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时期“宗周”是雒邑吗?聊一聊我眼中的西安与洛阳。(十)周王朝

如果说周穆王已经“都于西郑”,那原本就没有(以现今的考古成果尚未发现)宗庙和祭祀配置的“丰镐”,就肯定不能继续被称作“宗周”了。这样看来,此时的“宗周”所在地只能有两处,就是本身与“周原”距离很近的“西郑”和早已是完全按照标准国都建制建设并经营百年的“雒邑”。

具体关于徐国的内容,就不多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史书上记载,这个徐国的一代君王“徐偃王”曾经率领大军发动过一次险些动摇周王朝统治的叛乱。关于这场叛乱,历来有好多种说法,有的说是由于徐国的实力扩张太快,以至于“徐偃王”膨胀到犯下了“僭越”之罪。本身徐国就是一个横跨千年的老邦国,到“偃王”已经31世,此时他将自己的“封君”改为“王”,同时逾制建筑徐国都城。当时,周设在雒邑的王城且“方九里”,而徐城的范围据《汉·地理志》记载:“故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从规模上已经大大超过了周王城。所以,周穆王组织了讨伐军对徐国发起了进攻。另一种说法是,在东方的众多邦国不满周穆王无心朝政,只顾着西行享乐,于是在徐国的率领下向周的国都发起了进攻!《后汉书》:“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可见徐偃王的威望还是很高的!还有一些说法,大多与这两种主流的相近,就不一一列举。

就“西至河上”一说中的“河上”,源自《诗经·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是黄河边的意思。那么也就是说,徐国的军队是在进攻“宗周”时打到了黄河边。而在此时,据《史记·秦本纪》中记载:“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也就是说,在“宗周”岌岌可危的时候,周穆王乘坐“造父”的“高铁”一日千里返回了“宗周”,扭转了局势。至于是自己打的,还是借助或指挥“楚”来作战的,也暂不多聊。重点还是在“宗周”。

我个人认为,此时的“宗周”,所指的应该就是雒邑。因为从史书上记载的情况,周穆王千里驰援“宗周”,是因为“徐夷”已经攻到了黄河边。从地理上看,能成为黄河边的区域还是很多的。但是,能称作“河上”的地方,却是有特指的,那就是“郑国”内的黄河边。郑国是在周宣王时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本在现在陕西省渭南市,后由郑武公迁于河南,就是现在的郑州新郑。两处都临黄河,那么,这个“河上”肯定只能指的是现在的渭南或者郑州了。然后,再看两地与之间“宗周”的距离,郑州与洛阳的距离差不多100公里多点,到新郑就算130-150公里吧。那么从渭南的郑地算起到宝鸡“周原”的话,差不多300公里。按照周王朝时期的交通能力来看,这个距离确实有些远了。如果要说打到了黄河边就需要“千里驰援”的话,似乎有些不太必要了。

再有就是我在前一篇文中也提到了,如果按照《穆天子传》中周穆王西征的路线看,他是从雒邑出发,先向北,然后从河北经山西中北部一路向西而行,而并不是像现在西行的路线从陕西宝鸡西出,类似于“陇海线”。那么,且不说这个“一日千里”是否合理,就算可信,参考陕西西部到河南中部的地形地貌,恐怕也只能依靠着广茂的华北平原才能实现了。所以,如果结合《穆天子传》的话,在考虑在其中之前已经提过的“瀍水以西”,也可见在周穆王时期的“宗周”应当就是指的雒邑了。

一直以来,“宗周”都几乎是“丰镐”的专属称谓,至于为什么会有史书记载雒邑在周穆王时期会同时被称作“成周”和“宗周”的情况,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多的佐证出现。既然没有特别明确和极具说服力的论据出现,那我就聊一下我的看法。这就应该先说说在《史记·周本纪》篇末太史公的那段已经被多次提及的话:“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邑。”

我们不用再就这段话本身的注解讨论了,我想说的是得看一下其身后的潜台词。重点就是那句:“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什么意思?直译过来,就是说现在的史学家们基本都认为在周武王伐纣之后,就迁都到雒邑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普遍的看法了呢?这个上面我们其实根本不得而知,而这种讨论的论据,也很有可能和我们现在有些争论的内容相近。想想西周初年至司马迁著《史记》时虽然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史籍可考,但毕竟也已近千年。由于在西周时期,尤其是自穆王起,有明确史料记载的“迁都”就有两次,且都是从“宗周”丰镐迁出,所以,也可想在当时会产生一种观点,那就是既然丰镐已经不再作为固定的国都之一了,那么将这个“宗周”的称谓放在周王室宗庙建制完善的雒邑,也是无可厚非的。再者,自东周起,“宗周”也就是在雒邑了,加之经历了文化昌盛,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对于那些文人的这种“习惯”,也是很有可能养成了。

那么就我的认知下又是什么样的观点呢?说句实在话,以个人理解,这个“宗周”,尤其是在“周穆王”时期的“宗周”,我还是认为并不是在雒邑的。当然,不排除在个别时刻雒邑确实具备了“宗周”的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并不是周穆王时期才有,而是在周成王在位,雒邑的营造时期就已经有相应的建制了。还是我以往的看法,周王朝采用的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双中心”,或者可以直接叫做“双都制”!本身就是“双中心”运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轻易地放弃其中之一而孤独一掷的。这种政策影响了周一朝乃至中国往后的一两千年。直到清末、民国,我们国家的政体也几乎一致维持着“一都多京”制,就以同样的道理。

所以,即便按记载,穆王将国都迁到了“西郑”,那么,原本属于丰镐的“宗周”身份也应该是随着迁到了“西郑”,而雒邑,则是始终担负了“成周”位居天下之中而巩固周王朝疆域稳定的政治作用!这一点上,我的观点始终是没有变化的。

THE END
1.郯城事件最新进展更新民用液压钻井机郯城事件最新动态显示,当地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当前局势,包括加强安保、调查事件原因、安抚受影响群众等。目前,事件已得到初步控制,相关责任人已被处理。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受影响的群众情绪逐渐稳定,社会秩序恢复正常。具体细节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http://5g.wxfszj.com/post/16002.html
2.郯城新闻(2024年12月20日)政务要闻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数据开放 走进郯城 领导之窗 公示公告 部门动态 镇街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视频新闻 >> 时政新闻 >> 正文 朗读 郯城新闻(2024年12月20日)发布日期:2024-12-20 作者: 来源:郯城县人民政府网站 阅读:1 次http://www.tancheng.gov.cn/info/1302/269506.htm
3.在临沂在临沂,临沂日报客户端,官方新闻app。临沂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临沂网络第一新闻客户端https://app.langya.cn/index.php?c=index&a=show&catid=35&id=344
4.专家预言今年山东大地震通海大地震发生于10年1月5日当地时间1时0分34秒,震中位于中国云南省通海县、峨山之间,震级为里氏7.8级,此次地震造成15621人死亡,受伤人数超过32431人。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三大地震。 4、山东郯城——日照或是连云港(未震) 严格来讲,李四光预言的是四大地震带,而不是具体的省份,它们分别是:东南部的台湾https://www.flightjl.com/sstq/23321.html
5.7月25号发生过什么大事温宜13335634496》历史上的7月25号、8月18号和10月7号分别发生了什么事? - 熊奔2477……》 07月25号是我失恋了 10月07号是我结识了位女孩 8月18号是我开始工作 这样,拉丁帝国至此终结。 1668年——山东郯城一带发生8级大地震。 1830年——法国的查理十世宣布敕令,控制报界,解散立法机构并改变选举制度。https://www.da-quan.net/ti/7%E6%9C%8825%E5%8F%B7%E5%8F%91%E7%94%9F%E8%BF%87%E4%BB%80%E4%B9%88%E5%A4%A7%E4%BA%8B.html
6.通报!临沂2人被查!郯城县各级各部门要树牢为民服务情怀、站稳群众立场、积极主动作为,把“12345”热线办理工作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全面查摆在热线工单办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整改促作风转变。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深化“热线首发”监督效能,着力破解热线工单办理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Y2MTI1NA==&mid=2652711225&idx=1&sn=6a45bd242b07145e04a93b2fe65c6e60&chksm=859c2c00b4ff760619f70ead9ddd3e20a2d16881586b8dadfeef5870d7a29c4ebac0fd75bcad&scene=27
7.三国时期的徐州在如今哪里?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的地理环境与东汉一样,并且在东汉的行政单位在三国时期也是大抵上照用不误的。 三国围绕着徐州发生过许多大事,什么曹操屠徐州、刘备三让徐州、吕布夺徐州等等,可以说是三国乱世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在这个缩影里面的徐州,究竟和现在的徐州,有什么渊源又有没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徐州的https://www.lovechongbang.com/dogbaike/48332.html
8.山东郯城第一中学同学联谊会纪念册(高15级毕业40周年暨初12级时光流逝,人生如梦,走向社会,各自不懈努力和奋力拼搏,搞实业,务工,种田地,去参军,上大学,干在各行各业,走向四面八方,随着时间的变迁,风雨侵蚀了我们的容颜,生活让我们发生了改变,但是永远不变的是乡音,不变的是情怀,不变的追求,永远心系的是生我养我的故里,回首往事,将曾经的成功与失败,顺利与坎坷,辉煌与暗淡https://www.meipian.cn/1yceqpdn
9.毛泽东军事活动大事记你们以七八万人之兵力去江南,先在湖南、江西两省周旋半年至一年之久,沿途兜圈子,应使休息时间多于行军作战时间,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达到闽浙赣,使敌人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防不胜防,疲于奔命。” 28日 在华东局工委关于渤海地区整党、整财、整军的报告上的批示中,提出加强军队民主运动,强调“在一切官兵关系http://www.mzdbl.cn/gushi/gushi1/junshihuodong48.html
10.黄巾起义前后时间表及大事记(18418三月,灵帝以南尹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将士屯于洛阳都亭,增修兵械,捍卫京师,又在洛阳周围幽谷(今河南灵宝东北)、太谷(今河南洛阳东南大谷口)、广成(今河南临汝西)、伊阙(今河南洛阳南伊阙山)、钖辕(今河南偃师东南轘辕山上)、旋门(今河南荥阳西汜水镇西南)、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小平津(今河南孟https://www.hongxiu.com/chapter/2782793901253102/9734387482571803
11.盘点:2021年聚氨酯PU行业大事记2021年3月24日,郯城县2021年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春季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斯科瑞新材料科技(山东)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聚氨酯新材料项目正式开工。 斯科瑞新材料科技(山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志成介绍说,此次开工的是17.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生产项目,包括5万吨聚酯多元醇扩产项目、5万吨全水硬泡组合料联产项目、1https://zhuanlan.zhihu.com/p/445470315
12.名节相期要不磨的上一句是什么名节相期要不磨的上一句:一杯忠献堂中酒。诗词名称:《新第先归者五人燕于黄堂故事也酒半啜茶于忠献堂持杯以劝即席赠诗》。本名:王十朋。别称:王忠文。字号:字龟龄号梅溪。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宋人(汉族)。出生地:温州乐清四都左原梅溪村。出生时间:1112年11月9日。去世时间:1171年8月6日。主要作https://www.chuxiaoyun.com/ask/280110.html
13.半月谈杂志社2019年第19期半月谈杂志半月大事 半月大事93-94 期刊:《半月谈》2019年第19期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所罗门群岛建立外交关系9月2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同所罗门群岛外长马内莱在北京举行会谈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所罗门群岛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半月谈杂志默认 海南琼中:富美乡村擘画山城新农村95-95 作者:秦海灵https://www.yfabiao.com/banyuetan/201919/
14.真实的铁道游击队和这支部队的后续历史(铁道游击队)影评《铁道游击队》,是山东文协作家刘知侠根据发生在山东枣庄的真实历史,于解放后的1953年出版的小说。 1956年,同名电影走上银幕,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铁道游击队这支部队。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铁道游击队是什么样呢?这支部队在日本人投降后又去了哪里呢?这支游击队的血脉今天是否还留存在解放军之中呢?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389394/
15.预防校园欺凌活动总结(通用10篇)为进一步提高学生预防校园欺凌事件能力,杜绝校园恶性暴力事件的发生,我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校园欺凌事件加以防范,加大校园及周边区域欺凌事件的防范力度,多措并举保师生安全。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防范意识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导精神。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落实,使每一个教师、同学在脑子中都紧绷安全意识这根弦。我https://www.yjbys.com/zongjie/huodong/1792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