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二十七)(科技篇)打造“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实践与探索郯城县恒丰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

郯城县恒丰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机制健全,由新型职业农民高永任理事长,合作社设有成员(代表)大会、监事会、后勤、财务、机械作业、维修服务、田间植保、农产品销售等部门。按照“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把社员的农业机械、资金、土地等折股入社,年终结算分红。

目前,合作社现有社员309人,各类动力机械91台,配套农机具92台,植保机械55台,年机械作业面积10万亩,服务辐射周边乡镇,服务农户3600余家,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对县域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先后投资1900余万元建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一处,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建成900平方米教学办公楼一栋;建设粮食低温干燥车间1500平方米,烘干设备三套;建设水稻育秧工厂2100平方米,育秧基地150亩;安装瑞士布勒日产120吨大米加工流水线一条,560吨储粮仓一个;注册“南湖里”大米商标,并通过有机认证;建设秸秆收储中心一处,大力实施秸秆还田和捡拾打捆,实现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合作社努力完善分配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探索实践“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服务模式,在助力脱贫攻坚、带动小农户共同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一)完善分配制度,整合资源增强实力。合作社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原则。按劳分配是根据社员的生产效益和出勤作业率进行分配;按股分红是扣除经营成本,40%留作合作社作发展基金,60%用于分红。经营模式是企业投入资金、机械和技术,农户投入土地、人工和部分机械,按“企业+农户+基地”模式生产经营。通过实践检验,这种模式的实施,激发了社员的热情和活力,壮大了合作社的整体实力。

(二)创新入社模式,灵活机制合作共赢。合作社积极创新服务模式,采取灵活服务机制实现互利共赢。根据农户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入社方式。一是土地入股,一亩一股。合作社直接经营农户土地,按每年1000元/亩价格支付农户现金,或以每年450斤水稻和300斤小麦/亩,付给农户粮食,年终农户再按股分红,每股分红160元左右。二是机械入股,对机械评估打价,每1000元为一股,参与合作社分红。农机手按作业面积兑付工资。

(三)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综合农事服务平台。合作社根据农户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一是环节托管服务。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农户可选择合作社为其提供某一环节机械化服务,交纳相应的服务费。合作社平均每亩作业费用40元,低于市场价格5-10元。接受该种服务模式的农户目前达到5000多户,面积10万亩;二是全程托管服务。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每亩向合作社缴纳托管费用490元,低于市场价格100元。合作社现已托管土地面积1.6万多亩,涉及农户3000多家。三是特定环节服务。如水稻生产代育秧、机插秧服务,实现规模生产,节本增效。合作社建成育秧工厂2100平方米,育秧基地150亩,实现机械插秧1.5万亩。与人工育插秧比较:1.5万亩需要秧田1000亩,软盘育秧机只需160亩,节约秧田840亩。四是植保飞防服务。合作社除了承担当地小麦、水稻飞防任务外,服务范围辐射到鲁南苏北等地区,作业面积达4万多亩,有效解决农民生产中病虫防治难题。五是粮食烘干服务。建设粮食低温干燥车间1500平方米,为农户提供粮食烘干服务。价格160元/吨,成本100元左右,低于人工晾晒成本,经过烘干的水稻有效避免了稻米营养成分的流失,提高了粮食质量。

(四)依托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全程全面机械化技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的农户,合作社建成1000亩水稻育插秧示范基地,大力推广软盘育秧和机械化插秧技术。利用托管的土地建设郯城县1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一处。合作社实现年育插秧1.5亩,带动周边农户育插秧3万多亩。为加快郯城县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合作社积极配合工作,建设1000亩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依托基地,大力推广大蒜机械生产作业新技术、新机械。通过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邀请专家技术培训指导,改变了当地农户传统的耕作习惯,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五)强化技术培训,提升服务能力。根据合作社的发展需求,建设了集教学、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楼一栋,面积900平方米,是省、市、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实训基地。电教培训教室120平方米,配备电教器材27台(套)。为提高培训质量,建设教练场地1500平方米,购买培训用拖拉机3台、联合收割机5台、高速插秧机2台,配备专业考评员3人、教练员5人、维修技术教师7人,农民在合作社就可以实现从理论教学、操作训练到田间实践的全程培训,每年培训合作社社员、农机手、种粮大户、普通群众1500多人次,提高了社员和农民的知识技能和服务能力,为合作社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

(六)延长产业链条,打造服务品牌。合作社通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从农资供应到机械服务以及粮食回收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了资金、技术、人脉等资源积累,向粮食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发展,走三产融合发展之路。一是增强自身实力。拥有瑞士布勒日产120吨大米加工流水线一条,560吨储粮仓一个,引进先进包装设备一台。结合实际,先后与托管农户签订水稻回收合同,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0.2元/千克,农户亩均增收120元。合作社年可加工、销售粮食3万吨。二是注重品牌引领。注册“南湖里”大米商标,进行绿色、有机农产品质量认证,打造农产品优质品牌。合作社建设标准化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并进行了“三品一标”认证,第一批有机水稻认证基地450亩。三是强化秸秆利用。建设秸秆收储中心一处,推广秸秆还田和捡拾打捆,年秸秆还田作业面积3万亩,秸秆打捆1.5万亩。

(七)助力扶贫攻坚。富不忘回馈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一是为贫困户提供购机担保;二是无偿托管贫困户土地;三是为贫困户实行免费技能培训;四是吸纳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签订劳务合同;五是赠送合作社股份。三年来,合作社共帮扶贫困户145户,被市直总工会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三、启示思考

结合农机合作社的实际和发展需要,需要强化措施,积极进取,确保工作实效。一是组织农户进行专业生产协作,为农民提供各种有偿服务;把分散的个体农户、企业联合起来,形成行业合力,壮大同业规模,增强规避风险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二是以水稻示范基地为基础,通过提升改造,打造成为集智慧农业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实现远程监控,统一实施检测土壤水份、环境湿度、病虫害防治等。三是强化品牌管理,通过电商平台,加大“南湖里”大米的销售,实现“南湖里”大米生产全程可追溯,从农田到餐桌一站式供应,保障粮食食品安全。四是利用合作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水稻育秧基地、大米加工区、农产品展示区发展成现代农业产业园,集农机服务、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农业产业园。

THE END
1.郯城新闻(2024年12月18日)郯城新闻(2024年12月18日)发布日期:2024-12-18 作者: 来源:郯城县人民政府网站 阅读:3 次打印 中央政府 省政府 各市级政府 县区及开发区 Copyright ? 2002-2021 郯城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郯城县人民政府主办 郯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承办地址:郯城县府前街127号 电话(传真):05396150288 邮编:276100 http://www.tancheng.gov.cn/info/1302/269388.htm
2.公示:郯城县2023年花园镇冷村等3村土地整治(提质改造)项目工程山2024年12月份招标:郯城县2023年度花园镇冷村等3村土地整治(提质改造)项目工程山东省2024-12-19招标人郯城兴田土地开发整理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PUVF4V0556ASH9.html
3.富农兴村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实施农业全链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丰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采取“联合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就近就便联合“四化融合”片区发展,打造集育、耕、种、管、收、烘干、存储、销售为一体的“一站式”农事综合服务平台,探索“订单先行 联合共富”模式,走出了一条强村富农发展新路径。 http://xncapp.cn/article/zixundongtai/difanglianbo/20241211/131082.html
4.旅游专题研究(精选6篇)而近几年城市周围乡村体验旅游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深圳欢乐谷的品牌延伸、芜湖方特欢乐世界的成功,正说明2.在地图上读出四大佛教名山的位置。 (二)填写表格 (三)重点知识提炼 1.四座名山的位置:最北—五台临沂郯城县出现了万亩板栗园和万亩银杏园,费县出现了万亩梨园,还出现了一些远近闻名的葡萄村、银杏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yzn9o6g.html
5.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办郯城县2023年度乡村医生培训班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8月25日,郯城县2023年度乡村医生培训班在郯城县卫健局举行。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伊芃芃,临沂市畜牧场副场长谢伟,仁宏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明磊及学校相关处室系部负责人参加活动。开班仪式由郯城县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禚海燕主持。 https://www.sdmc.edu.cn/info/1042/9772.htm
6.“山东省乡村振兴普法志愿者”致力新时代文明实践11月23日,“山东乡村广播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主题活动——山东省村级12396科技信息服务站(郯城)授牌暨“山东省乡村振兴普法志愿者”称号命名仪式在郯城县举行。本次活动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省司法厅指导,山东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山东省农科院科技信息研究所、郯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乡村广播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http://sd.iqilu.com/articlePc/detail/6135283
7.青岛大学派驻临沂市郯城县第一书记荆彦玮:八年驻村情一颗为民心自2015年2月至今,青岛大学省派驻村第一书记荆彦玮先后在临沂市的临沭县玉山镇朱黄峪村、临沭县大兴镇涝枝新村、泗水县圣水峪镇小河村、郯城县红花镇大院子村连续担任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轮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八年来,荆彦玮共荣立省级三等功三次,先后获得“沂蒙最美第一书记”、“齐鲁先锋”、山东教育系统https://dysj.youth.cn/ywlm/202207/t20220704_13819493.htm
8.沂蒙好“枫”景郯城法院:“枫桥”架在乡村巷陌间晚秋鲁南,风景如画,万亩银杏捧出漫天金黄。贾湾村位于郯城县胜利镇,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也是郯城县首批“无诉村居”。近日,郯城县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347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