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院方面,部分病区对住院患者的“防疫门槛”从原本看7天内核酸报告升级到看3天内核酸报告;住院探视制度进一步“收紧”。
说起疫情防控最新“手势”,专家直言,“要求很严,为的是在保障患者救治的需求情况下,也保障区域人群乃至城市的安全。”
在中山医院门急诊,第一道防线就已经收紧——对来院就诊者,亮出随申码“绿码”还不够,还需要看“行程码”,是否途经中高风险地区。
“这波疫情由德尔塔病毒引发,从我们目前情况看,它毒力不算强,但传播力很强,病毒载量大,病人症状不典型甚至无症状,给我们非常重要的三点提示:第一,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第二,加强流行病学询问,查看行程码;第三,加强核酸检测,发挥一锤定音、快速甄别的作用。”专家称。
核酸检测人数明显增加,
晚上10点,核酸检测窗口前依然灯火通明……这是昨晚(7月30日)同仁医院的一幕,检测者有序等待,医护人员加班加点。
为了让来的市民可以当天做完,不白跑一趟,医院决定今晚延长到10点,但从现场排队人员看,采样队伍收工肯定会超过10点。
检测队伍里,有从外地出差归来的,也有举家旅游归来的,还有近期要出差的。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还与区域内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哨点诊室联动,近几日医院每天至少要接收十几例转诊患者。
受国内多地本土疫情影响,近日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核酸检测人数也屡创新高,从原先的2000多人次上升至4000多人次。据悉,核酸检测一般6-8小时可出具报告,如遇危重患者或突发情况等,1小时左右就能出报告。
社区哨点收紧“网底”
医护人员严守“三关”
作为一座城市发热排查体系的神经末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情况如何?
上海市嘉定区嘉定工业区共有42个村居,这里四通八达,外来人口较多,人员流动性大,疫情防控任务相对较重。
“目前,发热哨点诊室运行平稳,我们安排主治级别以上的医生轮班负责发热哨点诊室的诊疗工作。”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体温异常,无法排除发热原因,则由专人直接带至发热哨点诊室,直至转运120将其转运至上级医院。
从消毒、洗手、个人防护到穿脱防护服、隔离衣、物资储备,让全院每位员工包括后勤人员都对疫情防控了然于胸。
国外疫情还在蔓延,本土局部地区疫情波动,当下,每一个人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