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仅作为国际知名的金融及商业中心,被誉为“全球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地区,其医疗和社会福利体制完善,更拥有世界级的医疗设备和医术人才,这些都让香港居民病有所依,也因此成为许多人选择去香港定居的理由之一。那么,关于香港的医疗制度,有哪些优势?拥有香港身份后,在香港看病又有怎样的福利?
在世界医疗水平排名上,香港仅次于美国,部分领域更是在欧美之上。香港癌症患者生存率全球领先,尤其是在肺癌、胃癌等方面的5年生存率位居世界第一,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高达89.8%,仅以微弱差距低于美国,而在肝癌、直肠癌和前列腺癌方面的5年生存率也仅次于美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们先通过数据一览了解香港医疗取得的成绩:
1、香港的胃癌治愈率居世界第一,比欧美高出13%
2、香港肺癌治愈率居世界第一,高于美国6%
3、香港乳腺癌患者存活率达到89.8%,为全世界第一
4、香港肝癌治愈率世界第一,与美国齐平
5、香港直肠癌治愈率世界第一
6、香港前列腺癌治愈率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7、香港心脏移植手术存活率居世界第一
8、第四代、第五代可降解心脏支架手术成功率居亚洲第一
香港公营医疗
香港的医疗制度一直被世界公认为近乎完美的公共医疗管理体制,香港的医疗体制属于“双轨制”,由“公”营和“私”营医疗系统组成的“双层”医疗架构。
香港公营医疗系统由公立医院和旗下政府诊所构成,由医管局统一管理。其中政府诊所为公立医疗体系的基石,主要处理社区居民的常见病、轻症和慢性病,只要持香港身份证就可预约就诊,排队快、费用低,只需40港元的挂号费即可就诊,同样便宜的还有药费,无论哪种药3个月的药量仅需10港元,这也是香港慢性病管理成功的原因之一。
香港无论急诊服务还是公立医院的诊疗服务都需要依据病情紧急程度进行排队/预约,比如在香港公立医院看心脏科门诊治疗高血压,可能需要等1年以上,如果等不及,就需要选择收费较为昂贵的私立医院。公营医疗以“全民保障”为宗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公共税收支付,这一点保证了贫穷困难人士就算没有钱也能得到治疗。
1、病情稳定的长期病患者(如患糖尿病、高血压等);
2、症状相对较轻的偶发性疾病病人(如患感冒、肠胃炎等)。
香港现时医院管理局管理43间公立医院和医疗机构、49间专科门诊及74间普通科门诊。各医院及门诊按其所属区域,划分为七个医院联网。推行医院联网,可确保病人在同一个地区内,获取优质的持续治疗,无论病患过程中有任何需要,由发病、疗养、复康以至出院后的社区护理等,都能得到优质的持续治疗。
香港特区政府奉行“不容有市民因经济困难而得不到适当的医疗服务”的原则。香港的医疗体系跟英国类似,公立医院基本免费。公立医院对于合资格人士收费非常友好。合资格人士,指的就是拥有香港身份证的人,不一定是香港永久居民。比如,来港读书的学生、来港从事佣工的菲律宾人或者刚刚来港工作的人,再或者刚刚获得香港优才计划签证之人士,都属于合资格人士。
由于特区政府补贴,去公立医院看病,普通门诊80港元,急诊室180港元(救护车和药品、检查费都是免费的,有经济困难而未能负担公营费用的人士,还可申请医疗费用减免。)住院(急性普通病床)入门费75港元,每天120港元;住院(疗养/康复、养老院和精神病床)每天100港元。而如果没有香港身份,每天住院费用需要5,000港元左右。
香港私营医疗
香港私营医疗以“用者自付”为原则,香港私营医疗系统则由私人诊所和私家医院构成,私人诊所大多由全科家庭医生或专科医生构成,全科医生无法处理的复杂病症则转交给专科医生,这类医生一般是曾在公立医院就职且颇有名望的,收入往往很高。
1、私人诊所:香港有很多私人医生。大部分是全科家庭医生,内外妇儿都看。挂号费一般是100-200港元,药费一般是500港元3天的药。如果比较复杂或需要做检查,这类私人医生会写转介信推荐去私家的化验所做检查或者去私家医院看。第二类家庭医生是专科医生,一般是公立医院有多年经验已成名的医生,比如做PCI或电生理,或外科手术大夫。他们一般有自己的诊所,然后跟某个私家医院挂钩,在私家医院的手术室做手术,收入和私家医院对分。
2、私家医院:香港有13家私家医院。私家医院费用很高。比如门诊挂号费要1,500港元,每天住院费要2,500港元左右,一个胸腹CT检查7,000港元左右。
香港医疗的优势
1、先进的医疗体系
香港沿用的是先进的医疗体系“英联邦制”,主要优势就在于其系统性、专业性、透明性。这也是香港医疗事故发生率低、癌症生存率高、患者满意度高的主要原因。
2、健全的监管体系
香港医疗行业的监管体系非常严格,有着健全的问责体系,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病人的权益不受损害,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3、医疗机构及医生信息公开透明
4、医生专业水平要求极高
5、市场药物齐全
香港拥有“全亚洲最高效”的药物引进体系,中国内地缺少的抗癌靶向药等疾病新药,均已在香港上市。在香港,平均一个新药1年半内即可进入市场,最快可达1年;正常情况下,在香港上市的新药要比内地早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