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药遭黄牛倒卖价翻倍院方:一周内不予重复开药

在打击黄牛的同时,首儿所也根据患者需求加强供给能力。北京青年报图

首儿所自制的“明星小药”“肤乐霜”被医院门口报刊亭、小卖部高价倒卖。一支在医院原价45元的儿童用药,到了院外就被黄牛倒卖至200元一支。日前,盘踞在儿研所周边的这一灰色倒药链被某视频博主曝光并举报。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周边已无倒卖“肤乐霜”的黄牛,而线上代买“肤乐霜”的生意依然红火。首儿所表示,目前“肤乐霜”的唯一正规购买渠道为医院药房,昨日已开设“湿疹复诊专病门诊”,旨在控制黄牛,同时方便真正有需求的家长。

事件

网曝“肤乐霜”难开

黄牛倒卖200元一支

12月7日,一段“三眼儿”视频拍摄的儿研所周边倒卖“肤乐霜”的6分钟短片在网络上热传。消费者福子发现“肤乐霜”这类明星小药,只有在儿研所挂号看病才能开取一定数量“肤乐霜”,挂不上号自然开不到这种处方药。在限购的同时滋生了不少儿研所周边的黄牛倒药产业链。

跟随福子的镜头,他先来到儿研所前台,询问如何才能开到治疗湿疹的明星小药“肤乐霜”。工作人员表示,必须带着孩子直接挂皮肤科开药,或是带着初诊病历挂皮肤科开药,但当时的皮肤科已经没有号了。

于是福子来到了儿研所正门周边的小超市、报刊亭和小卖店询问是否可以买到“肤乐霜”,得到的答案居然都可以买到。报刊亭的摊主直接开价200元一支,而且不还价;小超市收银台也可以买到,价格150元一支;小卖店的开价同样是200元。医院里45元一支的“肤乐霜”出了医院门身价就翻了多倍,黄牛却说,一个普通号50元,一支药50元,剩下挣的都是辛苦钱,一点也不贵!福子随后向12345举报了这一情况。

现场

医院周边倒药已难觅

网上价格仍翻倍

视频被曝光后,本周,北青报记者多次来到儿研所周边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医院周边已不见有人兜售“肤乐霜”。报刊亭老板说:“我这里没有,你得到医院去开。这个都被曝光了,谁还弄。”记者又走进了医院正门外,视频中出现的小超市和小卖店,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买到“肤乐霜”的时候,摊主先迟疑了一下,然后摆摆手说没有,得到医院里面去开了。

在医院东门和北门外的一些小卖店里,店员在听到记者要买“肤乐霜”后,一家店的伙计向正门方向指了指,“我们这儿没有,你去正门那几个店问问,他们有没有,不过听说最近不好弄了。”

探因

便利门诊抬门槛

患者买药难

儿研所的明星小药“肤乐霜”以治疗儿童湿疹最为出名,“首儿代购”成了代购者宣传的招牌。

80后郭女士的宝宝今年1岁多,她告诉记者,听说儿研所皮肤科的号难挂,她和身边的几个家长都是在一个“妈妈圈”里给孩子买代购的“肤乐霜”和其他儿研所的自制小药。“最近的好像是涨了,年初,一支肤乐霜是60多元,现在要80元一支了。”问及为什么涨价?郭女士说,代购方是这样解释的,一方面是药比以前难开了,多跑也不一定能开到,当然就要贵一些,另一方面是生活成本增加了,这个也得涨一些。

到底是什么让倒药的代购们更难开到肤乐霜了?

今年2月中旬,有媒体曾报道儿研所为方便专程来开药的家长设置的“便利门诊”外,有黄牛倒卖“肤乐霜”。针对这一情况,儿研所后来对“肤乐霜”的开药方式进行了调整。医院贴出通知,“为保证医疗安全,自2017年3月1日起,初诊未带患儿的不予开药。复诊未带患儿者请提供一个月内我院就诊病历记录,否则将不予开药。”

但事实是,医院开药管理严格后,黄牛开到“肤乐霜”的困难增加,但倒药并没有禁绝,一些挂不到当日号的患者也失去了绿色通道。

家长挂不到当日号

部分患者转向代购

为何患者不能通过正规途径开药而选择黄牛呢?在家长的印象里和倒药黄牛的口中,儿研所皮肤科的号难挂,所以人们才从代购处买药。

昨天上午10点,北青报记者在儿研所一层大厅看到,自助挂取号机前排着长队,一名家长领着孩子准备挂皮科门诊,但系统显示当日和后两天的号全部约满,如果看病只能预约下周一的门诊。看了看屏幕,这位爸爸放弃了挂号。

当天的普通皮科门诊没有号了,看湿疹的小患者是不是可以到急诊挂号,开到“肤乐霜”呢?这位父亲带着孩子又走进了急诊大厅,急诊分诊台的护士表示普通湿疹只能到皮肤科开药。

记者调查还发现,目前,很多年轻父母很相信“妈妈圈”里的代购。他们对于婴幼儿的这些小药时常会准备一些。“孩子得了湿疹,总爱抓,就怕他挠破了感染。如果发现症状我们当然是想当天就能看上病,拿到药,可是挂不上号啊!只能先从代购手里买上一支两支的,先用着,然后再预约挂号,多拿几支。只要能等,预约一般能挂上号,可心里急,总是觉得等不了。”一位1岁宝宝的爸爸告诉记者。

应对

开设“湿疹复诊专病门诊”

针对医院附近黄牛“倒药”的情况,日前首儿所所长罗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院方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联合属地派出所、食药所等部门对药贩子进行了严厉打击。“如果存在内外勾结,我们也绝不手软”,罗毅说。

院外打击的同时,首儿所内部也建立起“黄牛过滤屏障”。例如,通过信息系统跟踪监控就诊卡,查看是否存在高频率的肤乐霜取药情况。对于就诊记录显示反复开肤乐霜的就诊卡,可以进行冻结。“这种可能会误伤有些患儿家长,我们也可以在核实情况后解冻”,罗毅说。同时,在取药窗口,如果出现一个人拿三张及以上处方单取肤乐霜的,工作人员可以拒绝给药。

“出现黄牛倒药反映出肤乐霜的供需矛盾,我们医院也要加强供给能力”,罗毅说。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开设“湿疹复诊专病门诊”。该门诊专为湿疹复诊患儿开设,与初诊不同,复诊专病门诊可不带患儿,但家长必须携带一个月内在首儿所皮肤科的初诊病历,不带患儿复诊仅限一次。每次开药不超过5支,一周内不能重复开药。

“一周内不能重复开药,是考虑到5支怎么也能够一个患儿使用一周了”,罗毅说,同时该门诊仅限一次复诊患儿使用,是因为如果患儿两次开药使用效果都不佳,则应考虑重新诊断治疗。

非皮肤科医生可开一支肤乐霜

罗毅还表示,为了尽量满足患儿对肤乐霜的需求,医院也希望通过尽可能提高供给,杜绝高价倒卖药品行为。目前,医院还允许非皮肤科专科医生在门诊遇到湿疹患者,可以开具肤乐霜。其表示,这是医院的一项特殊规定,如果其他医生确诊患儿为湿疹,可以开具肤乐霜,但医院对数量做出限制,只能开一支。

处方药需经诊断后使用

不建议家长自行诊断

有家长反映,冬季天冷,怕孩子出门冻着,想减少带孩子去医院的次数,因此往往家长一人到医院向医生描述病情开药。对此,罗毅说,可以理解家长的心情,但由于肤乐霜属于处方药,经过医生诊断患儿是湿疹、且适合用肤乐霜,才可以开。“事实上家长过来跟医生说我要开肤乐霜,就相当于家长给孩子做了诊断,这样是不符合诊疗规范的”。

THE END
1.绷紧线上购药“安全弦”有媒体近日报道,云问诊、云购药模式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消费方式,还大大提升了民众的购药体验。但同时,消费者网购到假药、处方药滥用等问题时有曝光。 近年来,药品网络销售活动日趋活跃,网上购买常用药、急用药成为很多人的新选择。2022年12月,《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对群众https://www.jkb.cn/news/view/2024/1220/499907.html
2.微医黑猫投诉我在网上就诊,是为了不在见真人的情况下治疗抑郁症,事实上,我现在,此刻就有自杀的想法。就诊目的是在附近药店购买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但是,微医的处方,线下不承认。给我造成了生命安全的影响。我已经无法通过自控去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了,也就是说,它的通过邮递药物,不适合我当前情况。打着医生的名义,做着草菅https://jiangsu.tousu.sina.com.cn/company/view/?couid=1940380882
3.为什么网上的药,比实体药店便宜?是不是假药?现在就告诉你真相为什么网上的药,比实体药店便宜?是不是假药?现在就告诉你真相热爱工作的王总 四川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婆婆出钱又出力本以为住上一辈子的家却被儿媳嫌弃 时光莱啦 492跟贴 打开APP 没发现人家的身份趾高气扬,发现人家身份后唯唯诺诺 米粒追剧 1129跟贴 打开APP 身价上亿的董事长,来桥洞下吃2元的https://m.163.com/v/video/VLJ0FK44F.html
4.网上买药靠谱吗?中医但是在买药的时候,必须选择正规的药房或者医药公司,在买完药物以后也要及时的询问医生用药方法,以免https://www.bohe.cn/iask/view/a67yto2p6k7z6ej.html
5.从知名电商进药,有药店摊上事了以低价著称的拼多多,以往吸引的是下沉市场的个人消费者,在火速席卷整个零售行业的同时,“假货”的质疑争议也如影随形。在这样的背景下,实体药店从拼多多网上药店购进药品,不仅合规意识薄弱,风险考量上也非常欠缺。 药品网络销售乱象丛生,除了从非法渠道进药,还包括无证经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jY3NzgxMw==&mid=2247564869&idx=3&sn=c16c80a6af9d3bdba1669b252e78c511&chksm=e9694ca2cdd49f756d74a9069859e1bd684631409550e3785d60c5f8b389ff9b507ec5ad3f65&scene=27
6.国家禁售的堕胎药“医生”网上卖得欢,现代快报调查在线堕胎黑市现代快报讯(实习生 李楠 记者 王益 陈彦琳)“我不想去医院,哪里可以买到堕胎药?”怀孕后不想要孩子,有些女孩不是去医院求助医生,反而在网上找寻私售堕胎药的卖家。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网上有很多这种卖家,这些人号称“医生”,线上买卖禁售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等堕胎药,并全程提供“药流指导”。事实上,自行药流https://www.xdkb.net/kbjj/2303
7.今天去药店买创可贴,发现卖药的人给我医生在线咨询今天去药店买创可贴,发现卖药的人给我创可贴时,他手有个伤口,能看见血,他没有包扎。昨天还是来这个药店买了创可贴。也是他给我创可贴的,当时没注意手有没有伤口。创可贴也经贴了我的伤口。他给我的创可贴上没有血迹。请问医生,这样会不会通过血传染艾滋病?https://m.999ask.com/allask/4796125.html
8.网上买药靠谱吗有问必答加上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并与个人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建议最好不要网上购买,还是到正规药店买药。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60436082.htm
9.网上降糖方可信吗病情描述: 网上降糖方可信吗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姜德海 主治医师 枣庄市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内科 中药降糖主要是调节身体。不能直接降糖。不要相信偏方。 尽量接受权威的信息。https://www.miaoshou.net/consult/O7PgBq7wMV5qJA16.html
10.二手平台贩卖处方“失眠药”专家:滥用后可成毒品近日,有媒体报道,在二手网络交易平台上,有人以“卖助眠药”为名,销售管制类精神药品,一些号称能搞到助眠药物的药贩子声称有相关药物,加微信就能购买。那么,此类药品真的能轻易买到吗?买卖、持有这类药物达到一定数量,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二手交易平台销售处方“失眠药” 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1644894.html
11.康复新液(好医生)有假药吗?怎么辨别?都说买药治病,但买到假药不仅不能治病,而且会掩盖病症,延长病程,常常会因耽误治疗而致病情恶化,康复新液(好医生)是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不错的药物,但很多患者也在担忧会买到假药。那么,康复新液(好医生)有假药吗?怎么辨别? 康复新液(好医生)的主要成分是有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是口服,一次https://www.jianke.com/a/20170308/3860713.html
12.寻医问药网寻医问药网,以为全民健康导航为己任,传播品质生活、健康为先的理念,为患者、医生搭建精准医疗信息查询,一对一在线咨询,预约挂号等服务平台。包括疾病,保健,健康新闻,专家咨询,男科,妇科,育儿,性爱,心理,整形,减肥,药品,中医,美容,饮食,医院查询,医生查https://www.xywy.com/
13.每日热点1120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些中药材在民间往往作为食材广泛食用,即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以下简称食药物质)。本次公布的党参等9种新增食药物质,主要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充分考虑其在我国的传统食用情况、地方需求以及国际管理经验,并经试点生产经营和风险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2475
14.精神药品违法售卖,处方药无需处方……网上药店的这些乱象如何终结?3月上旬,有媒体选取了17家网上药店和117种禁售或高风险处方药进行集中购买测试调查,发现一些网上药店不仅存在销售精神药品等网络禁售药品的违法行为,还存在违规开展互联网首诊、电子处方不真实不规范、促销处方药等诸多处方药网售乱象。 记者调查中发现,可以从1药网、掌上药店、丁香医生、健客网上药店、药房网商城、叮当https://www.cqcb.com/shuangcheng/2021-03-15/3853561_pc.html
15.“网红医生”背后的“流量经”然而,第二天晚上,她仍用同样的话术继续直播卖药,忽悠网友下单。 郑毅认为:“为了流量和经济利益,他们无底线地引导网友购买养生课和保健品,这样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对自身疾病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流量背后的变现渠道 无利不起早。许多医生走红后,门诊量大增,有的通过直播带货、在线打赏、在线https://www.cqrb.cn/shishi/2024-10-12/2049344_pc.html
16.8点见埃航坠毁客机黑匣子已找到多国停运波音737MAX8型客机微信平台将打击卖药行为 帮朋友转发或遭处罚 微信安全中心日前发布公告称,利用微信个人账号发布“违法违禁品”售卖信息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微信安全团队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坚决处理、严厉打击。 中消协发布去年汽车投诉榜单:奔驰宝马奥迪上榜 https://news.cctv.com/2019/03/12/ARTIeMHROWq9ibWqmjO7SZ6O190312.shtml
17.“灵丹妙药”“专职医生”“养玉费”看检察机关亮出反诈“六脉“脚本”可谓层层递进:第一步,虚构所谓权威机构工作人员身份,声称可以对老年人过去购买的保健品予以退款返现,诱使老年人参与活动;第二步,由伪装医生身份的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进行“体检”“专家座谈”,并虚构“三高”、糖尿病等老年人常见病症,推销“灵丹妙药”的同时收取所谓返现“手续费”;第三步,在与被害人建立https://www.xc.nanchongpeace.gov.cn/ajzj/20220523/259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