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互联网+医疗”里埋藏新骗局

假医护引诱患者花万元做不必要手术,专家提醒患者不要轻信网上推荐

□董小红帅才李力可

想看病却不知道哪家医院好,去网上搜索咨询,遇到热情的线上医护人员,不仅嘘寒问暖,还积极推荐专业医院,协助挂号就医。你以为遇到了热心人,却不知掉入了网络医托精心布置的陷阱。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近来,一些网络医托潜滋暗长,有些甚至“升级”为集团化运作,让患者陷入就医骗局。

假扮护士引诱患者,花一万元做了没必要的手术

近日,湖南长沙市工商部门接到举报称,一家名为“湖南男博医疗集团”的公司诱骗患者就医。

一名曾在这家公司担任过咨询顾问的人告诉记者,“与我们有业务往来的医院大多是民营专科医院,其中很多是男科医院,主要分布在湖南长沙、衡阳、永州等地区。只要把患者带进了我们介绍的专科医院,就不怕查不出病。看男科病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

一位患者告诉记者,“我在一名姓刘的咨询顾问推荐下,去一家男科医院做了前列腺常规等检查。医生说我有包皮炎、睾丸炎和包皮过长,做了包皮环切术、激光除疣和术后抗炎。还要我照红外线,照一次要1000多元,一共花了一万多元。后来去正规医院咨询才知道,这些手术都是不必要做的,纯粹白花钱、活受罪。”

“网络医托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不仅蒙骗患者钱财,还对患者造成伤害。有的耽误病情,有的没病看出病来,让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疗。”湖南一家三甲医院医生说。

目前,这家公司负责人已经将公司注销,不知去向,工商部门正在深入调查。

拉一名患者就有高额提成,医托套路不断升级

2017年9月,北京丰台工商执法人员发现,一家名为北京东方起点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网络医托,利用连环画术,假冒慈善机构人员和医生身份,蒙骗脑瘫病患者前往与其合作的指定医院就诊。每成功拉到一人前去住院,公司员工就可获得1000元提成。

湖南一家民营医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有不少公司专门从事网络问诊工作,表面上是为患者“答疑解惑”,实际上是招聘了一批没有任何专业医疗知识的医托来“拉客”,诱骗患者到关联医院看病。“有些公司专门为医院和患者牵线搭桥,然后向医院收取人头费,实际上就是在卖患者。”这位负责人说。

“如果患者消费得多,咨询顾问的提成就会高,最多可提成上千元一个人。”一位知情人士说。“湖南永州东方男科医院是我的客户,我曾把患者介绍到他们医院。我们收的是小头,这些医院才是拿大头,有患者曾在这家医院花费数万元的医疗费用。”曾担任咨询顾问的肖女士说。

据记者调查了解,跟网络医托有勾连的一般是男科、妇科、脑科等一些民营专科医院。“一些民营专科医院本身实力不够,得不到患者的信任,管理也不够规范,缺乏核心竞争力,为了获取利益,往往铤而走险,运用这类‘旁门左道’。”成都一家民营医院负责人说。

对医托和关联医院都要严查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袁小露建议,网络医托破坏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治安处罚。如果构成诈骗,应当追究网络医托的刑事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等提示,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患者在网上问诊需要保持清醒理性的态度,尤其是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各种推荐,有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THE END
1.王先生治隐疾,白花两万多!结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先生添加了医院微信号。一名自称是陈助理的人告诉他可以实地就诊,也可以网上问诊,医院为方便群众推出了网上问诊服务,专家通过视频问诊就可对症下药。 很快,一名张姓主任医师在网上接待了他,并出示了医师资格证,一番问诊后为他开具了药方。王先生花费6480元购买了一个疗程的药,不久后就收到了对方https://m.gmw.cn/2024-04/08/content_1303706725.htm
2.病友是假扮的,药是动过手脚的……记者调查“医托”骗局记者梳理有关信息看到,福建网友“元元”在12345等投诉平台举报称,她陪妈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于山院区就诊时,被一男一女两名“医托”纠缠,骗至另一诊所,最后支付了2800多元的药费。四川一名网友在看妇科时,也遭遇了类似骗局。 有网友反映,随着社交平台的发展,不少“医托”还隐匿在网络上,通过评论或私信等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5318089287648999445
3.网上诊疗真假混杂,呼唤监管升级通过互联网广告吸引客户问诊,以医生或医生助理身份诊断,甚至通过建立虚假医院官网、出示虚假医师资格证、虚构药效等手段骗取被害人信任,高价推销药物,被骗受害者近2万人,遍及全国各地,涉及金额累计上亿元——据4月7日光明网报道,日前,这一历时近三年的网上医疗欺诈案尘埃落定,最后一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240410/64b902fdb4a94323b4497affc0a26e7f/c.html
4.在网上花数百元问诊,靠谱吗?小心别踏进“问诊陷阱”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开始在网上自查病因,通过“网络问诊”寻求良方。与此同时,不少医院的专家也推出在线免费咨询、便民门诊、远程会诊等服务。 一些不法分子从中嗅到了“商机”,冒充专家在网上开展健康咨询服务,并利用消费者的心理,精心设计话术,吹嘘自己的医术和药效,借机向患者销售保健http://xzsn.jsjc.gov.cn/zt/shdg/202405/t20240514_16242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