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吃了两个肉馅大包子,还喝了鸡蛋汤。”在郑山街道郑山社区孝善食堂里,耄耋之年的吴绍从声音依旧洪亮。“以前一个人吃饭就是凑合,现在一天三顿饭都给做好了放到桌子上,到饭点了来吃就行。村里那些腿脚不方便的,工作人员还给送饭上门。”她细数着“好日子”的种种。
“社区里80岁以上的老人都在这里免费吃饭,一共有50多位。”就餐结束后,工作人员吴绍梅利索地将老人们用过的餐具放到清洗池里。她拧开水龙头,清澈的水争先恐后涌了出来。
同样的水沿着水管流到了村民家里。“自来水早就‘户户通’了,城市用什么水,我们就用什么水,水价比城市便宜一半呢。”郑山街道官路村村民王汉纯吃完午饭,拿起烧水壶接水,“我们村还装了净水设备,你看我这个烧水壶用了三四年了,一点水垢都没有。
随后,记者又来到临沭街道尚庄社区居民卓宝银家中,他悠闲地躺在暖气片前的躺椅上。“有暖气就是舒服!”卓宝银感慨,“家里暖和了,出门不踩泥,现在的日子真不孬。”
11月25日,群众在临沭县青云镇便民服务中心咨询问题。
在曹庄镇,家庭医生的服务让群众倍感暖心。“最近情况都挺稳定的,各项身体指标也在可控范围内,这几天降温了,注意保暖。”曹庄镇朱村家庭医生团队队长梅笑寒为患者检查完身体,不断叮嘱患者家属刘瑞芹一些注意事项。“老伴去年得了脑出血,现在不能说话,梅医生经常过来了解病情,指导用药。”刘瑞芹说。截至目前,临沭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8.58万人,签约率67.08%。
临沭县“沂蒙好栗”片区首届青年造物节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体验。
青云镇腾马村村民庞松松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她已经会做鱼缸盆景和香薰石膏了。这些手艺,都是跟着由礼文化文创产品运营团队的老师学的。“由礼团队免费教我们做手工,我们赚手工费,做出来的产品我们也可以拿去售卖,只需要给他们一点成本费。”庞松松说,这份工作是“沂蒙好栗”片区引来的。临沭县用片区发展的思路谋共富,9个镇(街道)根据资源基础成立片区,推动近100个村庄联振联兴、10余万农民共富共享。
百事食品(山东)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胡振文是去年入职的。“能在家门口进世界500强企业工作,这是难得的机遇,不仅福利待遇好,还能与各地的同事交流学习。”胡振文说。临沭县坚持“实好多快”标准,突破基金资本招商,链式招引“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常态化开展县级领导帮扶企业活动,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好企业越来越多,对人才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沭县聚焦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就业创业相衔接的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全链条发力,实现了初中毕业生“有学上、上好学、得发展”。据了解,近5年临沭县累计投资30多亿元支持教育发展,其中,到2025年基本可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均衡普及。
什么样的日子是“好日子”?雨从早晨一直下到傍晚时分才停,记者行走临沭一整天,天气虽冷,却仍觉百姓心里暖暖的,或许这就是“好日子”吧。(杜辉升王思晴王健徐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