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曾经的江淮小邑,因淝水交汇而得名。从那时开始,一代代居住在合肥的人就仿佛期盼着因合而肥,因聚而兴,依城而旺。
2021年1月26日,合肥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045.72亿的消息,将这一梦想实锤。
突破万亿!已然进入全国城市20强!成功跻身了国内经济指标第一梯队,人们震撼了,兴奋中掺加着惊奇。
“黑马”,“赌城”,“风投神准”,在一个个外界给予的评价背后,我们试着抽丝剥茧,条分缕析,还原一个我们自己眼中的合肥,给家乡一个“自我评价"。
合肥这座在建国初确定省会时只有5万人、5平方公里的“县城级”体量的合肥,当时的GDP仅为0.9亿(可能是全国GDP最小的省会)。
1978年,合肥GDP突破10亿元;
1994年,合肥GDP突破100亿元;2006年,合肥GDP超过1000亿元,提前4年实现GDP过千亿目标。从亿元到10亿元,横跨26年!从10亿元到100亿元,走过16年!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历时14年。
去年全国共有合肥、济南、福州、西安、泉州、东莞、南通七个城市冲击万亿(目前除东莞外其他六市破万亿),这些城市从一千亿向一万亿蝶变,合肥用了14年,其他6市最长用了20年,最短也16年。
苦练内功,久久为功,多点蓄能,奋进不息!让我们看看在合肥人眼中,合肥究竟走过一条怎样的路?
合肥
“九大变化”
第一变,从“三线”到“新一线”
这是综合实力的巨大变化。以前,说起安徽,外地人只知道芜湖、安庆。合肥因为是座“三线城市”而被显得微不足道。
2009年至2019年,10年间合肥一路奔跑,超越自我,更是超越了大多伙伴,经济增幅347.61%,居省会城市第9位超过大连、烟台、南通等22座大中城市,居全国城市第21位与杭州、南京共同跻身新一线城市。
第二变,从“中部省会”到“长三角副中心”
合肥人曾经津津乐道自己的定位:“三基地一枢纽”。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一个本份的三四级城市定位。
合肥的跨越首先来自于眼界和思路的跨越!合肥的城市定位首先进入“新一线”,“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新定位:中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中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把合肥放到一个全新的坐标系!
第三变,从“盲肠”到“枢纽”
没有人能想到,合肥会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高速:一环八射。可谓“四通八道”。
高铁:“米”字型。2小时内到南京、杭州、武汉、上海、郑州;3-4小时内通达北京、福州、长沙、西安。
航空:4E级国际机场。
河运:通江达海。
第四变,从“141”到“1331”
2006年之后,合肥开始拥抱滨湖。之后合肥开启了全新的“141”城市空间布局。一个主城是指在现有合肥二环路以内、312国道以北的城市空间,主要负担城市的综合服务职能。四个外围组团分别是东部组团(包括店埠、撮镇);北部组团(包括瑶海经济开发区、庐阳工业园区、双墩);西部组团(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蜀山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西南部组团(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派镇)。一个滨湖新区指在巢湖东北岸地势较高地段建设滨湖新区(包括包河工业园区)。
2013年6月,合肥“1331”市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正式公布。按照规划,未来的合肥将被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其城市人口将达到千万以上”中第一个“1”是对原“141”格局的概括,包括1个老城区、1个“滨湖新区”和4个城市组团;而第一个“3”延伸出“巢湖、庐江和长丰”3个城市副中心;第二个“3”则为“合巢产业新城、庐南产业新城和空港产业新城”3个产业新城;最后一个“1”为环巢湖示范区。
第五变,从“科教基地”到“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创新中心”
1999年,合肥与北京、成都、西安一起被评为国家四大科教基地。紧握科教与创新的两斧头,合肥几代领导将合肥打造成“主要创新指标稳居全国前列”的“创新之都”,更有人将合肥称为“北方深圳”!
2020年12月4日,我国量子计算的一项世界突破从安徽传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等合作,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即“九章”1分钟完成的任务,超级计算机需要1亿年。
而就在2016年,当潘建伟院士推动我国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时,许多城市都来不及从震惊中回神:为什么是合肥?
2017年,合肥紧随上海之后,成为我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声平地惊雷,让众多省份和城市再也坐不住了:为什么又是合肥?
第六变,从“家电之都”到“显示之都、IC之都”
合肥的起跳是从“工业立市”开始的,合肥的“工业立市”是从争做“家电之都”开始的。
2019年合肥家电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9.4%,占全市比重的12.4%。其中,家电“四大件”总产量6663.91万台,占全国的11.9%,继续位列全国城市首位。传统行业不断做强做大。
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获批国家产业集群,“芯屏汽合”成为产业地标。
产业结构引领合肥整座城市的升级换代。一流人才、技术、思想集聚合肥,使这座城市如日出东方,生机勃勃!
第七变,从国家园林城市到“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合肥被称为“绿都”,因为进入地理教科书的“翡翠项链”环城公园。小而美的合肥给那时到过合肥的人留下美好记忆。
如今的合肥已成为“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天更蓝”:PM10、PM2.5浓度连续六年实现“双下降”,是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水更清”:河流国考断面稳定达标,城市饮用水是来自大别山库区的优质天然水。
“湖更美”: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示范区,水质好转为IV类。
“城更绿”:森林覆盖率达到28.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
这才是我们的美丽合肥。“昨天是一幅画,今天是一首诗。”
第八变,从“平安合肥”到“幸福合肥”
三次捧得“长安杯”,荣获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6次入选“中国最幸福城市”,被评为“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多次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生在合肥是幸,长在合肥是福!
第九变,从“招商人”到“投资人”
到合肥来学招商的人,回去后都说,合肥那不叫招商,叫投资。合肥市政府是最大的“投资人”,合肥投资京东方、蔚来汽车、长鑫电子的故事刷爆网络,合肥因此成了网红城市。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合肥的招商是从刀刃向内开始的。先来个“三大改革”:深化经济领域改革,深化行政领域改革,深化社会领域改革。
不重塑自我,别人凭啥喜欢我?一番再造,合肥果真成了抢手的“帅小伙”“俏丫头"。全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全国十大经商成本最低城市,连续两年上榜最受外籍人才青睐城市,前三甲荣获“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上榜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城市!
“九大法宝”
合肥这二十年,是不同寻常的二十年!当合肥发展奇迹被人传颂时,许多破解密码的工作也理所当然的开始了。是的,合肥的做法不可以复制,因为那是渗透在合肥城市骨子里的精气神。值得思考,值得尊重。
第一法宝,聚精会神求发展
合肥总结出自己的新发展:舍得的精神抓创新,开放的胸怀抓产业,铁的手段抓环境,统筹的方法抓协调,共享的理念抓民生。
第二法宝,紧抓机遇搭高铁
合肥是高铁线经过最多的城市之一。米字线架构,使合肥成为高铁时代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高铁时代引发“同城效应”;
推动了城市化和城市群建设进程;
促进了人才在更大范围的有序流动;
促进了产业链协同,助力产业的集聚。
第三法宝,无中生有强谋划
合肥做新兴产业有与众不同之处,一是超前谋划,二是无中生有。新型显示如此,集成电路如此,光伏、新能源汽车更是如此。产业选择比别人早个三五年才有机会。别人都开始做了,我们就没有机会了。合肥眼光,合肥包容,合肥胆略,成就合肥产业之果。
拓宽产业思路,离不开支持模式的创新。产业基金、示范应用、研发支持,政策工具包必须比别人多样而且有用。
集群发展方可称之为产业生态。先要有龙头项目,然后完善产业链、产业集群,再到产业生态。一旦形成气侯便能成为GDP贡献的大家族。
第四法宝,科教资源显神通
是合肥成就了中科大,是中科大成就了合肥!是科技成就了合肥,是创新成就了合肥。
建设科技平台,抢占科技制高点;
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
集聚高端人才,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五法宝,新型产业结硕果
今日合肥,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已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入选数居全国城市第4位、省会城市第2位。合肥新兴产业地标林立: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是国内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构建了从材料、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初步构建了从基础应用技术、底层硬件、数据计算到智能终端及行业应用的全产业生态体系。
2020年4月29日,百亿级项目蔚来中国总部在肥“安家”,为合肥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积蓄势能。
第六法宝,营商环境最优化
减少审批。合力推进“放管服”,全面落实“一网一门一次”,2020年底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100%个人事项全程网办、100件“办好一件事”集成办。
简化流程。适时向社会公布政务服务“免证办”清单,实现政府一个平台“推服务”、群众一个平台“找政府”。积极推行7×24小时不间断办理,实现政务服务“不打烊”“随时办”。
效能建设。推行党员先锋岗、为民服务示范岗创建,将服务承诺与党员承诺相结合。持续开展“满意处长群众评”“社会评窗口”“千项办件看效能”三个专项评议活动,着力转变作风。
第七法宝,领导干部有担当
这些年,合肥是干部培养基地,也是输出基地。全省各市都有合肥培养输出的领导干部。
合肥的干部有三个特点:敬业,专业,担当!
也有人说合肥是“五心干部”:有事必求成的决心;有事在人为的信心;有不畏艰难的耐心;有坚持不懈的恒心。还有一条最重要,叫“不忘初心”!
眼睛用以眺望天空,双脚必须踏在地上。
有些人步伐与众不同,那是因为他们时时能听见远方的鼓声!
第八法宝,左右逢源接南北
合肥迎来市域环境四大机遇:国家战略多重叠加的机遇,我市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具有“左右逢源”“南北对接”的多重优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的机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突破,加速了产业变革,有利于发挥合肥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国内外产业分工深刻调整的机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国际经济形势持续分化,国内经济大循环加速畅通,为合肥更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有效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提供了新空间。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机遇,国家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合肥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广阔的周边市场,有利于在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中赢得优势、抢占先机。
第九法宝,城市规划气魄大
将800平方公里的巢湖变成合肥的内湖!这是超出许多人想象的!
1990年合肥城区人口仅60万,建成区面积不足7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中小城市,在省会中也是倒数的存在!
现在合肥人口突破1000万,城区人口395万,建成区面积420平方公里,早已把大部分省会城市甩在身后。
安徽作为一个6000多万的人口大省,大城市长期空缺,群龙无首,一盘散沙,以前别人提起安徽、合肥都直摇头,安徽太需要一个大城市站出来主持大局、凝聚人心了。
而合肥的崛起,不仅给了安徽一个主事人,更给了安徽人尊严和信心。
做大城市,是合肥崛起的重要前提。
未来九大梦想
万亿过后志更坚!合肥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过去充满自豪,对未来充满梦想。
真正让人成为人的,恰恰是梦!
合肥今后的路在何方?我们的合肥将是一个怎样的合肥?
展望未来时,唯有更好的思想注入其中,才能光明起来!
梦之一,中国科技先锋
今后,说起合肥,印象最深的一定是科技城,创新城!
合肥将一座怎样的科技城。我们一起去畅游一下吧。
第一站: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服务保障合肥国家实验室建设,高标准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争取国家布局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力争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50个。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创业创新平台,力争在量子科学、磁约束核聚变、类脑科学、生命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等前沿基础领域形成更多引领性原创成果。
第二站,创新性企业。
到2025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到8000家、上市企业过百家。
第三站,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健全“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强化金融对创新的助推作用,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
第四站,创新创业人才库。
第五站,合肥滨湖科学城。
坚持全域创新理念,依托“一心一谷三区”,创建国家级科学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依托国家实验室,聚焦量子通信、计算、测量三大领域,加快建设量子信息创新成果策源地和量子产业集聚地。打造“科大硅谷”,依托中国科大等在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海内外校友科创基地。打造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创新策源强劲、成果转化高效、生活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科学新城。打造国际科学交流和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区,依托滨湖国际科学交流中心等,创设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品牌活动和高端权威论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依托安徽创新馆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加快培育形成千亿级科技大市场。
梦之二,国际竞争力产业集群
立足产业优势,实施“2833”工程,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家电和智能家居、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绿色食品、创意文化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3个千亿级龙头企业,培育300个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冠军”企业。培育布局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精准医疗、超导技术、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梦之三,国内领先数字高地
加快布局数字新基建。包括通信网络、新技术、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四张网”(5G通信网、城市物联网、量子通信网、卫星信息网)、“三项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两类平台”(先进计算、数据存储)、“九大融合设施”(新型市政、新型城市管理、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农业物联网、新型交通、智慧物流、新型能源、新型公共服务、智慧园区)。
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
做强数字经济平台载体。培育大数据、区块链、5G、物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强“中国声谷”“中国安全谷”等数字经济重点园区建设;
推进数字应用创新示范。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等行业数据平台;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区,开发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
强化数字资源开放共享。大力培育数字要素市场,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定价机制,促进数据资产市场化流通。
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升级。
做强做优城市大脑,强化重点领域数字治理能力,促进数据资源安全可控。
合肥将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城市”!
梦之四,宜业宜居人民城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副中心城区能级,规划建设产业新城,培育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
提升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落实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实施“1155”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末,建成及在建铁路1000公里、高速公路1000公里、城区快速路500公里、轨道交通500公里。大力推进沿江高铁合宁、合武段和合新、合肥—安康高铁等项目建设,建成“站城一体”的新合肥西站,推动肥东高铁站改造升级为合肥东站,基本形成“时钟型”高速铁路网。加强国省干线建设,加快明巢高速、德上高速合枞段、岳武高速东延无岳段等项目建设,形成“两环十三射多联”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全市所有乡镇15分钟上高速。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动合肥1小时通达省内其他设区市、2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和邻省省会、3小时覆盖全国主要城市。未来存在于我们将要到达的地方。
梦之五,城湖共生美丽城
梦之六,对外开放促新发展
城市国际化是一个城市广泛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社会文化交流,逐步升级为国际城市的过程。主要包括:双语标识、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国际组织、国际会展、国际赛事,这不仅反映了一座城市现代化建设程度和对外开放发展水平,也有利于塑造合肥良好的国际化城市形象。
梦之七,争创服务高效标杆城市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二是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畅通人力资源流通渠道,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推进能源要素合理流动和开放合作。
三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坚持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办法,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四是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优化财税体制机制,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五是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服务民营企业力度,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励民营企业发挥体制机制优势。
梦之八,共建共治共享幸福之城
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有效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劳动者素质提升能力。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统筹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强化更加优质教育供给:增强高质量教育保障,构建全方位教育体系,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健康合肥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深化医药卫生领域改革,优化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倡导群众性的健康活动。构建多层次社保体系:提高全民社会保险水平,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塑造地域特色城市文化:着力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持续改善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梦之九,构建合肥空间新格局
岭湖相互辉映:以巢湖为核心、江淮分水岭为屏障,构建蓝绿交织、山水交融的全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格局。
六带协同共进:沿主要交通廊道,提速建设合六、合淮蚌、合滁、合芜马、合安、合铜六大发展带。
此外,还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三线一单”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构建“南湖北岭、多片多廊”的市域生态系统格局。
2003年的《合肥晚报》上发表过一则新闻:到2010年,合肥的GDP将过1000亿!在当时这是一条“爆炸性”新闻,因为当时没人敢把1000亿GDP与合肥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合肥提前4年达到了1000亿目标。
当合肥今天过万亿时,有人又将这张报纸贴到了网上,并提出,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想像力?又是什么拓宽了我们的想像力?
今天,我们梳理这“九大变化"、“九大法宝”、“九大梦想”时,我们想到了一个词:久久为功。
当我们把1000万合肥人的期待、付出连在一起时,当我们把这20年7300天串在一起时,我们感受到了这种众志成城,感受到了这种锲而不舍。这是久久为功的力量!
究竟是谁开启了这次征程,重要也不重要;究竟是谁接棒狂奔,重要也不重要;究竟是今天的二十强还是未来的十五强,重要也不重要。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光亮,这座城市的奋发之光,温暖之光,智慧之光已在每个人心中点亮。
生长在这座城市是幸,奋斗在这座城市是福!流汗在这座城市是幸,微笑在这座城市是福!我为能与你一起超越而感到幸福!
“九九”为功!“九大变化”折射出我们身边成千上万的变化!“九大法宝”凝聚着我们1000万人的智慧和力量!“九大梦想”舒展开我们今天和未来每时每刻的企盼和欣喜!
这就是合肥人眼中的万亿合肥!城兴民旺,凡是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来到这座城市的人,相信将会获到越来越多的幸福。
牛年春始,向奋进的人们致敬!希望这座城市越来越牛!(陈弈宏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