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14年的“多点执业”有什么变了?

根据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截至2021年,在中国的公立医院里,共有428余万名执业医师。

对于其中绝大多数的医生而言,普遍的路径无外乎:在体制内工作,供职于一家医院,出门诊、做手术、写论文、按资历晋升……从青涩到成熟,整个职业生涯与医院的兴衰牢牢地绑定在一起。

直到2009年,象征着“自由和松绑”的多点执业政策出台。医生给医院供给的工作,成为职业技能,拥有技术的医生成为专业人才,并在体制内外自由流动。实现自我价值的通道,不再是守着一家医院的“独木桥”。

但“自由的好景”快速落幕。公立医院们,拥有中国大部分的医生,他们发现,让作为人力资源的医生去“多点执业”意味着危险、失去控制、甚至“纵容”。

微观上,一家家公立医院愈发警惕,暗中阻拦医生;宏观上,更大的变化来自于2009年至今整个医疗行业的激变——公立医院的经济体愈加庞大、分院时代到来、运营压力变大、市场竞争加剧……综合一切,公立医院抢人都来不及,何谈心甘情愿让自己的医生外出行医?

这种图景中,医生想更“自由”也力有不逮。“个人式”的自由执业几乎不再被提起,即使提起也伴随着隐秘和小心。取而代之的是“组织化”的集体流动,即由政府主管部门、公立医院自上而下安排的医生流动,包括城市医联体和基层医共体,也包括分院建设、医院托管以及对口帮扶。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试图解答:

1.好医生真的被“圈养”在公立医院里吗?如果是,这与医疗体系的现状有何关系?

2.当下常见个人式的自由多点执业——专家飞刀、外出会诊、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诊疗等,发生了哪些变化?

3.当“组织化”的集体流动渐成主流,这能更好地实现医疗资源下沉的改革初衷吗?

2009年“多点执业”政策颁布,2014年“多点执业”制度正式确立。

政策颁布14年,医生流向了何处?回看14年前,政策指明“鼓励医师到基层、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带着技术去基层”是政策的首要目的,但政策的初衷并非次次都能得到回应。

民营医院反而是多点执业的医生更青睐的地方。在2015年,多点执业的医生有35%流向了民营医疗机构。到了2020年底,这个比例飙升至70%,较5年前翻了一倍。

其他有趣之处在于,一部分优质的医生会选择将自己“委托”给“医生集团”。这类医生集团就像一个撮合医生资源流动的中间平台,帮助医生们对接需要优质医疗资源的医院和患者,而这种商业模式在多点执业政策的荫蔽下,已然成为一种产业。

近3年,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崛起,相当一部分医生也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进行线上多点执业。

1.流向民营医院

数据最为直观。从“多点执业”医师的流向来看,去民营医疗机构执业占比逐步攀升。多点执业医师到民营医疗机构、社会办医执业占比,从2015年的35%到2020年的70%。

图1-12015~2020年全国多点执业医师人数,以及流向社会办医的占比(健闻咨询制图,下同)

我们访问了数十名医生,他们生动地表述了民营医院成为“多点执业”最佳选项的原因:

①民营医院薪酬高。在以增加收入为主要目的前提下,社会办医机构吸引力较大。2015年,一位医生公开给媒体算了一笔账,“不少私立医院,同样神经外科手术,收费比公立医院贵20倍”,而且“民营医院为吸引患者,外聘三甲医院知名专家作为首席专家,每年收入不低于一百万元”。

②民营医院资金支付体系更便利。访谈中一位医生称,在公立医院多点执业,“公立医院的每一笔都要审核、都要合规,不像民营医院支付很简单,老板签个字就可以支付了”。

③中医对民营医院和诊所更感兴趣。中医外出坐诊除了诊疗费,在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可加成的情况下,有开方收入。一位受访者平日在中部省份行医,作为中医博士,他每次外出坐诊平均有30余位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访谈中,也有一小部分医生对去民营医院多点执业抱有警惕:

对外科医生来说,去民营医院相对较少。在他们看来,除了收益,更重要的还有安全。民营医院的麻醉、术后保障等的一系列软硬件配置,备受外科医生关心;而部分医生认为,去公立医院多点执业是帮扶,去民营医院是盈利,意义不同。

2.流向互联网医疗

近三年,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医生在互联网医院执业,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多点执业形式。

2023年5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全国已有互联网医院超2700家,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超2590万人次。地市级、县级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年共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超2670万人次。

互联网医院分平台型和医院型。平台型即如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医院型则是医院主体院内所办的互联网医院。

一份调研数据显示,公立医院资深医生线上问诊已成普遍现象,全国已超29%的公立医院主任医师在互联网医院上注册并提供服务。

阿里健康发布的《2020互联网医生生态报告》中,对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画像,发现活跃在阿里健康上的医生,平均年龄在40岁。其中夜晚仍接诊排名前五的科室为:普通内科、皮肤科、妇产科、儿科和男科。

通过对媒体近些年多地互联网医院调查与报道的文本语料梳理,我们发现内科、慢病类、儿科等科室医生为互联网医院多点执业的主要医生。

例如,2022年,苏州市立医院互联网医院接诊较多集中在儿科、妇科、产科、生殖遗传和内分泌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等慢病科室,就诊者以青年人居多。

再如,广东互联网医院调查显示:70多家互联网医院开设的近百个二级科室中,咨询量最大的科室有内科、皮肤科、妇产科、外科、儿科、眼科、中医科等。

医生选择互联网医疗进行多点执业的动因分析,我们认为,一方面,疫情曾一度让诊疗场景从线下搬移到线上,再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另一方面,也会有来自医院与医生的主观考量——

①可以为医院引流,患者在线就诊后,相当部分会转向线下实体医院作进一步诊疗;

②对于肿瘤等慢病患者,在互联网医院复诊可以增强患者的粘性及便利性;

③医生可通过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促进医生资源短暂流动。

尽管医生流向互联网医疗,院方支持的另一面,又“不敢放开太猛”。访谈中的一位医生称,“医院会担心一些医生会走偏,把医院的一些病号往院外拉。”

3.与医生集团合作

“医生集团”类似互联网行业里的平台概念,类似打车业务里的滴滴平台。医生集团一端连接公立医院里的医生,一端连接患者或需要服务的医院,他们联系并撮合高水平医生和需要医生的医院/患者,使之完成一次诊疗行为。

医生集团把医生的“飞刀”或会诊等业务,在平台上聚拢并组织化,然后再联络下游的医院和患者。

根据《中国医生集团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医生集团企业数量已近2000家。

既然是“平台”,自然也有“自营”和“第三方”之分——

①类似自营模式,比如张强医生集团下的医生们就是离开了“体制”,变成了所谓的“社会人”或者“自由人”,并成为公司的专职医生,负责解决公司找到的患者需求,产生的收入也都归公司所有;

②类似第三方模式,比如名医主刀医生集团,其对接的都是大三甲医院内的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仍在体制内的医生,而另一端则是民营医院或偏基层的公立医疗机构内有需求的患者,以会诊和多点执业为执业方式。

如此看来,类似第三方模式更贴合“多点执业”的内涵。名医主刀创始人苏舒透露,目前名医主刀已经签约了500余家县级医院,每个经由平台前往县级医院的大夫,日问诊量达30人左右。

通过访谈得知,医生愿意将自己“委托”给医生集团,核心在于:

①医生集团可以充当“经纪人”的角色。平台会邀请医生将备案地点选在自己的平台,这样便形成了“以1代N”的状态,避免了每次外出执业都需要备案的繁琐;

②可以提升自己的声誉;

③在原单位床位数有限、接诊能力有限、DRG付费的引导下,通过多点执业将轻症、小手术放在基层,大手术、疑难杂症拉回原医院,对高值病例进行有效筛选,一定程度上,分病种、分情况的医生资源流动,能有效起到分级诊疗的作用。

多位访谈对象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医生资源的终极流动就是,让医生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

THE END
1.十大移动医疗APP有哪些智慧医疗网上医院问诊平台有哪些2024年移动医疗平台十大排行榜最新发布,十大移动医疗APP排行榜前十名有平安健康、京东健康、微医、阿里健康、好大夫在线、妙手医生、春雨、医联、微脉、人民好医生。十大移动医疗公司排行榜由品牌研究部门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帮助你了解移动医疗APP有哪些。https://www.maigoo.com/maigoo/8545ydyl_index.html
2.互联网医院app有哪些?互联网医院平台哪个好?互联网医院app排名互联网医院平台有哪些?小编整理了39互联网医院、好心情互联网医院、上海互联网总医院等多个移动就医app。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搭建了一个便捷的健康交流平台,实现了远程就诊、门诊预约挂号、健康咨询、在线开药、健康报告查询等多种服务功能。让每一位患者用户都可以在家轻松就医,及时为你解决健康方面的各种疑惑。http://www.downcc.com/k/hlwyyapp/
3.互联网医院软件有哪些互联网医院软件有哪些好用互联网医院软件有哪些_互联网医院软件有哪些好用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来满足各种需求,其中包括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医院软件,患者可以在线预约医生、查看病历和处方、购买药品等,非常方便。下面我们将为您推荐八款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医院软件。https://xiaoshanxin.com/news/new/1288.html
4.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系统线上医疗提升就医效率互联网医院是一款在线医疗服务平台,旨在解决患者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该应用,用户可以在线咨询医生、挂号就医、获取医疗信息和健康管理等服务,随着这几年人们对于线上医疗的认可,互联网医院系统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下。 1、互联网医院系统的开发可以解决传统医院的预约挂号难的问题。互联网医院系http://shenyang.11467.com/info/23075356.htm
5.在线看病app排行榜前十名偏玩手游盒子分享十大在线看病app排行榜前十名手机应用,编辑为您推荐手机在线看病app排行榜第一名到前5名到前十名的应用。找在线看病app有哪些、在线看病app哪个好用,上偏玩手游盒子https://m.pianwan.com/s/zj-1787818
6.互联网医院平台有哪些互联网医院平台有哪些 互联网医院平台有两类,即以「医院为主」和「企业为主」。以医院为主的互联网医院平台代表有,浙二互联网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以企业为主的互联网医院平台三类,全科平台类,如,好大夫、微医、丁香医生为主流,提供科普内容、问诊、处方、购药的闭环服务;垂直单科类,如,好心情互联网https://m.36kr.com/p/1366515342542208
7.市民云指南上海线上买药渠道汇总!互联网医院就医配药可使用部分线上问诊、配药、购药平台 供大家参考↓ 提醒大家! 使用药物按照说明书或遵循医嘱服用 随申办市民云APP 【互联网医院】专区 目前,“随申办市民云”APP已接入本市25家医院和6个区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和自费的复诊患者本人和绑定亲属关系的家人,体验线上复诊、医生端可开具处方、报告查询、患者在线支付药费、药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198560
8.安全上网指南,你一定用得到信息网络管理办公室6.打开任何移动存储器前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可在移动存储器中建立名为autorun.inf的文件夹(可防U盘病毒启动); 7.需要从互联网等公共网络上下载资料转入内网计算机或涉密计算机时,用刻录光盘的方式实现转存; 8.对计算机系统的各个账号要设置口令,及时删除或禁用过期账号; https://www.sph.com.cn/Html/News/Articles/11498.html
9.抖音互联网医院管理规范来了,有关行业请注意!为保障抖音电商平台、互联网医院、平台用户等各方的合法权益、实现平台用户诊疗安全及合理用药,促进互联网医院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现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平台与互联网医院签署的《互联网医院服务商补充协议》等,特制定《互联网医院管理规范》。详情如下: https://www.shuaishou.com/school/infos73020.html
10.全国12315平台热线办理进度查询 请登录 2024年12月24日星期二 投诉公示 企业服务 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认为经营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我要投诉 您发现违反 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 我要举报 您需要了解 市场监管有关法律法规 我要咨询https://www.12315.cn/
11.国家卫健委介绍医院网上平台和互联网医院的区别新闻频道国家卫健委介绍医院网上平台和互联网医院的区别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9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专题发布会,就近期出台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文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https://news.cctv.com/2018/09/14/ARTI3DAZTYsvrXdwLi6lrVGm180914.shtml
12.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NGHIS)设计(2)——基础集成平台(I)基础集成平台是医院基础信息平台和健康医疗云平台的重要基础设施,无论是医院端的应用系统还是云端的互联网平台,都需要基础集成平台提供用户认证、授权管理等基础服务。医院端应用主要存在三种形态:第一种是在院内安装部署数据库的松耦合系统(NGHIS,Next Generation HIS),完全基于院内局域网处理所有业务;第二种采用云+端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819133/article/details/80161493
13.互联网医院管理平台远程问诊、医院电商、医院营销系统全免费接入。 远程心电 设备、场地装修、服务、人员培训全免费接入。 远程影像 设备、场地装修、服务、人员培训全免费接入。 互联网医院管理平台—助力精准扶贫,您身边的健康医疗专家! 健康教育、远程问诊、远程会诊、医院电商、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和康复https://www.yiyuano2o.com/
14.便民服务北大医院互联网医院,足不出户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建设互联网医院,为签约服务重点人群和重点随访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治疗,推动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支持医疗联合体运用互联网技术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北京大学第https://www.pkufh.com/Html/News/Articles/5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