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5.05.18
抗日战争(三十)—游击烈火沂蒙魂(上)
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
谢辉河北省副省长张子亮刘怀川
1937年8月,爱国志士谢辉、张子亮、刘怀川等人,在莒县十字路镇(今属莒南县)组织了一支200余人枪的队伍,称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谢辉任大队长,张子亮任副大队长,刘瑞卿任参谋。不久,与中共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地下工委临沂军事小组取得联系,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刘怀川:临沂县农林局副局长。
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第八中队
八路军费县抗日游击第二大队
徐子仁山东省煤矿基本建设局副处长
(八路军山东纵队费县第二游击大队·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第二游击大队)原为费县马庄名流徐子仁等组织的抗日联合会武装。1938年冬经中共临费县委教育改编,杨法贤、徐子仁先后任大队长,王右池、董少白、孙士炎先后任政委,滕胜任教导员,萧方洲任政治部主任。辖6个中队,1个特务队,共400余人。主要活动在费县东南部。1940年6月,分别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和鲁南边联支队。
董少白:1938年11月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十二支队政治部主任,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参谋长。1939年6月,日军集中2万兵力,对鲁中、鲁南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在反“扫荡”战斗中,身先士卒,坚守阵地,掩护部队安全转移,在梁邱战斗中壮烈牺牲。
孙士炎:铁道兵铁二师十二桥梁团政委。
八路军费县抗日游击第八大队
赖兆兴旅大公安后勤部长
1939年2月建立,马鸿翔任大队长,赖兆兴任政委,杜秀峰任副大队长,张若林任参谋长。1940年2月编入鲁南边联支队。
临郯费峄四县边联特务营
郭仲选杭州市统战部长、著名书法家
1939年2月组建,王芗南任营长,郭仲选任教导员,高殿尧、孙宪锋任副营长。1940年3月编入边联支队一大队,同年秋编入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
王芗南:(1904—1972)上海农场管理局管理处处长、科研室主任。
临郯青年大队
刘哲民水利部基本建设总局局长
1939年4月组建,刘哲民任大队长,石涛任政委,赵兰章任参谋,约200人。1940年秋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
石涛:中共长宁区委第一书记,1978年彻底平反后,为中共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筹备组成员。
沂水县抗敌自卫军
由国民抗敌协会沂水县会部于1939年在沂水县二区组建,称沂水县抗敌自卫军中队,宋新亭、冯瑞轩(牺牲)、王涉、王松年(牺牲)、顾洪生等先后为中队领导人,接受八路军的指挥,共同对日作战。1942年冬加入八路军主力部队。
沂水(沂中)县大队·独立营
于松泉济南市第二招待所所长冯恺大连陆军学校政委王翰卿山东省民政厅长
1939年6月,以梭峪战斗中失散的山东分局党校警卫连战士为基础,组建沂水县大队,60余人。李钟盈任大队长,同年9月发展到200余人,下设3个中队(后改为连),刘怀文任大队长,郑斌任教导员,李钟盈任副大队长。1940年秋,该大队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同年11月沂水县重组县大队,李贯一兼大队长。1941年秋,将沂水县职工大队(1939年10月组建,大队长于松泉)、青年大队先后编入县大队。1942年5月重建沂水(沂中)县大队,郑斌任大队长,冯恺、王翰卿任教导员。1943年底沂水县大队升级后,建沂中县大队,石大魁任大队长,王翰卿、刘夏峰先后兼任政委。
刘夏峰上海市气象局局长刘木易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1945年8月,改称为沂中县独立营,刘守德、李庆安先后任营长,王树堂任教导员。辖4个连,500余人。1947年夏,改为沂中县警卫营,孙廷明、徐振法先后任营长,刘木易兼任政委。1948年2月,沂中县全境解放后,沂中县警卫营撤销。
八路军南沂蒙大队·南沂蒙县大队·沂南县大队(独立营)
徐敏山济宁专署副专员
1939年6月在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的指导下,以马月如、刘醒吾的两支民团为基础,组成一支抗日武装,称八路军南沂蒙大队,刘醒吾任大队长,张圣府兼任政委,刘彩芹任指导员。1939年12月南沂蒙联防办事处成立后,该大队改称南沂蒙县大队。1940年3月南沂蒙县改称沂南县后,改称沂南县大队(亦称沂南县独立营)。孙绍勋、徐敏山、赵任远先后任大队长(营长),刘希骞任副营长。抗日战争胜利后编入沂蒙支队。
刘希骞: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兼河南省水利厅黄河河务局局长。
八路军津浦路东支队第三团
冯起山东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1939年7月,中共尼山地委和费县县委将费县第一、四、五、六区(均在今平邑县境内)的抗日游击队,合编为八路军津浦路东支队第三团,续志先任团长,冯起任政委,辖4个营,2000余人。11月上旬,该团与中共费县县委机关驻柘沟,夜间遭国民党新三十六师刘桂堂部袭击,扣押团长续志先(经交涉放回),掠去机枪3挺、步枪200余支。事后,津浦路东支队三团番号撤销,所属人员编入一一五师。
日照县三大队·四大队
郑子久山东省副省长郑干山东省总工会主席马达卫大校68军副军长
1939年7月建立日照县人民抗日武装,有30余人,年底发展到300余人,编为3个中队,号称日照县三大队,郑子久任大队长兼政委,林建中任副大队长。1940年秋,日照县三大队除留下一个班外,其余人员全部升级到主力部队。中共日照县委重组日照县武装,称四大队,郑子久、王爱忠、王云舞先后任大队长,于冲、郑干、林岗、马达卫先后任教导员,秦佩三、丁履学、冯兆金、亓善本、李子厚先后任副大队长。1943年10月日照县四大队与滨海独立团合编为滨海军区警备团。
莒南县大队
王东年全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白炎波山东省政协副主席丁斾三滁州军分区副司令员
1939年8月组建。年底发展到200余人,张子亮、王东年先后任大队长,白炎波、杨心培先后兼任政委,熊化民、李万桂、丁旆三、吴文堂先后任副大队长,蓝瑞生(1940年6月前)任教导员。1943年4月,县大队与原滨海军分区第六团一个连等合编为莒南县独立营。
杨心培:1978年5月后,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兼市纪委筹备组组长,中共上海市委顾委会筹备组组长。
莒沂边游击大队
莒沂边游击大队是以朱寿年为首,于1939年8月在燕吉台拉起的抗日武装,始称莒沂边联游击大队,朱寿年任营长,张仁任教导员,贾明贵任副营长。1940年3月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特务第二团第二营。
蒙山大队·费南县大队·费县独立营·费县县大队·平邑县大队
马健夏天泰大校舟嵊要塞区司令员
1940年2月,费县抗日民主政府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政卫队,称蒙山大队。同年9月费县县政府南移改称费南县政府,蒙山大队也改称费南县大队,先后由韩文一、马健兼任大队长,张林夫、于康、周南兼任政委,魏立久、赵寿亭、米栻民、王福堂先后任副大队长,许玉民任副政委。1943年底发展到400余人,费南县改称费县,县大队改编为费县独立营,夏天泰任营长,许玉民任教导员。辖4个连。
韩文一:1955年调回山东,任煤炭部济南基本建设局副局长、徐州基本建设局副局长、山东省煤管局局长等职。1960年当选为山东省政协第三届驻会常委兼党组成员。
马健:历任上海市邑庙区区委书记兼区长、中共上海市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
魏立久:1941年初任县大队副大队长。3月4日牺牲。
赵寿亭:1953——1976年,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工作,任过建工部设计院政治部副主任、华东设计院人事室主任、西南勘察院院长、建材部西南地质公司党委书记等职。
1945年夏费县独立营的第一、二、三连编入鲁南军区第八师第二十四团。费县以第四连为基础组建费县县大队,1946年4月改称平邑县大队。1948年春发展到700余人,编为5个中队,是年3月由副政委吴英奎带两个中队与泗水县独立营合编为平泗独立营,7月升入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师。其余3个中队也于1949年8月升入主力部队。
临沂游击总队
丁梦孙山东省城市建设局局长
l940年3月中旬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临沂游击总队”在庄坞成立,县长丁梦孙任总队长,王献廷(5月)任副总队长,李华源任参谋主任。总队下辖两个大队(亦称营)和一个直属特务连。一大队由杨英杰任大队长,李鸣吉任副大队长,刘锡仁任教导员,二大队由冷晓东任大队长,高秉田任教导员。特务连由孟昭庆任连长,李文治任指导员。总队统一领导邳县、苍马区一带的武装。同年12月,该总队编入沂河支队,为该支队第一大队。
临郯费峄四县边联支队
王六生少将工程兵政委杨永松少将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
1940年3月,由八路军一一五师后方司令部、政治部和中共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委,把边联地区的各支地方武装和自卫团基干队统编为临郯费峄四县边联支队,隶属八路军一一五师。万春圃任支队长,于化琪(同年12月离职)、曾明桃先后任政委,宋鲁泉、贾耀祥任副支队长,王六生(同年12月离职)、董鸣春先后任参谋长,靳怀岗(同年12月离职)、杨永松先后任政治部主任。辖4个大队。1942年该支队并入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第五团。1943年改称鲁南军区第五团。
于化琪: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南昌铁路局党委书记、局长,上海铁路局党委副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副所长、苏州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贾耀祥:新中国成立后,任济南铁路局政治部主任,铁道部电务工程局、电气化工程局局长,第四机械工业部三局、生产技术局局长等职。
董鸣春:22军后勤部副部长。1958年22军改为舟嵊要塞区,任要塞区后勤部长。
莒县县大队
王玉璞烈士刘白涛铁道部副部长
1940年3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九支队第一大队改编为莒县县大队。王玉璞任大队长,张集民任教导员,纪金承任副大队长。同年秋,该大队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旅第六团。
王玉璞:1941年8月12日,率县大队及公安局一个班经小店到达前横山村,与顽军遭遇。双方短兵相接,战斗十分激烈。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郯东北青年抗日救国营(青抗营)
1940年春,郯东北青年救国团办事处在苍马区苗庄子(今属临沭县)组建的抗日武装。石涵九任大队长,权新年任教导员,辖25个中队,700余人。同年6月,该营有500余人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余部编入苍马游击大队。苍马游击大队大队长刘白涛。
郯东北人民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特务大队
1940年春由郯东北动委会组建,钟伯荣兼任大队长,辖3个中队,200余人,同年7月编入苍马游击大队。
五乡边防大队
1940年5月,由郯东北动委会在苍马区沭河西岸的青山、石河等5乡组建,刘福田任大队长,同年7月编入苍马游击大队。
沂南县特务营·沂河特务营
徐尧田大校云南省军区政委
1940年5月,原沂水县五区区长朱亦皆组建100余人枪的武装,称为沂南县特务营,由中共沂南县委领导。朱亦皆任营长。1941年10月,该营改编为鲁中军区第二团第三营。朱亦皆又组建了沂河特务营,朱亦皆任营长,于成任教导员,李怀英任副营长,徐尧田任副教导员。1942年冬撤销。
于成:历任安徽省阜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淮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安庆军分区政治委员等职。1975年6月任浙江省台州军分区政治委员。
郯城县大队
1940年5月,以郯城县农民抗日第一、二大队组成郯城县大队,朱继箴任大队长,王树纶任教导员。同年10月,郯城伪化后,县大队分散为若干游击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