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对抗抑郁症,信心最重要。我以自己三年来的历程为例,描述一下怎么一步步获得信心的。我甚至认为,如果说抑郁症对人有益,那就是:当治愈之后,你不仅仅获得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获得了对自我的信心。人活天地间,最重要的就是自信。有了自信,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你就会无所畏惧。

·

悄无声息的魔鬼脚步

先叙述一下我患病的过程。

在患病之前,“抑郁症”这个词我是听说过的,但从来不觉得这个词和我会有什么关系;对它的具体内容,我也完全是想当然。人们就是这样,当某一件事并不真正触动你实际利益的时候,即使它整天在你面前飘来飘去,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2011年下半年,不知不觉中,我的工作能力在下降。那时,我并不知道,抑郁症已悄无声息地袭来。

起先,只是发觉自己对于工作不那么应裕自如了。我本来是一个做事情特别快的人,我的同事们称我为一把“快刀”。意指我编记者的稿子时,无论多么冗长芜杂,我毫不犹豫,大刀一挥,“喀嚓”几刀下去,一篇稿子的模样就出来了。

但2011年11月之后,逐渐发觉自己记忆力下降,反应不那么敏捷,处理问题也不那么决断;慢慢地,情绪也出了问题,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对吃、对玩,都索然无味;开小组会,我也不再滔滔不绝,放言高论。

到了2012年3月,两会之前,我的失眠已经发展到服用安眠药,也只能挣扎着睡上一两个小时。工作能力直线下降。

记得那时,我要做一个民政部部长专访,先要设计一个采访提纲。过去,这是举手之劳;那时,千难万难。记得我打开民政部网站,想看看民政部最近做了哪些事情,李立国部长做了哪些讲话,硬着头皮看了半天,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或者说,看到的都是字,却不能把这些字连贯成完整的含意。

非常恐惧,却不明其原因。后来知道,这就是抑郁症最明显的表现之一,生命能量的流失。

很多人都想当然地认为,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好,不快乐。其实不是。抑郁症对人最大的伤害,不是情绪好不好;正常人也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开心就不开心,有什么关系?谁能保证永远开心?开心不是生活的必备条件。抑郁症最痛苦和可怕的,是动力的缺失,能力的下降,这会让你觉得自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第二天,我就开始休假。起先以为,脱离工作,休整几天,恢复睡眠,就会好。哪里知道,半年的病程由此开始。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疾病、承认疾病、处理疾病的痛苦过程。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你必须接受自己是一个病人,而且是精神病人。我过去对于去医院看病是非常消极的,感冒发烧从来不去医院,挺几天就过去了。看病程序也不懂,医保卡也不会用。此时,却要进医院,而且一上来就是安定医院;而且医生告知,隔一个月就要来复查一次,至少要吃半年的药。当时知道这个情况,简直要崩溃,茫茫然游走于医院各科室,如同行尸走肉。

除了坚持,还是坚持

尽管非我所愿,也在劫难逃,我开始了长达半年的痛苦煎熬过程。为何长达半年?关键原因,就是误诊。

不过,时至今日,我并不责怪我的第一个医生。我现在明白,抑郁症是一种非常特异、非常复杂而微妙的疾病,很难把握,我们要允许医生犯错误。我的第二个医生非常客观公允。有一次,当我在他面前流露出对第一个医生的埋怨时,他对我说:“我对你的诊断,是站在他误诊的肩膀上进行的。”听了这句话,我心中的怨怼涣然冰释。

这里,我只想挑出来说一个问题:自杀。

对于一般人来说,想象自杀是非常悲哀和恐怖的事情,但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想象自杀,完全是另一种感觉。晚上,当结束一天的煎熬后,随着思绪,想象着自杀,甚至有一种放松的、温馨的解脱感。可怕就可怕在这里。

尽管如此,即使在最痛苦的时候,理智仍然告诉我,不能自杀。因为责任还在,没有理由、没有资格去死。好在抑郁症患者即使能力缺失,理智并不受影响。那时,我能够做到的,就是用理智提醒自己,不要让自己具备自杀的条件。比如,等电梯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让自己离开窗口,以防某个时刻突然冲动一跃而下。

推而广之,我想对患者说的是,如果你决定坚持下去,那么,在整个煎熬全程中,你要有意识地让自己不具备自杀的条件。

转机突然出现

转机在半年后出现。非常幸运地,6月底,我找到了一个医生,安定医院的姜涛。

起先,友人在“好大夫在线”网站上发现他很受患者好评,就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挂了他的号。当时我非常非常没有信心;这就是今天我做这个讲演的主旨,重要的就是信心。如果我当时能够有信心的话,那么整个过程会变得轻松得多,承受的痛苦也会少很多。

换姜涛治疗,也不是一帆风顺。他对我使用的是联合用药法,下药很猛,第一次就给我开了六种药,同时服用,每天服药多达16粒。副作用很强烈。

时至今日,我评价姜涛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医生。他的了不起,不仅仅是医生高超,更是医德好。这里我说的医德,还不只是工作态度好、不怕苦不怕累之类,而是指他敢于担当。

在当今医患关系恶劣的情况下,很多医生为求自保,以不出事为原则,放弃责任,选择稳妥治疗方法,而不管疗效如何。姜涛则敢于负责,能够从患者利益出发,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组合,而不惜为之承担风险。

这个风险确实存在。他给我开的六种药,服用一周后,没有任何效果。复诊时,他思考了一会,修改了药方,剔除了一两种药,又换上一两种。我那时完全不懂,听之任之,是以“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消极心态在坚持着。

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是最煎熬的日子。副作用集中显现。最困难的时候,走路踉踉跄跄,手抖得抓不住筷子,喉咙发不出声音。

转机在换药后的第19天出现。其实此前两天,就已经有迹象,甚至非常清晰,只是当时不为人所知,甚至也不为自己所知。

什么迹象?那几天,一个朋友来看我,他的女儿的玩具魔方忘记拿走。百无聊赖中,我坐在沙发上,拨弄着魔方,后来,居然把魔方的一面拼了出来。

第二天,好转的迹象更加明显:那天恰逢复诊。等待的中午,在外面吃饭。吃什么?本来,对于“吃什么”,我完全没有个人意愿,吃什么都一样,无非是努力吞咽下去而已。但这天,当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马路对面一家店面上写着“麻辣香锅”四个字,不知不觉流下了口水——那一瞬间,我觉察到:药好像起效了。

下午,去看姜涛,汇报药有可能起效,对他表示拜服,感谢的话滔滔不绝。姜涛则一副见怪不怪、无动于衷的样子。也没修改药方,只是说:“就这么吃!”

当晚,情况急速好转。似乎这半年的痛苦完全是大梦一场,是一段空白,身体、精神完全恢复。兴高采烈、精神健旺、胃口大开、健步如飞。兴奋之下,当夜彻夜不眠。

第二天,一个朋友来访。看到我的样子,既惊且喜。立刻开车出去玩,登红螺寺。半年没怎么出门,此刻登山如履平地,毫不费力登顶,把我的朋友远远拉在后面。在山顶上,给姜涛发了短信,告知情况。

想不到,姜涛的回信,毫无悦色,就几个字:“到医院来让我看一眼。”

我没当回事,回信说:“好,本周六复诊我过来。”

姜涛立刻回信:“不行,立刻来。”

尽管我觉得不必要,但医生的话是不能不听的。第二天,我去找姜涛。他扫了我一眼,就说:“你转相了。”然后埋下头开药方。

他停了几种药,又新开了几种药。我非常疑惑,舍不得这几种药,问他:“明明见效了,为什么要停?”他答:“你别管,照着吃!”

后来,我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姜涛为什么非要我去让他看一眼?他略略瞥了一眼,又看到了什么?我悟到,这就是一个好医生的职业直觉。好比我对记者说,“把你稿子拿来让我扫一眼”,记者的稿子,我扫一眼,就知道这稿子好不好,有没有修改基础;他当时看我一眼,瞬间就整合了我的表情、动作、语言等等蕴含的所有信息,得出判断:我不是抑郁症,而是双相,且已经转相,必须立刻调整治疗方案,在另一个方向上用药。

此后,我的用药就此固定下来,并逐渐进入减药和康复阶段。

钻研病理药理

以上,是我经历的第一个阶段:临床治愈。

“临床治愈”这个词,是我后来学会的,大意是指症状消失。后来我才知道,对于抑郁症来说,临床治愈只是第一步。更艰难的,还在后面。

我后来认识到:抑郁症的症状,只是海平面的波涛汹涌;真正的原因,是海底有火山爆发。要彻底治愈,还需要修复海底的火山口。这就是心理治愈。——这是后话,过一会再说。

回过头看,我学习和研究抑郁症的办法,是不符合科班程序的,用的是林彪的“急用先学”法。我首先想搞清楚,治疗为何会突然见效?于是把我先后用过的11种药,它们的化学结构、适应症、不良反应、毒理药理,挨个研究了一遍;这就必然涉及抑郁症的病理知识,并扩展到对大脑的研究,神经递质猜想;同时阅读大量病例,增加感性认识。

再后来,当零散习得的知识断片逐渐交汇,构成一张网络后,我找来大专院校的精神科教材,系统学习了一遍。这时,我对抑郁症的理论知识就基本成形了。

那个阶段的学习很不容易,因为是自学,实在遇到疑惑难解的问题,无人求教,只好乘复诊的机会问姜涛。他太忙,基本不搭理我,显然对我钻研抑郁症不以为然。

不等他同意,我自顾自说下去:“您最初根据我治疗半年无效这个信息,猜测我有可能是双相,但不确定;又根据我当时的低动力状态,判断我是去甲肾上腺素不足。于是,先使用对去甲肾上腺素有强刺激作用的瑞波西汀,想把我从深度抑郁中提上来,同时试探一下是不是双相;而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转躁,又并用碳酸锂,以防不测。后来,药物突然起效,你看我好转这么快,就要我过来让你看一眼,确信我是双相,立刻停掉瑞波西汀,减半舍曲林,同时加上奥氮平压躁狂。为了稳定,又加上新型情绪稳定剂拉莫三嗪,以防止压躁太狠而转郁——这就是您对我的完整的用药逻辑。”

听到这里,姜涛停下笔,疲惫的脸庞抬了起来,用陌生的眼神盯着我看了一两秒钟,说:“是。”

从那以后,我再问姜涛问题,他或长或短,总会回答几句话,或者几个字。他的片言只语,我总是如获至宝,揣摩回味。

再后来,最痴迷的时候,我会在每周六,姜涛出诊的这一整天,赶到安定医院他的诊室,旁听他看病。那时,安定医院的新楼还没有盖起来,他的诊室破旧简陋,他的身边总是挤满了病人和家属,他无动于衷,从不驱赶。

说到这,插一句话。我当时佩服姜涛,一个依据就是他看病不避人。我自己就有一个体验:我给记者改稿子的时候,如果胸有成竹,就不怕记者站在我后面看;如果我没有思路,就会心虚,赶记者走。姜涛看病的时候,那么多人围观而他旁若无人,可见水平很高。

刚开始收获很大,过了半年,新鲜期结束,慢慢觉得千篇一律,就不再去了。

再往后,到了2014年3月,患病两周年,我想写一点东西作为纪念,同时给自己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最开始写了一篇,抓了一个最刺激的问题,标题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容易自杀》;接着写了第二篇,《如何干预抑郁症患者自杀》;而后一发而不可收,一口气写了八篇,收集在一起,命名为《科普抑郁症》。

莫名其妙地,得了一场病,却增加了一项技能,使得我能够帮助别人,同时和社会的接触面更加深、更加广了。这就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对抑郁症的理解,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开始,我盲目地认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就是全部;我盲目地崇拜西医,认为中医、心理咨询,都没有用处。现在我认识到,这是虚妄。至少心理学,不但有用,而且用处非常大。

在写完《科普抑郁症》八篇后,我开始进入学习和研究的第二阶段:心理学领域。这一块,我目前还在进行中,只是觉得更加困难。心理学博大精深,比病理、药理难得多得多,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得其门而入。我在这条路上往下走着,只是不知道,以我的资质,到底能走多远。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现在回叙到今天讲演刚开始的时候,我说的那两个字:信心。信心从哪里来——答案是:从知识中来,从科学来,从实践来。这不仅仅包括现代医学、病理和药理,还包括心理学。

回过头看,2012年7月19号之后,我兴高采烈,认为自己霍然而愈,其实这只是一个开始,用医学的词汇来说,只是“临床治愈”。距离“彻底治愈”,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条漫长的路,就是依靠心理学的自我疗救之路。

先由病理,再过渡到心理,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为抑郁症本身是大脑有关神经递质的功能性病变,所谓“身心一体”;而把生理和心理相联系的桥梁,就是情绪。

我学心理学,沿袭了学病理学的方法,在看书的同时,就是找人采访。心理学家、心理医生、咨询师……硬着头皮采访,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回来就慢慢揣摩。我体会到,学习心理学之所以困难,除了学问本身的博大精深,另一个难处是,它需要一个人直面自我的勇气。

这看上去简单,其实是非常困难。你需要追溯自己性格的养成,直面既往生活中内心深处幽暗的一面。有一句成语,叫“自欺欺人”。其实欺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欺。一个人下意识的自欺,会把很多东西都遮蔽起来,让你看不见自己,也看不到世界。

所以,如果一个人想看心理医生,首先要问自己:你是否有勇气直面自己?在我看来,如果说抑郁症有好处,那么,当一个人临床治愈,我认为他应该能获得面对自己的勇气。因为他已经从生死边缘走了一遭,人生很多问题,应该可以看清楚、且放下了。这就可以让你获得勇气,来面对自己,解剖自己,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

假如一个人能够真正完成这个历程,那他就会所向无敌,无所畏惧。

自渡渡人

首先,我们要相信科学,直面现实。如果必要,应勇于看病吃药,这是现代科学对抑郁症患者的拯救;

其次,“他渡”又不是孤立的。抑郁症是一种身心疾病,既是生化现象,又有心理特性。现代医学只能临床治愈抑郁症,要彻底治愈,还需要以内心的力量,修复心灵深处的伤口。仅仅“他渡”还不够,还需要“自渡”。“他渡”与“自渡”合力,才能相互支撑,合力完成对生命的救赎。这就要求,患者要直面内心,观照自我,完成精神世界的重建。

“渡人”的意义则在于,接受患者的咨询,为他们提供帮助,一是可以帮你获得经验,更深刻地理解“他渡”和“自渡”的要义;同时这又是一个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我甚至认为,“渡人”的价值实现,要比我从事了20多年的新闻来得更快、更直接。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精神体验。

运动为什么有效?

除了“他渡”、“自渡”和“渡人”,再说一点,就是体育锻炼的用处。体育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我现在开始逐渐认识到,一个轻度抑郁症患者,假如真的有足够的毅力,不吃药,只靠锻炼本身,也是有可能治好的。

为什么跑步对于治疗轻度抑郁症有用?因为跑步的时候,人的大脑是专注的。抑郁症患者一个表现,就是思路集中不起来,跑步的时候,专注的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

再,跑步本身可以产生一种化学物质,叫做吗啡肽。这等同于神经递质,它可以调节大脑,让你兴奋起来。跑步就是制造吗啡肽的过程。

作为治愈的写作

最后再讲一个问题,就是我理解的治疗抑郁症的另一个好办法,就是写作。

最近几天,我在一个群里和群友聊天的时候,表达了一个观点:写作是心灵秩序重建的过程,也是自我心理治疗的手段。

很多人都愿意天马行空地思考,但未必愿意写作。这是因为,写作还是要费力气的。写作是一个把思维片段逻辑化的过程。从心理建设的角度看,写作无异于清理自我,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和心理医生的功能非常接近。

曾经我不那么相信心理治疗,原因是我觉得好的心理医生比好的西医更加难觅。我现在认识到,我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不能因为好医生难觅就否定心理治疗本身。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转变为:如何找到好的心理医生?

从现实出发,当这个问题不那么容易回答的时候,我们不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尝试写作,自己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以我为例,三年来,当直面内心,沉浸于思考和写作的时候,这写作就如同抽丝剥茧,把生命的真相逐层揭开。

在那一阶段,你会发现自己处在一种奇妙的状态中。对美的感受随处可掬,对生活的感激接踵而至,似乎整个人都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驱散了黑暗,光明和希望在那一刻会相继到来。

再回到我今天最开头的两个字吧。现在我可以完整地回答那个问题:信心从哪里来?——信心从对科学的信仰中来,从对心灵的重建中来,从帮助他人的价值实现中来。

有了信心,并不意味着你能够立刻治愈,但至少可以让你在这个艰难的旅程中,不那么痛苦。

THE END
1.抑郁症医生在线免费咨询抑郁症常见病咨询问答产后抑郁症的治疗 宜康百科发布于抑郁症 请填写工作单位! 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旦发现则该积极配合治疗。这种病症一般需要药物治疗,但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绝不仅仅是吃医生开的药,也有家人的爱护以及产妇自己的心理调节等。产后抑郁症的治疗产后抑郁症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旦发现则该积https://www.yeekang.com/article/405
2.抑郁症医生在线咨询抑郁症医生免费咨询24小时在线爱医医医生免费在线咨询中心联合三甲医院专家提供专业的抑郁症科普知识以及抑郁症医生免费问诊,为用户免费24小时在线解决咨询抑郁症相关问题,让用户更好,更快接触优质医疗资源。https://www.iiyiyi.com/video/list_533_534_0_537/p1/
3.抑郁症咨询在线专家免费在线问诊妙手医生2020-08-294509阅读 邓燕精神科 | 副主任医师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擅长: 抑郁症,焦虑症,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 邓燕医生与患者在线问诊交流 病情描述: 抑郁症咨询在线专家免费 邓燕副主任医师 心情不好? 患者 是的 邓燕副主任医师 https://m.miaoshou.com/zxwz/6KAWob9rWnlkEmL3.html
4.免费咨询抑郁症在线医生抑郁症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老年人患有抑郁症会出现情绪低落,经常出现焦虑、恐惧、夜晚失眠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一些消化系统症状,比如厌食、腹胀、便秘等,有些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自杀倾向,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警惕。治疗抑郁症主要是降低患者自杀和自伤的风险,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患病程度,身体状况,https://m.fh21.com.cn/iask/question/list-141-3-1.html
5.心理咨询免费心理测试抑郁症焦虑症心理降平台免费抑郁测试 - 通过测试了解自身情况 抑郁症的表现症状 抑郁症的表现症状能治好吗 微笑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微笑抑郁症和抑郁症哪个更可怕 阳光抑郁症有什么特征 阳光抑郁症怎么样治疗 医生在线回答 帮您解答心理困惑 助您脱离抑郁情绪 专业用心专注 立即咨询 https://www.zhaoyang120.cn/
6.抑郁症专家免费咨询抑郁症专家免费咨询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邓燕 副主任医师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精神心理科 这个疾病一般都是需要长期的用药。 我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抑郁症了 有没有持续了半个月以上的时间,高兴不起来,做什么都没乐趣,也没兴趣做事情,自责,自罪,自我感觉差,不想和人交往https://www.miaoshou.net/consult/YMPaDdAemBjd6pgB.html
7.抑郁症确诊了父母不让吃药看医生不管我能报警吗免费法律咨询如果他们仍然不同意,您可以考虑寻求其他支持和帮助,例如咨询心理医生或社会工作者。https://www.66law.cn/question/46604678.aspx
8.心理咨询免费心理咨询师心理测试24小时专家心理咨询医生在线心理咨询平台汇聚全国知名千位咨询师医生,覆盖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武汉,台州等城市,24小时提供免费在线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测试,帮助需要心理咨询的客户梳理亲子教育、婚姻恋爱、职场人际方面的困扰以及解决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婚姻、挽回爱情等问题。https://www.16757.com/ysh/xinli/
9.抑郁症心理医生在线咨询有问必答阳光型抑郁症可能是指患者的抑郁症状很隐匿,不被周围人察觉,甚至患者给人感觉很阳光和开朗,此类患者往往被忽视,从而造成自杀、自伤的行为等严重后果。治疗上,医生要进行多次详细的精神检查,充分分析及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及严重程度,及时给予保护性治措施、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抑郁https://3g.club.xywy.com/wenda/126454463.htm?from=360glyswd
10.关于抑郁症的求医指南对于这样的医生真的是,连指望他们不要对抑郁症患者保佑偏见都做不到,更不要说其他。我有前辈在北医三院接受couple therapy的时候也遇到了那种严重二次伤害她的人,我自己是一开始到上海精卫求医的时候,说在上海精卫接受特需门诊(也就是谈话治疗,可以约等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咨询),遇到一位女研究生给我做详细的https://www.douban.com/note/693875469/
11.心理医生在线咨询:抑郁症怎么治疗?长期抑郁症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注意尽早开始对长期抑郁症进行治疗,并且注意防治长期抑郁症病情继续加重都需要大家格外重视起来。目前关于长期抑郁症的解决办法并不少,重视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即可,下面壹点灵网为你提供心理医生在线咨询:抑郁症怎么治疗? https://www.ydl.com/xinli/5001
12.咨询抑郁症39问医生也就是说,如果在一个家庭中有得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其他人得抑郁症的几率会 2021-04-13 甲亢抑郁症如何治疗 甲亢抑郁症一般可以通过看心理医生来治疗 。患者可以去医院咨询心理学家,以缓解抑郁症状,在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后,可以对甲亢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若患者在治疗抑郁症时需要https://wapask-mip.39.net/mip/question/11575915.html
13.青少年抑郁症心理教育医生在线咨询测评辅导广州市心韵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专业、严谨、恪守行业伦理的心理平台,为来访者提供青少年抑郁症、分离焦虑、心理测评、心理辅导、心理医生在线咨询、社交焦虑障碍、青少年心理、心理咨询机构、婚姻咨询师、青少年心理教育、心理焦虑等方面的服务。http://gzxyxl.com/
14.得了抑郁症,我还能好吗?你请心理医生,动辄上千、上万的费用让你退而却步。 还能怎么办?让他陪着你! 凌笋昂,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精神科临床实践、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28年,累积帮助2万余位患者,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等病症,已形成独立风格的心理分析方法。擅长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危机干预疗法,甘当来访者的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86726/
15.抑郁症不愿意看医生怎么办苹果绿养生网抑郁症不愿意看医生怎么办2023-02-24 病情描述: 如果抑郁症患者不愿意就医,最好的办法是获得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支持,咨询心理咨询师,外出活动,以及参加有益的活动、适当的运动等来缓解抑郁症状,以便得到更好的治疗。医生回答(1) 康冰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精神科 病情分析:如果有人抑郁症不愿意去看医生,最好的https://m.pingguolv.com/ask/LMNNPLOQG.html
16.成都棕南心理咨询中心成都心理咨询推荐机构成都心理医生哪家成都棕南心理咨询中心是一家专业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提供婚姻情感咨询,青少年儿童学生心理咨询,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疏导咨询服务,成都心理咨询中心拥有心理咨询师15人,设有十五个心理咨询室,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厌学叛逆心理,网瘾都有着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成都心理咨http://www.028a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