合目前社会倡导运动的良好风尚,以PSTR作为核心框架,以科学运动,预防损伤作为重要理念,并推进损伤后的科学康复,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框架。依此,方案也避免了单纯的预防、科学运动或康复治疗带来的理念不连续和连续性不足等问题。项目的理念具有强烈的前瞻性,思路清晰,方案合理,落地性强。如果能够探索出合理的执行策略,将能极好的践行运动健康、健康运动的社会风尚。”
项目发起人赵敬予讲到:“作为一名医学生、一名物理治疗师,在校期间致力于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双创类活动中得到转换和应用,为将来研究生阶段能将‘PSTR体医结合理论框架’从框架深化为理论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感谢一路以来所有指导老师、团队成员、家人朋友的支持。希望有机会能为全民运动之路保驾护航,为全民健康之路添砖加瓦,为祖国康复治疗事业贡献一份力。”
团队成员邓洁月提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青年学生应争当开拓创新的先锋。希望我们团队能够继承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创新,保持创新,持续孵化项目,力争在今年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康复人创意大赛”等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未来“PSTR体医结合理论框架”能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Dr·Athletics团队能否在今年全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一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中突出重围?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