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

人工智能正势不可挡地落地应用于各行各业,数据密集的医疗领域自然成为人工智能落地应用“重镇”,如“人工智能+制药”“人工智能+医疗影像”“人工智能医学仿真系统”等。业内专家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制药流程,提升了药物研发效率,政策的助力也推动“人工智能+医疗”进入快车道;同时,面对当前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各方仍需携手共同探索解决之道。

人工智能与制药结合不断提速

今年下半年,医药巨头辉瑞和礼来均宣布首次设立首席人工智能官,这一岗位的设立,表明人工智能被提升到公司最高管理层级别。两家公司一个被称作“宇宙药企”,一个则是全球市值最高药企,可以说代表着全球制药业在战略上的最新动向。

那么,人工智能到底如何改变了制药流程?

星亢原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帆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制药中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药物靶点的发现和识别、药物分子设计、临床开发和临床转化方案的优化。“这其中,第二阶段数据最丰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也更成熟。”

前不久,人工智能制药领头企业英矽智能对外宣布,其一款人工智能药物取得积极结果,数据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剂量依赖性的药效趋势,这也成为全球首个人工智能药物概念验证案例。

星亢原介绍了其在药物分子设计与优化方面的进展,目前公司已搭建了由“人工智能+生物物理+高通量”三大要素组成的创新药物研发平台。“我们希望用创新技术和平台去解决制药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即‘不可成药’靶点的成药问题”,刘帆介绍,公司进展最快的一个产品管线于今年年底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进行临床试验申报,这是一款针对实体瘤的肿瘤免疫靶点,是星亢原利用人工智能计算筛选蛋白进而实现成药的一个典型案例。

研发效率显著提升

在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下,药物研发效率大大提升。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任峰曾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某些药物分子的研发较传统方式用时缩短了三分之二,研发费用只有行业平均研发费用的十分之一。平均来看,在没有人工智能支持的情况下,新药研发管线的成功率通常低于5%,而人工智能的引入可以将这一数字提高3至5倍。

回顾这些年,人工智能制药领域不论是资本市场表现,还是管线推进,都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发展。

英矽智能高级业务拓展总监王珏坦言,在很多药物研发实际场景中,尤其是在具备较好的数据基础的环节,人工智能已经实现了非常好的落地。但是,由于药物研发链条长、涉及数据种类多,想要通过人工智能完成药物研发“端到端”的系统性提升,目前仍非常具有挑战。

在海通证券投行委医疗健康行业组负责人王莉看来,这些成果的发布对于投资界来说是相当大的鼓舞。“新型绿色荧光蛋白需要5亿年的进化才能自然发生,而这家人工智能领域新锐公司成立于2023年。这让我们感到,人工智能与医疗行业的结合迎来了真正的第二波浪潮,一些底层逻辑开始在真正意义上进行兑现,而不再是讲故事。”

可以看到,相较于海外,国内人工智能制药行业起步较晚,但其追赶势头强劲。2021年是国内人工智能制药的创业高峰,共有27家公司在这一年创立。今年6月,晶泰科技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人工智能+医疗”驶入快车道

“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的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我们目前聚焦的数字医学仿真技术,就是将一些元宇宙的技术与医学方面的应用相结合,提升医生、护士以及仪器操作人员的培训效率,改善目前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差的现状。”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立华表示。

“2019年全国每千名儿童儿科医生数仅为0.63,2021年儿童儿科医生仅占全国总医师数的3.2%。”张立华表示,其研究的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可基于虚实结合的模拟方案构建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搭建高保真模拟诊疗系统,实现基层儿科医生的规范化、规模化,以及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的客观评估。

森亿医疗致力于医疗的数据化和智能化。“虽然中国沉淀了全球最庞大的医疗数据,但很多数据未经标准化处理,或者仍是孤岛,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并不好用,甚至不可用。”公司首席技术官殷嘉珩介绍,公司与医院传统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并通过医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实现了对已有病历信息进行识别、处理和标准化。

从政策端来看,人工智能与医疗的结合也已进入快车道。今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聚焦“人工智能﹢”与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卫服务、健康产业发展、医学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四大领域,明确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等84个细分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落地医疗领域还面临很多挑战。张立华表示,目前在医院等机构中,很多医疗数据的沉淀尚未完全开放,解决医疗数据的安全共享问题需要加速。

THE END
1.推动数字技术与医疗降深度融合,这个数字降专委会在渝成立12月14日,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数字健康专委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汇聚多方力量,旨在推动数字技术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当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医疗行业发展。大数据技术通过深度分析挖掘海量医疗数据,为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提供前所未有的精准决策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7710634-500005994552
2.数智赋能:共创未来共享降在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完善数智健康发展制度设计。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以数据、算法、算力为核心要素,数据要素深度融入医疗、预防、健康服务的全流程/各环节,从感知智能向决策智能转型,推动质量效率和管理模式的迭代升级。要充分发挥制度框架的指引作用,研究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优化实用高效的https://healthnews.cn/news/depth/2024/1217/499805.html
3.全国降平台:推动降传播与建设的新篇章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全国健康平台作为连接政府、社会、医疗机构和广大民众的重要桥梁,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全国健康平台在健康传播、健康服务、健康促进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以及其对健康中国建设的深远影响。 一、全国健康平台的背景与意义 https://www.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352457529036800
4.2024降中国数字建设大会在杭召开探索人工智能与医疗深度融合浙江在线12月22日讯(记者 孙婧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持续攀升。自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以来,智慧医疗建设步入快车道。面对此趋势,医院该如何积极拥抱科技赋能医疗? 12月22日,在2024健康中国数字建设大会暨浙江省人民医院建设发展大会上,https://news.cri.cn/n/20241223/7869e408-df6e-6e28-2842-117bf81fe804.html
5.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45期(总期45期)在线培训课程一是强化非金融企业入股信托公司资质要求,对拟成为信托公司控股股东的非金融企业,在权益性投资余额比例、盈利能力、净资产比例等方面提出更严格的准入标准。 二是强化股东入股资金来源审查要求,严格要求自有资金出资。 三是严格规范信托公司股权质押,进一步要求股东承诺不以所持有信托公司股权的受(收)益权等形式设立信托等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71.html
6.下列不属于“互联网+医疗降”应用模式的是()A. 蛛网膜下隙出血 B. 脑血栓形成 C. 脑栓塞 D. 脑出血 E.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while 循环与else搭配使用时,什么时候会执行else对应的语句块()。 A. 总会执行 B. 永不执行 C. 仅循环正常结束时 D. 仅循环非正常结束时(以break结束)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所有的换乘https://www.shuashuati.com/ti/d999c7412b184acf9a578930b549624e.html
7.卫健委再发一文,强力发展“互联网+医疗降”!39降网文件再次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https://news.39.net/shwx/201215/8493334.html
8.中办国办:发展“互联网+医疗降”,建设面向医疗领域的工业互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出,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面向医疗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交换与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跨部门、跨机构公共卫生数据共享调度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120487.html
9.国务院重磅发文!推进“互联网+医疗降”发展等8月3日,中国政府网官网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6方面20项重点任务,其中在健康消费方面提出,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支持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发展,强化零售药店健康促进、营养保健等功能。 《意见》指出,培育壮大数字、健康等新型消费。针对数字消费,加快生活https://www.hntv.tv/dxyazx/article/1/182330121181811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