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中医诊疗生成的线上线下数据分析模式

在当前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大趋势下,通过整合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与中医诊疗特色,形成独具中国互联网医疗特色的智慧中医新模式是当前中医发展的契机。这对普及、推广中医诊疗,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平衡不同地域医疗资源及促进中医药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从线上中医诊疗、线下患者就诊、智慧中医大数据分析智慧中医的模式:

一、智慧中医线上【四诊】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察收集患者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传统中医诊疗模式是以医院、医馆、诊所等医疗单位为平台,专家和患者为主体,通过中医专家与患者面对面进行四诊,采集患者信息,进而做出诊断、施以治法,以完成诊疗过程。而这一过程中所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是医家判断疾病、鉴别证候的主要依据。伴随互联网医疗的兴起,将传统中医诊疗服务与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将诊疗中的各个环节、模块有机结合、协同,以智慧化手段完成中医式诊断,是延伸中医四诊范畴,扩展中医诊疗范畴的关键。

1、望诊模式

在中医诊断体系中,望诊是获取患者疾病信息最直观的方式,亦是进行疾病、证候诊断的第一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可通过当前常规的摄像设备采集患者面部、舌象信息;同时,在智能算法的支持下,随着传感器与分析系统的不断改进,通过手机进行望诊分析成为可能。目前,临床中已构建出的数字化面色望诊系统,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面色进行客观量化研究,这为今后减少医生主观因素对中医诊断的干扰,为面部望诊客观化与量化工作提供了基础。

2、闻诊模式

3、问诊模式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护人员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了解患者病情的方法。在传统中医问诊模式中,问诊主要通过医生与患者直接面对面的沟通,以了解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诊疗经过及当前症状等一手资料,但对于一些身处外地、行动不便的患者而言,与医生的沟通却成为一件难以实现的事情。虽然有家属代诉这一途径,但家属所了解的信息往往难以反映患者真实情况,故而运用语音设备进行沟通,是实现智慧中医诊疗最基本的内容。目前,常规通过语音设备进行问诊已成为远程医疗的常态,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开发计算机中医问诊系统已成为可能。中医问诊智能化系统将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门诊、远程医疗式的人工问诊,将朝着未来人工智能问诊方向发展。

4、切诊模式

脉诊是狭义的切诊,是医者通过手指对患者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以了解患者病情、进行辨证的诊查方法。传统脉诊由于其主观性强、难以描述等因素,造成脉诊“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使得其难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当前,随着现代医学、数学、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多学科的交融,通过脉图、影像等直观的方式对脉象进行现代研究已成为现实,这为脉诊的推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智慧中医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专家无法实时感知患者脉搏情况,这就需要相应脉诊设备对患者进行诊查,这样不仅可以回避医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可建立患者脉诊信息数据库,为客观评价患者用药前后脉象变化提供基础。脉诊时应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才能诊查到真实的脉象,但这样的要求在临床实践中往往难以实现。伴随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实时监测患者脉象变化已成为可能,所获得的脉象数据可为医者诊断、处方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撑,并可成为患者养生保健的重要依据。

二、智慧中医线下就诊

在智慧中医实践过程中,就是要建立一套以患者数据为中心,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医疗服务模式,以方便患者线下就诊。伴随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对于疑难疾病的诊疗及慢性疾病的管理仍是当前医疗的难点,而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智慧中医诊疗模式则可很好的解决这两大难点。

1、疑难疾病远程诊疗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不同区域问的医疗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因医疗设备的缺乏及医务工作者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疑难病症的诊治。为了缩小不同地区间的医疗差距,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使中医药领域专家资源能够充分共享,从而提高医疗落后地区的疑难疾病诊疗效率,成为当前智慧中医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的重要部分。

2、慢病长期随访管理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生活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健康的饮食及作息习惯,使得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急剧升高。由于我国慢性病存在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知晓率、低控制率和疾病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因此对慢性疾病的管理、防控,是提高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措施。

中医长久以来讲求“治未病”,主张在疾病发生之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饮食起居、情志、运动、饮食等手段调养体质,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使人体保持一种稳定健康的状态,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在慢性病患者就诊过程中,智慧中医就诊系统可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慢病患者的病历信息由自然语言直接生成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直接供线上医生阅览。同时,系统可自动记录患者每次就诊经过,根据患者慢病特点,开展定期随访,以便充分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就诊过程中的诊疗信息可自动生成病历资料并上传至云平台,实现电子病历在不同专家诊疗过程中的共享,为患者今后病情监控、诊疗带来方便。

三、慧中医大数据分析

传统中医主要通过整体、动态、个性化的诊疗模式来进行疾病的诊疗,然而其方法却依赖于经验,诊疗理念尚未突破经验的桎梏,导致这一状况的关键在于缺乏实现这种先进理念和方法的技术手段。面对这一问题,将互联网技术及云平台大数据进行整合,建立标准化的智慧中医数据库。同时,引人人工智能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中医领域挖掘出名医特色诊疗方案,从患者角度进行精准化健康指导,为智慧化中医诊疗及健康管理打开了新的视角。

1、名医特色诊疗数据挖掘

2、疾病、证候精准预防及管理

中医自古以来讲求个体化治疗,其辨证论治理念就是建立在对个体证候特征辨识上的基础上,这与精准医学的理念不谋而合,在一定程度上亦属于精准医疗的概念。在智慧中医平台的建设中,对患者疾病进行精准预防及管理,是智慧中医诊疗模式的重要内容。

智慧中医的精准医疗,不仅包含现代医学的疾病,也包括中医的证。其中,对疾病可以现代化的医学检测为导向,以患者“生物大数据”为基础,对患者高风险的重大疾病进行随访筛查、早期诊断和亚健康的调整,达到精准预防。在中医证候管理上,由于体质可决定证候的形成,是证候形成的基础,故对患者进行证候转归预测、管理时,首先以患者体质为基础,同时结合患者每次就诊情况,对患者证候进行精准化诊疗,进而实现预防。当然,伴随中医精准医疗的发展,发现中医体质、证候背后的生物学基础,并将二者结合是未来的大趋势。

THE END
1.中医行业平台最新发展概述在线中医市场近年来,中医药行业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迎来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平台的加持下,中医药服务模式发生了显著变革。根据最新的政策导向和市场分析,中医药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 互联网+中医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中医药行业开始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的转变,例如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等新型服务https://blog.csdn.net/yuanyijituan/article/details/140843374
2.2020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研究报告《2020 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研究报告》,深度解析我国互联网医院当前建设进展、存在问题、未来建设发展趋势及典型互联网医院建设案例。https://ihealth.dxy.cn/article/672915
3.国际市场营销论文(通用11篇)互联网不仅仅是交互通讯、信息传播和电子商务的工具,而且是信息全球化最理想的工具,给国际市场营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3]。 互联网络已使营销扩展到世界范围,网络营销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经营业态,网络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体,已展现出全新的表现形式,网络营销给市场营销各环节带来了更广泛和更深刻的变革,从而创造出全https://www.wenshubang.com/shichangyingxiaoguanlibiyelunwen/505903.html
4.中西医结合教育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分析中西医结合教育领域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译 方法 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西医结合教育领域的733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译 结果 年发文量普遍不高并呈现波动趋势;研究主体间缺乏合作交流;临床教学、教学模式、PBL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研究热点;翻转课https://zyjy.bucm.edu.cn/zh/article/doi/10.3969/j.issn.1003-305X.2023.01.415/
5.发布,“宝藏老中医”加速上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宣传司原副司长申敬旺:互联网中医呈现五大发展新趋势 《互联网+中医医疗数据报告2021》展现了互联网+中医行业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第一,中医师后浪崛起,前浪依然坚挺。初中级职称中医师比2020年度增加109.8%,高级职称中医师依旧是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的主要供给资源。 https://www.bpbsczyy.com/show/1718
6.中医药行业市场分析(通用6篇)(2)加速医药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整合 首先是诊疗核心的转变。传统诊疗的核心是医院,互联网介入以后,将会构建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过去看病,一定要到医疗机构,以后老百姓在生活、工作过程中也能自动收集数据辅助诊断。 篇5:医药行业分析介绍 1、药品零售呈现连锁化趋势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94g43o3.html
7.?一代宗师践行互联网+中医,助推中医行业复兴界面新闻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中医药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先进技术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中医药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先进技术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如何让中医药现代化加速实现跨越式发展,让传统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必须要解决一个难题,就是传统中医讲究的“望、闻、https://m.jiemian.com/article/4923561.html
8.医疗方面创业项目计划书(精选10篇)应对策略:加强技术研发团队建设,持续跟踪技术发展趋势。 政策风险: 应对策略: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战略方向,降低政策风险。 八、总结 本项目旨在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为大众提供更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效率,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过程的医疗科技服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33938.html
9.“互联网+中医药”的契机与瓶颈赵文光: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与相互促进是主流的发展趋势。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互联网与中医药融合发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以往的“互联网+医疗”,可以这样理解:基于互联网的平台,综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医疗卫生健康的各项服务。但“互联网+中医药”新型服务模式与https://gdxk.southcn.com/gzk/llwzllzz/content/post_52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