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原因分析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病历资料
例1:患者,男,38岁,矿山事故伤,左侧第1肋骨颈沿长轴斜行骨折,无移位,X线平片未能显示,因疼痛2天后CT检查发现。、
例2:患者,男,32岁,2m高处跳下,膝关节疼痛,X线平片及CT检查阴性。MRI检查胫骨上段,股骨下段片状异常信号,呈TI低信号,T2高信号,诊断骨挫伤。
例3:患者,女,45岁,车祸,X线平片可见腰1椎体骨皮质不连续,见1个游离骨块。CT检查可见腰1椎体骨折,并见3个大小不等游离骨块。MRI检查可见腰1椎体异常信号,可见1个游离骨块。
例4:患者,女,32岁,滑倒后尾部疼痛,在外院DR诊断骶骨下部骨折,远端略前移成角,2个月后来我院复查,因患者较胖,CR片影像不清,只能隐约见骶骨前移成角,未能显示骨折线情况。
例5:患者,男,27岁,头部线状骨折及顶部凹陷骨折,CT平扫未能显示,X线平片显示清晰,CT加冠状位扫描得以清晰诊断。
例6:患者,女,62岁,左侧髋臼骨折,无移位。X线值班医生未能发现。后经CT诊断。然后找2名副主任医师分别盲阅,未能发现,告知有骨折后,反复细看X线平片,才发现骨折征象。
结论
目前的X线平片、CT、MRI不能发现所有骨折,骨折漏诊有必然性。
讨论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影像检查均不能显示全部骨折,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多名影像医师多次看片能够减少骨折漏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恩惠.颅脑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董玉龙,刘继敏,骆彬,等.高分辨率CT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诊断[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6):416-417.
3盛蕾,王霞,孔庆奎.不同重建方法对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准确性的影响[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2):194-197.
4胡军,孙立新.多层螺旋CT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7):829-831.
5孙胜荣.42例肋骨骨折X线漏诊原因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28(9):723.
6贺永斌,姜卫国,王继萍,等.MSCT斜位多平面重建诊断鼻骨骨折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3(5):385-386.
pheochromocytomamisdiagnosisanalysis(reportof50cases)TANGPing.DepartmentofIntensiveCarecenter,ShuyangPeoplesHospital,Jiangsu223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pheochromocytomaoftheclinicalfeaturesandanalysisoftheirmisdiagnosis,toimprovethediagnosisrateofmortality.MethodsRetrospectiveanalysisofhospitalemergencydepartment20casesofmisdiagnosisofpheochromocytomainpatientswithclinicaldata.Results20casesmisdiagnosedasessentialhypertension,8casesmisdiagnosedascoronaryheartarrhythmiain5cases,misdiagnosedashyperthyroidismin2cases,misdiagnosedascardiacleftventricularfailurein2cases,3casesmisdiagnosedasdiabetesmisdiagnosedfor1month10years.ConclusionTheclinicalmanifestationsofpheochromocytomacomplexanddiverse,easilymisdiagnosedcauseseriousheart,brain,kidneyandotherorgandamage,andevenlifethreatening.Detailedhistory,completetherelevantchecks,canreducethemisdiagnosisrateofnewlydiagnosed.
【Keywords】Pheochromocytoma;Misdiagnosis;Analysis
作者单位:223600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中心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肿瘤,瘤组织可持续或间断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作用于肾上腺能受体,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1]。由于发病率相对较少,以及对其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初治误诊率高。本文对我院急诊科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间误诊的2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提高诊断率,降低病死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18~70岁,中位年龄53岁,46岁以上14例,高血压家族史8例,糖尿病家族史3例,病程1个月~10年。
1.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头痛、心悸,血压升高15例,发作时血压在160~220/100~140mmHg之间,其中血压持续升高伴阵发性加重者8例,阵发性高血压3例,持续性高血压4例,合并其它症状的有:怕冷多汗2例,胸痛心悸5例,口干、多饮多尿3例,呼吸困难2例。
1.3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16例,显示急性冠脉供血不足5例,其中2例酷似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血糖升高者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胸片检查,2例见急性肺水肿征,24h尿VMA阳性14例,B超发现左肾上腺肿物7例,右肾上腺肿物8例,两侧肾上腺肿物2例,CT或MRI检查发现B超漏诊肾上腺肿物3例。
1.5治疗与转归本组20例患者行手术切除肿物,经病理确诊嗜铬细胞瘤,其中恶性2例,绝大部分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代谢紊乱基本纠正,后期恢复正常,定期门诊随访。
2讨论
2.1临床特点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肿物和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除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外,尚可分泌多种激素,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导致误诊。探讨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提高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
[1]王吉耀.内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27928.
[2]苏为,王卫庆,吴黎清,等.93例嗜铬细胞瘤临床分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5):426427.
[3]OtsukaF,MiyoshiT,Murakamik,etal.AnextraadrenalabdominalpheochromocytomacausingectopicACTHsyndrome.AmJHypertens,2005,18(10):13641365.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督管理中最基本的重要内容,及时准确地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疫情是每个医生的职责和义务,是防止传染病暴发和疫情蔓延的重要环节[1]。为防止医院传染病漏报,自2012年1月起我院采取了新的传染病管理制度,加强医院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控管理,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从而减少了医院传染病漏报的发生。本文分析了近2年来,我院传染病漏报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2010――2011年传染病出院病人12485份病例。
2结果
在12485份病案中,确诊传染病1864例,已报1842例,漏报22例,漏报率为1.2%。
3漏报原因讨论
3.1综合医院的领导及全体医务人员传染病疫情管理的意识淡薄,重治轻防。个别医生不能熟练掌握各类法定传染病的诊断标准、病种及报告时限,以致造成漏报。
3.3某些医务人员法制观念不强,发现传染病即转入专科诊治,将疫情报告的工作随之推向专科。既不能执行首诊报告负责制,也不能认真履行法定报告人的义务,造成传染病报告卡漏报。
3.5个别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字迹不清,缺项、漏项,工作单位现住址填写不详细,14岁以下儿童没有填写家长姓名,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填写不符合逻辑等,造成传染病报告卡误报、漏报。
3.7专职疫情责任人员对医院制定的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奖罚制度不兑现,不能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4对策
4.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重视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传染病疫情领导小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定》、《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定》、《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定》,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3加强对化验单的管理由医务科和感染管理科共同参与,做到化验单填写和登记规范化。凡对传染病诊断阳性的化验单由专人送到专科诊室,收发签字,弥补了因化验单项目不全和流失而造成的无法补报的状况;同时首诊医生要做好此类病人转诊的导诊工作,以防出现无主化验单而转向无法补报的另一局面。
4.4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医院传染病专职疫情责任人每日定时核对阳性化验单,堵塞漏报,监控检查全院住院及门诊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做到奖报罚漏。
4.5定期反馈疫情报告责任人采用简报、网络及张贴公示等多种方法,将每月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反馈给临床医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提高医生的报告的准确性。
4.6法律意识宣传提高认识、增强疫情管理的意识,做到人人参与,防止结合。配合健康教育,利用板报、咨询等做好传染病的宣传,以充分认识疫情管理的必要性。
4.7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
切实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管理人员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如整改不力,经核实,通过医院的局域网向全院通告批评,同时建立严惩的奖惩制度,与经济挂钩,如:每漏报1例甲类传染病扣罚当事人奖金200元,每漏报1例乙类传染病扣罚当事人奖金100元,每漏报1例丙类或其它传染病扣罚当事人奖金50元等,并且年底表彰传染病报告优秀者,做到奖罚分明。
4.8在门诊医生和住院医生的工作平台,嵌入传染病报告卡,让医护人员在第一线可以及时上报。
4.9利用医院设立的传染病发热、肠道传染病专科门诊室,对可疑患者进行化验检查,以防止传染病的漏检漏报。
5效果与讨论
5.1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奖罚方案经过实施,我院传染病登记漏报无法补报的现象已降到历史最低点。医生传染病报告率由实施前的90.12%提高到97.25%,漏报的传染病可补报率由86.13%提高到99%,实际登记漏报率由3.6%降为0.4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5.2我院实施传染病管理的实践证明,在综合医院完善传染病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力度,增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法制观念和定期对医务人员培训是做好疫情管理的基本保证[3]。所以只要真抓实管理,疫情漏报现象是可以消灭的,其中感染管理科的监督检查指导起了重要作用。但要提高临床医生报告的自觉性,降低其漏报率,还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
(教育整理)
一、经营管理现状
总体情况
交通银行(bankofcommunications)始建于19XX年,是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发钞行之一。1958年,除香港分行仍继续营业外,交通银行国内业务分别并入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和在交通银行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86年7月24日,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中国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
XX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体方案。在改革中,交通银行完成了财务重组,成功引进了汇丰银行、社保基金、中央汇金公司等境内外战略投资者。XX年6月23日,交通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内地商业银行。
交通银行拥有辐射全国、面向海外的机构体系和业务网络。在境内有27家省分行、7家直属分行、58家省辖分行,在137个城市设立了分支行,营业机构近2600个。在纽约、东京、香港、新加坡、汉城设有分行,在伦敦、法兰克福设有代表处。与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的819家银行的1751家总分支机构建立了行关系。全行员工5.5万人。
交通银行拥有以“外汇宝”、“太平洋卡”、“基金超市”为代表的一批品牌产品。XX年,作为银行设立基金公司的三家试点行之一,交行发起设立了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带有战略合作伙伴汇丰银行标识的“中国人的环球卡”――太平洋双币信用卡,这标志着交通银行将为海内外客户开展服务。
XX年,资产和存款总额双双突破1万亿元,不良资产比下降到了3%以内。截至XX年6月末,交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11.29%,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达8.68%;资产规模达到12,925亿元,较重新组建初期的201亿元增长63倍;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1,475亿元;XX年上半年,交通银行实现税后利润46.05亿元。交行已经成为国内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的第五大商业银行;按总资产排名,位列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89位。
实习所在分行情况
交通银行太原分行,位于太原市太原市南城区解放路111号,太原分行坚持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始终以提高经营效益为中心,以建设现代化、规范化的商业银行为目标,不断进行业务手段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太原分行连续三年被太原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企业”或“模范企业”,连续两年被评为“文明单位”,被省政府授予“敢为三晋先”的光荣称号。
二、具体实习工作
atm机的选址
XX年3月7日我正式到交通银行太原分行报道,开始实习,我被分到了电子银行部实习,报道天主要和电子银行部的各位同事相互认识了一下,和处长聊了一会,在聊的过程中才知道这位郭处长竟然和我是校友,他也是中北毕业的,可他那时不叫中北大学,叫太原机械学院。郭处长根据我的实际情况给我安排了工作,那就是自动柜员机的选址,在我之前还有一位中北大学的学生在这实习,由于业绩出色被调到了个金部信用卡营销队了。郭处长和我说了一下选址的重点主要在:大的商场,超市,医院,学校……
(一)社会期望造成编辑职业怠倦
(二)职业要求引发编辑职业怠倦
首先,高校对学报要求不断提高,大批具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加入编辑人才队伍,当好一名合格的编辑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编辑和文字处理软件的也得到广泛应用,编辑在审稿、组稿、校对的工作中办公化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这就要求编辑能适应学报日新月异的发展,除了要掌握绝佳的编辑技巧外,还要学会各种办公软件。这些都会对编辑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严峻的挑战。
其次,学报归属于高校,现在高校已经形成了,以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的编辑人才队伍。但是学报编辑部是教辅单位,与同单位的其他老师比,编辑在行政晋升、职称评定、经济收入等方面都往往落后于同学历的同学,但学校对编辑的要求还相对较高,除了需要通过全国的出版资格考试,还要满足高校内部的要求。然而,高标准、高强度的编辑工作的经济报酬相对较低。这些无疑会对编辑的成就感、价值感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工作压力导致编辑职业怠倦
首先,学报的出版发行具有周期性,每期要按时出版,学报编辑都要参与其中的组稿、审稿,并对文稿进行“一教”、“二教”、“三教”后的修改,还要负责整个期刊的通教。这样的工作期期如此,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编辑经常会感觉到,前面的一期还没有处理完,又要为后一期做准备。特别遇到寒、暑假,学校的有关部门的工作停止,但学报的出刊还要正常进行,让编辑产生焦虑,担心后续的工作没法开展。
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我们有些员工心态不够平和。对于行里的一些政策不是很了解,断章取义,或是把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当真,过分担忧。
第一、要敢于面对。改革不是为了裁掉某某人,而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发挥每一位员要的特长。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等去竞聘岗位。对我行的职位聘任工作要少埋怨,多宽容;少苛求,多理解。
第二、要善于反思。能积极参与竞争固然是好的,但更要了解自己,去竞争一个自己能胜任的职务。每一个人都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客观的分析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做一个明白人。
中图分类号:TF57文献标识码:A
空分装置采用高压电机作为动力源同轴带动空气压缩机组(由MAN公司提供的)。一端是空压机,另一端通过连轴器连接高压电机。高压电机的详细参数如下:
1一套采用降压启动的高压电机和励磁柜的设备包括同步电机、自耦变压器和电机励磁柜的励磁控制系统。
2电机及励磁调试是按照GE电机和励磁柜的文档(用户手册)。
3电机:功率:13564KVA/12000kW,转速:1500PRM,电压:10000V,
电流:786A,频率:50Hz,功率因素:0.90PF。
励磁柜:输入:3kVA,240V,50hz,单相。
输出:93V,5.4A直流。
自耦变压器:13564KVA,10000V,85%开始,1882A@85%。
调试前的检查工作:
1电机安装满足了电气规范要求。
2绝缘测试结果满足电气规范要求。
绝缘电阻测量
3循环油的质量测试结果满足电气规范要求。
4根据设计图纸检查接线系统满足电气规范要求。
5控制软件的I/O信号线检查满足电气规范要求。
6完整的时序控制逻辑,主要控制的高压断路器包括中性点断路器、启动断路器和运行断路器,利用脉冲信号发送器,发送模拟的时序控制信号,来模拟整个高压电机的启动过程。
正式试车:
2更换速度传感器后励磁柜仍输出堵转保护跳闸。而当手动盘电机时速度传感器输出正确的信号。但当启动电机时,没有速度信号引起堵转保护动作。检查线路及软件均未发现问题。如此的励磁机盖被拆了几次,仍未找到故障原因。最后通过仔细研究励磁机结构发现:电机自由停止时,转子是在最右端,转子的速度传感器车轮可以完全覆盖速度传感器的右端位置(驱动器端侧)。但当电机启动时其转子将返回到其磁场中心位置,只有约2/3的速度传感器被车轮覆盖。如下面的图片:
当转子在磁力中心线位置时,速度传感器车轮覆盖仅约2/3的速度传感器
因此修改了支撑速度传感器的支架位置:当转子在其磁力中心线时,速度传感器完全被车轮覆盖。
在做这项工作时,另一个重要点是保持传感器支架结构,应避免损坏励磁机线圈。下面是修改后的图片:
修改后的转速传感器车轮完全覆盖速度传感器的位置
在支撑速度传感器的支架位置修改好后,再次试车,电机试车成功。并连续运行约2个小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脉冲信号的速度传感器记录,如下所示。
电机额定转速的转速信号
第一:偶尔的一次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是正常的,如果是持续的偏高那就要去医院做检查,持续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大多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像是病毒性感冒,或者骨髓造血方面出现异常等。在医院检查的时候都可以看出。
第二: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增高常见于:病毒感染、结核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等一些疾病,如果发现了就是定期去医院做检查,严重的及时治疗,避免导致更加严重,不要忽视。
第三:平时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要注意休息,这对平时预防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都是有好处的,平常不要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多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避免让自己生病。饮食业要规律。
例一:患者:马某,女,71岁,住院号77187。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4d于2007,11,15日入院。4d前无诱因出现中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涨疼伴恶心呕吐多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在门诊补液、制酸治疗后无缓解入院。查体:腹部膨隆,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左中上腹部压疼未及包块,肠鸣音活跃。血常规检查wbc10.4×109/L,中性粒细胞76.5%,空腹血糖9.8mmol/L。腹部平片:肠腔内可见积气,中下腹可见多个气液平面,腹腔内未见明显团块影。胃镜检查:胃腔内大量食物残留,胃窦黏膜水肿、充血、点状糜烂,胃体前壁小弯侧4mm息肉,十二指肠降段小憩室。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小肠涨气、扩张。距屈氏韧带200cm处有一直径4cm的粪石,纵向切开肠壁,取出粪石,减压肠内容物后横行缝合肠壁,探查腹腔未见异常,逐层关腹。术后胃肠减压,抗炎、补液治疗,术后7天拆线出院。术后追问病史患者发病前有吃柿子史。
例二:患者:张某,男,23岁,住院号80337。因右下腹部疼痛伴呕吐17h于2009,10,15日入院。17h前无诱因出现右下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多次,自服健胃消食片后无缓解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查体:腹部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中上腹部可见长10cm手术疤痕,右下腹部压疼、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活跃。血常规检查wbc16.5x109/L,中性粒细胞724%,腹部平片:右下腹可见多个气液平面,在连硬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加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较多淡黄色渗液,小肠明显扩张,阑尾为盲肠后位,充血、水肿,常规切除阑尾后探查小肠。距回盲部40cm处有一5x4x4cm的包块,质硬,完全阻塞肠管。挤压肿物后包块碎裂,证实为粪石,挤压碾碎后将包块挤入结肠内,探查其他肠段未见异常,逐层关腹。术后胃肠减压,抗炎、补液治疗,术后7天拆线出院。术后追问病史患者发病前有吃山楂冰糖葫芦史。
2.1询问病史不仔细;粪石性肠梗阻是由于一次性进食过多柿子、山楂、黑枣、玉米等含鞣酸食物造成。鞣酸和胃酸可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而沉淀于胃内。柿子内尚含有树胶和果胶遇酸凝聚,可沉淀粘合成块,更可与食物残渣积成巨大团块,这些块状混合物大部分随胃肠蠕动向小肠及以下运动,由于回盲瓣的存在,大部分粪石梗阻于下段回肠,少数可通过回盲瓣在结肠内与粪块粘连凝聚形成大团块,特别是对于肠道功能不好或者习惯性便秘的患者[1]黎华报道好多药物可以引起药物粪石性肠梗阻[2]。本组两例都有明确的吃富含鞣酸食物史。
2.2可以在整个消化道造成梗阻:粪石可以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造成梗阻,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非胃内和结肠内的结石可以在内镜检查时发现外,其他部位粪石都无法在术前获得确诊。
2.3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粪石在影像学检查时无法做出定性诊断,在B超、CT、或MRI检查时均提示肿块阴影,也没有其他的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诊断。
本病术前诊断率低,要求医生在遇到病人时应注意:(1)详细询问病史;(2)仔细的体格检查;(3)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肿块;(4)确诊需靠手术或粪石排出体外。
粪石性肠梗阻可保守和手术治疗。李仙丽报道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粪石性肠梗阻总有效率接近90%[3]。粪石性肠梗阻在临床上虽然少见,但是仔细的询问病史和临床检查,配合辅助检查术前还是可以确诊的。确诊后要及早手术,仔细探查以免遗漏其他部位的病变,避免再次手术。
机体在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后,首发症状往往是发热,疾病初期病因较难判断。目前我们在诊断细菌感染时,往往要做血培养或者其他体液的培养,获得阳性证据才能证实。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作为“金标准”的病原菌培养费时较长,且有污染的危险,而且有的细菌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出阳性结果,灵敏度偏低[1]。其他反映细菌感染的指标,如ESR、C反应蛋白(CRP)特异性不强;碱性磷酸酶(NAP)积分计数与形态学检查(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空泡、中毒颗粒、杜氏小体等)受主观因素影响,且需要一定的经验。目前血常规
中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NE)增高是诊断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但临床上有些病例该指标并不增高,甚至降低[2]。本文对56例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NE)降低者进行分析,目的是寻找一种快速、准确、客观的诊断指标。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分组对照组n=50,为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年龄在20~24岁,男、女各50名;实验组选择2012年我院细菌感染发热寒战期患者n=56。
1.2标本采集采集所选病例、对照组每人静脉血2.0ml于EDTA-K2真空管中。
1.3仪器与试剂为Beckman―CoulterLH750血细胞分析仪,Omlipo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试剂为Beckman―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Omlipo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配套试剂和质控品,做血细胞分析、CRP检测;IL-8测定用上海科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进口试剂盒;贝索瑞氏染色。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则用均值±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率、中性粒细胞直径、CRP、IL-8结果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WBC、NE%、NE直径(μm)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
2.2Beckman―CoulterLH75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体积大小比较
实验统计数据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NEV(fl)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
3.讨论
当前,全血细胞计数是最常用来诊断细菌、病毒感染的检测项目。及时准确的检测结果,明确的诊断治疗标准,对诊断、治疗急性感染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些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尚有不足之处[3]。据王剑超报道,临床有相当一部分感染患者WBC和NE正常或升高不明显,如果仅依据WBC计数和NE判定感染,那么将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可能会漏诊[4]。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有些细菌感染患者WBC和NE并不高[5],甚至有的患者WBC和NE还降低,以此为依据诊断可能会贻误治疗时机。
在研究的56例患者中,表现高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甚至有的低至危急值,中性粒细胞体积变小,CRP在正常范围或略高,IL-8增高;数小时以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体积增大,CRP上升达100mg/L以上。发热早期白细胞数减低,原因可能是①由于细胞因子和交感神经的作用,引起血管收缩和血流减少,粒细胞由轴流移到边集,边缘池粒细胞增多,循环池粒细胞数减低;②有些细菌内毒素、病毒可一过性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等,致循环池粒细胞减少;③IL-8等细胞因子招募中性粒细胞渗出到炎症部位,外周性粒细胞活性增强且趋化黏附于组织血管壁,致循环池粒细胞减少。总之,细菌感染高热早期因神经体液调节,致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血容量不足等,均是致白细胞数减少、中性粒细胞体积缩小的原因,此时仅用WBC计数与中性粒细胞比率这两项指标诊断急性细菌感染较困难。
高峰期由于动脉、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培加,继之血流减慢,严重者发生血流停滞,有利于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并渗出到炎症部位。同时,细菌感染时骨髓在炎症因子刺激下不成熟粒细胞释放增加,如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外周血中出现体积、形态不同的不成熟粒细胞、活化粒细胞以及成熟粒细胞,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平均体积增大、体积大小不一、细胞异质性增大[6]。
总之,细菌感染可使外周血WBC(包括未升高时)的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发生明显改变,且VCS参数又能及时敏感地反映细菌感染及治疗前后血液中白细胞形态学改变。
参考文献:
[1]俞蕾,翁文浩,施惠兰等.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在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应用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2,1:39~42.
[2]王剑超,马春芳,吕国才等.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在急性细菌感染筛查中的初步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2:79~83
[3]张家明,黄胜,卢粤等.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及疗效中的应用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