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好人,即刻开始!山东好人

我省邵秀美、赵晓凤、崔永英等九名先进典型入选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快来为他们点赞吧~!

山东省候选人事迹

1.淄博邵秀美:27年悉心照料偏瘫母亲、残疾丈夫撑起一个家

邵秀美,女,1965年生,群众,山东省高青县花沟镇北河村人。母亲偏瘫在床27年,丈夫精神残疾,她不离不弃无怨无悔,二十余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母亲关爱丈夫,以朴实行动独自撑起一个家。2023年1月,她入选“山东好人榜”。

母亲偏瘫悉心照顾27年

2022年,邵秀美57岁,她的母亲91岁。回忆起母亲病倒那天的情景,邵秀美历历在目。1995年夏天,邵秀美像往常一样打发自己9岁的大儿子去村南头的姥姥家里陪伴寡居的老母亲过夜。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儿子便慌慌张张地跑回家来,说姥姥怎么叫也叫不起床,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只瞪着眼却开不了口说话。邵秀美一听急了,连忙借了辆拖拉机,赶紧将老人送去就医。经过医治的老人虽然病情好转,但还是落下了偏瘫的毛病。

母亲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谁来照顾她?家里一共姊妹四个,个个都有难处,邵秀美的大姐年纪大,大姐夫去世后,她自己一直寡居;二姐耳朵聋,二姐夫得脑血栓,儿子还残疾;四妹夫在工地干活时摔伤,瘫痪在床。想来想去,邵秀美主动承担起照顾偏瘫老母亲的重担,这一照顾就是27年。

邵秀美对母亲的孝心没有豪言壮语,只是融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早上6点邵秀美准时起床做饭,然后伺候母亲起床穿衣、背去解手、洗脸洗手、一勺一勺喂饭,天冷时背到屋里炉子旁的沙发里,暖和时背到院子里晒太阳。邵秀美100斤的身躯一天要背老母亲进进出出不下十次。除了伺候母亲,邵秀美每天还要按时接送孙子,来来回回得跑六趟。

丈夫精神障碍独撑家庭一片天

尽管邵秀美说姊妹们家庭特殊有困难,其实她自己家何尝没有特殊情况呢?邵秀美的丈夫邵明星身体状况也非常不好。几年前,邵秀美的丈夫开始出现精神异常,半夜经常突然起床绕着床跑,说是觉得心脏跳得快,要活动活动透透气。外面放个鞭炮啥的,就小胆儿,害怕得不行。去医院查心脏,又查不出毛病,最后被鉴定出来精神残疾二级。

在邵秀美的努力下,一家人虽然过得拮据,但是都是孝心满满。丈夫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对老岳母却一直恭恭敬敬伺候。有时邵秀美心里感到委屈,丈夫还会善意地劝她,不管怎样都得照顾好老人。虽然老母亲已经耳聋,但每次孙子到家都会贴心地凑上去叫老姥姥,逗得老人咯咯直笑,天伦之乐在这个家庭也从未缺席。

2.东营赵晓凤: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83岁老人公益服务54年

赵晓凤(本名赵晓风),女,汉族,1941年8月出生,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萃苑社区晓凤义务理发室志愿服务队队长,义务理发54年,发起“晓凤义务理发室”18家,带动志愿者300余人,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曾获第七届“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好人”等荣誉称号。

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用心践行志愿服务

把奉献当作日常习惯,温暖他人温暖社会

用爱带动更多人参与,让蒲公英之花绽放

自2011年,“晓凤义务理发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起,截止目前,“晓凤义务理发室”已达到18家,志愿者队伍已达300余人,平均年龄70多岁。于2021年成立“赵晓凤好人工作室”,服务对象也变得更宽泛,由小区居民走向社会,为环卫工人、敬老院老人、残疾人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项目由单一的理发扩展为保健按摩、针灸、卫生清理、歌舞表演、心理疏导、资金捐助等多个方面。转眼10年过去了,义务理发室在她的带领下,已累计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10万多次爱心撒播。

3.潍坊崔永英:园林人践诺26载让园林成为诚信阵地

崔永英,女,汉族,197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潍坊人,寿光园林建设集团养护管理部部长。从业26年来,她始终信守“为寿光百姓打造最美城市园林风景”的承诺,奋战在园林绿化一线,从一名青涩的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园林管护带头人。一路走来,她不仅用青春和汗水将寿光建设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园为媒,打造100余处诚信游园,还带出了一支拾金不昧的诚信管护队伍,近年来捡拾并及时归还钱包、手机、衣物等170余次。2022年当选“山东好人”。

坚守承诺让推窗见绿成为现实

1996年9月,崔永英走上了园林工作岗位,在此之前,她在济南求学。“济南的游园那么多,那么漂亮,寿光却只有一个仓圣公园,以后我要把寿光的公园建得更漂亮!”这是她初入园林时暗自许下的承诺。

对于绿化修复工程,“保证质量,不误工期”,是她不变的承诺。2018年8月底,寿光弥河生态公园因洪涝灾害受损严重,为了赶在入冬前完成绿地修复,她带领团队24小时盯靠现场,历时30天,清理50厘米厚的淤泥近300万立方米,抢救乔灌木20万余株;后又连续作战35天,赶在11月初完成了240余万平方米的绿地修复工作,弥河沿岸重新恢复优美景观,她兑现了对寿光百姓的承诺,自己却瘦了10斤。

26年来,她坚守初心,用青春芳华装扮出一城锦绣。截至目前,寿光市区拥有公园、游园120余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成为江北唯一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县级市。

以身垂范打造诚信管护团队

她不仅以身示范,还专门制定了诚信员工带薪休假、增加补助等10条奖励措施,引导员工不仅要做“城市美容师”,更要成为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的代言人。工作中,只要遇到拾金不昧的情况,她都会召开诚信评议会,不仅对全部员工进行诚信主题教育,还对拾金不昧员工进行表扬,当选的诚信员工不仅有精神奖励,还能享受增加休假、诚信奖品等。在她的带领下,管护部3000余名员工,每年捡到钱包、钥匙、快递、银行卡并及时归还失主的“小事儿”超过60余件次,到集团专门致谢有记录的达到170余件次,管护部也被评为“寿光市文明诚信先锋队”。

以园为媒建设诚信宣传阵地

作为一名城市园丁,崔永英不仅全身心投入到园林事业中去,还带领团队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寿光园林的诚信形象,擦亮了“诚信寿光”的闪亮名片,以园为媒,将美德和信用融入生活,为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贡献一份“园林”力量。

4.济宁孔令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四十载初心如磐

孔令绍,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中共党员,曲阜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孔令绍四十年如一日,兑现着“一辈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誓言,曾获“全国优秀辅导员”“山东省优秀五老”等荣誉,其家庭曾获“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等荣誉。

扎根群众做家喻户晓的“基层宣讲者”

1984年,刚刚进入曲阜市委宣传部工作的孔令绍在工作中发现,作为孔子故里的老百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却不高。他默默立下誓言,“我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己任,一辈子做下去。”

同年,他开启了传统文化宣讲的征程。从机关到学校、从工厂到农村、从会场到集市,讲党史、讲儒学、讲家风、讲师德,他每年作40余场宣讲报告,足迹遍布22个省市地区,行程100余万公里,累计宣讲1600余场,受众数百万余人次……

“基层宣传干部最该做的就是及时把党的声音送到群众心坎儿上,把我们自己的文化发扬光大。”这是他最常挂在嘴边的话。2021年10月24日,他在曲阜市齐王坡村讲完孝道文化,一位80多岁的老人拉着他的手说:“讲得真好,听了心里很得劲儿。”2018年12月16日,他给河南省商丘市教师讲完师德,商丘市教育局长激动地说:“我从事教育多年,还是第一次听到教师应该具备国家意识,太深刻了!”

2010年,临近退休之际,他向党组织郑重表态:“我会当好党的义工,继续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好。”在他的影响下,小马扎宣讲队、庄户宣讲团等宣讲队伍不断壮大,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走向世界做孜孜以求的“文化传播者”

一边是全国各地的奔波,一边是笔耕不辍的坚守。“一动一静”之间,孔令绍“致力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承诺渐成硕果。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曲阜,发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这让孔令绍备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他做好“文化传播者”的信心。

在宣讲之余,他潜心写作,先后出版《曲阜赋·东方文化的密码》《相融相通以文化人》《铸基·初心映在热土上》等300余万字著作、专著。他主动充当中国文化使者,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拍摄的“家乡的年味儿中,他系统讲述了“春节里的传统文化”;在央视专题片《记住乡愁》《身边的孔子》等节目中,他深刻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频道拍摄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寻脉》中,他留下了“孔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那曾是中国人的信仰”的金句;在中法合拍的纪录片《论语导读》中,他的镜头与中法国家元首、专家一起出现在荧屏中。

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让孔令绍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4月的一次采访。面对美国《华盛顿邮报》“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相矛盾”的刁难,孔令绍以“孔子天下大同的思想与马克思讲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实现共产主义’一脉相承”的回答,让对方哑口无言。在场的中央外宣办成员赞扬他说:“你为国家赢得了尊严,彰显了大国自信。”

诗礼传家做家风建设的“时代践行者”

“文化传承是家风传承第一要素。”这句话是孔令绍在父亲身上习得的。儿时听父亲讲历史、讲人生、讲知识,而今与家人忆家风、谈家训、说家教。文化在传承,家风也在传承。

长期以来,孔令绍特别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他不仅将家风建设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更将其推向社会广泛宣讲。他把“诗礼传家”的孔氏家风用现代语言凝练成“有文化,守规矩”,带动41支家风家训宣讲队伍长期活跃在基层一线。在他的带动下,儿子孔颖、孙子孔齐维续也陆续走上宣讲家风的舞台,联合创作的《中国家风》在友谊出版社出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重点媒体报道其“诗礼传家”家风故事达12篇,孔颖被聘为“山东省好家庭好家风宣讲团”成员。诗礼庭训不仅为孔氏子孙划出了人生坐标,更让好家风成为孔子故里的一张靓丽名片,启迪着广大群众自觉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019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率团到孔令绍家庭调研家庭建设。同年6月28日,全国政协召开“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远程议政协商会,孔令绍作为全国唯一家庭代表受邀发言,并与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对话。时任中宣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晓晖当场指出:“要大力宣传孔令绍这样的好家庭好家风,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往实里抓,往深里走。”

四十个寒暑易节,记录着他传播中华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孜孜以求;宣讲现场、传承途中,彰显着他忠诚于党、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秉承着“一辈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誓言的孔令绍,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道路上,一如既往勇毅前行。

5.泰安黄昌华:20余载倾情照顾小姑子守望相助不离弃

黄昌华,女,1973年6月出生,宁阳县蒋集镇郑龙村村民。从23岁嫁到田家,朴实善良的黄昌华不仅相夫教子、侍奉公婆,还肩负着照顾瘫痪在床的小姑子田二妮,洗刷喂饭、穿衣照料、擦屎端尿,面对这些每天的“必修课”,黄昌华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日夜细心看护;27年来不离不弃,用无微不至的爱演绎姑嫂情深。不仅如此,她还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小姑子的女儿,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接送孩子上下学从未迟到,用自己的爱换来全家人的幸福,被左邻右舍传为佳话。

丈夫的妹妹就是我的亲姊妹

1994年的冬天,蒋集镇郑龙村村民田二妮像往常一样到田里干活,不料一棵树倒下重重砸到她身上,这次意外让二妮胸椎骨折,虽然治疗及时,但还是从此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顾。突然降临的不幸,让二妮遭受了严重的心灵创伤,也给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失去了原有的欢声笑语,家人天天以泪洗面,田二妮也失去了笑容。

1996年,23岁的黄昌华经人介绍,同蒋集镇郑龙村青年田志强结婚,婚后丈夫外出打工。面对瘫痪在床的小姑子,考虑到公婆年岁渐高、照顾起田二妮来愈发吃力,黄昌华主动肩负起洗刷喂饭、穿衣照料、擦屎端尿的重担,不嫌脏不嫌累,从来都是细心照顾。她还安慰二妮不要有任何顾虑,安心养病,好好锻炼,让二妮坚强面对生活。由于二妮卧床后经常食欲不振,黄昌华常做些蛋羹、豆浆、米粥等易嚼、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做饭多依着二妮的口味来,而且倍加注意小姑子房间保持通风透气,又适时提醒她增减衣服,防止感冒。

把外甥女当亲女儿疼

等田二妮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黄昌华的公公婆婆觉得现在这个样子嫁去别人家,日子过得会很艰难,便和黄昌华商量另外盖间房子,找一个不是上门女婿的上门女婿,黄昌华听后欣然同意说绝不能让妹妹受气。

托人介绍,田二妮结了婚,2008年二妮生了一个女儿,二妮丈夫为养家糊口常年外出打工。后来,黄昌华公公婆婆相继去世,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二妮的女儿,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接送孩子上下学从未迟到。

27载姑嫂情深传佳话

27年过去了,岁月让昔日满头青丝的黄昌华鬓角染霜,可她还是无怨无悔的照顾着田二妮,“一晃快三十年了,从照顾妹妹,照顾外甥女,到照顾这一整个家,我一直把二妮当成我亲妹妹看待,把外甥女当成亲闺女,这一路有汗水、有泪水,有艰辛、有困难,但是我都坚持过来了,现在二妮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好,我们一大家子的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今后,我也一定会坚持下去,只要一家人生活的平安幸福,我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黄昌华说道。

27年如一日,家人给田二妮的不仅是体贴入微的照顾,更是血浓于水的无限亲情。田二妮说:“是嫂子勤劳善良的心,让年幼受伤的我活到了现在,让孩子平安长大。哥哥嫂子对我的恩情,今生今世我报答不了!”街坊邻居看在眼里,大家提到黄昌华,都会竖起大拇指:“哥嫂对妹妹这么好,让我们都挺感动的,看到嫂子能够对妹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细致入微的照顾,没有一句怨言,我们看着都非常敬佩。她的感人事迹在我们村都传开了,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就是这样一个饱受波折的家庭,却因为有嫂子的存在而充满着和睦有爱、不离不弃的亲情,使这个家更加温馨。

6.威海张鑫圆:生死瞬间,女辅警冰湖救人传佳话

张鑫圆,女,汉族,1996年9月生,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公安局看守所五级辅警。2022年末,张鑫圆奋不顾身跳入冰湖勇救落水老人的事件刷爆网络并持续发酵,被央媒、省媒广泛报道转发,全网累计阅读量约超6亿人次,在社会上彰显了“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的价值导向。其本人入围第131期“山东好人”,被山东省公安厅授予三星辅警奖励并通报表扬,被威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威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威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人民公安爱人民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2022年12月31日下午,张鑫圆和家人到乳山市河滨公园散步。“快救人啊!有人掉水里了!”急促的呼救声从不远处传来,张鑫圆循声跑了过去。“离岸边七八米的地方,有个人在冰窟窿里扑腾,正在慢慢下沉,看样子年纪不小。”张鑫圆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她来不及多想,身着冬季厚重的衣服,随即踏上薄薄的冰面前去施救,靠近冰窟窿后,张鑫圆迅速蹲下身,用尽全力从湖水中拖拽老人,快要上岸时却再发意外,冰面突然不堪两人负重,大面积破裂,张鑫圆也坠入冰冷的湖水中。刺骨的湖水加上体力的大量消耗,让张鑫圆身疲力竭,但她顾不得害怕,冷静地将头浮出水面后,一只手死死地拽住老人,另一只手用力划水,用坚定的意志在碎冰中拉着老人奋力向岸边游去。闻声赶来的岸边群众及时伸出援手,找到防溺水救援竿,在距离岸边三四米浅水处,张鑫圆借助竹竿的拉扯率先爬上了冰面。

见女儿脱险,岸边张鑫圆母亲知道正值女儿的生理期,在冰湖中的这几分钟有可能会给女儿留下永久病根儿,就在岸边焦急地喊,“先上来,快点上来”。“我没事”“我年轻”“我会游泳”……趴伏在冰面上的张鑫圆没有顾及母亲的催促,转过身又去拉湖中还未上岸的老人,并试图把竹竿前端递到老人手中,此时老人连握住竹竿的力气都没有了,张鑫圆再次跳入水中,最终将老人成功救上了岸。经及时救治,落水老人并无大碍。

弘扬正气传佳话正能量引领大流量

张鑫圆,这个阳光善良的90后姑娘,在寒冷的冬日,用奋不顾身冲进冰湖的身姿温暖了小城的寒冬,“我没事!我年轻!我会游泳!”坚定的话语展现出青春的无限力量,这就是新时代新青年新辅警对人民群众最铿锵的回应!

7.威海舒记德:牢记总书记嘱托深耕野外异域13年找矿报国

舒记德,男,39岁,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地质矿产工程师。他扎根野外一线13年,先后在新疆、内蒙古等10余个边疆省份和吉尔吉斯斯坦、苏丹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曾获“山东好人”和“山东省地矿局十佳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他所在的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是全国找金最多的地质队,曾被国务院授予“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荣誉称号。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该队全体地质工作者亲切回信勉励;2023年1月,该队被山东省委选树为“齐鲁时代楷模”,他是该队职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典型缩影。

死亡之海“续命”无人区里建功

舒记德长年在野外作业、国外勘察找金,有股“拼命三郎”的拼劲儿。2011年,他一头扎入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在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高温、缺水、荒凉的环境里早出晚归,每天徒步10余公里,只为寻找矿化露头线索,采集样品,没有丝毫懈怠。经过近半年细致勘查,为矿方探获了一座中型铜矿,使濒临灭失的矿权得以延续,为矿方挽回了巨大损失。

地下千米编录,驻守矿山七年

2012年,他来到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大柳行地区进行矿山地质勘查工作,在矿上一住就是7年。他一人跑遍了区内十多家矿山和所有的矿井。在井下40度的湿热环境里研究矿体、采取样品,一干就是7、8个小时。返回住处后又加班加点整理野外资料,研究成矿规律,编写项目报告。2014年儿子出生当天,他还在矿上编写报告,忙完工作后匆匆赶到医院,陪伴家人仅仅一周,又重返工作岗位。

草原深部找金创新赢得突破

2019年,舒记德来到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开展金矿详查工作,他和团队抽丝剥茧,对整个矿区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赋存规律进行系统综合研究,认为主要矿体受剪切带控制,赋矿岩石为含炭千糜岩。这一新发现对该区找矿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并在此后的钻探实施工作中得到印证。累计查明金属量近14吨,价值上百亿,实现了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扎根苏丹项目开拓海外事业

作为新时代“英雄地质队”的一员,舒记德和他所在的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8.日照何玉东:“火”车中救人彰显社会正气

何玉东,男,1974年5月生,山东省莒县新立出租车有限公司员工。2022年2月28日晚,在莒县桑园镇大井峪村北,一辆面包车侧翻起火,驾驶员被困在车内意识模糊,何玉东不顾个人安危,成功将驾驶员救出,他舍命救人彰显了社会正气。他先后获评“山东好人”“日照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日照好人”等荣誉称号。

路遇险情,奋不顾身救危难

时针拨回到2022年2月28日21点40分,莒县出租车驾驶员何玉东在从桑园返回莒县的路程中,发现路边有一些散落在地的树枝。他走近一看,发现一辆车侧翻在地,车还发动着,大灯还亮着。何玉东心里一慌,担心驾驶员的安危,急忙上前查看。拍了拍窗户,驾驶室里的驾驶员没有反应,已经有些意识模糊了。

事后,何玉东一脸后怕地说:“当时的情况很紧急,我也没有想太多,就是想着救人要紧!”

他见义勇为,是偶然中的必然

“火车”救人仅仅是何玉东爱心善举的一个缩影,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他更是古道热肠。

十几年来,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志愿服务,例如每年高考时,都会作为“小雨点”爱心车队的一员,给考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每年的重阳节也会去给老人们送上一份爱心,或者是免费搭载老人,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他都会帮上一帮,所以乘客对他的服务也是一致好评。

2017年10月,何玉东捡到了一名乘客所丢失的财物,由于数额较大,何玉东担心是救急的钱,于是他急忙通过好多途径联系到了正心急如焚的失主,并将财物及时归还。

他一直努力用自己的爱心、义举、善行,传递爱心,播撒仁义,温暖着身边的每个或熟识或陌生人。

“我们这个行业作为‘城市骆驼’,也是‘城市之窗’,应该展现出我们的风采,让这个城市多一点温暖。我们或许做不了太多事,但是可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带头争做‘实诚日照人’,让小城的明天变得更美好。”何玉东发自肺腑地说。

9.临沂房德华:扎根基层30载9000幅照片讲好新时代故事

房德华,男,196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党委新闻报道员,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签约摄影师,大众日报特约摄影记者。30年来,他将镜头对准乡亲,用心讲述时代发展的奋斗故事。疫情发生时,他为爱“逆行”,用镜头向群众讲述一线抗“疫”故事;日常工作中,他走到群众身边,拍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和传统文化等系列主题照片,记录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家庭与工作之间,他永远把工作放在首位,即便是父亲临终前也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目前,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纽约时报等中外媒体发表新闻稿件9000余篇(组)。荣获“山东好人之星”等荣誉称号。

为爱“逆行”用镜头传递人间温暖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正当大家居家隔离的时候,房德华决心扛责在肩,为大爱“逆行”,用镜头为各条“抗疫”战线的勇敢的人们留下珍贵的影像,向全社会传递温暖和力量!

2020年1月31日,天还没亮,他就来到京沪高速郯城出入口采访报道,一组名为《山东郯城:战“疫”道路阻击忙》的新闻图片迅速被新华社网站、客户端等多平台播发。疫情期间,他不顾被传染的风险,不间断地上传播发反映当地防控经验和暖心故事的稿件,得到了上级媒体的高度评价和称赞。

疫情期间,每一则重要信息和鲜活画面的背后,正是无数像房德华这样的摄影记者,用默默的付出带给大家希望和力量。

聚焦变化用镜头记录基层发展

在房德华办公桌的台历上,每一页都记录着需要采访的人或事:星期一采访种粮大户赵文争、星期二报道非遗进校园、星期三拍摄爱心食堂志愿者……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忠孝难全用忘我工作弥补深深的遗憾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2019年,房德华曾在一周之内在《临沂日报》刊发6张新闻图片,打破了《临沂日报》创刊以来乡镇通讯员一周刊发图稿新闻的记录。这份成绩的背后,饱含着他辛勤的付出。在忘我工作的同时,很难兼顾对家庭的照顾。由于房德华在外奔忙,父亲临终前也没能见到最后一面,这也成为房德华最大的遗憾。但他把对父亲的思念和愧疚深深埋在心底,化悲愤为力量,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继续奔赴在新闻战线上。

THE END
1.招生入学领导活动及讲话和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措施及其实施情况。http://www.tancheng.gov.cn/zfxxgkpt/fdzdgknr/zdly/jyxx/ywjy/zsrx.htm
2.教育惠民奎区直幼惠民一码通,一直在线为您服务奎区直幼惠民一码通,一直在线为您服务。如果您有什么教育诉求和好的建议,您可以通过扫描“奎区直幼教育惠民一码通”或微信搜索“教育惠民随手拍”进入服务端口,选择“教育惠民一码通”或“教育惠民随手拍”(可上传照片)上传您的诉求,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NTI5MDI1Mg==&mid=2247625811&idx=2&sn=864b85e929cb72721c6f77ab02511127&chksm=fa3c52bc118646a23ee6c65738d84ef3d3b31b4b8a54b8419d8733f0381eaa8f9e021d10c8a3&scene=27
3.山东2市纪委监委通报,2人被查郯城县教育和体育局四级调研员秦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沂蒙清风”微信公众号8月1日通报,郯城县教育和体育局四级调研员秦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郯城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http://m.qlwb.com.cn/detail/24433771.html
4.临沂人事考试信息网:2024年经济师报名时间8月14日9月2日郯城县师郯路15号人社局1215室 8月29日至9月4日8:30-12:00、14:00-17:30 (周末除外,9月4日截止到16:00) 0539-2873358 5 兰陵县 兰陵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楼318室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兰陵县金山路与东升路交汇处) 8月29日至9月4日8:30-12:00、14:00-17:30 (周末除外,9月4日截止到16:00https://www.wangxiao.cn/news/3050752.html
5.山东省各认定机构联系方式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和体育局0531-80998128 0531-80998129微信公众号:济南天桥教育 济南市槐荫区教育和体育局0531-81255674微信公众号:济南槐荫教育 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和体育局0531-88161120微信公众号: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济南市长清区教育和体育局0531-87224160微信公众号:长清区教育和体育局 https://static.jszg.edu.cn/portal/html/phone_sd.html
6.反电诈宣传情况汇报(精选26篇)2、及时组织了网络安全知识有奖竞答。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市委、市政府微信公众号“x发布”上的网络安全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活动参与度和竞答达到“双高”,满分者占据全局答题人数的90%。 3、开展特色活动,扩大宣传成效。统计数据是网络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排查网络数据信息安全隐患,防止对外公布的'统计https://m.ruiwen.com/huibao/6364273.html
7.最美教师”和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省级选树活动候选人为充分展现山东省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躬耕教坛、潜心育人的精神风貌,倡导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7月21日至7月31日“山东教育发布”APP、“山东教育电视台”和“山东教师队伍”微信公众号集中展示2023年度“齐鲁最美教师”和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省级选树候选人视频,https://www.sdjyxww.com/shandong/53282.html
8.2024郯城县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方式(16)教育109680元 (17)卫生和社会工作117288元 (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00855元 (1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08681元 二、青岛市统计局公布数据: 1、上年度青岛市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735元; 2、上年度青岛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2584元; https://m.64365.com/zt/rsshpcbz_jisuan/tanchengxian/
9.“临沂保”正式上线!69元可保一年!最高可报销200万!临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贤军、临沂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洪岭、临沂市财金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兴助、临沂市慈善总会副会长王连正、临沂市银保监分局二级调研员刘智博、人保财险山东省分公司总会计师杨林海,及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市税务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沂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192922
10.2020教师资格认定:山东省各认定机构联系方式中国教师资格网更多关于2020教师资格认定,认定机构联系方式,湖北教师资格证招考信息的内容,请关注湖北教师资格证频道/湖北人事考试!咨询电话:027-87870401。2023湖北教师考试微信咨询: 山东省各认定机构联系方式 查看更多湖北教师招聘消息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湖北教师招聘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第一时间推送给你 (编辑:华图喻老师)https://hb.huatu.com/jiaoshi/1319820.html
11.临沂郯城小学生遭体罚涉事教师被拘留临沂郯城小学生遭体罚 涉事教师被拘留 5月23日,郯城县新闻和网络管理办公室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消息称,郯城县委、县政府对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韩某体罚学生一事高度重视,5月22日下午,成立由县公安局、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事件展开全面调查。http://sd.sina.cn/news/2019-05-23/detail-ihvhiews3899942.d.html?from=wap
12.公众号地区排行榜山东省临沂市2024年12月09日排行公众号预估粉丝头条平均阅读次条平均阅读一周发文操作 行业排行榜细分24个垂直领域,提供预估粉丝、头条及次条平均阅读、一周发文数等参数,系统主要依据公众号预估活跃粉丝进行排名。 1 临沂新闻lytvlyxw 233551 23157 6311 70 详情 2 琅琊新闻网langyaxinwenwang 204806 18501 3675 31 详情 3 平安临沂linyihttps://data.xiguaji.com/areaRank/181/7/20241215.html
13.本公众号免费提供的志书目录(山东部分,2019.3.3更新)聊城地区教育志 1989年 聊城地区棉花志 1992年 聊城地区农村金融志 1993年 聊城地区水利志 1993年 聊城地区卫生志 1993年 聊城地区政权志 1993年 临清方言志 1990年 临清县志 民国时期 临朐县志 清·光绪年间 临朐县志 明·嘉靖年间 临朐续志 民国时期 临沂县志 民国时期 陵县乡土志 清代 陵县续志 民国时期 牟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718/18/13745389_925125800.shtml
14.万事通公众号微帮同城便民信息发布服务平台,通过微帮微信号、微帮微姐信息服务号分享和传达城市的便民信息,帮助大众解决各类需求信息的微帮推广,一个优质的微生活服务平台,为每座城市做一个优秀微帮便民服务平台。 请扫描二维码,查询、发布便民信息: 可以在线本地发布公众账号、微信、兼职、公众号、电话、旅行社、国际旅行社、旅游、https://www.wb78.cn/school/news/18802.html
15.局电话号码罗庄区人社局电话地址在哪里网站人社局 地址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行政办公楼6楼 电话 0539-8246582 网站 暂无 微信公众号 更新时间 2019-02-21 温馨提示:本条信息由云社通收集整理,有可能发生地点、电话、网站、微信公众号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使用前请核实。 扫码快速查看信息 临沂各级人社局https://www.yunshetong.com/jigou/98ea5c45606ee40c
16.2022年临沂教师招聘6426人简章汇总(市直+各县区)2022年临沂教师招聘6426人公告已发布,以下是2022年临沂教师招聘6426人简章详情。滨州中公教育提供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报名指导等相关信息。收藏关注滨州中公教育(bzzgjy)网站公众号及时获取考试资讯。2022年临沂教师招聘6426人简章汇总[市直+各县区] 县区 公告详情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市直 2022年临沂市教育局临沂市卫生http://binzhou.offcn.com/html/2022/06/110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