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当年的娱乐八卦在真料的基础上,陷入了过度娱乐化的陷阱;那如今的娱乐八卦,则在直播生态和千号切片的去中心化的加持下,成为了更泥沙俱下的沼泽。
两三天一个热搜,王大发带货千万
“大发和小刘”最早叫“老板王大发”最早还是以半遮半掩的讲述娱乐圈八卦为主,那个时候的人设还是“29岁做娱乐圈老板,和整个娱乐圈都很熟”。从8月份开始,她的运营策略变成了直播号“大发和小刘”,采用海参哥类似的大号直播、千号切片的战略,这也就意味着并不害怕某个账号被封。
她直播时提过好多不同类型的娱乐明星,但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点评性质,而不是出所谓一手独家信息。比如讽刺李庚希拿金鸡奖:“你是真敢拿呀!怎么敢拿的呢?徐静蕾让你拿的吗?”
她说,李庚希的星途成长路径,与周冬雨发展一模一样,是“最后一个京圈”。她还提到,李庚希签约了肖战的商务团队,肖战需要给李庚希抬轿,以弥补商务资源的不足。
10月另一场直播当中,王大发批评了上《花儿与少年》的荣梓杉。说法包括他“能上那部戏是我朋友用尽了一切资源”,以及他“背刺”前公司,称公司助其走红后,他却诋毁公司,还曾让老板花4万买球鞋之类的说法。
11月初,荣梓杉方对王大发发出律师函,但后者“公开宣战”,表示不会删视频。
前几天,王大发又在直播间说丁禹兮“火不久”,又说某顶流给前女友的分手费可以买半套肖战的房子,总而言之,就是半个娱乐圈都会出现在她的直播间,同时也会曝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料,同时暗示她和娱乐圈很熟悉。
在她其他一些话题词条当中,主要还是以“点兵点将”为主,比如说杨洋处过谁谁谁,说赵露思是谁谁前女友,还有评价杨天真的过节等等。
2022年左右,有网友截取了当时王大发大号橱窗的截图,她当时就在卖手串。现在通过王大发的抖音橱窗可以查看历史上的带货数据。该账号卖出了5万种商品,2万人跟买。
王大发的直播号“大发和小刘”的橱窗显示售出了6万种商品,有3万人跟买。其中销量最多的是已售560.4万的湿厕纸,而单价最高的是近万元的项链。
收到荣梓杉律师函之后,王大发确实有“大发”迹象,11月24日的直播迎来一个小高峰。这场4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次达到65万,高峰时有3.4万观众,销量在七八千件,销售额保守估计也有150-200万进账。
不过,现在依靠直播带货赚钱的王大发,相比两三年前卖课忽悠学员可以逐梦娱乐圈,但又被人揭露的黑历史来说,还是收敛了不少的。
经纪人课骗局:不存在的“内推机会”2022年底,娱理的一篇调查报道揭示了王大发的“高价网课骗局”,现在随着王大发热度再次翻红,也被反复多次提起。
自2022年3月以来,王大发开始通过直播售卖娱乐行业课程。最初课程售价为1499元,但随着学员数量增加,价格逐步上涨,最高曾涨至3000元以上。到当年年底,定价也维持在2500元。
在报道中,肖战工作室明确表示并不认识王大发,也没有通过她进行招聘。对此王大发回应:“我们说的所有信息都是真的,肖战团队确实有提到招聘的需求。”但这个需求跟她可能没太大的关系。
多家被提及的娱乐公司都说自己不认识王大发,其所宣称的“人脉”并未得到业内验证。
除了“内推机会”,王大发的承诺还包括会举办线下招聘会,供学员与娱乐圈HR面对面交流。然而,招聘会屡次推迟,且现场的几位工作人员并未带走任何简历。当时,王大发把责任推到了疫情上面。
至于课程质量本身,也争议不断。课程内容大多是非常基础的入门知识,缺乏深度和实际操作的指导,课程中承诺的知名经纪人并未如约出现,实际授课的多为新晋经纪人或商务总监。
随着销售的继续,王大发的课程价格越来越高。一些学员购买了6899元甚至15999元的“高级课程”,学员们普遍反映,社群活动并未按时举行,群聊常常被解散,“闹事”的学员被踢出群。
大多数学员维权后,也未能成功退款。报道刊出前,王大发说自己已经金盆洗手,改卖“搞钱”课程,当然现在也没有了后续。
无独有偶,,也提到了另外一个机构“好好学教育”,以类似的虚假承诺说可以接近经纪人圈子,并且承诺提供岗位机会。
宣传中反复警告她们“考试名额紧张”,“学校内部网显示仅剩两名名额”,并且声称以后会要求五年以上传媒工作经验等等。
事实上,这个培训最终针对的只是一个报名费仅为380元,而且自学就可以考上的证书。更不用说,很多公司并不需要这些证书作为招聘的前提。
更恶劣的是,好好学还将目光锁定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年轻人身上,鼓励她们使用花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分期付款。许多人没学到东西,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这个骗局的维权难度和上面提到的王大发课程一样高。好好学自2018年以来涉及多起合同纠纷,且大多维权者未能成功退费。
责任去中心化,八卦却永不眠
王大发讲的内容,其实就类似于我们平时看娱乐八卦的下饭视频,主播通过无怨无悔的陪伴,给观众创造了大量的情绪价值。
但这种直播在下饭同时还增加了互动属性,有不少人愿意顺便下个单,也是情理之中的。如今,这种陪伴式的带货已经出现了不少成功的案例。
相比走才艺表演和猎奇路线的直播带货,“大发和小刘”只需要两个人坐在那里讲对口相声,相对来说难度比较低。但是,她们为了持续维持热度,每天都要找不同的开炮对象,绞尽脑汁思考怎么样才能蹭上明星。
事实上,王大发的爆火,只不过是恰好遇上了八卦生态位的一个空缺。
卓伟原名韩炳江,“卓伟”只是众多笔名当中名气最大的一个。他最初在工厂担任文秘工作,后因对电影的热爱,转行成为影评人,并在2000年加入天津《每日新报》成为一名娱乐记者。2003年,卓伟跳槽至《明星Bigstar》周刊,开始了他的狗仔生涯,并在同年拍摄到刘晓庆出狱的照片,从此名声大噪。2005-2008年又先后去了《新京报》和《南都娱乐周刊》。
2006年11月,风行工作室成立,这是内地第一支狗仔队。早年间工作室成员6-7人,专责偷拍、跟踪和调查。卓伟和冯科两人是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卓伟负责文字写作,冯科负责跟踪偷拍。
每一条都是实打实的猛料,与如今王大发说不清真假的咋咋呼呼形成鲜明对比。
2017年,为了遏制渲染演艺明星绯闻隐私、炒作明星炫富享乐、低俗媚俗之风等问题,卓伟的系列账号被关闭。在监管出手之前,卓伟也已经陷入侵犯隐私权的质疑,以及与众多明星及经纪公司的矛盾冲突。
卓伟被封杀次日,包括“严肃八卦”、“毒舌电影”,以及颇具影响力的“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关八”)在内的25个号被永久封禁。
其他被封账号迅速重新上线,卓伟则因摄影团队出走陷入沉寂。关八团队经历了数月低谷期,此后改名“会火”,化身为以搬运为主的MCN营销号。
“小老婆”为代表的UGC八卦生成模式,在此之后也没有走太远。群众虽然又自发组织了鹅组等豆瓣小组,但它们也不可避免在2021年遭到铁拳出击。
虽然王大发的人脉和消息源,注定了她不可能重现“前辈”们昔日的辉煌,但是其他人也做不到。现在的国内娱乐圈,没有任何人能走回职业化、专业的八卦道路。
回顾十年前,关八、卓伟这些职业狗仔队,每一个都有独家信源或固定社群。但整治之后,卓伟的徒弟狗仔大圣、刘大锤只有极少数“战绩”而已。
倒是在台湾,葛斯齐称得上是还在继承当年卓伟的尖锐风格。他争议不断,官司缠身,但凭借当年大S离婚事件,还能跟短视频签约,首日涨粉140万,也可以说是一种身份套利。
不过,这对于大陆娱乐圈并没有太大影响。不管是做有证的娱乐新闻,还是体制外的八卦小报,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整个八卦生态已近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