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大咖汇从“CRA大会专家访谈”看中国风湿路在何方?

5月11-13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CRA)主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在郑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风湿病专家汇聚中原,共襄盛会。会议期间,中国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风云健康、腾讯健康、凤凰网、大河网等多家知名医学及社会媒体,在“安心直播间”对来自全国的“风湿病学大咖”们进行了专访,接下来请看来自《医师报》的报道。

曾小峰教授:

深耕风湿大数据学科腾飞正当时

大数据是未来整个生物产业的全新方向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平台是今后工作重要的支撑平台。大数据平台通可以通过队列数据、临床数据、组学数据、结构生物学数据及药物分子信息的海量数据处理,实现新靶点、新结构、新药物、新方向的研究,而临床专家在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将起到最核心的作用。如果说20世纪是一个石油为王的时代,21世纪就是数据为王的时代,21世纪数据的价值有可能等同于20世纪的石油。

CREDIT“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直报项目”项目将为指南的制定及政策的出台提供更准确的询证依据

我国风湿免疫学科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燎原之势,未来风湿免疫领域还看中国风采!

此次是“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会议的学术内容非常全面,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了促进中国风湿病学发展普及的平台。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年会的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热点话题一次比一次多!参与的热情一次比一次高!这预示着我们风湿免疫专业兴旺发达,相信在未来我们的年会一定会越办越好!

中国风湿免疫学科近几年来,不论从学科发展还是人员梯队建设都处于爆发期,发展非常迅速。我们要抓住机遇,迅速提高、发展风湿免疫专业,与世界接轨。紧紧围绕“一市一科一中心”学科发展战略,结合“学术、求精、创新、发展”八字方针,相信我国的风湿免疫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未来风湿免疫领域还看中国风采!

栗占国教授:

探索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新标准,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势在必行

栗教授表示,尽管目前在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领域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RA在国内的诊疗现状仍不乐观。核心问题仍然是RA缓解率太低,最新调查显示我国RA缓解率只有8.6%。其中患者诊断不及时,是导致RA患者低缓解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没有特别的标志物,因此很难确诊。而仅仅给予对症治疗,直接导致了部分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北大人民医院叶华教授在大会上介绍了国内12家大型医院共同制定的一个简单、实用性强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ERA),相比美国和欧洲的分类标准,ERA标准更加简化,更贴近临床,而且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优于国外的分类标准。国内现在不少医院,开始以ERA标准做为参考对RA患者进行早期的评估。ERA标准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意义,能够进一步提高RA患者的诊断率、治疗率,使更多的中国RA患者获益。

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明确,将为疾病治疗提供更多的手段

张志毅教授:

疾病认识逐步提高,骨关节炎(OA)诊治任重道远!

了解OA,重视OA,治愈OA!

黄慈波教授:

海峡两岸多学科视野下的风湿诊疗

海峡两岸共话风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家委员会”是在30余个学科中第10个成立专委会的卫生交流协会。从2014年成立至今,已由原来的1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人。同时还成立了包括痛风、骨关节炎、儿科、肾科、中医、慢病管理、血管炎学组、影像学组等多个学组。

刘毅教授:

中国风湿免疫病的慢病管理不容忽视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慢病管理方式,造福更多风湿免疫疾病患者!

第二十二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感言:学术求精创新发展

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作为国内最高的风湿免疫领域学术交流平台,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一届。随着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年会的会议规模一届比一届大,学术内容一年比一年丰富。今年“第二十二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来到了河南郑州,关于此次年会的感受,我们来听听“风湿大咖”们怎么说。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刘升云教授:

西京医院风湿免疫科朱平教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武丽君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古洁若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李梦涛教授:

此次全国风湿病学年会可以说是既有传承,也有创新。除了主会场,会议还设立了10个分会场,充分考虑到如何给风湿病学科的医生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从内容的角度此次会议更加贴近临床,同时强调临床与科研并存。尤其是曾主委介绍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国风湿病临床研究,以及王拥军教授介绍的脑血管病从循证到精准研究的思路,让风湿科医生逐渐意识到做好临床其实就为临床科研打下了基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苏茵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赵东宝教授:

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内科何东仪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徐健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徐建华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马丽教授:

在今年的全国风湿病学会议上,我们欣喜的看到参会讲者开始逐渐以青年医生为主,这不仅反应出中国风湿病朝气蓬勃的发展状态,也说明有更多的医生愿意加入我国的风湿免疫事业中来,我们日后发展的潜力巨大。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杨娉婷教授:

风湿学科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燎原之势

自1985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成立以来,中国的风湿免疫学科已走过30年历程。30年来,经过无数风湿病前辈及同仁的不懈努力,我国风湿免疫事业蓬勃发展!全国各区域的风湿免疫事业发展也呈百花齐放,燎原之势!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大内科主任兼风湿免疫科主任徐沪济教授:

近年来,风湿免疫领域的进展一年比一年快。究其原因,一是重视的程度,二是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对很多疾病的探索和研究有了新的方法,使得我们可以更接近地了解到一些原来无法研究的领域。而转化医学理念的出现,使前沿技术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成为了可能。

转化医学研究在风湿学科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因为对于风湿病,我们并未了解其致病机理,但是我们知道风湿病是因为免疫耐受破坏,导致细胞因子的增高,所以细胞因子是最后、最终导致病理改变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不清楚致病机理的情况下,针对最终产物—细胞因子研发了很多抗体的生物制剂,这些生物制剂的治疗效果达到了一个革命性的疗效。在过去几年,全球范围内医药行业销售额最高的几种生物制剂都应用在风湿科。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风湿科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转化医学思想。

今后,风湿学科的转化医学之路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不断的去探索和发现哪些细胞因子,或者不同的细胞因子在不同的疾病中起到哪些关键性的作用,并针对这些细胞因子研发不同的生物制剂将会是风湿学科转化医学的道路上的持续热点和重要课题。

新疆虽然是相对遥远的一个省份,但是新疆的风湿免疫学科的发展在几代人的深耕细作、不懈努力下,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针对新疆地广人稀,地市之间距离很远,教育成本非常高,风湿免疫学科在新疆仍然存在区域之间发展非常不平衡的现状。在学会的帮扶下,我们积极开展了“一市一科一中心”的建设。经过大家的努力,目前新疆的风湿病学科建设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接下来我们会乘胜追击,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学术水平,持续建设新疆的风湿免疫学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左晓霞教授:

在学科建设方面,在“一市一科一中心”的发展理念下,我们成立了各地市的风湿病学会和风湿免疫专科。比如今年就成立了益阳市风湿病学会,常德、娄底也即将成立风湿免疫专科。同时,这一次我们从学会的层面组织了“痛风、红斑狼疮”的义诊活动,覆盖了湖南全省。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一市一科一中心”的建设,并根据国家“分级诊疗”理念,定点帮扶地方风湿免疫学科的医院,不断提高湖南地区的风湿免疫疾病临床诊疗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何岚教授:

陕西虽然地处西北,但近几年陕西省风湿免疫事业在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及陕西省医学会的领导下,在“一市一科一中心”的工作思路指导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未来的工作,一是继续普及风湿免疫专业的建设,二是将风湿免疫领域新的知识普及到更多的基层医院,使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先进科技带来的诊疗成果。同时,在科研上也会更注重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做出我们陕西的特色来。

安徽省立医院风湿科厉小梅教授:

安徽省根据风湿病学分会“一室一科一中心”的指导原则,积极开展了走基层活动。去年,我们开展了4次走基层活动,建立了3个独立风湿专科,在佑安市成立了风湿病学分会。同时,我们开展了多场风湿病继续教育培训,在没有独立风湿科室的县级医院开展风湿学科建设及风湿知识普及,通过与医联体所辖医院的联动,极大提升了基层医生风湿免疫疾病的诊疗水平。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林进教授:

2016年开始,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响应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提倡的“一室一科一中心”的计划,从去年开始在浙江多个地区建设独立的风湿科,并在各地积极开展基层巡讲、义诊及科普宣教,极大的推动了风湿疾病在各地的知晓率。同时,我们积极推动多学科交流,在浙江省风湿年会上设立儿科分会场,吸引了众多从事儿科风湿病研究的同道参与,不仅促进了浙江省儿童风湿病的发展,同时实现了多学科医师的互动交流。

江苏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张缪佳教授:

江苏省是风湿免疫学科发展在全国比较靠前的省份,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在风湿免疫疾病普及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同时,我们在开展疾病普及工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开展风湿免疫疾病的科研工作以及风湿病患者的疾病管理工作。在科研方面,我们陆续开展了SLE、RA的多中心研究。在患者管理方面,建设慢病管理中心,把风湿病慢病管理理念在全省进行推广。相信未来我们江苏的风湿免疫事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李鸿斌教授:

内蒙古地区地域较广,整体呈东林、西田、北牧、南农分布,因此我们会有很多全国其他地区见不到的“特色”疾病,如布氏杆菌病等。我们针对这些疾病开展的一些特色性研究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已经开始从单中心的研究向多中心的研究扩展,更好的利用我们的患者资源,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沈海丽教授:

青年医师的培养一直是甘肃省风湿免疫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10年我们建立了第一个硕士培养点,今后我们还会建立更多的培养点,为我们甘肃省培养更多的风湿免疫顶尖人才。同时我们也在大力开展基层医生的培训工作,积极相应国家分级诊疗,及学会“一市一科”的号召。我们通过骨干培训班,加大对基层医生的正规风湿免疫疾病诊疗培训。提高基层医生的风湿免疫疾病诊疗能力,同时吸引更多的基层医生加入到我们甘肃的风湿免疫事业中来。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风湿免疫科李振彬教授:

河北省的风湿免疫事业起步还是比较早的,目前河北省11个地级市全部都有了自己的学会,三家医院大部分都有了风湿科。下阶段学会的工作重点是风湿疾病的诊疗推广到县级单位,做到每个县都有人在做风湿专业。同时,我们会进一步加强风湿免疫疾病的宣教工作。不仅通过系统的组织培训,还要利用新媒体等多种手段,来进行大众及风湿科医生的科普及专业化培训。最后,随着现在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今后河北省的风湿病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梅轶芳教授:

云南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李芹教授:

云南省由于有之前的铺垫,目前风湿病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时期。今年我们再次承办了西部风湿病年会,主要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更好的提升云南省风湿病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云南省16个地州,我们会在今年全部完成覆盖,把普及作为第一要务来做,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云南省风湿病学科的真正发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免疫科丁峰教授:

第三军医大西南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与风湿免疫科方勇飞教授:

重庆有38个区、市、县,在全国风湿病学会“一市一科一中心”理念的引导下,我们重庆地区发展的目标是“一区一县一科”。我们针对性的开展了每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每周一次的学术会议,极大地提高了重庆地区风湿病医生的专业水平。同时,我们系统的开展了基层医生的培训工作,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升基层风湿病医生的专业素养及诊疗水平,也能促进基层风湿科的建设与发展。最后,我们在近期对重庆的风湿病学会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将有更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参与到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中来,相信会对学会的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福建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林禾教授:

这些年我们国家风湿免疫事业发展非常迅速,外部的形势对风湿病学科的发展也非常有利。福建省从1996年12月成立了福建省风湿病专业委员会,至今已走过了20年。20年来我们9个地级市中已经有8个成立了风湿病学分会。同时我们大力推广基层风湿病诊疗知识额普及,通过走基层将风湿病专业知识带到市级、县级的医生中去。今后我们将依然会以学术为先导,全力推动福建省风湿学科的建设。

THE END
1.丁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医生门诊时间丁峰,男,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委员,山东省名医联盟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关节风湿病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风湿免疫学分会常务委员。https://www.haodf.com/doctor/27206.html
2.丁峰医生介绍门诊时间预约挂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所在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所在科室: 医生简介: 展开丁峰,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病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对内科各种常见病都有较全面的了解,擅长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脑炎、类风湿关节http://sdsqlyy.h.51daifu.com/doctor/dt_91028.shtml
3.丁峰医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丁峰医生怎么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名医联盟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关节风湿病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风湿https://m.bohe.cn/h/hospital_951/doctor/6749222/
4.丁峰医生预约挂号在哪里出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丁峰大夫介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 点赞数:684纠正 医生介绍 医生擅长: 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脑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痛风性关节炎、强直 医生简介: 丁峰,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https://yyk.39.net/doctor/222974.html
5.丁峰医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网上预约挂号丁峰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免疫科 执业证:1103***52 实名认证 医师执业照 执业证书编号:1103***52 主页 详情介绍 患者评价 问诊记录 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脑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肌炎综合征https://www.jd.com/jianjie/280911441770
6.forward团队采访齐鲁医院教授丁峰山东大学新闻网[本站讯]8月31日,医学院“forward”社会实践团队采访小组完成对齐鲁医院教授丁峰的采访。至此,暑期实践采访活动圆满结束。 丁峰,齐鲁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时肩负山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下午丁峰坐诊,采访组两名同学至他的门诊办公室进行采访。由于病人不断,为了不打扰他工作,队员们https://www.view.sdu.edu.cn/info/1157/85986.htm
7.风湿讲堂丁峰教授:定期复查,是SLE患者的“晴雨表”丁峰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 定期复查,是SLE患者的“晴雨表” 疫情期间,SLE患者身兼两责:既要预防新冠病毒,同时也要做好SLE疾病管理 定期复查,是判断治疗方案疗效的“晴雨表”,同时对于判断SLE的复发至关重要。新患者一般一个月左右需要复查一次,老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也要三个月或半年进行复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3/16/c3270243.html
8.丁峰医生专家问诊列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教授风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91%接诊率 339问诊量 4小时内平均回复 擅长: 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脑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肌炎综合征、血管炎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 更多医生服务开通https://wy.guahao.com/expert/consult/953db1e3-c720-11e1-913c-5cf9dd2e7135000
9.丁峰门诊丁峰门诊时间普通门诊 专家门诊 特需门诊 夜间门诊 出诊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 医院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107号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上午 下午 晚上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名医在线 咨询我 唐玉芬 (医师) https://www.120.net/yisheng/menzhen/0a6obax524qo83ef.html