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宁德市蕉城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鹫峰山南麓、三都澳之滨,东与霞浦县隔海相望,东北与福安市相连,北接周宁县,西倚屏南县、古田县,南邻福州市罗源县。处于东经119°8′30″~119°20″、北纬26°30′36″~26°58′之间,东西宽70公里,南北长50公里,总面积1664.53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172.9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3万,其中城区人口23万人,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是闽东的政治中心。蕉城区是福建省宁德市政府所在地。辖2街道办事处、10镇、4乡(含1民族乡)。通行闽东方言—宁德片。蕉城区历史拥久,素有"海国斯文地"之美誉;区内留有全省少有、闽东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区内古迹众多,有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天后宫,道光年间建成的蔡氏家庙,明代土堡凉亭,树根包墙留扇门。除外还许多特色古民居,南庐、耐庐、恬庐、紫气东来居等。城区正月游神分为鹏程境、鸾江境、鹤成境、登龙境、龙门境、龙光境。
地名由来
建置沿革
蕉城城区(13张)
毓秀小学及小东门昆豪雪洞(3张)
大事记编辑宋建炎二年七月世农入寇长溪令潘中率兵救死之。绍定四年十匪盗自古田来寇。绍兴二十八年陆游被贬入闽任宁德县主簿,在闽留有《宁德县重修城隍庙记》、《雍熙寺与僧夜话》、《渡浮桥至南台》、《出县》、《还县》。元至正十八年八月徐寿辉为将,江二言率子钱言等来寇城池。蕉志载民避报恩寺贼至寺外六石起闻贼败溃。明正统十四七月沙寇登茂七私掠。蕉志穆杨民兵谢统四擒平之。宏治二年十月一日海寇劫七都。蕉志尚书林聪家御赐宝物一空。正德三十五年,丙长倭贼从罗源来焚掠去,陈廉使屋被焚。三十七年戌午倭贼数百自古田下指挥使鉴玠泰、将王月遇害,贼由漳湾劫商船出海。三十八年已末倭贼福安县分守道舒春芳坚壁。八月浙江守将戚继光帅率士八千至州初六渡金垂初七到县初八晨抵漳湾,帅行淖卤中,把统王如龙、朱载泰经,国匪贼千,治于横屿岛,释俘男女五百。清顺治年八月鲁王遣郑莱率兵围城通志作载。同治辛末三月初三夜盗抢同升堂铺。宣统三年九月改革时匪徒蠢动官绅设包衙围沿。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
蕉城区,位于中国海岸线和太平洋西岸中点,又处于大长江经济板块与粤港大珠江经济板块的融汇中心点。北纬26°31′—26°58′,东经119°08′—119°51′。
地形地貌
地处闽东山地北部,为鹫峰山东坡,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阶状下降,大部地区海拔500米以上,为全国沿海地势最高的县(市、区)。全区最高峰第一旗,海拔1479米;东部高丘陵坡度较大,多直逼海岸。霍童溪两岸和部分沿海分布低丘陵、河谷冲积平原和断续海滨平原。岛屿20多个。
气候水文
水文条件
主要河流霍童溪,干流长126千米(境内68千米),流域2244平方千米(境内517.5平方千米),支流有赤溪等;七都溪长58千米,流域334平方千米。主要湖泊东湖,面积3平方千米;人工湖金涵水库面积72公顷。
气候条件
霍童溪年平均气温19.0℃;1月平均气温9.6℃,7月平均气温28.7℃;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2.4℃;≥10℃积温6111℃。年降水量2013.8毫米,无霜期317天。
夏季:梅雨终止,月平均气温升至25℃以上,进入7月后有时高达35℃以上,天气炎热。季内多为东南风或西南风,台风频繁,局部有雷阵雨或台风雨,温度高,日照多,蒸发大,是一年中的相对干、热期。
秋季:此时夏季风转为冬季风,气温渐低,降雨明显减少,天气晴爽。有些年份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小股冷空气不易南下,形成“秋老虎”天气。9月下旬,有强冷空气过境,出现“秋寒”(气温≤20℃)。11月以后,内陆山区已见初霜。
冬季:气温急骤下降,霜日渐多。内陆少数地方出现冰冻和雪,雨水稀少。1月份最冷,不论山区或沿海,月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下。
自然资源编辑蕉城区,花岗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丰富。林、果、茶、牧、山场别具特色;溪河密布、水量充足,水电资源丰富;海域滩涂辽阔,水产养殖品种繁多。
人口编辑1949年时,宁德县有45530户,161686人(其中男93050人,女68636人)。1959年,增至52198户,200348人。1960、1961年,分别减至49215户,189370人与51074户,186553人。此后,全县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1992年,(县级)宁德市有85460户,371079人(其中男197712人,女173367人),比刚解放时增加39930户,209393人,分别增长87.7%和129.5%。据《宁德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蕉城区人口429260人,占宁德大市的15.21%。。
经济编辑2010年,蕉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91亿元,比2009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8.56亿元,增长24.0%;第三产业增加值70.06亿元,增长1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790元,比上年增长14.0%。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略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5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0%,超出“十一五”规划目标2.5个百分点,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5.2个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4.4%、22.2%和14.6%。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8.7∶24.1∶57.2调整为2010年的14.4∶30.4∶55.2。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蕉城区早在宋代就有兴办手工业的记载。1950年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手工业生产也得到恢复发展。“大跃进”背离了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农田大片荒芜,加上自然灾害,使农业全面减产,工业生产原料锐减,工厂无法正常开工。1961年起全面推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6年后,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工业生产再次遭受破坏。1970年,随着地区行署机关迁至宁德,一批地属工厂相继开办,加上县大泽溪水电站投产发电,大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全县工业总产值开始上升。1976年达3107.31万元。1978年又升至4916.31万元。1978~1992年,蕉城区工业持续全面发展、大踏步前进。15年中,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4916.31万元增至1992年的24351.39万元,增长395.32%(按1980年不变价),年均增长33.02%。工业企业从105个增到1447个,增长12.78倍。工业固定资产总值从3097.9万元增加到13442万元。利税从595.04万元增加到2138万元。“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蕉城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2%,比“十五”时期提高15.3个百分点。2010年,蕉城区工业增加值20.66亿元,比2009年增长2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67亿元,增长36.8%。
第三产业
解放初期,国家保护私营商业。1950年,蕉城区城乡有私营商业企业850家,从业人员1400人,资金26.8万元。1954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农村组织供销合作社,形成国营商业、集体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网络。此后,国营商业掌握主要商品货源,成为市场的主体;供销合作社形成农村经济综合服务中心。这一时期的商品购销在计划经济的指导下,实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日用工业产品统购包销,计划销售,凭证购买商品,市场萧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发展,市场放开,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并存,个体商业十分活跃,形成多种经济成分的商品购销网络,商品销售量大增。1992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70798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商业44522万元,集体所有制商业9974万元,合营商业2494万元,个体私营商业13808万元。“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蕉城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51亿元,相当于“十五”时期的2.2倍;五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2%,比“十五”时期提高1.7个百分点。2010年,蕉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63亿元,比2009年增长21.3%。其中限上企业零售额18.03亿元,增长42.2%;限下企业零售额30.60亿元,增长11.6%。
社会编辑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蕉城区医药行业历史悠久。早在西晋,医药家葛洪就在蕉城区支提山上研制丹药,东晋王玄甫在三都笔架山等处研究养生学和人体科学。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县公署设惠民药局,从事中医研究活动。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县衙门设立医学训科,作为管理机构。清道光二十五年(1885年),县城已有药铺(店),当时,百姓求医问药皆为中医中草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加拿大人韩美宝在蕉城区创办圣教妇幼医院,西医西药开始传入蕉城区,并开始分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等。1949年前,由于社会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普遍贫困,疫病丛生,群众缺医少药,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往往求助于巫医神汉,造成不少悲惨结果。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建立防疫保健机构,壮大卫生队伍,消灭和控制天花、鼠疫等传染病,医疗技术迅速发展。2010年末,蕉城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5个,其中医院7个,卫生院12个,社区服务中心3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512人,其中医生900人,注册护士1082人。共有卫生机构床位1960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57人。
文化艺术编辑霍童线狮:线狮,又称抽狮,其流传于闽东历史文化古镇霍童镇,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游艺表现形式。线狮表演主要通过艺人对线狮头索、尾索及腮索的拉动和操纵来表现狮子的动作和表情,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乔装动物的杂技节目,堪称中华绝活。传说隋代谏议大夫黄鞠公曾为霍童灌溉村田,造福子民,当地以举办“二月二”灯会的方式来纪念他,线狮表演是“二月二”灯会中最具特色的节目之一。
霍童(7张)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福建沿海木船制造的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隔成各自独立的一个个舱区,即每个舱区与舱区之间密闭而不相通。这样的结构所起的作用是,被分隔成若干舱的船舶在航行中万一舱位破损一两处,不至于导致全船进水而沉没。只要对破损进水的舱进行修补堵漏,可使船继续安全航行。除此之外,船舶的功能主要是运载货物,在有水密隔舱的船舶上,货物可以分舱储藏,便于装卸与管理。
旅游编辑1城西郊建戚继光公园,有白鹤鼻山,山中有众多历代文人骚客所留摩崖石刻。
白鹤岭古道的摩崖石刻(9张)
2西北郊基亭冈有烈士墓、纪念碑。3东北郊有天王寺景区,镜台山与南郊玉女峰为市区左弼左辅,玉女峰麓南漈山公园有飞瀑流泉、怪石奇岩。4始建于唐咸通九年(公元八六八年)报恩寺,寺内有两座宋代石塔。5城区大华路15号黄承志故居月爿坪(故居厅内悬挂牌匾五面以及两道清光绪年26间圣旨)。
大华路黄承志故居水井6天后宫(妈祖庙)为1937年国共合作谈判地点。7城区鹏程境中南路马厝里14号的古民居-绣花楼,始建于万历年间(1573-1619)占地345平方米木构建筑;西阔七间,进深四间,整个建筑分大厅和绣花楼,两部分;1992年12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位于城区与太平天国事件有关的云南按察使蔡步钟之官邸——“廉访第”9城区环城路宋绍兴元年建成的城隍庙
城隍庙(5张)
10霍童宏街宫是1933年霍童农民武装暴动旧址。11支提山,唐末列为中国名胜“三十六洞天”之一,明代永乐帝题赠“天下第一山”,支提寺(华严寺)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12虎坝桥头狮子峰,“幽谷隐龙潭,深山藏古寺”。13那罗寺皱石作壁。15三都澳誉称“海上天湖”,漳湾横屿(洪水岛)是戚继光抗倭胜利纪念地。16蕉城区金涵中华畲族文化村。17展旗峰,海拔1165米,拥有高山草场。18宁德第一旗山,海拔1497米。为洋中最高峰,其形如旗。19兔耳岭景区位于堂义村后山,与第一旗山山脉相连,山势以,石怪,松奇,云海,千层山,陡而不险,高而不危。景点路线待开发,将是宁德未来旅游的重点项目。
林前路蔡威故居
合并图册(11张)
特产编辑
大黄鱼蕉城区为福建省茶叶、枇杷、商品牛生产基地之一,中国大黄鱼之乡,晚熟龙眼之乡。晚熟龙眼以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享誉全国;“大山银毫”、“茉莉春毫”茶为上品。农副产品还有稻米、茉莉花、白木耳、蘑菇、香菇、花生、油菜籽、油茶籽、油桐籽、桃、李,青山柚、溪边柿著名,兔毛,淡水鳗、鲢、草鱼,大小黄鱼、马鲛、鲳、鲨、墨鱼、带鱼,梭于蟹、对虾,海带、紫菜、牡蛎、蛏,名产大黄鱼、二都珠蚶、漳湾熨斗鲟,禽畜良种闽北白鹅、福安水牛。工业有食品、电子、鞋帽等门类。传统名产霍童仁宇剪刀、蕉城马记竹枕、黄家蒸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