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钱途”在哪滚动新闻

商业公司APP挂号、互联网售药试点被叫停互联网医疗,“钱途”在哪

网上咨询可以在线支付,患者还能给医生打分。

互联网医疗究竟改变了什么?它的价值和明天在哪里?

“风口”来了

“互联网+”挂号、咨询、健康管理,网络医院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杭州钱先生、北京陈女士很“潮”地体验了互联网医疗。今年2月,钱先生在浙医一院互联网医院看了网络门诊,预约了心内科手术。去年10月,陈女士因骨折无法去医院复诊高血压,于是通过“滴滴医生”,预约了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医生上门服务。

没有“排队3小时,看病5分钟”的烦恼,没有找不到专家的困扰,网络门诊、“滴滴医生”等互联网医疗新业态的出现,正在打破人们对医疗的传统印象。除了以上两种新业态,“互联网+”还“加”上了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等等,药品方面也“加”上了配送、提醒服务,互联网医疗新业态还有和可穿戴、便携式等移动医疗和辅助器具产品结合的慢病管理服务,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护士陪护服务,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的私人医生服务等等。在“互联网+”大潮中,春雨医生、好大夫、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等应用APP,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互联网+医疗”的融合创新,确实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秋霖认为,互联网医疗带来的好处很多:首先是丰富了医疗信息;其次是方便快捷,特别对一些特定人群和特定疾病来说更是如此;另外是节约成本,通过互联网信息互联互通,控制不必要的费用。

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行业痛点多,互联网甫一介入,便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今年5月,平安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平安健康宣布融资5亿美元,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最大的一笔融资。据称其估值已超过30亿元。投资界人士普遍认为,聚焦于人们不断升级的健康需求,互联网医疗投资会更加火爆。据普华永道统计,2015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增长超过100亿元。

困难不少

行业发展初期面临法律法规、标准缺失等问题,盈利模式较单一

去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最近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也提出,要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尤其要促进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虽然大的政策明确支持,然而处于起步阶段的互联网医疗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

由于不占有医生资源,不具备执业条件,一些互联网医疗公司无法开展“望闻问切”的诊疗核心服务,只能开展挂号等外围服务,一些具体政策的实施可能客观上会对他们带来一定的影响。

事实上,互联网医疗公司盈利模式往往比较单一。记者打开一些医疗APP发现,上面列出的医生大部分只开展在线咨询,预约诊疗的医生只有小部分,且其中很多医生的挂号医院并不是其就职的知名医院,而是另一个私立机构的执业地点。

互联网药品零售试点业务也被叫停。由于试点过程中暴露出第三方平台与实体药店主体责任不清晰、对销售处方药和药品质量安全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用药安全,近期,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被叫停,通过互联网向用户销售药品的平台停止直接交易业务。

寻求突破

关键在于打通医生资源和支付“最后一公里”,拥有核心服务能力,借助互联网往上扩展,往周边延伸

正如陈秋霖分析的那样,时下,互联网医疗企业开始线下寻路,获取医生资源,与真实的诊疗行为相结合,同时发展线上和线下业务,意图营造更多服务场景,提高用户黏性,吸引更多用户。今年7月,丁香园第二家实体诊所开业;此前,春雨医生宣布在5个城市建立诊所;阿里健康在实体药店推广“一分钟诊所”,和公立医院合作搭建在线问诊的网络医院;宁波云医院、微医集团也走到线下,开展实体业务等。

正因为清楚医生资源的重要性,平安健康一开始便吸纳核心资源。该公司市场营销及公共关系资深副总监姚鹏介绍,公司聘请的近千名医生都是全职医生,均来自二甲以上公立医院,医生能24小时实时在线解答问题。平安健康主要营收来自于体检业务,去年达到3.5亿元。很多人体检之后便找医生解读,成为其线上线下结合的一大亮点,据称其注册用户、活跃用户均超过千万。

一些人认为,线下业务会让互联网企业丢掉轻资产的路径发展优势,沉重的资产及冗杂的管理链条将拖累互联网企业,使之变成“医疗+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医疗”。然而,互联网企业却不这么看。

丁香园董事长李天天认为,医疗行业是一个产业链比较长的行业,患者需求复杂多样。互联网企业可以在不同的层面搜集不同层次的数据,提供相应服务,满足患者需求。他认为患者需求第一层次是获取信息,第二层次是咨询,即很多患者看完信息不满意,还希望跟医生有深度的关于疾病、用药、身体状况的互动,第三层次是满足那些咨询之后需要得到医生诊疗的患者,这一层次就需要有实体医疗机构满足其需求。“只做一个线上的内容发布或者线下的诊疗机构,都是不够的。我觉得‘互联网+医疗’更多的是体现‘医疗+互联网’,医疗有核心的服务能力,借助互联网往上扩展,往周边延伸。”他说。

有了医生资源,紧接而来的是“最后一公里”在线支付问题。“互联网医疗缺乏医保的支撑,但如果进医保,医保部门和保险公司是否有能力进行费用管控,将成为一个新的问题。”陈秋霖说。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互联网医院的盈利模式8. **科研与教育服务**:开展医学科研项目、举办医学教育培训等活动,获得相应的收入。 不同的互联网医院可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盈利模式。同时,随着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互联网医院的盈利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探索中。 获取详细资料请联系网站客服www.handongruanjian.com http://www.handongkeji.com/index/index/business_detail/n/150.html
2.互联网医疗平台盈利模式浅析目前互联网行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有3种:一是广告收入,二是电子商务,卖产品或服务,三是会员增值服务。观察国内互联网医疗平台,只要是目前仍在不断融资的未挂牌未上市公司,其商业模式大致也是以上3种,一是提供医疗、健康信息引导用户的就医、药品选择,通过广告投放,提升医院、药店的曝光度(如39健康网);二是提供电子商务https://blog.csdn.net/lizonglei/article/details/123146862
3.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pptx互联网+医疗概述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类型互联网+医疗的盈利模式互联网+医疗的挑战与风险互联网+医疗的未来趋势与展望contents目录 互联网+医疗概述01 互联网+医疗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将医疗资源、信息和服务进行深度整合,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互联网+医疗包括在线问诊、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03/7156114110006115.shtm
4.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报告:商业模式竞争格局演化路径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解析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是实体医院的线上模式。根据卫健委 2018 年 7 月印发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 法(试行)》,互联网医院必须有实体医疗机构作为线下支撑,互联网医院所能开展的科室 设置和诊疗科目不得超出所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的科目范围。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慢性病 和常见病复诊,可以开具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34541666&efid=k4P09g1jPTpJdt82a5z5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