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左)上门为老年人讲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资料图片)。近年,六师医院新湖农场分院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2年,新湖农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8%。张静赵丽摄
一师七团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活动现场(资料图片)。如今,七团医院医务人员均参与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1个,为1.2万名职工群众提供签约服务,其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7%。一师七团医院提供
7月20日,在八师石河子市明珠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为居民进行健康检查。今年,八师石河子市积极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家庭医生定期进连队、进社区,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送医送药等服务,提升了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宿靖晨摄
家庭医生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资料图片)。今年,七师一二六团医院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前往连队、社区和养老院,为老人体检,宣讲健康养生知识。成昕刘玉英摄
日前,兵团卫生健康委、财政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兵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在确保服务质量和签约居民获得感、满意度的前提下,积极扩大签约服务覆盖率,逐步建成以家庭医生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制度。到2035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家庭全覆盖,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签约人群满意度达到90%左右。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兵团共有4580名家庭医生,医共(联)体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337个,牵头医院1366名专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兵团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95.39%,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7.46%、86.69%。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给职工群众就医带来了哪些便利?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本报全媒体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全科+专科”让群众看病更便利
7月18日,一师七团职工李小梅带着孩子赵逸,再次来到该团友谊路社区服务中心做体检。
赵逸6个月大时,家庭医生雷枫为他做体检时发现他指甲苍白,经检查血常规及肝功能,诊断系重度贫血。雷枫立即联系上级医院家庭医生团队,帮助家长将孩子转诊至牵头医院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儿科住院治疗。
赵逸出院后,雷枫主动联系李小梅,每天询问孩子的身体状况及用药情况,每隔三天与孩子见一次面,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如今,孩子身体已恢复正常。
“团场有两个社区,每个社区有一个全科家庭医生团队。此外,我们还组建了慢病管理团队、结核管理团队、老年人管理团队、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等11个专科团队。”七团医院副院长李洪涛介绍说,慢病预防、日常疾病诊治、健康宣教等,都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为了向重点人群提供精准服务,他们还注重将全科和专科相结合。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副院长李哲勇介绍说,2020年实施医共体改革后,医院成立了以内科、儿科、妇产科专家等为组长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10个医共体分院按照以“师”包“团”、以“团”包“连”的模式,为所包片区开展分级诊疗及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进行医疗技术指导。居民有健康问题,可以先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咨询,家庭医生如不能解决,则会及时联系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对转诊的患者,实行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统计数据显示,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医共体现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20个,一师阿拉尔市近25万名居民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项目,签约率达93.04%,为构建社区“10分钟就医服务圈”打下了良好基础。
兵团卫生健康委健康服务处处长薛文霞说,家庭医生是为群众提供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具有全科医生资格,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乡村医生资格。家庭医生主要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大病转诊、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服务,分为基础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两类。
丰富服务内涵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帮我在手机上安装了‘八师医疗’APP,我不仅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健康监测档案,还能联系医生为我远程诊疗。”7月19日,接受完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上门随访服务后,八师一四八团居民张新兰说,她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多年,作为慢病患者,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一服务的好处。
目前,八师石河子市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家庭医生可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连队卫生室或者上门为居民提供日常健康监测服务,并通过网络互联设备将信息及时上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连队卫生室还与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呼吸、心内、消化等10个常见病临床科室及团场医院建立了远程视频问诊专线,家庭医生可通过远程视频问诊系统,连线上级医院寻求帮助,让社区和连队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据介绍,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还创新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对每位家庭医生工作情况进行实时分析与动态管理,解决了家庭医生“签而不约”的管理难题。
《实施意见》还提出,医共(联)体成立双向转诊管理中心,优先为签约居民提供转诊服务,对急危重症患者简化转诊流程。医共(联)体牵头医院要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预留部分门诊号源、预约设备检查等医疗资源,并预留部分床位,方便经家庭医生转诊的患者优先就诊、检查和住院。
完善考评机制提升签约服务质量
“近年来,兵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服务内容也在不断拓展,但还存在一些短板。”薛文霞表示,人才供给不足,是制约家庭医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医生数量不足,导致在岗医生工作繁重、压力大,也影响了服务质量。
为了进一步督促和激励家庭医生做好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各师市要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数量和质量同薪酬挂钩,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签约服务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将不低于70%的签约服务费用于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员的薪酬分配。同时,各级医疗机构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上,要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员倾斜。有条件的师市可探索将签约居民的门诊基金按人头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对经分级诊疗转诊的患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支付一定的转诊费用。
薛文霞介绍,《实施意见》要求,加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监督和绩效评价力度,各师市医共(联)体牵头医院要将签约人数、重点人群占比、续签率、健康管理效果、服务质量以及签约居民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居民反馈机制,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开展监督评价,将评价结果与经费拨付、绩效分配等挂钩。兵团卫生健康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师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情况进行评价评估,评价评估结果与各师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医保经费拨付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