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医诊疗,尤其涉及一种数字中医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1、中医承载了千年的医学智慧和文化传统,中医理论体系丰富,涵盖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对人类健康的认知和治疗方式有着独特的贡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中医服务平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医服务中存在的地域限制、个性化需求、信息化水平低和沟通效率低下等缺陷。
2、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中医服务平台,包括:
3、数据库、数据层、技术层以及平台服务层;
4、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中医数据,所述数据层用于基于所述中医数据,构建中医综合语料库和中医综合知识图谱,所述技术层用于基于所述中医综合语料库和所述中医综合知识图谱,构建中医认知模型,并将所述中医认知模型部署于所述平台服务层,所述平台服务层用于将问诊数据输入至所述中医认知模型,得到所述问诊数据对应的答案数据。
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字中医服务平台,所述数据层具体用于:
7、对所述中医数据进行实体抽取,得到结构化数据;
8、基于所述结构化数据,构建所述中医综合语料库和所述中医综合知识图谱。
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字中医服务平台,所述中医认知模型的训练阶段依次包括单模态学习阶段、跨模态对齐阶段和自监督学习阶段。
1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字中医服务平台,所述单模态学习阶段通过视觉编码器和文本编码器学习每个模态内部的交互和表示,所述视觉编码器用于学习物体之间的关系,所述文本编码器用于学习语境下的短语级概念。
11、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字中医服务平台,所述跨模态对齐阶段通过视觉语义对齐任务来对齐所述单模态学习阶段中视觉编码器和文本编码器学到的全局表示,并将对齐后的分词、短语和物体特征序列拼接起来,输入到当前阶段的视觉编码器和文本编码器中进行学习。
1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字中医服务平台,所述自监督学习阶段通过使用自训练和半监督训练,利用所述中医综合语料库和所述中医综合知识图谱进行模型训练。
1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字中医服务平台,所述平台服务层包括平台层和应用服务层;
14、所述平台层部署有所述中医认知模型,所述应用服务层用于基于所述中医认知模型对所述问诊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问诊数据进行实体抽取,并基于实体抽取结果生成所述问诊数据对应的答案数据。
15、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字中医服务平台,所述问诊数据包括问诊语料、问诊图片以及问诊文本中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字中医服务平台,所述答案数据包括中医学资源共享数据、智能检索数据、智能问答数据、辅助诊疗数据、关联情报挖掘数据以及古今对比印证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17、本发明提供的数字中医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库存储中医数据,数据层基于中医数据,构建中医综合语料库和中医综合知识图谱,技术层基于中医综合语料库和中医综合知识图谱,构建中医认知模型,并将中医认知模型部署于平台服务层,平台服务层将问诊数据输入至中医认知模型,得到问诊数据对应的答案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数字中医服务平台,可以实现从数据收集、处理到认知建模和服务输出的端到端流程,为用户提供高效、准确的中医问诊和诊疗服务。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数字中医服务平台还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提升自身的智能水平和服务质量。
1.一种数字中医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中医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层具体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中医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医认知模型的训练阶段依次包括单模态学习阶段、跨模态对齐阶段和自监督学习阶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中医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模态学习阶段通过视觉编码器和文本编码器学习每个模态内部的交互和表示,所述视觉编码器用于学习物体之间的关系,所述文本编码器用于学习语境下的短语级概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字中医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模态对齐阶段通过视觉语义对齐任务来对齐所述单模态学习阶段中视觉编码器和文本编码器学到的全局表示,并将对齐后的分词、短语和物体特征序列拼接起来,输入到当前阶段的视觉编码器和文本编码器中进行学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中医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监督学习阶段通过使用自训练和半监督训练,利用所述中医综合语料库和所述中医综合知识图谱进行模型训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中医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服务层包括平台层和应用服务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中医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问诊数据包括问诊语料、问诊图片以及问诊文本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中医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答案数据包括中医学资源共享数据、智能检索数据、智能问答数据、辅助诊疗数据、关联情报挖掘数据以及古今对比印证数据中的至少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