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作为临沂市试点医院通过二甲复审;2014年,在全省县级医院中首批成功创建三级乙等医院;2017年,成为山东省首家五星级医院;2019年,以高分顺利通过三乙复审工作……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这些成就记录下平邑县人民医院的非凡十年。
十年磨一剑,砥砺铸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平邑县人民医院坚持党建引领,深耕学科优势,厚植人才根基,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勇于担当的品质,实干笃行谱写健康民生的新答卷。
十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细沙,但在平邑县人民医院的发展史上,却占据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十年磨一剑,见证了平医的崛起与奋发;十年挑重担,书写了平医的担当与奉献;十年奋进路,走出了平医的荣光与腾飞。
“红色引擎”赋能党建业务同频共振
党建引领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加强党建引领,激发党建活力。十年来,平邑县人民医院党委将党建工作纳入文化建设工程,融入长期发展规划,不断激发党建工作活力,让“红色细胞”迸发出先锋力量,使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医院严格贯彻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系列文件精神,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全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018年8月,医院党总支升格为党委,以此为契机,医院完善和健全了党的组织体系,按照医疗、护理、医技、后勤、职能等系列重新划分所属在职党支部,进一步落实“支部建在学科上”,实现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全面增强了医院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党员数量由2012年的202人,发展成目前的333人。
医院党委凝心聚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清廉医院,努力实现党建与临床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依托“党建铸魂医心为民”党建品牌,创建了“党建1+6”支部工作法,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用”的要求,充分发挥医院内部各党支部的职能特点和工作优势,做到党建工作和临床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制度同步完善、知识同步学习、结果同步考核,建立完善党建与业务“双向融合”的责任落实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创新机制,激发形成医院各党支部主动配合临床业务中心抓党建、党员履职创优争佳绩的双赢效应。医院坚持以党风正行风,以行风清医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有关规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及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努力打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的医疗环境,构建医疗服务优质、医务人员清廉、从业行为规范的清廉医院。2016年,获评“省级文明单位”;2022年8月,获评“临沂市公立医院党建示范点”荣誉称号。
奋楫勇争先软件硬件协同发力
时值初冬,平邑县人民医院仍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医院四期工程、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的21层外科综合楼项目正在收尾验收。投入使用后能够有效扩大医院医疗资源供给,专业化建设将得到很大提升,让患者享受“一站式”医疗服务。
翻开平邑县人民医院十年来的发展史,医院建设这件大事不能不摆在醒目位置。
从2009年医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址起,平邑县人民医院院区提质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2012年,医院二期工程儿科病房楼投入使用;2013年,建设了高标准880平方米急救中心;2014年,实施了三期扩建工程,扩建总面积3.2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内科楼和医技综合楼;2018年4月,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的四期外科综合楼工程开工建设。
升级变化并不止这一点。2020年9月,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162亩,规划建设面积4万平方米的平邑县人民医院北院区暨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开工,目前建设正酣。升级改造后的平邑县人民医院,已成为打造“市域医疗副中心”最坚实的阵地依托。
旧貌换新颜,医院环境布局、设施设备全面升级。开设临床专业60个、病区38个、护理单元49个,编制床位从960张增加到1460张,实际开放床位2000余张,病区内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在硬件配置上,世界领先的德国西门子双源CT、西门子3.0T高端磁共振、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等一大批高精尖设备也悉数装备到位。医院不断深化医改,成立全国第一个县级品质管理联盟,以“品管文化”为引领持续健康发展,医疗业务指标情况持续向好,十年间,全院年均门诊量增长180%,年均出院患者增加27.3%。
创新结硕果学科人才百花齐放
作为全县唯一的三级综合医院、公立医院领头羊,努力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临沂西部区域医疗中心和市域医疗副中心,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看得好病,平邑县人民医院重任在肩。
十年来,医院创造有利条件,优化学科布局,突出优势特色,促进集群发展,开创了以改善医疗服务为主体,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重点的“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通过对学科进行评估定位,分出了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支撑学科和空白学科,从细处着手,医院制定了高尖、中强、低进的专科发展重要决策,把优势学科做精做尖、特色专科做大、支撑专科做强。
2020年,神经内科被评为山东省县域临床重点专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现县级医院冲刺高端平台“零”的突破,这标志着医院在学科建设上达到了新的水平。目前,医院拥有1个省级重点专科,24个市级重点专科,重点专科数在全省同级医院中名列前茅,有15个专科排名中国县级医院专科前30强。
借势借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顺势而为,对接名院,医院先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等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常态化的互动交流机制。2019年,中国放疗界院士、中国精准放疗奠基人于金明教授团队合作站落户平邑县人民医院;和德国施瓦布教授开展“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全流程建设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病理、口腔、神内、肿瘤等先后与德国专家合作。以“七大中心”建设为契机,成就了学科专业的发展,也培养了一批科研型人才。在全市县级医院首家通过了“中国胸痛中心”的验收;卒中中心被评为山东省“高级卒中中心”;被授予“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和“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获评“山东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成功创建临沂市第一批市级创伤中心。医院先后成为滨州医学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临床教学医院、潍坊医学院实践教学医院及10余所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十年来,一个个专科依托于医院的蓬勃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以最新的理念、最强的技术、最温暖的救护疗愈患者,为患者撑起了一方晴空。
技术和人才是学科建设的两翼,所有的成就离不开人的能动性和原创力。医院学科建设坚持人才为先,完善人才开发、实用和评价体系,优化高端人才引进和程序,坚持外引内育相结合,着力建设适应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十年来,医院职工从876人增加至1791人,中高级职称从306人增加至796人。医院还不断加强管理人员自身建设,激发他们的管理创新能力。2015年、2016年和2019年,医院组织全院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分别到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厦门大学进行管理培训,有力推动了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人才,用好人才,十年来,医院始终是本地区人才高地,人才效应凸显。
便民“零距离”服务有力度更有温度
十年来,在改善医疗服务上,平邑县人民医院通过先进文化引领,持续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控制,打造移动互联就医服务新模式,实施门诊全服务流程再造,提升护理管理内涵与质量等创新举措,不断加强医疗业务内涵建设,确保质量和安全。在亲情化服务中要求医务人员换位思考,观察自己的职责,探索亲情化服务的作用,把患者当做“熟人”“亲人”理解和尊重,持续改进患者服务体验,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医院实行门诊、住院患者错时分流,医技检查弹性排班等措施,弹性班次围着患者转。在门诊开诊前,医技科室提早上班,为住院需空腹的患者进行集中检查;门诊开诊后,全力保证门诊患者检验检查结果当天出具。中午休息时段,CT、磁共振、超声等科室值班人员服务不停。门诊结束后,检验、放射、CT、超声等科室继续开展24小时服务,磁共振也由早上6点服务到夜晚,全力保证患者当天完成检查。
用心服务,让服务零距离。护理专科小组开展延伸服务,每月对分管区域入户1次,组织各个专科小组的护士长、护理骨干成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入户走访,进行体格检查、测量血压、功能锻炼指导、用药指导、给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人群提供自理能力训练、卧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管路护理等健康指导,并进行防疫知识宣教等。
便民惠民让医疗服务增温度。医院积极开展白内障、膝关节髋关节置换、心脏外科手术等惠民活动,减免患者部分费用。开设便民门诊,为仅需开具检查或药品的患者服务,免收诊疗挂号费。此外,医院还充实门诊力量,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最大限度方便患者。
大事难事见初心关键时刻显担当
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医院坚守“患者救治、医院感染控制和医疗救治”三大主阵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医院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团队充实到应急体系,累计派遣17000余人次参与省内外核酸采样、定点医院、隔离点及核酸检测基地等任务,谱写了一曲曲逆行无惧、大爱无疆的“战疫之歌”,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医院先后荣获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首批优质和谐平安医院、山东省优质医疗服务示范单位,荣登山东省县级综合医院最佳管理排行榜榜首,获授全国首批“白求恩模范医院”“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国百强县级医院排名从2012年的全国第28位跃居至第20位。
回望历史,洞见未来。十载峥嵘岁月,十载春华秋实,十载初心未改,平医精神在平医人书写的故事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人民所需,奋斗所向。立足“市域医疗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平邑县人民医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展现奋发有为新状态,开启波澜壮阔新征程,向着下一个非凡十年出发!(孟宪华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