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面试热点:“名医”“神药”皆生意,网络问诊乱象何时休华图教

国考面试热点:“名医”“神药”皆生意,网络问诊乱象何时休_华图教

济源华图教育|2024-12-1317:12

收藏

2025国考面试热点:“名医”“神药”皆生意,网络问诊乱象何时休_华图教育

【热点链接】

2.近日网上有人建议原京东高管的蔡磊,去用中医治疗其日渐严重的渐冻症,且称这个中医及其医术、药物,已经治好了多例渐冻症云云。

【政策理论】

1.背景

2.危害

(1)网络问诊乱象可能导致患者误诊或治疗不当。由于部分网络问诊平台或医生缺乏必要的资质和专业能力,他们可能无法准确诊断病情,甚至给出错误的治疗建议,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同时,一些平台存在处方药销售监管不严的问题,可能导致患者滥用药物或服用假药,进一步危害患者的健康。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利用网络问诊

进行诈骗活动,如冒用医生身份推销保健品或非法药品,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经济损失和健康风险。

(2)网络问诊乱象还可能涉及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在网络问诊过程中,患者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和病情资料。如果平台隐私保护措施不到位,这些信息可能会被泄露给第三方,导致患者面临麻烦和风险。

(3)网络问诊乱象会对医生的职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网络问诊平台上的某些“医生”或“专家”可能并非真正的医学专业人士,他们通过移花接木的手法,冒用各大三甲医院医生的名义进行健康咨询内容的发布,宣传保健品,提供不专业甚至误导性的健康类回答。此外,一些有资质的医生在网络问诊中为了吸引患者或追求经济利益,也可能会夸大病情、过度治疗或滥用药物,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这些不仅会损害医生的个人声誉,也会影响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和公信力。

(4)网络问诊乱象扰乱了市场秩序,阻碍了网络医疗行业的正常发展。一些无资质或违规经营的诊所通过网络平台开展诊疗活动,扰乱了医疗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这些诊所往往缺乏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技术,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甚至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这种乱象不仅损害了正规网络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利益,也阻碍了整个网络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5)加剧医患矛盾和社会信任危机。网络问诊乱象使得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降低,医患关系紧张。同时,这种乱象还可能引发公众对整个医疗行业的质疑和不满,加剧社会信任危机。

3.原因

(1)公众追求健康的旺盛需求,同时对网络问诊的认知不足。

然而,与此同时,公众对于网络问诊的认知却存在明显的不足。一些患者对于网络问诊的期望过高,认为通过网络问诊就能够解决所有的健康问题,从而忽略了网络问诊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这种心态使得他们容易被不法分子或机构利用,陷入虚假宣传、误导性信息的陷阱,进而购买到无效甚至有害的药物或接受不恰当的诊疗服务。

(2)部分网络问诊平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医疗服务的本质和患者的需求。他们通过夸大宣传、误导患者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用户,从而实现盈利的目的。这种以利益为导向的经营模式往往牺牲了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质量,导致了网络问诊乱象的产生。

(3)医生资质和诊疗水平参差不齐。网络问诊平台上的医生资质和诊疗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平台缺乏严格的医生资质审核和监管机制,使得不具备行医资质的人也能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诊疗活动。这些医生可能缺乏必要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给患者带来潜在风险。

(4)监管存在盲区,法律法规有待完善。部分规范性法律文件虽然规定了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准入条件、执业规则,但没有规定违反执业规则相应的法律责任应如何承担。同时现有的医疗法律法规主要基于线下诊疗,线下与线上存在很大差异,这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或机构钻空子,进行非法网络诊疗活动。同时,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段和方法也未能及时跟上网络问诊的发展速度,使得一些违规行为得以滋生和蔓延。

4.对策

(1)提升公众对网络问诊的认知和辨识能力。加强公众对网络问诊的科普教育,提高患者对网络问诊的认知水平,了解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教育患者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避免被虚假宣传和误导性信息所蒙蔽。鼓励患者选择正规、有资质的网络问诊平台,避免选择非法或不合规的平台。

(2)提高网络问诊平台的自律性。网络问诊平台应建立完善的自律机制,包括严格的医生审核和监管制度,确保平台上的医生具备合法资质和诊疗能力。平台还应加强对医疗信息的审核和管理,防止虚假宣传和误导性信息的传播。此外,要建立患者评价和投诉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反馈和投诉,提升服务质量。

(4)加强跨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打击网络问诊乱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互通有无,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5)推动医疗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加大对罕见病研究的投入,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使得优质医疗资源能够更公平地惠及更多人。

【知识运用】

1.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批宣称“能治罕见病”的中医诊所,这些诊所利用网帖吸引患

者,并通过话术推销药物。然而,经记者暗访发现,这些诊所并没有线上诊疗资质,许多患者在购买高价药物后,也并未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对此,你怎么看

2.为了提高公众对网络医疗乱象的防范意识,你单位计划组织一次以“网络医疗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领导交由你负责,你会如何组织

3.你所在的单位接到群众举报,称某在线“中医诊所”存在编造治疗案例、夸大治疗效果、无医疗资质的客服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以及不具备互联网诊疗资质却对首诊患者问诊并开具处方售药等问题。你立即联系购买药物的患者进行核实,但患者表示该“神药”是他们恢复的唯一希望,并希望你不要查封该在线“中医诊所”。面对这种情况,你会如何与患者沟通请进行现场模拟沟通。

4.“互联网+医疗健康”作为近年来的新兴业态,在便利民众就医的同时,也暴露出处方审核、隐私保护、诊疗质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为规范行业秩序,保障患者权益,国家卫健委先后印发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一系列文件。请谈谈你对出台一系列文件的看法。

1.【评分要点】

(1)能够表明对网络问诊乱象的态度。如网络问诊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服务模式,本应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咨询和诊疗服务,然而当前网络问诊乱象丛生,不仅损害了患者的权益,也影响了整个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等。

(2)能够认识到网络问诊乱象的危害。如导致患者误诊或治疗不当;涉及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对医生的职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扰乱了市场秩序,阻碍了网络医疗行业的正常发展;加剧医患矛盾和社会信任危机等。

(3)能够分析滋生网络问诊乱象的原因。如公众追求健康的旺盛需求,但对网络问诊的认知不足;部分网络问诊平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医疗服务的本质和患者的需求;医生资质和诊疗水平参差不齐;监管存在盲区,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

(4)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如提升公众对网络问诊的认知和辨识能力;提高网络问诊平台的自律性;加大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管力度;加强跨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等。

2.【评分要点】

(1)能够认识到此次活动的意义。如开展此次宣传活动,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网络医疗安全的认识并增强防范意识;引导公众正确选择和使用网络医疗服务;推动网络医疗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

(5)能够做好反馈和总结。如通过问卷调查、线上留言等方式收集公众对活动的反馈意见;对比活动前后的网络问诊投诉数量的变化,评估宣传活动的实际效果;对整个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提炼经验教训等。

3.【评分要点】

(2)能够动之以情,换位思考。如理解患者想要恢复健康的心理等。

(3)能够晓之以理,让患者认识到违规的在线“中医诊所”的危害。如违规的在线“中医诊所”往往存在编造治疗案例、夸大治疗效果的行为;雇用无医疗资质的客服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可能导致患者接受错误或不当的治疗建议,从而加重病情或引发新的健康问题;违规诊所可能不具备互联网诊疗资质,却对首诊患者进行问诊并开具处方售药。这种行为违反了医疗行业的规定和标准,可能导致患者接受不适当的治疗方案;希望患者能够配合调查工作等。

4.【评分要点】

(1)能够表明对国家卫健委出台一系列文件的态度。如国家卫健委及时出台《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一系列文件,是对行业发展的必要规范,也是对公众健康权益的有力保障等。

(2)能够认识到国家卫健委发布一系列文件的意义。如规范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行为准则;提升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等。

(3)能够对卫健委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落实建议。如加强宣传培训;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加强跨部门协作;建立反馈机制等。

(1)网络问诊乱象可能导致患者误诊或治疗不当。由于部分网络问诊平台或医生缺乏必要的资质和专业能力,他们可能无法准确诊断病情,甚至给出错误的治疗建议,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同时,一些平台存在处方药销售监管不严的问题,可能导致患者滥用药物或服用假药,进一步危害患者的健康。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利用网络问诊进行诈骗活动,如冒用医生身份推销保健品或非法药品,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经济损失和健康风险。

(4)加强跨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卫生健康、市场监管、

公安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打击网络问诊乱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互通有无,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1.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批宣称“能治罕见病”的中医诊所,这些诊所利用网帖吸引患者,并通过话术推销药物。然而,经记者暗访发现,这些诊所并没有线上诊疗资质,许多患者在购买高价药物后,也并未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对此,你怎么看

(3)能够晓之以理,让患者认识到违规的在线“中医诊所”的危害。如违规的在线“中医诊所”往往存在编造治疗案例、夸大治疗效果的行为;雇用无医疗资质的客服为患者提供

医疗咨询,可能导致患者接受错误或不当的治疗建议,从而加重病情或引发新的健康问题;违规诊所可能不具备互联网诊疗资质,却对首诊患者进行问诊并开具处方售药。这种行为违反了医疗行业的规定和标准,可能导致患者接受不适当的治疗方案;希望患者能够配合调查工作等。

原文标题:2025国考面试热点:“名医”“神药”皆生意,网络问诊乱象何时休_华图教育

THE END
1.网络咨询医生兼职是骗局吗看你找的是什么工作了,不过一般没有那么多钱的,淘宝兼职的话,一般是99到299的 https://edu.iask.sina.com.cn/jy/2Xtqjp1N9R9.html
2.第16章卖茶女不是网络骗局吗?【所以富二代遭遇了网络诈骗?可以笑吗?真诚jpg】嶖 【这么老的套路,二代哥看不出来吗?我手机上都加了五个卖茶女!】 “大家误会了,她不是骗子,我知道卖茶女的那些骗局,又怎么可能傻傻的上当呢?” 我不是富二代开始解释。 “我认识她其实挺久了,之前一直有聊天,但并不知道她家里种植了茶树,她是我遇见少https://www.hongxiu.com/chapter/25994115709420304/69819313724388176
3.网上盛传“新冠疫情是场骗局”阴谋论,美国一线医生要疯了【文/观察者网 赵挪亚】新冠疫情是“骗局”、消毒剂能治疗新冠肺炎、5G帮助传播病毒自新冠疫情在美国蔓延以来,种种网络谣言、阴谋论和虚假信息肆虐,而网络平台的监管疏漏,以及部分政界人士的背书,都助长了谣言波及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7日报道,阴谋论在网络上的盛行,已经影响到了美国一线医生的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0_05_09_549774.shtml
4.如何识破害人不浅的医疗骗局?刚刚过去的3·15,较真推出了“教你如何打假辟谣”系列方法论文章,这篇里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如何识破害人不浅的医疗骗局——①防骗第一招:夸张的疗效=确凿的骗局,别信网络搜索结果。②防骗第二招:注意疗法“重复性”与“公开性”,别信“个案”。 较真鉴定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98793/
5.[朝闻天下]揭秘网络“医托”骗局网络话术做包装医托变医生助理0:00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朝闻天下]揭秘网络“医托”骗局 网络话术做包装 医托变医生助理 选集 更多 《朝闻天下》 20241010 06:00 《朝闻天下》 20241010 07:00 《朝闻天下》 20241010 08:00 《朝闻天下》 20241009 08:00 《朝闻天下》 20241009 07:00 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598/5dba579f552f4bdfa02d819e021a7b95/index.shtml
6.一个牙膏的骗局,请你小心牙膏能补牙洞?口腔科医生都要喊奇迹 说起牙膏,大多数人的理解是:清洁牙齿,预防蛀牙,顶多再有点美白或者抗敏感之类的功效。 但打开电商平台,现在的牙膏早已不再如此简单朴素,一些卖家宣传的功效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能。 有多离谱呢?例如——能补牙。 https://36kr.com/p/dp1818184109289092
7.植物医生的骗局植物医生上黑名单了吗知识百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同样生产了更多性价比高、销售群众广泛、效果好的产品,比如说植物医生,这个牌子可以说是国货之光。然而小编查阅其相关信息的时候,发现有人说植物医生是骗局,所以不建议大家去应用。那植物医生的骗局是否真实存在?植物医生上黑名单了吗?接下来跟随小编看下答案。 https://m.ilife.cn/baike/b-8921017.html
8.“医托”乱象频现整治应用重典央视揭秘网络“医托”骗局:越治病越重 大视野 8.6万 阅读 1年前 这家医院设医托曝光台 有人叫好 有人担心…… 医院管理 2.7万 阅读 1年前 网络“医托”乱象频出 专家建议对发布平台惩戒 大视野 2.8万 阅读 1年前 医托团伙冒充医生 将老人从大医院骗进小门诊 患者至上 2.4万 阅读 1年前 对“医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90510/content-518904.html
9.一场延续千年的养生骗局?被国民捧上天的阿胶,医生劝你别白花钱一场延续千年的养生骗局?被国民捧上天的阿胶,医生劝你别白花钱 眼看就要过年了,大家也纷纷都会购买一些保健品作为拜年礼物。 而对于阿胶,中国人应该并不陌生。 人们几乎可以从生活的各个角落里看到阿胶,药店里的阿胶药品、超市里的阿胶食品、电视里的阿胶广告、网络上的阿胶推文等等。https://www.ipo1688.com/jiankang/2020/0117/28821.html
10.网传张笑天整形骗局是谣言!圣嘉新张笑天磨骨没失败过真的很牛口碑也就是说,声称张笑天医生涉及整形骗局的说法被证实为谣言。张笑天磨骨有失败过吗?对于“圣嘉新张笑天磨骨没失败过”的说法,应当理解为张笑天医生的手术成功几率非常高,患者满意度普遍较好。圣嘉新医张笑天以其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下颌角、颧骨内推、改脸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https://www.236z.com/information/detail-id-50204
11.宫颈糜烂骗局,他揭穿了2018年,网络上健康谣言四起,导师给他的意见是:“你也是受过正经医学教育的,你不写别人肯定就乱写。就你这个水平,临床上也不缺你这个医生。”后一句看似是否定,但六层楼一直坚信,这是一种善意的鼓励。 就这样,六层楼做出了决定:放下手术刀,去当一名科普工作者。 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3/08/08/d9116ce1d4ad4bd5b0f5cd9fe03a4d0d.html
12.有病乱投医德州一老人电话购药被骗3000元怀疑陷入药贩连环骗局 吃了两种药,韩先生感觉不错,令他没想到的是他自此陷入了一个连环骗局。 服药大约10天后,韩先生突然又接到一个西安的电话,称是“陈记老铺”的用药指导老师,又给韩先生邮寄来了价值780元的药引子,配合着之前的两种药效果更好。 http://3g.sdchina.com/show/3668581.html
13.起底“心灵法门”:手握300万信徒靠法会每年敛财数亿虽然不比以前,但他觉得踏实。 越来越多信徒和张佑军一样,逐渐从“卢台长”的骗局中走出来,有信徒说,信奉“心灵法门”的那段时间让她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家人,失去了钱财,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 (以上刘辉、刘富林、杨小琴、王佑军、落女士均为化名)https://www.ptxw.com/news/zt/xlfmzmm/201807/t20180716_2062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