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行动不便的老人数量逐年增加。他们因为身体原因,往往难以自行前往医院接受必要的医疗检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通过不断升级智慧医联互联网+家庭医生入户服务信息化平台,开展了远程专科护理门诊咨询和居家护理/医疗上门服务的新模式。
以前去医院做超声检查,需要家人陪同,还得排队等待,对于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真是一件麻烦事。
82岁的徐奶奶家住八一路,脑血栓后就很少出门。近期,家人发现老人甲状腺上有个包块,就通过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互联网医院系统预约甲状腺超声上门服务。
医院接到患者预约后,智慧平台立即匹配超声科张照晴医生上门服务。当天下午1点半,她戴上随身监控设备、拿着便携超声机从医院出发,下午2点,到达徐奶奶家后,立即打开视频设备,开始给徐奶奶做超声,整个诊疗过程全部记录下来,传到病例服务器保存。家属表示,这是他们第2次预约医生上门服务,省去了等待和搬运老人的辛苦,非常方便。
该院医疗事业发展部主任王楠介绍,
入户服务对象重点是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为此,医院调动了由全科医生、超声科医生、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公卫医师及专科(执业)护师组成的团队。院外护理小组由20名护士长、100名专科护士组成,分为伤口压疮组、管路维护组、静疗组、健康指导组等。
2024年,医疗护理入户服务得到全面升级,可开展入户护理、西医入户、中医入户等七十多项上门服务项目,服务范围覆盖大连市内五区,注册患者3000多人,全年平均入户服务1000次左右。既体现了智慧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也满足了老百姓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旺盛需求。
双向转诊从基层到“三甲”住院一步到位
分级诊疗是新医改攻坚阶段的重头戏。如今,很多老年人都有了“小病在社区”解决的习惯,可是一旦得了大病,能否让患者减少程序尽快入住大医院?
近日,家住机场街道南山社区71岁的李大娘通过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全科软件平台,从南山社区卫生服务站顺利快速地转诊入住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病房。
李大娘和老伴平时有个头疼脑热不舒服的,都是到家附近的南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去看病。前不久,她左小腿红肿、热痛,来到南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医生接诊后,发现李大娘的小腿考虑丹毒可能性大,但因其行动不便,合并血糖偏高,担心社区治疗难以控制,建议她到大医院去看看。
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姬琛华表示,
医院在辽宁省率先引进全科平台软件,在这个平台上,患者可以完成双向转诊,进行预约诊疗、随访提醒。
患者可以在社区完成日常化验和检查,享受三甲医院全科医生的“家庭医生”服务,平台还为患者建立了完整的健康档案,留存每次的检查记录,便于医生进行慢病管理和专业指导。
目前患者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完成全科平台软件的签约:
1
是在全科医学科的门诊及病房
2
是通过平台签约的医联体单位
如西岗区香炉礁卫生服务中心和甘井子区机场街道南山卫生服务站。
未来,中心医院计划将这项服务拓展到更多的医联体单位,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为更多患者带来便利。
“互联网+医疗健康”持续深化
从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目前,大连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通过卫生健康信息整合、诊疗便民共享、医疗服务协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等5家试点三级公立医院
完成互联网医院医保支付统筹结算改造,均完成对接调试,方便了百姓互联网医院就医医保结算,复诊患者在互联网医院享受到线上就医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医保支付的实惠,真正实现了“线上问诊续方、医保直接结算、药品配送到家”等一站式线上复诊闭环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