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来恢复整体的管理呢?系统学则告诉我们,那就是恢复整体的平衡。因为整体的信息是靠连续在系统空间某一层次的物质有序和无序周期变换传递的,信息的区别仅仅在量上,或者说频率上的不同,而在质上没有任何两样。如果失去了平衡,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就会失真和变形,这样一来,整体的管理就乱了。要想恢复整体的管理,就必须恢复整体的平衡,这样一来,信息传递就准确了,局部就会重新在整体的控制下改邪归正。
谈到中医,就像进入玄学领域,穴位、经络、气等我们都看不见,但是看不见,就是不科学吗?在今天,很多人依旧在向中医寻求科学性,甚至质疑中医。
科学讲究有理有据,能够证伪。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凡是学中医的,莫不从阴阳五行开始。
之所以称阴阳五行只是哲学而不是科学,原因在于它不遵守“客观、逻辑、实证、可重复检验”等科学的方法与规则,也不具备科学理论的“排它性”和“可证伪性”,在面对人类的疾病这种非常客观的东西时,不能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得出一个“排它性”的解释,究竟什么是失调、什么是太盛、什么是不和、什么是虚实?
虽然中医很难用科学解释,但并不是说中医没用。
辩证精确-绪论
你比如说,气虚,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气短促(就是气短),这个舌脉和一个主症,就组成了这个病人就是虚症。虚证里面就是气虚,气虚证。
苔薄白,舌质淡,体胖,气虚光淡不胖,阳虚是淡而胖,脉也是沉细的,跟气虚一样,它突出表现,尺脉软弱,加上形寒、怕冷,就定为了阳虚。
心的,就心悸;肝的,就胁痛,但胁痛要广,胁胀胁满都属于胁痛范围;脾,就便溏肢厥;肺,咳喘;肾,辨为腰酸,腰酸也广,腰软腰痛腰发凉,都属于腰痛范围。把五脏的主症固定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